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甲利肺胶囊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和林 李明瑛 +1 位作者 韩伟 肖志坚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922-926,共5页
目的探讨芪甲利肺胶囊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280例经细菌学确诊的复治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2组患者均应用3HRZES/9HRE(H:异烟肼... 目的探讨芪甲利肺胶囊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280例经细菌学确诊的复治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2组患者均应用3HRZES/9HRE(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S:链霉素)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芪甲利肺胶囊辅助治疗,每次3粒,口服,每日3次,疗程8个月。比较2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病灶及空洞变化情况、中医证候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强化期治疗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3.72%(101/137)、91.24%(125/13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7.97%(80/138)、80.43%(111/138),观察组患者强化期治疗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强化期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病灶吸收的显效率分别为68.62%(94/137)、87.59%(120/13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5.65%(63/138)、69.57%(96/138),观察组患者强化期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病灶吸收的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强化期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空洞闭合率分别为21.9%(30/137)、54.01%(74/13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0.87%(15/138)、28.26%(39/138),观察组患者强化期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9.78%(123/137)、79.71%(110/138),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强化期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CD3^+、CD4^+水平及CD4^+/CD8^+升高(P<0.05);2组患者强化期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甲利肺胶囊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能提高痰菌转阴率、病灶显效率和空洞闭合率,并能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和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复治 糖尿病 中成药 抗结核药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明瑛 王和林 丁卫民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7期723-726,共4页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并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并确诊为肺结核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并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并确诊为肺结核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咯血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乏力、盗汗、体重减轻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胸部CT出现浸润性病灶、粟粒样病灶及合并空洞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胸部CT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合并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 test,T-SPOT.TB)阳性率、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CD4+ T淋巴细胞水平在0~100个/mm^3和100~200个/mm^3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8.57%和42.8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0%和8.1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及胸部CT表现不典型且呈多样性,实验室检查结果阳性率低,缺乏特异性。对于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提高警惕,为诊断寻找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肺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胸部CT特征用于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临床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阳 刘亚飞 王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65例疑似肺结核的慢阻肺患者影像学资料,以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结果(病原学、病理学)为“金标准”,比较分析慢阻肺合并活... 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65例疑似肺结核的慢阻肺患者影像学资料,以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结果(病原学、病理学)为“金标准”,比较分析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胸部X线、CT检查影像学表现、病变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65例慢阻肺患者中确诊活动性肺结核47例。CT检查结果显示肺气肿、气胸、病灶内钙化和支气管透亮影的表现率分别为15.38%、18.46%、20.00%和24.62%,均高于胸部X线的4.62%、6.150%、7.69%和10.77%(P<0.05)。胸部CT检查结果中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46例,胸部X线检查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39例。胸部CT检查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4%、97.83%和89.47%,与胸部X线检查(分别为94.44%、97.44%和6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5.74%、95.38%,均高于胸部X线检查的80.85%、84.62%(χ^(2)=5.045、4.188,P=0.025、0.041),CT检查、胸部X线检查的Kappa值分别为0.887、0.662。结论胸部CT检查对慢阻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灵敏度、准确率优于胸部X线,且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活动性肺结核 胸部X线 CT 临床特征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不同利福平血药浓度对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明瑛 牛文一 +2 位作者 姚恒波 席秀娥 王霞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利福平血药浓度对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接受3HRZE/6HRE(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治疗的86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利福平血药浓度对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接受3HRZE/6HRE(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治疗的86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抽取患者清晨静脉血2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利福平血药浓度。按照利福平血药浓度的高低将其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54例,利福平血药浓度>9 mg/L;对照组32例,利福平血药浓度5.55~8.99 mg/L。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观察免疫功能指标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百分比及CD_4^+/CD_8^+比值,并分析强化期结束时、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1个月痰菌转阴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NF-α、CRP、IL-6、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CD_4^+、CD_4^+/CD_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Treg细胞、MDSCs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CD_8^+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强化期结束时、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1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81.48%、88.89%、94.44%,对照组分别为53.13%、62.50%、78.1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平血药浓度升高可有效降低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痰菌阴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血药浓度 肺结核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明瑛 姚恒波 +3 位作者 柴青峰 席秀娥 王霞 牛文一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核内科2017年6~8月收治的251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留取所有患者的夜间痰、晨痰、即时痰各1份,采用液基细胞学涂片法、直接涂片法和罗...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核内科2017年6~8月收治的251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留取所有患者的夜间痰、晨痰、即时痰各1份,采用液基细胞学涂片法、直接涂片法和罗氏培养法检测痰抗酸杆菌,比较3种方法对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并以罗氏培养法为金标准,比较直接涂片法和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直接涂片法、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和罗氏培养法对晨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夜间痰和即时痰(χ~2=7.492、18.323、4.111、19.443、4.349、18.305,P<0.05)。液基细胞学涂片法、罗氏培养法检测夜间痰、晨痰、即时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法(χ~2=8.690、5.024、4.594、11.288、7.386、7.571,P<0.05);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夜间痰、晨痰、即时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与罗氏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9、0.232、0.392,P>0.05)。直接涂片法、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和罗氏培养法对血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脓性痰、黏液痰、唾液痰(χ~2=4.102、43.867、28.275、4.107、76.758、31.772、4.214、56.033、27.490,P<0.05)。液基细胞学涂片法、罗氏培养法对脓性痰、血痰、黏液痰、唾液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法(χ~2=9.814、11.943、5.061、4.174、4.103、8.361、26.054、23.941,P<0.05);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脓性痰、血痰、黏液痰、唾液痰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与罗氏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0.045、1.539、0.056,P>0.05)。以罗氏培养法作为金标准,直接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0.33%、94.41%,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72%、93.18%,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的灵敏度高于直接涂片法(χ~2=33.507,P<0.05),液基细胞学涂片法与直接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7,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检测痰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且生物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液基细胞学涂片法抗酸杆菌检测技术
下载PDF
外周血Blimp1、IFN-γ、IL-10水平与重症肺结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健 李明瑛 +3 位作者 牛文一 孙冰 韩伟 崔秀琴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2期1745-1748,共4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重症肺结核(PTB)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结核内科收治的重症肺结核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来本... 目的研究外周血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重症肺结核(PTB)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结核内科收治的重症肺结核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4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空腹外周血标本,检测其单个核细胞Blimp1、IFN-γ、IL-10水平,分析上述因子与重症肺结核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Blimp1、IFN-γ、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21分、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ODS)≥5分和预后差的患者Blimp1、IFN-γ、IL-10水平显著高于APACHE-Ⅱ评分<21分、MODS评分<5分和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以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均证实高Blimp1、高IFN-γ、高IL-10、APACHE-Ⅱ评分≥21分和MODS评分≥5分均是导致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PT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imp1、IFN-γ、IL-10水平呈高表达状态,且其高表达与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0 重症肺结核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王霞 张利利 +3 位作者 李晓阳 牛文一 李明瑛 韩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1期1934-1938,共5页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CSF)中微小RNA-155(miRNA-155)、微小RNA-125b(miRNA-125b)、可溶性CD163(sCD163)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83例TBM患者作为TBM组...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CSF)中微小RNA-155(miRNA-155)、微小RNA-125b(miRNA-125b)、可溶性CD163(sCD163)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83例TBM患者作为TBM组,根据其病情分为Ⅰ期57例,Ⅱ期73例和Ⅲ期53例。另选同期6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外周血及CSF中sCD163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对TBM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与TBM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TBM组患者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诊断TB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886、0.865、0.782,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诊断TBM的AUC依次为0.925、0.905、0.915(P均<0.05);TBM患者外周血和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水平比较:Ⅲ期>Ⅱ期>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BM患者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水平与其病情程度分别呈正相关关系(r=0.810、0.562、0.325、0.611、0.472、0.682,P<0.05)。结论 TBM患者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均显著升高,此三项指标可作为TBM患者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外周血 脑脊液 微小RNA-155 微小RNA-125b 可溶性CD163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