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右莰醇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血管储备功能、肢体功能、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建龙 葛晓敏 +1 位作者 赵帅 李合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7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脑血管储备功能、肢体功能、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某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脑血管储备功能、肢体功能、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某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于输注注射用阿替普酶后即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对照组于输注注射用阿替普酶24h后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脑血管储备(CVR)、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及血流速度(BFR)]、肢体功能(感觉功能、平衡能力、主动完成活动能力、运动变换能力、关节活动度)、神经损伤因子[过氧化还原酶1(PRDX1)、网膜素-1(omentin-1)、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I低于对照组,CVR和BF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觉功能、平衡能力、主动完成活动能力、运动变换能力、关节活动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RDX1、YKL-40水平低于对照组,omentin-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早期治疗ACI可有效保护脑血管储备功能,增强肢体功能,改善血清神经损伤因子水平,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早期治疗 急性脑梗死 脑血管储备功能 肢体功能 神经损伤因子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研究观察
2
作者 梁玉芬 张祎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9期00157-00158,共2页
讨论神经内科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 讨论神经内科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通过对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后显示,护理前,两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脑卒中 康复护理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3
作者 张祎楠 梁玉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0期00167-00168,共2页
为提高治疗效果,必须加强对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视度。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内来我院治疗的138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9)。前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后者采用风险护理的方法,以风... 为提高治疗效果,必须加强对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视度。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内来我院治疗的138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9)。前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后者采用风险护理的方法,以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护理结果比较,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严格遵循护理操作和护理流程,使护理质量显著提升,使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下载PDF
提升希望感的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多项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建玲 苏琳琳 +1 位作者 黄贞 高曼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5-660,共6页
目的:探讨提升希望感的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及多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某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6月的60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2020年7-12月的60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提升希望感的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及多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某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6月的60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2020年7-12月的60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提升希望感的心理干预。两组均干预4周,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erth希望量表(HHI)、Fugl-Meyer肢体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在干预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希望水平、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065,-2.843;P<0.01);干预后观察组HHI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采取积极行为、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776,4.504,7.332,10.337;P<0.001);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肢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420,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699,P<0.01);干预后观察组SF-36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342,6.962,5.916,7.298,5.536,5.836,5.258,8.859;P<0.001)。结论:提升希望感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强其希望水平,改善其肢体、神经等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希望感 心理干预 脑卒中 希望水平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孟丹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82-182,共1页
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病学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将60例住院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地划分为2组,观察组30,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平时正常的护理模式下继续接受护理治疗。观察组在继承了传统医学护理模... 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病学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将60例住院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地划分为2组,观察组30,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平时正常的护理模式下继续接受护理治疗。观察组在继承了传统医学护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两组病人进行了护理,观察并与两组病人进行了比较。生活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的规范化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健康教育 神经内科 护理
下载PDF
导尿管腹部固定法对脑卒中患者泌尿系感染及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建玲 贾爱兰 +3 位作者 闫志新 苏琳琳 黄贞 李秋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7-329,340,共4页
目的探讨导尿管腹部固定法对脑卒中患者泌尿系感染及舒适度的影响,为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管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100例需要留置尿管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导尿管给... 目的探讨导尿管腹部固定法对脑卒中患者泌尿系感染及舒适度的影响,为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管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100例需要留置尿管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导尿管给予腹部固定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大腿内侧固定法,导尿管分别给予腹部固定法与大腿内侧固定法;观察1周,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相关感染等发生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舒适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泌尿系感染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管引流不畅、出现皮肤压痕、导尿管变形情况发生率分别为4.0%、24.0%、8.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80.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翻身困难、会阴护理困难、观察困难及感觉不适发生率分别为8.0%、2.0%、2.0%、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16.0%、30.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Ⅱ、Ⅲ度疼痛构成比分别为20.0%、4.0%、1.0%,低于对照组的48.0%、16.0%、8.0%,且观察组疼痛评分(3.33±0.52)分亦低于对照组(5.32±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尿管腹部固定降低了留置尿管脑卒中患者的不适、疼痛及泌尿系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 腹部固定法 脑卒中 泌尿系感染
原文传递
老年痴呆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建玲 闫志新 +3 位作者 贾爱兰 苏琳琳 黄贞 熊芬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住院的老年痴呆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血管性痴呆(VD)患者66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60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住院的老年痴呆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血管性痴呆(VD)患者66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60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126例患者中42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3.3%,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0例,下呼吸道感染32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进食困难、长期卧床、吸烟史、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并肿瘤、低蛋白血症是血管性痴呆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吸烟史、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程长、合并肿瘤、低蛋白血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容易并发肺部感染,不同痴呆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而糖尿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并肿瘤及低蛋白血症等是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