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的遗传关联研究
1
作者 陈宇 岳伟华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7-747,共11页
目的评估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之间的遗传关联性,明确两者共有的遗传风险位点及其因果关系。方法2023年6—7月从精神疾病基因组学联盟(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PGC)获取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 目的评估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之间的遗传关联性,明确两者共有的遗传风险位点及其因果关系。方法2023年6—7月从精神疾病基因组学联盟(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PGC)获取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精神分裂症包括53386例病例和77258名健康对照,抑郁症包括170756例病例和329443名健康对照。使用连锁不平衡分数回归(linkage disequilibrium score regression,LDSC)计算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遗传相关性,使用MiXeR和conjFDR(conjunctional false discovery rate)分析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之间的遗传重叠,采用FUMA(functional mapping and annotation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对两者共有的遗传风险位点进行基因注释和富集分析,并借助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究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之间存在遗传相关性(r_(g)=0.34±0.02,P=2.04×10^(-62))。单变量的MiXeR模型估计,9600±200个遗传变异影响精神分裂症,12400±600个遗传变异影响抑郁症。双变量的MiXeR模型估计,影响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变异与影响抑郁症的遗传变异存在大量重叠,9400±300个遗传变异同时影响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ConjFDR分析显示,存在283个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共同相关的基因座。富集分析显示,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共同相关的风险基因涉及细胞黏附等生物学过程,神经突触、线粒体、预催化剪接体等细胞组分,钙离子结合等分子功能。MR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可提高抑郁症的发病风险(逆方差加权法随机效应模型OR=1.1,95%CI=1.07~1.13,P=3.02×10^(-15)),Steiger方向性检验不支持抑郁症是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存在遗传相关性和遗传重叠,其潜在的共同发病机制涉及细胞黏附、神经突触、线粒体和钙离子结合等。MR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是抑郁症发病的风险因素,反之不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遗传重叠 孟德尔随机化
原文传递
豫北汉族人群CDH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及临床症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长乐 苏玺 +5 位作者 杨勇锋 宋盟 邵明龙 张燕 吕路线 李文强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80-1085,共6页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关联分析,在豫北汉族人群中探讨N-钙粘蛋白(N-cadherin,CD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的相关性。方法在豫北地区募集528例偏执型SZ患者和528例健康对...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关联分析,在豫北汉族人群中探讨N-钙粘蛋白(N-cadherin,CD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的相关性。方法在豫北地区募集528例偏执型SZ患者和528例健康对照,对位于CDH2基因的25个SNPs进行分析,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267例首发SZ患者的临床症状,利用SNPStats在线软件分析CDH2基因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SNPs rs9951577和rs1231268的等位基因频率与SZ显著相关(P<0.05),rs1639387的基因型频率与SZ显著相关(P=0.044)。将样本按性别分类后,发现SNPs rs1789470和rs28365328在女性患者中与SZ显著相关(P=0.044,0.019)。此外,研究发现CDH2与SZ临床特征相关(P<0.05),rs1231268的GG型与另外两种基因型(AG+AA)患者的阴性因子分[(21.12±8.41)分,(18.87±7.5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H2基因可能是SZ的易感基因之一,并且与临床阴性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N-钙粘蛋白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临床症状 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