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铁调素2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白血病患儿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卫红 李培岭 李树军 《癌症进展》 2016年第4期360-362,365,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外周血铁调素25(Hepc-25)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ALL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MR方案治疗的白血病患儿9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外周血铁调素25(Hepc-25)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ALL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MR方案治疗的白血病患儿9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外周血中Hepc-2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Hepc-25与ALL疗效的关系。结果白血病患儿外周血Hepc-25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好转组患儿外周血Hepc-25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而治疗无效组患儿Hepc-2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L患儿外周血Hepc-25过表达对疾病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与白血病患儿的化疗疗效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儿 Hepc-25 化疗疗效
下载PDF
激素联合血浆交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晶 闫海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7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激素联合血浆交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方法对入院的2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采用分组对照观察,其中观察组应用甲基强地松龙冲击联合血浆交换治疗组12例,对照组应用血浆交换治疗。治疗20d后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格林巴利综合... 目的观察激素联合血浆交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方法对入院的2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采用分组对照观察,其中观察组应用甲基强地松龙冲击联合血浆交换治疗组12例,对照组应用血浆交换治疗。治疗20d后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0d后病情均有好转,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地松龙冲击联合血浆交换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血浆交换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血浆交换 激素冲击 治疗
下载PDF
MYBPC3基因突变致儿童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洋洋 成举森 李树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4期2687-2688,共2页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solatedventricularnon-compac tion,IVN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病,普遍认为心脏胚胎期心肌纤维致密化过程异常终止,导致两层(致密化层和非致密化层)心肌的形成。其表现为心室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交错的深隐窝...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solatedventricularnon-compac tion,IVN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病,普遍认为心脏胚胎期心肌纤维致密化过程异常终止,导致两层(致密化层和非致密化层)心肌的形成。其表现为心室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交错的深隐窝为特征的一种心肌病,又称海绵样心肌、胚胎样心肌,主要累及左室,累及右室或者双室者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 儿童 MYBPC3基因突变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咽部囊肿误诊分析
4
作者 王梦斌 王志远 +1 位作者 桑鑫泉 桑桂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283-283,281,共2页
新生儿先天性咽部囊肿临床上发生率不高,多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且呈进行性加重。患儿常有呛奶而出现吸入性肺炎,多误诊肺炎,早期发现,减少误诊对新生儿医师更为重要,现将1例新生儿先天性咽部囊肿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病例资料患儿男,4d... 新生儿先天性咽部囊肿临床上发生率不高,多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且呈进行性加重。患儿常有呛奶而出现吸入性肺炎,多误诊肺炎,早期发现,减少误诊对新生儿医师更为重要,现将1例新生儿先天性咽部囊肿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病例资料患儿男,4d,以“呼吸呻吟4d,呛奶、反应差1d”为主诉入院。4d前因呼吸呻吟就诊当地医院,给予吸氧、抗感染治疗,未见明显好转,1d前住院期间出现呛奶,随后伴有反应差、刺激不哭,呼吸困难加重等表现,急转入我科。查体:T 36.7℃,HR 140次/min,R 52次/min,W 2.77kg,反应差,肢体少动,呼吸呻吟,无口吐泡沫,呼吸稍促,吸气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湿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部囊肿 新生儿 先天性 误诊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闫海清 常红娟 +2 位作者 李晶 李燕 李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174-3176,共3页
目的了解引起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18例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送检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 目的了解引起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18例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送检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32菌株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用K-B纸片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18例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3例,感染率19.81%;共送检108份标本,培养分离出病原菌73株,其中痰液、尿液、皮肤黏膜及创口、血液、其他分泌物检出病原菌分别占56.16%、28.77%、6.85%、4.11%、4.11%;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分别占76.71%、17.81%、5.48%;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均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酯耐药率>5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率>50.00%,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结论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为主,对临床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医师需在诊治观察中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老年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闫海清 赵建华 +2 位作者 李晶 李燕 李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23-1925,共3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控制及降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9月对收治的33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肺部... 目的分析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控制及降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9月对收治的33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预后,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者36例,肺部感染率10.91%;年龄≥65岁、有意识障碍、有吞咽困难、脑出血、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有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1周时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14%、23.40%、21.49%、13.86%、31.25%、32.00%、15.58%、16.39%,年龄<65岁、无意识障碍、无吞咽困难、脑梗死、未合并糖尿病、未合并低蛋白血症、无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1周时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06%、5.93%、4.78%、6.25%、8.73%、9.18%、6.82%、4.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引起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很多,发生肺部感染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预后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闫海清 岳学静 +2 位作者 李晶 李燕 张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0期3931-3934,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疗效及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疗效及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IMT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中LDL、TC、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HDL水平显著上升,而上升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或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原文传递
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闫海清 岳学静 +2 位作者 李晶 李燕 常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2期4339-4342,共4页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脂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缺血性脑卒中对症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脂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缺血性脑卒中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血脂水平及认知功能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总分为(93.75±11.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4.11±12.04)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阿司匹林 缺血性脑卒中 血脂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