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黑素瘤缺乏因子2水平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价值
1
作者 王凡 王向阳 赵建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13-17,22,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AIM2预测ACI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ACI患者为ACI组,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AIM2预测ACI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ACI患者为ACI组,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ACI患者入院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根据静脉溶栓治疗后END情况分为END组和非END组。收集AC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AIM2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IM2表达水平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临床效能。结果 ACI组、对照组血清AIM2表达水平分别为(58.29±5.97)、(36.81±3.0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3,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AIM2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患者血清AIM2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941,P<0.01)。END组NIHSS评分、入院到溶栓时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AIM2水平高于或长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OR=3.871,P<0.001)、入院到溶栓时间(OR=2.885,P=0.002)、LDL-C(OR=3.118,P<0.001)和AIM2(OR=3.761,P<0.001)均为ACI患者静脉溶栓术后发生END的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ACI患者入院时血清AIM2表达水平预测静脉溶栓术后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当AIM2截断值为66.56 ng/mL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23%和90.15%。结论 ACI患者血清AIM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AIM2表达水平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黑素瘤缺乏因子2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治疗
下载PDF
岩斜区侧方手术入路相关血管神经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新中 朱贤立 王仲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2-164,167,共4页
目的 :为岩斜区侧方手术入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 :15例头颅湿标本 ,模拟手术入路解剖观测相关重要血管神经走行长度及相互毗邻关系。观察了Labbe’s静脉 ,岩静脉 ,小脑前下及后下动脉走行及与神经的关系。结果 :测得三叉神经... 目的 :为岩斜区侧方手术入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 :15例头颅湿标本 ,模拟手术入路解剖观测相关重要血管神经走行长度及相互毗邻关系。观察了Labbe’s静脉 ,岩静脉 ,小脑前下及后下动脉走行及与神经的关系。结果 :测得三叉神经出颅部到正中矢状面距离、角度及颅内段长度分别为(13 .1± 2 .1)mm (10 .2~ 15 .3mm ) ,19.3°± 8.1°(14 .5°~ 2 5 .0°) ,(14 .0± 1.9)mm (11.6~ 18.2mm ) ;展神经分别为 (10 .0± 1.7)mm (8.9~ 11.9mm ) ,2 5 .3°± 12 .3°(2 1.0°~ 2 7.6°) ,(17.1± 3 .5 )mm (14 .0~ 2 1.0mm) ;面和前庭蜗神经分别为 (2 3 .8± 2 .9)mm (2 .1~ 3 .2mm ) ,70 .3°± 5 .6°(65 .0°~ 78.3°) ,(14 .8±2 .3 )mm (11.2~ 2 0 .1mm) ;舌咽神经分别为 (2 3 .1± 3 .1)mm (19.8~ 3 4.1mm ) ,67.5°± 7.6°(5 9.6°~70 .4°) ,(14 .9± 1.9)mm (13 .0~ 16.7mm )。结论 :①颞下、乙状窦前及乙状窦后入路适用于中、上岩斜区病变 ;枕下远外侧入路适用于下岩斜区病变。②本文岩斜区重要神经血管形态及相互关系测量数据 ,可提高该区相关手术的安全度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 显微解剖 血管神经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新方法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岳双柱 惠磊 +1 位作者 金保哲 周文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新方法。方法对158名本科实习医学生实施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并调查和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调查表统计结果显示,新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5%),有利于增强学生多方面学习能力(93%),有利...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新方法。方法对158名本科实习医学生实施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并调查和分析教学效果。结果调查表统计结果显示,新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5%),有利于增强学生多方面学习能力(93%),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0%)。结论 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神经外科 临床实习教学
下载PDF
标准操作规程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明莹 陈玲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1078-1079,共2页
目的探析标准操作规程(SOP)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40名低年资护士中抽取20名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这20名护士在培训前后的护理文件书写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应急判断能力、... 目的探析标准操作规程(SOP)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40名低年资护士中抽取20名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这20名护士在培训前后的护理文件书写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应急判断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考试的成绩、带教老师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培训后,20名护士的护理文件书写能力(80.35±3.28)分、护理操作能力(85.34±5.10)分、应急判断能力(86.33±4.20)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88.50±2.15)分、解决问题能力(87.36±1.30)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且培训后的考试成绩合格率95.00%,高于培训前50.00%;培训后带教老师的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培训前50.00%,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SOP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应用效果尤为显著,不仅极大程度地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专业水平、基本能力、专业知识等,还可显著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 护士 标准操作规程
下载PDF
显微外科治疗听神经瘤及桥小脑角病理解剖观察
5
作者 王剑新 周文科 +3 位作者 张新中 周国胜 邓传宗 赵新利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患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桥小脑角局部病理解剖,确定肿瘤和桥小脑角的结构相互关系,阐明肿瘤切除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显微手术治疗的48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肿瘤的血供来源、与颅神经... 目的探讨患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桥小脑角局部病理解剖,确定肿瘤和桥小脑角的结构相互关系,阐明肿瘤切除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显微手术治疗的48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肿瘤的血供来源、与颅神经及血管、重要结构等的解剖关系。结果小脑前下动脉是听神经瘤主要供血来源(48例),少部分肿瘤由小脑后下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参与供血(5例),1例由基底动脉发出分支参与供血;小脑大前静脉是肿瘤的引流静脉,主要经岩静脉回流至岩上窦;面神经位于肿瘤的腹侧36例(其中上部8例,中部22例,下部6例)、肿瘤上极3例、肿瘤下极5例、肿瘤背侧3例(其中上部2例,下部1例),位于瘤内1例;三叉神经和滑车神经均位于肿瘤的上极或前上方;IX、X、XI颅神经位于肿瘤的下极或下外侧。结论患听神经瘤时桥小脑角神经血管的正常解剖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掌握这些神经血管位置的变化,对于保留神经血管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显微外科治疗 病理解剖
下载PDF
基于共情机会–反应模式的共情沟通培训在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建玲 赵佳 +2 位作者 侯靖宇 张林霞 马林 《护理学》 202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目的:制定护理实习生共情沟通培训课程方案,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便利抽取在河南省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33名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以共情机会–反应模式为框架的共情沟通课程培训,并评价其培训应用效果。结果:培训后,89.5%的... 目的:制定护理实习生共情沟通培训课程方案,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便利抽取在河南省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33名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以共情机会–反应模式为框架的共情沟通课程培训,并评价其培训应用效果。结果:培训后,89.5%的实习生对培训课程整体设置满意,92.5%的学生对培训效果和课程收获满意;实习生对共情相关理论培训满意度为78.9%,对情景模拟教学及标准化病人教学满意度分别为91.0%、94.7%。培训前后比较,护理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t = −7.804, P t = −5.744, P Objective: To develop a training program of empathic communication for nursing interns and evaluate its implementation effect. Methods: A total of 133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a top three hospital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e empathic communication course was trained with the framework of empathic opportunity-response model, and the effect of the training was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the training, 89.5% of the trainee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training course, and 92.5% of the stud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training effect and the course harvest. The trainees’ satisfaction with empathy-related theoretical training was 78.9%, and the trainees’ satisfaction with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and standardized patient teaching was 91.0% and 94.7%,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t = −7.804, P t = −5.744, P < 0.01). Conclusion: Empathy communication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communication and empathy ability of nursing interns,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clinical training stage of nursing inte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沟通 临床教学 护理实习生
下载PDF
槐定碱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侵袭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树鹏 靳彩玲 +3 位作者 高国军 赵新利 金保哲 周文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0-365,共6页
目的:探讨槐定碱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以及U87细胞DNA拓扑异构酶I(DNA TOP I)、EGFR-酪氨酸激酶(EGFR-T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氨肽酶N(APN)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槐定碱加入到神经胶质瘤U87细胞株中,利... 目的:探讨槐定碱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以及U87细胞DNA拓扑异构酶I(DNA TOP I)、EGFR-酪氨酸激酶(EGFR-T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氨肽酶N(APN)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槐定碱加入到神经胶质瘤U87细胞株中,利用MTT法测定槐定碱对U87细胞和人脑正常星型胶质HEB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酶标仪法检测槐定碱对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活性,采用Transwell小室法分析U87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非放射性NF-κB EMSA试剂盒测定U87细胞中NF-κB表达。结果:随着槐定碱浓度的增加(5、10、25、50、100μmol/L),神经胶质瘤U87细胞生长抑制率不断的增加,但HEB细胞的生长并未受到明显的抑制[(11.23±1.18)%vs(2.43±0.29)%、(22.48±3.21)%vs(3.65±0.42)%、(43.21±4.09)%vs(4.03±0.55)%、(57.31±5.09)%vs(5.21±0.43)%、(77.98±6.98)%vs(7.22±0.78)%,均P<0.05];与空白组比较,槐定碱存在下的U87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87.43±7.33)%、(65.12±6.16)%、(50.63±4.56)%、(35.32±4.04)%、(23.46±2.32)%vs(120.32±9.32),均P<0.05]。槐定碱对DNA TOP I、EGFR-TK、APN和MMP-2的半抑制率IC_(50)分别为(22.43±2.21)、(31.25±3.09)、(6.32±0.32)和(8.23±0.63)μmol/L,但U87细胞中凋亡蛋白caspase-3活性呈增强趋势;槐定碱能够下调NF-κB信号的表达。结论:低毒性的槐定碱可能通过降低DNA TOP I、EGFR-TK、APN和MMP-2活性,并下调NF-κB信号通路和激活凋亡caspase-3酶联反应的方式,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的侵袭、增殖和信号通路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定碱 神经胶质瘤U87细胞 DNA拓扑异构酶I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氨肽酶N
原文传递
外伤性癫痫的外科评估 被引量:11
8
作者 袁国艳 岳双柱 +2 位作者 金保哲 周文科 周国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816-3818,3822,共4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外科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外科评估,79例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外伤性癫痫患者中,35例难治性癫痫接受手术治疗,其余44例患者继续保守治疗。结果随访6~48个月,44例保守治疗者中,18例在癫痫控制两年后逐步减量停药,...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外科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外科评估,79例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外伤性癫痫患者中,35例难治性癫痫接受手术治疗,其余44例患者继续保守治疗。结果随访6~48个月,44例保守治疗者中,18例在癫痫控制两年后逐步减量停药,未见发作,其余患者仍继续口服药物治疗;2例仍时有发作。35例手术患者,按照Engel分级,Ⅰ级18例,Ⅱ级12例,Ⅲ级5例,无Ⅳ级的患者,有效率85.7%(30/35)。结论正确的外科评估是治疗外伤性癫痫获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癫痫 外科评估 手术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和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周祥 赵锦丽 +4 位作者 葛立可 李凡 孟磊 王仲伟 金保哲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37-543,共7页
目的比较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和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6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4)。2组... 目的比较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和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6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4)。2组患者术前均常规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体层血管造影初步判断出责任血管;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责任血管判断的准确性和疗效,分析术前、术中电生理监测结果与疗效的关系;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判断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38例,小脑后下动脉15例,椎基底动脉1例;术中确定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38例,小脑后下动脉14例,小脑后下动脉和椎动脉1例,椎基底动脉1例;术前责任血管判断准确率为98.1%(53/54)。观察组患者术前判断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34例,小脑后下动脉16例,椎基底动脉2例;术中确定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33例,小脑后下动脉16例,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1例,椎基底动脉2例;术前责任血管判断准确率为98.0%(51/52)。2组患者术前责任血管判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914,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9%(50/54),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23%(49/52);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P>0.05)。对照组38例患者术中侧方扩散反应(LSR)-1和LSR-2均消失,术后均临床治愈;观察组40例患者术中LSR-1和LSR-2均消失,术后均临床治愈。对照组12例术中LSR-1或者LSR-2完全消失且另一LSR波幅降低50%以上患者中,2例治愈,10例明显缓解;观察组9例LSR-1或者LSR-2完全消失且另一LSR波幅降低50%以上患者中,3例治愈,6例明显缓解。对照组术中LSR-1和LSR-2均未消失4例患者中,3例部分缓解,1例无缓解;观察组术中LSR-1和LSR-2均未消失3例患者中,2例部分缓解,1例无缓解。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5%(5/5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4%(2/52);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9,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和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且2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显著性差异;神经电生理监测LSR-1和LSR-2可指导正确判断责任血管和适时终止手术,为手术疗效提供客观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神经电生理监测 内镜微血管减压术 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可溶性α淀粉样前体蛋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常海刚 惠磊 +3 位作者 马鹏举 李祥生 刘瑞华 金保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9-641,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α淀粉样前体蛋白(solubleαform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sAPP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SAH+生... 目的探讨可溶性α淀粉样前体蛋白(solubleαform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sAPP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SAH+生理盐水)和sAPPα组(SAH+sAPPα),每组20只。大鼠自体血于视交叉前池建立SAH模型,生理盐水组在SAH模型建立后脑室注入生理盐水,sAPPα组在SAH模型建立后脑室注入sAPPα。各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取大鼠10只,注药3d后行组织凋亡细胞检测,采用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取大鼠10只,注药3d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大鼠颞叶脑组织仅有很少量阳性凋亡细胞,而生理盐水组脑组织阳性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sAPPα组脑组织阳性凋亡细胞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sAPPα组用药3d后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6.7±0.5)分、(13.9±0.7)分和(23.0±0.8)分。sAPPα组神经功能评分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Pα可通过抑制SAH后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继发损伤,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元 细胞凋亡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浓度与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国艳 任铭新 +1 位作者 郭义威 周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003-1006,共4页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后,过度释放的兴奋性氨基酸可通过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修复神经细胞,但同时也导致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目的: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MK-801浓度对脑缺血...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后,过度释放的兴奋性氨基酸可通过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修复神经细胞,但同时也导致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目的: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MK-801浓度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及MK-8010.2,0.4,0.6,0.8,1.0,1.2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大鼠首先进行侧脑室插管,3d后进行4条血管阻断方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模型制作前30min按照不同浓度侧脑室注射MK-801。正常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侧脑室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免疫组织化学、RT-PCR技术检测各组脑海马nestin阳性细胞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MK-801浓度在0.8mg/kg以下时,用药组大鼠脑海马nest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手术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呈现高表达;当MK-801浓度达到0.8mg/kg时,与手术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大鼠脑海马nest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并随浓度的增高呈递减趋势。提示MK-801在浓度为0.6mg/kg时,即可抑制钙超载保护神经元,又有良好的刺激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脑缺血 再灌注 神经干细胞 MK-801
下载PDF
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文科 周国胜 +4 位作者 王剑新 李强 张新中 史跃亭 梁宗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837-838,共2页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利用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的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该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患者中经翼点入路手术39例,经额下入路11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6例。手术中充分利用4个间隙来完成肿瘤的切除。结果:...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利用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的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该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患者中经翼点入路手术39例,经额下入路11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6例。手术中充分利用4个间隙来完成肿瘤的切除。结果:全切除41例(占79.2%),大部切除10例(占17.9%),部分切除5例(占8.9%)。并发症的发生中,尿崩症41例(占73.2%),电解质紊乱以低钠血症多发占64.3%,但电解质紊乱经过治疗基本在2周内控制。结论:颅咽管瘤在显微技术下全部切除且并发症较轻微甚至无并发症已成为可能。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丰富的颅底解剖知识及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肿瘤钙化明显,肿瘤包膜没切净及肿瘤有残余是术后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经纵裂胼胝体入路 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操作技术 术后肿瘤复发 经翼点入路 经额下入路 电解质紊乱 治疗效果 大部切除 部分切除 低钠血症 无并发症 全部切除 显微技术 手术成功 手术入路 解剖知识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移植神经干细胞存活和迁移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仲伟 关庆凯 +2 位作者 周文科 张新中 徐大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6期6736-6740,共5页
背景:如何有效促进移植入脊髓损伤组织内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和迁移,是目前神经修复研究的重点。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脊髓损伤大鼠移植神经干细胞存活、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制备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造... 背景:如何有效促进移植入脊髓损伤组织内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和迁移,是目前神经修复研究的重点。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脊髓损伤大鼠移植神经干细胞存活、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均制备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造模7d,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组于脊髓损伤处移植BrdU标记的神经干细胞7μL(1×109L-1),脊髓损伤对照组移植DMEM/F12培养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腹腔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5000U/kg,1次/d,连续注射7d,其余两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细胞移植后8周取损伤脊髓组织。结果与结论:造模2周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组BBB评分明显高于脊髓损伤对照组(P<0.05),造模4周后,促红细胞生成素组BBB评分明显高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大鼠损伤脊髓组织BrdU阳性细胞数量及迁移距离均大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P<0.05)。说明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损伤脊髓组织原位移植的神经干细胞的存活与迁移,加速神经功能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细胞移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存活 迁移 神经修复 神经功能评分 干细胞 神经再生
下载PDF
Chiari畸形Ⅰ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树鹏 申法政 +4 位作者 李祥生 马继伟 赵新利 惠磊 周文科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Ⅰ型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Chiari畸形Ⅰ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后颅窝骨性减压+硬...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Ⅰ型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Chiari畸形Ⅰ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后颅窝骨性减压+硬脑膜扩大修补术8例,后颅窝骨性减压+蛛网膜下腔粘连松解术+硬脑膜扩大修补术6例,后颅窝骨性减压+蛛网膜下腔粘连松解术+小脑扁桃体切除(或电凝回缩)术+硬脑膜扩大修补术19例,后颅窝骨性减压+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硬脑膜扩大修补术3例。术后3个月复查评估,神经系统症状改善30例,无变化4例,加重2例。随访6-36个月,28例患者小脑扁桃体恢复至正常位置,其余8例患者较术前不同程度回缩;25例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中,18例脊髓空洞不同程度缩小,5例稳定无变化,2例空洞增大。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Chiari畸形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黄连素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水肿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关庆凯 赵树鹏 +4 位作者 刁玉领 周祥 黄立勇 金保哲 周文科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7期1356-1360,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黄连素对实验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脑水肿与神经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共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药物低(Ber-10组)、中(Ber-20组)、高剂量组(Ber-40组),每...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黄连素对实验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脑水肿与神经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共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药物低(Ber-10组)、中(Ber-20组)、高剂量组(Ber-40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采用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建立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药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连素10,20或40 mg/kg灌胃,每天1次,共给药28 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Tunel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数,Western印迹法检测Cleaved cas-3,Cleaved cas-9,线粒体与胞浆中cyto-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脑出血组大鼠相比,采用黄连素给药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上升(P<0.05),脑含水量明显下降(P<0.05);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数显著降低(P<0.05),Cleaved cas-3和Cleaved cas-9的蛋白表达,线粒体中c y to-c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而胞浆中cyto-c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连素具有改善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以及保护脑细胞的作用,可能与黄连素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脑出血 线粒体凋亡通路
下载PDF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祥 惠红岩 +8 位作者 关庆凯 岳双柱 常海刚 申法政 黄立勇 惠磊 金保哲 王仲伟 周文科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10期760-762,共3页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2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术后给予控制血压、预防感染、脱水及补液等综合治疗,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及腰椎穿刺术。结果术后CT复查显示血肿完全清除11例,...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2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术后给予控制血压、预防感染、脱水及补液等综合治疗,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及腰椎穿刺术。结果术后CT复查显示血肿完全清除11例,近全清除(残余血肿量〈10m1)8例,大部分清除(残余血肿量10—20ml)2例。术后6个月,ADL评分Ⅰ级3例,Ⅱ级10例,Ⅲ级5例,Ⅳ级2例,Ⅴ级0例,死亡1例。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微创、直视,清除血肿和止血彻底,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出血 高血压 神经内镜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夹闭前交通动脉瘤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继伟 赵新利 +6 位作者 赵树鹏 申法政 梁书锋 黄立勇 周文科 张新中 金保哲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影像学特征、术中动脉瘤分离夹闭过程及术后复查随访结果。应用格拉斯...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影像学特征、术中动脉瘤分离夹闭过程及术后复查随访结果。应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定手术的疗效。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成功行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后经CTA或DSA检查证实动脉瘤夹闭满意,未见动脉瘤残留、复发。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2年,按GOS评分标准:恢复良好者24例(88.9%),轻残2例(7.4%),重残1例(3.7%),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视野显露充分,动脉瘤夹闭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 脑动脉瘤 眶上锁孔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夹闭术
下载PDF
脑外伤后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防治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文科 周国胜 +5 位作者 周杰 左佑 冯光 黄立勇 史耀亭 张新中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脑外伤 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 防治 临床表现 诊断
下载PDF
鞍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06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新中 周国胜 朱贤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复杂鞍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近4年来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的106例复杂鞍区肿瘤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从鞍区的各个手术间隙分块切除肿瘤。结果73例垂体腺瘤肿瘤全切59例,大部分... 目的探讨复杂鞍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近4年来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的106例复杂鞍区肿瘤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从鞍区的各个手术间隙分块切除肿瘤。结果73例垂体腺瘤肿瘤全切59例,大部分切除14例;22例颅咽管瘤全切18例,大部切除4例;11例脑膜瘤全切9例,大部分切除2例。病人术后均神志清楚,6例发生了视神经功能障碍,2例发生了动眼神经功能障碍。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是处理复杂鞍区肿瘤的极佳手术径路。熟练掌握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熟悉鞍区的各个手术间隙解剖并能在术中充分利用之是完成复杂鞍区肿瘤切除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肿瘤 显微外科 手术入路 肿瘤切除术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利军 史耀亭 +4 位作者 张新中 周文科 王仲伟 周国胜 梁宗浩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8-498,共1页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 (GM1)在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DAI患者 6 2例 ,分为常规组和GM1组。分析比较昏迷时间、死亡率、GOS等神经功能指标。结果 GM1组昏迷时间和GOS明显优于常规组 ,二者有显著差异...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 (GM1)在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DAI患者 6 2例 ,分为常规组和GM1组。分析比较昏迷时间、死亡率、GOS等神经功能指标。结果 GM1组昏迷时间和GOS明显优于常规组 ,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 GM1可缩短DAI患者的昏迷时间 ,有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神经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