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RNA-499靶控的PI3K/Akt通路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崔瑞新 吕风华 +2 位作者 岳莹 刘亚坤 高建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0-743,共4页
目的:探讨microRNA-499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作用及其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在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下穿线但并不结扎,模型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 目的:探讨microRNA-499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作用及其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在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下穿线但并不结扎,模型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以建立大鼠MIRI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干预组于建立MIRI模型前48 h注射microRNA-499激动剂。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miRNA-499及PI3K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Akt磷酸化活性,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miRNA-499及PI3K mRNA表达量减少,Akt磷酸化活性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miRNA-499及PI3K mRNA表达量、Akt磷酸化活性明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心肌组织中PI3K mRNA与microRNA-499的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microRNA-499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大鼠M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microRNA-499 PI3K Akt 大鼠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少利 郭长磊 +1 位作者 李燕 吕风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7期34-36,39,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方法 6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使用造影剂威视派克行介入操作,分析入选病例的基础资料、CIN的发病率,分组讨论CIN发生的...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方法 6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使用造影剂威视派克行介入操作,分析入选病例的基础资料、CIN的发病率,分组讨论CI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冠脉介入后有56例发生CIN(发病率为8.6%),使用较高剂量造影剂(≥95 mL)、左心收缩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高龄、eGFR<60 mL/(min.1.73m2)、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存在冠脉病变的患者CIN发病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60 mL/(min.1.73m2)(RR=6.50,P=0.003)、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RR=2.67,P=0.049)、高血压(RR=5.11,P=0.036)是CIN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造影剂剂量较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高龄、eGFR<60 mL/(min.1.73m2)、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存在冠脉病变等高危因素的患者CIN发病率高,eGFR<60 mL/(min.1.73m2)、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可能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造影 造影剂肾病 发病率
下载PDF
抵抗素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信号通路诱导心肌细胞肥厚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卓 司澳洋 +2 位作者 刘亚坤 尹红磊 吕风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在抵抗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厚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取生长同步化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抵抗素组、抵抗素+Ag490组和Ag490组。对照组细胞用低...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在抵抗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厚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取生长同步化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抵抗素组、抵抗素+Ag490组和Ag490组。对照组细胞用低血清培养基培养;抵抗素组细胞用含浓度为50μg·L^(-1)抵抗素的低血清培养基培养;抵抗素+Ag490组细胞先用含100μmol Ag490低血清培养基培养,然后用含抵抗素浓度50μg·L^(-1)的低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Ag490组细胞先用含100μmol Ag490低血清培养基培养,然后低血清培养;各组细胞均培养48 h(第1部分实验)或3 h(第2部分实验)。应用Image J软件测心肌细胞面积像素;二喹啉甲酸(BCA)法测蛋白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磷酸化酪氨酸激酶(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P-STAT3)、α肌动蛋白(α-SMA)和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抵抗素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像素和单细胞蛋白含量均大于对照组、抵抗素+Ag490组和Ag490组(P<0.05);抵抗素+Ag490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像素和单细胞蛋白含量大于对照组和Ag490组(P<0.05);对照组和Ag490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像素及单细胞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组心肌细胞α-SMA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抵抗素+Ag490组、Ag490组均显著增加(P<0.05);其余各组心肌细胞α-SMA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组心肌细胞C-MYC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抵抗素+Ag490组、Ag490组均显著增加(P<0.05);抵抗素+Ag490组心肌细胞C-MYC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P<0.05);其余各组心肌细胞C-MYC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组心肌细胞PJAK2、P-STAT3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抵抗素+Ag490组、Ag490组显著增加(P<0.05);其余各组心肌细胞P-JAK2、P-STAT3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抵抗素可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厚;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在抵抗素诱导大鼠心肌肥大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心肌肥厚 信号通路 H9C2
下载PDF
脐血干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可降低心律失常评分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成 郭长磊 +3 位作者 李霞 刘振 韩明磊 侯永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445-3450,共6页
背景:干细胞移植之后是否会对心肌电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心律失常等情况的出现。尚缺乏明确的定论。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内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心律失常评分的变化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73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治... 背景:干细胞移植之后是否会对心肌电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心律失常等情况的出现。尚缺乏明确的定论。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内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心律失常评分的变化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73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5例),分别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4,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心律失常评分,统计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治疗后1,4,8周两组患者心律失常评分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情况,其中,观察组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2)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均未出现明显的改变,两组均未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及死亡病例;(4)结果表明,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内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获得较之常规药物治疗更好的效果,降低了心律失常评分,减少了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冠状动脉疾病 脐血干细胞移植 组织工程 移植 脐血干细胞 干冠心病 冠状动脉 细胞移植 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冠脉CTA评估心绞痛患者斑块性质及其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长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冠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评估心绞痛患者斑块性质及其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6例心绞痛患者相关资料,并根据其临床资料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78例)及非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138...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冠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评估心绞痛患者斑块性质及其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6例心绞痛患者相关资料,并根据其临床资料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78例)及非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138例)。比较两组斑块性质差异,并分析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与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斑块以钙化斑块为主;UAP组则以软斑块为主;两组混合斑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软斑块率明显低于UAP组(P<0.05),钙化斑块率则高于UAP组(P<0.05)。SAP组共发生8例心血管事件(10.26%),UAP组共发生心血管事件41例(29.71%);且两组组内发生心血管事件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混合斑块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软斑块率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而钙化斑块率低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结论软斑块与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关系密切,而冠脉CTA能有效评估斑块性质,对辅助预测患者预后情况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冠状动脉 斑块性质 心绞痛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冠脉造影与双源冠脉CTA在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郭长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2期12-14,24,共4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冠脉造影(CAG)与双源CT冠脉造影(CTA)在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拟诊断为冠脉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双源冠脉CTA检查、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双源冠脉... 目的研究选择性冠脉造影(CAG)与双源CT冠脉造影(CTA)在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拟诊断为冠脉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双源冠脉CTA检查、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双源冠脉CTA筛查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一致性)。结果双源CTA诊断冠脉狭窄的灵敏度为0.986,特异度为0.750,准确度为0.967,阳性预测值为0.978,阴性预测值为0.818,Kappa值为0.765,双源CTA与CAG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CAG为金标准,双源CTA诊断轻、中、重度管腔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0.985、0.971、0.969。结论双源冠脉CTA诊断冠状动脉异常狭窄的准确性较高,与CAG筛查结果相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创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冠脉造影 双源CT冠脉造影 冠脉狭窄程度
下载PDF
Nanog在大鼠心肌梗死后组织表达的变化
7
作者 吕风华 高建芝 +1 位作者 滕清雷 郭志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29-2931,共3页
目的:研究nanog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表达的变化,为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心肌缺血组(即模型组,n=10)和假手术组(n=10)通过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等技术方法,比较两组间心肌组... 目的:研究nanog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表达的变化,为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心肌缺血组(即模型组,n=10)和假手术组(n=10)通过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等技术方法,比较两组间心肌组织细胞nanog蛋白的表达。结果:(1)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心肌细胞中nanog蛋白均为阴性表达,模型组心肌细胞中nanog蛋白大部分为弱阳性表达。(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组织nanog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anog蛋白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后的心肌修复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G 心肌修复 免疫荧光 WESTERN BLOT
下载PDF
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剂量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丽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9期127-128,共2页
目的评价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不同剂量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215例CHF患者(男115例,女100例)随机分为四组,按剂量从小至大排序,给予不同剂量坎地沙坦维持治疗10w。治疗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 目的评价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不同剂量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215例CHF患者(男115例,女100例)随机分为四组,按剂量从小至大排序,给予不同剂量坎地沙坦维持治疗10w。治疗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钠尿肽(BNP)、肌酐(Cr)水平的变化。结果四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指标。随着剂量逐渐增高其疗效明显,但达到较高剂量组后总有效率无差别。患者LVEF、CI随着剂量增加而提高(P<0.05),但较高剂量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Dd、BNP降低明显(P<0.05)。然而,Cr水平升高也更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适当剂量坎地沙坦能有效治疗CHF,抑制心肌重构,改善患者预后。随着坎地沙坦剂量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各项指标可明显改善,但剂量继续加大则效果不再显著提高,故不应盲目加大坎地沙坦剂量,否则易导致副作用的增加及Cr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 慢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型利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郭长磊 李红军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11期58-59,共2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C型利钠肽(cNP)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高血压分期和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检测97例EH患者和5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CNP水平。结果EH组血清CNP显著高于对照组,1、2、3级EH患者血清CNP水...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C型利钠肽(cNP)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高血压分期和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检测97例EH患者和5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CNP水平。结果EH组血清CNP显著高于对照组,1、2、3级EH患者血清CNP水平呈升高趋势,且伴有心脑肾并发症组CNP水平高于无并发症组,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P水平与高血压病情进展、靶器官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C型利钠肽 放射免疫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