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全志 李劲松 +3 位作者 郭元丽 郭艳风 李振强 周红艳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3年第10期1907-1912,共6页
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MSCGP)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肺的肿瘤,其组织形态多变,易与多种原发于肺的良、恶性肿瘤相混淆。冰冻切片极易误诊,多数患者需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才可明确诊... 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MSCGP)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肺的肿瘤,其组织形态多变,易与多种原发于肺的良、恶性肿瘤相混淆。冰冻切片极易误诊,多数患者需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才可明确诊断。病灶体积较大的患者需广泛取材以避免漏掉更重要的病变。本文对2例MSCGP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表明MSCGP主要由鳞状及腺上皮细胞混合的乳头状结构组成,这些乳头状肿块大小不一,其从表面至深部依次为腺上皮细胞、鳞状细胞及基底细胞。腺上皮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7,鳞状及基底细胞表达p40、p63和CK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在鳞状细胞、腺上皮细胞中均呈部分弱阳性表达,天冬氨酸肽酶A(napsin A)、Epstein-Barr病毒原位杂交均呈阴性。病例2术后经广泛取材局部检出非典型增生的腺样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乳头状瘤 肺混合性鳞状上皮和腺性乳头状瘤 肺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细支气管腺瘤 原位杂交
下载PDF
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AP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劲松 于建 狄文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9-603,共5页
目的:分析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微管关联蛋白4(MAP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8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的MAP4蛋白表达... 目的:分析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微管关联蛋白4(MAP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8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的MAP4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MAP4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MAP4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0.05);其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的肿瘤浸润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等级相关(P <0.05)。3年随访显示MAP4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MAP4表达水平、肿瘤浸润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等级均是肺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AP4蛋白水平高表达可能会促进患者的病程发展,且是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微管关联蛋白 肿瘤生长 病理参数 预后
下载PDF
结直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全志 许晶晶 +1 位作者 秦志强 路德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1-933,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8例结直肠IMPC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结直肠IMPC微乳头成分主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8例结直肠IMPC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结直肠IMPC微乳头成分主要见于肿瘤浸润边缘部分,脉管浸润较常见,8例均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染色EMA呈特征性外侧缘阳性及癌周空隙存在。8例中除2例分别存活24、28个月外,其他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结直肠IMPC是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具有较高的侵袭性、高淋巴结转移率,预后差;应与其他结直肠腺癌区分鉴别。具有微乳头结构的黏液腺癌也应引起重视,黏液癌与前者可能是处于相同谱系的不同阶段,预后同样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微乳头状癌 黏液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转移
下载PDF
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1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景航 薛云 +4 位作者 张延平 高子芬 黄欣 李敏 苏蔚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探讨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EIT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6例MEITL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及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等... 目的探讨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EIT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6例MEITL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及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等方法检测其组织病理学,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16例MEITL患者中男女比例为9:7,中位发病年龄为54岁。13例患者病变部位位于小肠,1例位于升结肠近回盲部,1例位于降结肠,1例位于乙状结肠;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腹泻为主,部分出现腹部肿块及肠穿孔,无特异性改变;镜下肿瘤细胞形态较单一,小至中等大,细胞质淡染,核圆形、核仁不明显,染色质细腻;可见“亲上皮现象”,核分裂象及坏死易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CD3、CD8、CD56、T细胞胞内抗原1(TIA-1)、B淋巴细胞瘤-2(Bcl-2)呈阳性表达,CD5、Granzyme B呈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50%~90%;原位杂交结果显示,EB病毒编码的小RNA阴性。TCR重排检测阳性14例,阴性2例。结论METCL是罕见的原发胃肠道的高侵袭性淋巴瘤,多位于小肠,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肿瘤细胞形态较单一,可见“亲上皮现象”,核分裂象及坏死易见,CD3、CD8、CD56、TIA-1、Bcl-2呈阳性表达,CD5、Granzyme B呈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及TCR重排检测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T细胞受体
下载PDF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13例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景航 薛云 +1 位作者 王冠男 王现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总结幼年性黄色肉芽肿的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确诊的13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发病中位年龄为1岁(2个月~11岁),11例为单发皮损,1... 目的总结幼年性黄色肉芽肿的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确诊的13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发病中位年龄为1岁(2个月~11岁),11例为单发皮损,1例为多发皮损,另有1例发生于颅内。其中单发及多发皮损者病变多数位于头面部,未见皮肤以外器官受累;颅内病变为单发、无皮肤及其他器官系统受累。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表皮轻度变薄,真皮内见边界相对清楚、无包膜的细胞团。高倍镜下可见病变由不同比例的组织细胞、Touton巨细胞及多种炎症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皮损处浸润细胞中CD68、CD163、CD4、CD43均呈阳性表达,CD1a呈阴性表达;多数细胞中S-100呈阴性表达,仅少数病例浸润细胞中S-100呈阳性表达。结论幼年性黄色肉芽肿多为单发皮损,表皮无受累或略变薄,真皮内可见组织细胞浸润,形态相对单一,可见Touton巨细胞及炎症细胞;不典型者及其他器官系统病变可表现为梭形细胞或圆形、类圆形淋巴样细胞浸润,阳性表达CD163、CD68、CD4及CD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 病理学特点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三种网络教学平台在病理学教学改革方式的利与弊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晓煜 姬颖华 狄文玉 《科技信息》 2013年第23期223-223,共1页
病理学在医学教学中是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在传统的学习中主要以形态学教学为主,现在网络时代,各学校均采取了多种网络教学改革方法,这些方法普遍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总结这些新网络教学方法的问题从而全面促进病... 病理学在医学教学中是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在传统的学习中主要以形态学教学为主,现在网络时代,各学校均采取了多种网络教学改革方法,这些方法普遍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总结这些新网络教学方法的问题从而全面促进病理学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网络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H-钙黏蛋白、Mina53蛋白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李劲松 于建 狄文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20期3516-3519,共4页
目的观察H-钙黏蛋白、Mina53蛋白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结肠癌病理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双评分半定量法、Allred score评分法... 目的观察H-钙黏蛋白、Mina53蛋白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结肠癌病理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双评分半定量法、Allred score评分法对H-钙黏蛋白、Mina53蛋白进行检测,对H-钙黏蛋白、Mina53蛋白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8例研究对象癌组织H-钙黏蛋白的高表达率为67.59%,Mina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8.52%,高于正常组织19.44%、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胚抗原、脉管侵犯、分化程度与H-钙黏蛋白表达情况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分化程度与Mina53蛋白表达情况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钙黏蛋白、Mina53蛋白与结肠癌癌胚抗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分化程度等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病理特征 H-钙黏蛋白 Mina53蛋白
下载PDF
卵巢肿瘤150例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
8
作者 张明彩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6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冰冻切片 临床诊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十二指肠神经节细胞副神经节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奚丽娜 赵卫星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9期1996-2003,共8页
收集1例42岁十二指肠神经节细胞副神经节瘤(ganglioeytic paraganglioma,GP)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标本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相关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光镜下可见3种细胞成... 收集1例42岁十二指肠神经节细胞副神经节瘤(ganglioeytic paraganglioma,GP)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标本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相关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光镜下可见3种细胞成分:神经内分泌细胞、伴神经鞘细胞分化的梭形细胞(梭形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呈假腺管样结构排列,细胞胞质嗜酸性,核卵圆形,大小一致,无核分裂象;梭形细胞形成小的束状结构,包绕神经内分泌细胞;节细胞散在分布。3种细胞均无明显的细胞异型性。在该病例中还可见到小束状的平滑肌成分。免疫组织化学:神经内分泌细胞CgA,Syn,CD56和CK阳性,梭形细胞S-100和vimentin阳性,节细胞S-100和NF阳性。十二指肠GP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十二指肠各个部位均可发生,依据其特征性的镜下表现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可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细胞副神经节瘤 十二指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前后临床病理观察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军红 张瑜 +1 位作者 苏蔚 钟加滕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 通过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经胃镜活检标本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标本的病理学观察,探讨术前及术后病理诊断差异的原因及改善方法。方法 根据2019版WHO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分别对57例术前诊断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且有... 目的 通过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经胃镜活检标本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标本的病理学观察,探讨术前及术后病理诊断差异的原因及改善方法。方法 根据2019版WHO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分别对57例术前诊断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且有ESD标本对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病理学观察,比较其差异。结果 57例ESD术前病理提示食管LGIN患者中,ESD术后升级至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2例(3.5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25例(43.86%),术后病理升级率为47.37%;术后仍诊断LGIN者23例,病理诊断一致率为40.35%;诊断食管炎症性病变伴反应性或修复性增生7例,术后病理降级率为12.28%。57例中因内镜活检部位局限造成的诊断不一致25例(43.86%);因组织破碎、挤压过甚所致诊断困难造成的诊断不一致2例(3.51%);因病理诊断标准把握及判读主观差异造成的诊断不一致23例(40.35%);内镜取检部位及病理判读双方面因素均存在造成诊断不一致7例(12.28%)。结论 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活检及ESD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偏低,主要表现为术后级别升高,内镜活检应结合内镜所见,必要时多点活检;病理诊断应参照2019版WHO诊断标准,不典型病例建议至少3名医师共同判读;处理不应仅局限于当次组织活检诊断或定期内镜随访,应结合内镜形态,必要时重复活检或积极行ES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临床病理
原文传递
乳腺癌中p53、EGFR表达及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11
作者 乔子英 苏蔚 钟加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7期49-50,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肿瘤抑制蛋白(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开封市妇产医院病理科10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组织行免疫组化,观察组织内p53、EGFR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肿瘤抑制蛋白(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开封市妇产医院病理科10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组织行免疫组化,观察组织内p53、EGFR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53、EGFR表达与病理参数关系。结果: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53突变型和EGFR阳性者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p53、EGFR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与患者病理组织学分级等病理特征呈正相关,可对患者预后提供一定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53 EGFR 组织学分级 预后
下载PDF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环鸟苷酸腺苷酸-干扰素基因刺激分子信号通路在结核性胸膜炎大鼠中的作用
12
作者 黄健 于建 +2 位作者 李明瑛 韩伟 崔秀琴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13-318,323,共7页
目的探讨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环鸟苷酸腺苷酸(cGAMP)-干扰素基因刺激分子(STING)信号通路在结核性胸膜炎大鼠中的作用。方法30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级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5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GAS抑制剂组... 目的探讨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环鸟苷酸腺苷酸(cGAMP)-干扰素基因刺激分子(STING)信号通路在结核性胸膜炎大鼠中的作用。方法30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级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5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GAS抑制剂组,每组10只。3组大鼠适应性饲养5 d后于右侧腹股沟内侧皮内注射100μL卡介苗(BCG)悬液(0.06 mg);接种5周后,模型组和cGAS抑制剂组大鼠于右侧肋弓角顶点注射1 mL结核分枝杆菌H37RV悬液(0.03 mg),建立结核性胸膜炎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仅接种BCG,不注射结核分枝杆菌H37RV悬液。cGAS抑制剂组大鼠自造模第2天尾静脉注射cGAS抑制剂RU.521(600μg·L^(-1))200μL,每日1次,连续7 d;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8天脱颈处死大鼠,立刻从大鼠剑突侧处沿胸骨剪开皮肤和胸骨,暴露胸腔和纵隔,观察大鼠胸腔积液的分布情况,收集、记录胸腔积液量;并观察胸膜粘连情况,采用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和胸腔粘连带数量评分评估大鼠胸腔积液粘连性;取胸膜组织标本,以体积分数10%甲醛溶液固定。测量各组大鼠切片中平面状态下的胸膜厚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胸膜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胸膜组织中cGAS和STING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大鼠胸膜组织中cGAMP蛋白和胸腔积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白细胞介素(IL)-1、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结果模型组和cGAS抑制剂组大鼠胸腔积液显著多于对照组,胸膜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cGAS抑制剂组大鼠胸腔积液显著少于模型组,胸膜厚度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cGAS抑制剂组大鼠胸腔积液中FBG水平、胸腔积液粘连性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肺间质和胸膜内血管排列、形态正常,胸膜无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肺间质和胸膜内血管充血扩张,胸膜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上皮样细胞团及凝固型坏死;与模型组相比,cGAS抑制剂组大鼠肺间质和胸膜内血管充血减轻,胸膜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减少,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上皮样细胞团及凝固型坏死减少。模型组和cGAS抑制剂组大鼠胸膜组织中cGAS、cGAMP、STING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GAS抑制剂组大鼠胸膜组织中cGAS、cGAMP、STING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cGAS抑制剂组大鼠胸膜组织中MMP-1、MMP-9、IL-1、IL-6、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GAS抑制剂组大鼠胸膜组织中MMP-1、MMP-9、IL-1、IL-6、sICAM-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大鼠胸膜组织中cGAS、cGAMP、STING蛋白表达上调,抑制cGAS-cGAMP-STING信号通路活性可以改善大鼠的结核性胸膜炎,cGAS-cGAMP-STING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环鸟苷酸腺苷酸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 干扰素基因刺激分子
下载PDF
CD30、c-Myc及P53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王小玲 何礼想 +2 位作者 王研 吕国庆 吴隼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0期1494-1500,共7页
目的探讨CD30、c-Myc及P53蛋白在新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60例DLBC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分析CD30、c-Myc及P53... 目的探讨CD30、c-Myc及P53蛋白在新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60例DLBC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分析CD30、c-Myc及P53蛋白在新发DLBCL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并根据Hans分型将患者分为GCB组(17例)和non-GCB组(143例),分别分析c-Myc、BCL-2与CD30、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以0%为界值,则有50例(31%)新发DLBCL患者表达CD30阳性,20%为界值则有27例(17%)患者表达CD30阳性。CD30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ECOG PS)评分≥2分患者比例、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患者比例及EB病毒阳性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阳性和阴性表达组患者的初诊时LDH升高患者比例、骨髓浸润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的表达在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on GCB组比较中,CD30阳性组(>20%)与阴性组相比具有更高的c-Myc表达率,余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30与c-Myc蛋白在DLBCL中的表达与多种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相关,在判断其临床病理及预后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0 C-MYC P53 蛋白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miR-221与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詹江辉 杨雪 +1 位作者 狄文玉 鲁广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583-588,共6页
目的研究miR-221及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探讨miR-221表达对肾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3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后收集癌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同时收集癌... 目的研究miR-221及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探讨miR-221表达对肾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3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后收集癌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同时收集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中miR-221的表达,分析miR-221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对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检测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E-cadherin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Spearman相关性分析E-cadherin的表达与miR-221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评估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miR-221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实验组中miR-221表达量(4.911±1.064)高于对照组(1.163±0.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miR-221的相对表达量与Fuhrman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肾静脉内癌栓无关(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E-cadherin在实验组中表达阳性率为26.32%(10/38),对照组表达阳性率为81.58%(31/38),两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癌栓形成无关(P>0.05),与Fuhrman分级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cadherin的表达与miR-221的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569(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研究miR-221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miR-221高表达组5 a生存率为52.94%(9/17),miR-221低表达组5 a生存率80.95%(17/21),log-rank检验评估miR-221高表达组与miR-221低表达组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21在肾细胞癌中表达升高且与临床Fuhrman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iR-221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E-cadherin的表达有相关性。本研究表明miR-221在肾透明细胞癌EMT进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是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生存及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MIR-221 E-CADHERIN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抑郁状态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关建丽 韩严雪 +3 位作者 赵志敏 周胜君 钟加滕 苏蔚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9期8-11,共4页
为探寻多学科协作(Multi 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支持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抑郁状态的影响,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肛肠外科收治的126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 为探寻多学科协作(Multi 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支持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抑郁状态的影响,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肛肠外科收治的126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MDT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研究发现,采取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术后抑郁状态,有效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结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结肠癌 护理支持 术后抑郁状态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下载PDF
MicroRNA-184调控Ras/MAPK/ERK途径与老年肾细胞癌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鲁广建 狄文玉 +1 位作者 张群妹 焦路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5-629,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84(miR-184)对老年肾细胞癌ACHN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ACHN细胞转染miR-184 mimics(miR-184 mimics组)、miR-NC(miR-NC组),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q-RT-PCR检测miR-184的转染效率,MTT法、细... 目的探讨MicroRNA-184(miR-184)对老年肾细胞癌ACHN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ACHN细胞转染miR-184 mimics(miR-184 mimics组)、miR-NC(miR-NC组),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q-RT-PCR检测miR-184的转染效率,MTT法、细胞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ACHN细胞的增殖、迁移距离和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磷酸化(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miR-NC组相比,miR-18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TT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84降低了ACHN细胞的存活率、迁移距离,增加了细胞的凋亡率(P均<0.05);过表达miR-184降低了ACHN细胞中p-ERK蛋白表达水平(P<0.05),抑制了Ras/MAPK/ERK信号通路。结论miR-184可能通过调控Ras/MAPK/ERK途径抑制老年肾癌ACHN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促进ACHN细胞的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84 肾细胞癌 ACHN细胞 增殖 迁移 凋亡 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ERK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方案二线治疗晚期复发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姬颖华 杨晓煜 +2 位作者 王瑾 孟祥丽 张景航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复发难治性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晚期复发难治性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伊立替康65 mg...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复发难治性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晚期复发难治性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伊立替康65 mg·m-2静脉滴注,第1、7天;口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12 mg,每日1次,第1~14天,每21 d为1个治疗周期,持续治疗4~6个周期。每2个治疗周期评价1次患者临床疗效,记录最佳疗效评价。对患者进行为期2 a的随访,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N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结果患者最佳疗效为部分缓解13例,疾病稳定7例;客观缓解率(ORR)为65.0%(13/20),疾病控制率为100.0%(20/20)。20例患者PFS为(4.7±2.3)个月,其中13例ORR患者的PFS为(5.7±2.9)个月,7例脑转移患者的PFS为(2.9±1.3)个月。20例患者中有12例在治疗失败或复发转移后接受了三线化学治疗。20例患者发生疲乏12例(60.0%)、厌食5例(25.0%)、高血压10例(50.0%)、手足综合征4例(20.0%)、腹泻2例(10.0%)、白细胞下降10例(50.0%)、血小板减少9例(45.0%)、尿蛋白2例(10.0%),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发生。治疗2个周期后患者血浆TNF-β1、VEGF、MMP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安罗替尼二线治疗晚期复发难治性SCLC的近期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伊立替康 安罗替尼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Cape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寇卫政 杨晓煜 +2 位作者 褚秀峰 苗战会 路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00-503,共4页
目的评价消癌平注射液联合Cape OX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7例接受消癌平注射液联合Cape OX方案治疗,对照组36例接受Cape OX方案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2组... 目的评价消癌平注射液联合Cape OX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7例接受消癌平注射液联合Cape OX方案治疗,对照组36例接受Cape OX方案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CA-199),及CD3+、CD4+、CD8+、CD4+/CD8+变化。结果完成2个周期化学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总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无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EA、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D3+、CD4+水平及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Cape 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提高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CAPE OX方案 消癌平注射液
下载PDF
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标准治疗失败后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姬颖华 杨晓煜 +6 位作者 孟祥丽 谢晋玲 王瑾 张敏 杨留中 路平 张景航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719-724,共6页
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标准治疗失败后微卫星稳定(MSS)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6例MSS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标准治疗失败后微卫星稳定(MSS)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6例MSS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7)和观察组(n=19)。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口服治疗,每日1次,每次10 mg,连续给药2周后停用1周,第2次调整剂量为12 mg,连续给药2周后停用1周,共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信迪利单抗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每次200 mg,每3周给药1次,共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后,使用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1.1版评价临床疗效,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计算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应用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4.0评价药物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ORR为5.88%,DCR为35.29%;观察组患者的ORR为15.79%,DCR为52.63%。2组患者的ORR及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5个功能子量表及总体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症状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后,2组患者疲乏评分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疲乏评分及恶心呕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呼吸困难评分、失眠评分及食欲丧失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便秘、腹泻、经济影响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失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食欲丧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便秘评分、腹泻评分、经济影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17%(11/1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42%(13/19);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05)。结论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标准治疗失败后MSS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且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型 结直肠癌 盐酸安罗替尼 信迪利单抗
下载PDF
DNA倍体分析与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胸腹水诊断的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焦红丽 冶亚平 +2 位作者 杨杰 郜庆祖 李银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91-493,共3页
目的比较DNA图像分析系统(ICM-DNA)倍体分析及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58例患者的胸腹水作DNA倍体分析和脱落细胞学检测,比较二者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ICM-DNA检测的敏感性为72.50%(58/80),脱落细胞学检... 目的比较DNA图像分析系统(ICM-DNA)倍体分析及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58例患者的胸腹水作DNA倍体分析和脱落细胞学检测,比较二者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ICM-DNA检测的敏感性为72.50%(58/80),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为47.50%(38/80),ICM-DNA的敏感性高于脱落细胞学检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ICM-DNA检测和脱落细胞学检查特异性分别为93.59%(73/78),96.15%(75/78),二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倍体分析联合脱落细胞学检测对于诊断恶性胸腹水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分析 恶性胸腹水 脱落细胞学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