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角韧带手术与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治疗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海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18期2786-2789,共4页
目的研究三角韧带手术与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术治疗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50例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切开复...
目的研究三角韧带手术与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术治疗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50例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三角韧带修补术,观察组行三角韧带修补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4.oo%和8.00%,对照组分别为64.00%和2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7.34±1.04)周和(12.38±2.23)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并三角韧带修补术后行内翻位石膏固定治疗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前外旋型
HI度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
内翻位石膏固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4
2
作者
赵海建
李中锋
+4 位作者
秦华
聂兴国
王俊波
马磊
李战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交腿带蒂皮瓣修复术,观察组则...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交腿带蒂皮瓣修复术,观察组则采用显微外科游离移植瓣修复方案,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及手术一般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9.3±4.1)d,治疗费用为(1.5±0.3)万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存活率、感觉及两点辨别觉恢复率分别为96.7%、86.7%、90.0%,感染率为3.3%,皮瓣外形恢复满意率为8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联合游离移植修复术,治疗效果好,患者皮瓣外形、感觉及功能恢复好,感染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
修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占位性踝管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海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5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占位性踝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76例占位性踝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
目的观察早期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占位性踝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76例占位性踝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占位性踝管综合征术后恢复快,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技术
占位性踝管综合征
开放手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单侧置钉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赵海建
李中锋
+3 位作者
秦华
王俊波
聂兴国
孙晓辉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5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单侧置钉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4-08-2016-08于我院治疗的12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数字随机法均分为单侧...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单侧置钉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4-08-2016-08于我院治疗的12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数字随机法均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单侧组患者采用微创TLIF单侧置钉治疗,双侧组采用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结果单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疼痛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单侧组显著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椎体融合率为93.33%,双侧组为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间隙腹侧、背侧、手术侧、手术对侧高度均显著升高,术后单侧组手术侧、手术对侧高度显著高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侧、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联合两种置钉治疗均具有较高的椎体融合率,但单侧置钉具有手术时间段、创伤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置钉
TLIF
双侧置钉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显微手术预防肌腱断裂修复术后粘连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赵海建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5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预防肌腱断裂修复术后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44例于肉眼下采用改良Kessler单线缝合法治疗。行Carroll上肢功能...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预防肌腱断裂修复术后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44例于肉眼下采用改良Kessler单线缝合法治疗。行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术后12周分别采用总活动度( TAM)系统评估肌腱恢复情况及术后粘连率。结果术后12周,观察组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9.55%),肌腱粘连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4周、12周 Carroll 上肢功能评分分别为(85.63±7.58)分、(102.64±10.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屈肌腱断裂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肌腱粘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断裂
手部
断裂修复
显微手术
粘连
TAM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三角韧带手术与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治疗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4
1
作者
赵海建
机构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三科
出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18期2786-2789,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三角韧带手术与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术治疗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50例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三角韧带修补术,观察组行三角韧带修补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4.oo%和8.00%,对照组分别为64.00%和2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7.34±1.04)周和(12.38±2.23)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并三角韧带修补术后行内翻位石膏固定治疗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
关键词
旋前外旋型
HI度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
内翻位石膏固定
Keywords
Pronation-external rotation type
Level III ankle fracture
Deltoid ligament
Varus cast immobilization
分类号
R739.6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4
2
作者
赵海建
李中锋
秦华
聂兴国
王俊波
马磊
李战胜
机构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三科
出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4期505-508,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交腿带蒂皮瓣修复术,观察组则采用显微外科游离移植瓣修复方案,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及手术一般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9.3±4.1)d,治疗费用为(1.5±0.3)万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存活率、感觉及两点辨别觉恢复率分别为96.7%、86.7%、90.0%,感染率为3.3%,皮瓣外形恢复满意率为8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联合游离移植修复术,治疗效果好,患者皮瓣外形、感觉及功能恢复好,感染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
显微外科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
修复
Keywords
Microsurgery
Soft tissue defect of foot and ankle
Free lap
Repair
分类号
R68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占位性踝管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海建
机构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三科
出处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5期75-76,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早期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占位性踝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76例占位性踝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占位性踝管综合征术后恢复快,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
关键词
显微外科技术
占位性踝管综合征
开放手术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单侧置钉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赵海建
李中锋
秦华
王俊波
聂兴国
孙晓辉
机构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三科
出处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5期590-59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单侧置钉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4-08-2016-08于我院治疗的12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数字随机法均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单侧组患者采用微创TLIF单侧置钉治疗,双侧组采用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结果单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疼痛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单侧组显著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椎体融合率为93.33%,双侧组为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间隙腹侧、背侧、手术侧、手术对侧高度均显著升高,术后单侧组手术侧、手术对侧高度显著高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侧、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联合两种置钉治疗均具有较高的椎体融合率,但单侧置钉具有手术时间段、创伤小的优势。
关键词
单侧置钉
TLIF
双侧置钉
腰椎退行性疾病
Keywords
unilateral fixation
TLIF
bilateral fixation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分类号
R687.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微手术预防肌腱断裂修复术后粘连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赵海建
机构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三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5期81-8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预防肌腱断裂修复术后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44例于肉眼下采用改良Kessler单线缝合法治疗。行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术后12周分别采用总活动度( TAM)系统评估肌腱恢复情况及术后粘连率。结果术后12周,观察组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9.55%),肌腱粘连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4周、12周 Carroll 上肢功能评分分别为(85.63±7.58)分、(102.64±10.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屈肌腱断裂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肌腱粘连率。
关键词
肌腱断裂
手部
断裂修复
显微手术
粘连
TAM系统
分类号
R687.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角韧带手术与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治疗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比较
赵海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观察
赵海建
李中锋
秦华
聂兴国
王俊波
马磊
李战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早期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占位性踝管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赵海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单侧置钉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前瞻性研究
赵海建
李中锋
秦华
王俊波
聂兴国
孙晓辉
《颈腰痛杂志》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显微手术预防肌腱断裂修复术后粘连的效果研究
赵海建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