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状内皮素4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伟云 李文强 +3 位作者 张红星 赵晶媛 郝伟 吕路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95-499,共5页
目的:分析网状内皮素4受体(RTN4R)基因上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关联,探讨RTN4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的528名偏执型精神分裂... 目的:分析网状内皮素4受体(RTN4R)基因上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关联,探讨RTN4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的528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同一地域招募健康体检者528名作为对照,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234例首次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基因分型芯片对RTN4R基因上的5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性,以及PANSS因子分与RTN4R多态性的关联。结果:成功检测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关联分析显示这些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病例和对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携带rs696880位点GG基因型患者相比,携带AA基因型患者PANSS阳性分[(23.5±5.6)vs.(25.1±7.6),P<0.05]、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42.6±9.9)vs.(46.0±13.4),P<0.05]均较低,携带AA基因型患者发病年龄晚于携带GG型患者[(24.9±8.1)岁vs.(22.2±6.2)岁,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RTN4R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可能不存在关联,但可能影响疾病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网状内皮素4受体 关联 多态性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287A/G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吕路线 贾梅志 李文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287A/G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纳入232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41名正常对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受试者的COMT基因-...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287A/G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纳入232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41名正常对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受试者的COMT基因-287A/G多态性。结果COMT基因-287A/G多态性突变率为10%,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该多态性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比较结果仍同前;不同家族史患者组间的上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该多态性基因型在精神分裂症阳性亚型、阴性亚型、混合型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G/G基因型在阴性亚型出现的频率是混合型的6·30倍(OR=6·300),G等位基因在阴性亚型出现的频率是混合型的1·859倍(OR=1·859)。结论COMT基因-287A/G多态性在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差异,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阴性亚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287A/G多态性
下载PDF
伴幻听儿童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亚利 李坤 +6 位作者 王壁 梁颖慧 夏艳红 李玉玲 郭敬华 申华磊 郭素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幻听的儿童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大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特点及其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16岁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根据阳性症状量表(posit...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幻听的儿童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大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特点及其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16岁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根据阳性症状量表(positive symptoms scale,SAPS)中听幻觉条目评分将患者分为幻听组26例(听幻觉≥3分)和非幻听组26例(听幻觉<3分),并纳入35名健康对照。对所有被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数据进行ALFF分析,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症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幻听组ALFF振幅降低的脑区是左侧枕叶、左侧颞叶(P<0.05,AlphaSim校正),ALFF升高的脑区是左侧额叶(P<0.05,AlphaSim校正);非幻听组相比对照组ALFF增高的脑区是左侧额叶、右侧尾状核(P<0.05,AlphaSim校正);幻听组相较于非幻听组ALFF增高的脑区有右侧枕叶(P<0.05,AlphaSim校正)。幻听组右侧枕叶的ALFF值与PANSS阳性症状分(r=0.448,P=0.022)及总分(r=0.407,P=0.039)呈正相关;非幻听组右侧枕叶ALFF值与一般病理症状分呈正相关(r=0.630,P=0.001)。结论儿童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左侧额叶和右侧尾状核功能增强,左侧枕叶和左侧颞叶功能降低;伴与不伴幻听的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枕叶功能存在差异,且与精神症状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童少年 幻听 低频振幅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疾病诊断标志物circRNAs筛选及验证 被引量:5
4
作者 袁洋 楚璐萌 +4 位作者 魏雨菲 刘雪玲 曾凌星 张红星 于海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9-304,共6页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环状RNAs(circular RNAs,circRNAs)的差异表达,寻找潜在的SCZ诊断标志物。方法纳入175例SCZ患者和200名对照。将其中60例SCZ和60名对照的外周血样品分别混合为3份(每20个样...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环状RNAs(circular RNAs,circRNAs)的差异表达,寻找潜在的SCZ诊断标志物。方法纳入175例SCZ患者和200名对照。将其中60例SCZ和60名对照的外周血样品分别混合为3份(每20个样品1份),采用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SCZ患者与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ircRNAs表达谱。首先选择表达丰度较高,差异倍数≥2且有统计学意义的circRNAs,在这60例SCZ和60名对照的外周血样品中,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进行验证,筛选得到与测序结果一致的circRNAs作为候选circRNAs。然后,在所有被试外周血样品中确证候选circRNAs的差异表达。结果与对照相比,SCZ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存在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s共195个,其中表达上调的circRNAs有83个,表达下调的circRNAs有112个。在60例SCZ患者和60名对照的外周血样品中验证,SCZ患者circRNA_16588(circbase_id:has_circ_0004669)(0.479±0.080 vs. 1.022±0.012,P=0.003)和circRNA_12825(circbase_id:has_circ_0004442)(0.387±0.050 vs. 1.372±0.230,P=0.013)表达下调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候选circRNAs。在所有被试的外周血样品中对候选circRNAs进行确证,发现SCZ患者组circRNA_16588(circbase_id:has_circ_0004669)(0.583±0.050 vs. 0.910±0.060,P<0.001)和circRNA_12825(circbase_id:has_circ_0004442)(0.680±0.080 vs. 1.219±0.090,P<0.001)表达下调。结论 SCZ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存在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s,circRNA_16588和circRNA_12825在SCZ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显著下调,有作为SCZ诊断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诊断标志物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环状RNAs
下载PDF
母体免疫激活导致子代精神分裂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金阳 刘馨洁 +4 位作者 黄嘉琦 王钰冰 陈琦 宋盟 吕路线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087-1090,共4页
精神分裂症(SCZ)是一种重型精神疾病,20世纪末我国SCZ的发病率高达5.69%。虽然,现有抗精神病药物对SCZ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仍有约1/3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佳,SCZ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SCZ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 精神分裂症(SCZ)是一种重型精神疾病,20世纪末我国SCZ的发病率高达5.69%。虽然,现有抗精神病药物对SCZ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仍有约1/3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佳,SCZ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SCZ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母体免疫激活(MIA)可引起子代中枢神经免疫系统、神经递质系统、突触可塑性以及脑-肠轴功能等异常改变,从而增加子代患SCZ的风险。基于此,本文就MIA导致子代患SCZ的临床证据、病理改变和相关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体免疫激活 精神分裂症 小胶质细胞 神经递质紊乱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脂质在帕金森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兴 胡明慧 +5 位作者 孙亚男 崔振武 邢红霞 张伟 单琳琳 李超堃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92-396,共5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蛋白质构象疾病。生理状态的α-突触核蛋白(ASN)为无序单体,病理状态的ASN为聚合状态。ASN沿神经轴的病理性传播与PD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病理性ASN可引起氧化应激,而神经炎症和相邻细胞中的蛋白质改变可加剧ASN的神... 帕金森病(PD)是一种蛋白质构象疾病。生理状态的α-突触核蛋白(ASN)为无序单体,病理状态的ASN为聚合状态。ASN沿神经轴的病理性传播与PD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病理性ASN可引起氧化应激,而神经炎症和相邻细胞中的蛋白质改变可加剧ASN的神经毒性,导致神经变性和神经元死亡。ASN可吸引并结合带负电荷的脂质,是脂质代谢调节、多巴胺产生和炎症反应中的关键介质,参与PD的发生发展。脂肪酸、甘油酯、磷脂等脂质异常代谢与ASN聚集密切相关,因此,脂质异常代谢在PD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脂质在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PD防治措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下载PDF
豫北地区汉族人群 PPP1R1B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
7
作者 卢艳梨 王秀娟 +4 位作者 陈兆年 苏玺 刘松 杨勇锋 李文强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分析豫北汉族人群蛋白磷酸酶1调控亚基1B(PPP1R1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在精神病学基因组学第三联盟(PGC3)数据库中筛选与精神分裂症显著关联的PPP1R1B基因的SNP,从豫北汉族人群中募集1721例精神分裂... 目的分析豫北汉族人群蛋白磷酸酶1调控亚基1B(PPP1R1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在精神病学基因组学第三联盟(PGC3)数据库中筛选与精神分裂症显著关联的PPP1R1B基因的SNP,从豫北汉族人群中募集17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726名健康对照,对位于PPP1R1B基因的SNP rs907094进行验证,通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中3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PLINK v1.9、Genetic Power Calculator、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关联分析探讨rs907094位点多态性与PPP1R1B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SNP rs907094的基因型AA、AG、GG[病例组:AA,489(28.4%);AG,848(49.3%);GG,384(22.3%);对照组:AA,1450(21.6%);AG,3386(50.3%);GG,1890(28.1%),χ^(2)=45.418,P<0.05]和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A,1826(53.1%);G,1616(46.9%);对照组:A,6286(46.7%);G,7166(53.3%),χ^(2)=43.877,P<0.05]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A携带者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高于等位基因G携带者(OR=1.288,95%CI=1.195~1.388)。另外,PPP1R1B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关联,rs907094的AA型与GG型患者的兴奋/敌对因子分[(13.62±5.65)分,(15.54±4.6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型与AG型的认知因子分[(17.76±5.58)分,(19.43±5.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豫北汉族人群PPP1R1B基因rs907094与精神分裂症关联,该位点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兴奋/敌对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蛋白磷酸酶1调控亚基1B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分析 临床症状
原文传递
大黄酸对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和结肠肌电及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姜洪波 孙莉莉 +5 位作者 刘伯语 王昊阳 何瑞芳 张瑞玲 张玉姣 杜爱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169-417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结肠肌电及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AQP)3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便秘组和大黄酸组。用复方地芬诺脂片复制小鼠便秘模型后,大黄酸组用大黄酸灌胃治疗。测量3组首便时间,6 h排便数...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结肠肌电及结肠黏膜水通道蛋白(AQP)3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便秘组和大黄酸组。用复方地芬诺脂片复制小鼠便秘模型后,大黄酸组用大黄酸灌胃治疗。测量3组首便时间,6 h排便数量,大便性状,小肠推进率,结肠肌电信号和结肠黏膜AQP3的表达。结果便秘组首粒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减少(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大黄酸组首次排便时间较便秘组显著缩短(P<0.01),6 h内排便粒数显著增加(P<0.01),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提高(P<0.01)。3组结肠慢波近似于正弦波样曲线,便秘组结肠慢波较不规则。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频率显著减慢(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频率显著增快(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显著增大(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频率变异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振幅显著降低(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振幅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显著增大(P<0.05);与便秘组相比,大黄酸组结肠慢波振幅变异系数显著减小(P<0.05)。便秘组结肠AQP3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面积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黄酸组结肠AQP3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面积表达率明显低于便秘组(均P<0.05)。结论大黄酸能够有效地提高便秘小鼠的肠道传输功能,减少便秘小鼠结肠黏膜AQP3的表达,对缓解便秘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大黄酸 推进率 肌电 结肠 水通道蛋白3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 2D6及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的关联 被引量:9
9
作者 杨鸽 李文强 +1 位作者 张红星 吕路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2D6(cytochromes P450 2D6,CYP2D6)基因多态性、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receptor,DRD2)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19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2D6(cytochromes P450 2D6,CYP2D6)基因多态性、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receptor,DRD2)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19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疗效,同时收集198例正常对照进行病例-对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技术检测CYP2D6/C188T、DRD2 TaqIA基因型,分析二者与利培酮临床效应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CYP2D6/C188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40.7%vs.21.2%,CT:25.6%vs.45.5%,TT:33.7%vs.33.3%,P<0.05;C:53.5%vs.43.9%,T:46.5%vs.56.1%,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DRD2 TaqIA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1A1:29.1%vs.35.9%,A1A2:37.7%vs.47.5%,A2A2:33.2%vs.16.6%,P<0.05;A1:48.0%vs.59.6%,A2:52.0%vs.40.4%,P<0.05);CYP2D6/C188T与DRD2TaqIA的交互作用对PANSS减分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F=0.735,P>0.05);CYP2D6/C188T,DRD2TaqIA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对PANSS减分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3.214,P<0.05)。结论 CYP2D6基因C188T多态性和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不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临床疗效的易感因素,但是在协变量性别的作用下,上述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可能影响利培酮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CYP2D6 DRD2 基因多态性 利培酮
下载PDF
丁苯酞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海马硫化氢及CA1、CA3区五羟色胺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爱林 王昊阳 +4 位作者 代玄 侯佳宝 张向阳 罗晓秋 张瑞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970-3973,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NBP)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硫化氢及CA1、CA3区五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五组,除对照组外,各组饮含6%(V/V)酒精水溶液42 d,酒精溶液每日9∶00配制,置换。42 d后,NBP... 目的探讨丁苯酞(NBP)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硫化氢及CA1、CA3区五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五组,除对照组外,各组饮含6%(V/V)酒精水溶液42 d,酒精溶液每日9∶00配制,置换。42 d后,NBP低、中、高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NBP(大约14 d),于饮酒结束后采用Y型电迷宫测试酒精中毒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随后检测海马组织H_2S的含量及CA1、CA3区5-HT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学习记忆和H_2S含量均显著升高,5-HT受体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NBP中、高剂量组学习记忆成绩和H2S含量均显著降低,5-HT受体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NBP能够减轻慢性酒精中毒大鼠的症状,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NBP影响H_2S和5-HT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慢性酒精中毒 5-羟色胺 硫化氢 学习记忆能力
下载PDF
Th17细胞的活化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爽 李文强 吕路线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849-853,共5页
目前研究发现免疫Th17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就Th17细胞的活化机制做一综述,以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以促使Th17细胞活化的影响因素,为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TH17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炎性因子 孤核受体γt 白细胞介素-23
下载PDF
阿米替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旭生 宋景贵 李文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080-3083,共4页
目的制备阿米替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I-PBCA-NP)。方法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材料,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AMI-PBCA-NP,以粒径大小、形态、载药量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初选,正交设计法优化AMI-PBCA-NP制备工艺;比色法测定A... 目的制备阿米替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I-PBCA-NP)。方法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材料,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AMI-PBCA-NP,以粒径大小、形态、载药量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初选,正交设计法优化AMI-PBCA-NP制备工艺;比色法测定AMI-PBCA-NP体外释药试验。结果搅拌速度、阿米替林用量、搅拌时间均可影响载药量和包封率。按优化工艺条件,制得的载药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00.23±4.54)nm,跨度为(0.22±0.04),载药量为(26.75±2.46)%,包封率(36.52±4.02)%;体外释药试验中,AMI水溶液2小时药物释放96.89%,而AMI-PBCA-NP2小时释放64.31%。结论经过优化筛选出的工艺,为制备AMI-PBCA-NP的最佳工艺,产生的AMI-PBCA-NP具有一定的缓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纳米粒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下载PDF
阿米替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对卒中后抑郁大鼠的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旭生 宋景贵 李文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604-2606,2611,共4页
目的研究阿米替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I-PBCA-NP)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疗效。方法 32只PSD大鼠随即分为4组:对照组、阿米替林(AMI)组、舍曲林组和AMI-PBCA-NP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AMI水溶液、舍曲林水溶液、AMI-PBCA-N... 目的研究阿米替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I-PBCA-NP)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疗效。方法 32只PSD大鼠随即分为4组:对照组、阿米替林(AMI)组、舍曲林组和AMI-PBCA-NP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AMI水溶液、舍曲林水溶液、AMI-PBCA-NP乳液对PSD大鼠进行14d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大鼠体重、糖水实验、敞箱实验、多导睡眠图等变化。结果①AMI-PBCA-NP组大鼠在蔗糖水饮用量上增多,较对照组、AMI组和舍曲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AMI-PBCA-NP组大鼠Open-Field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增多,较对照组、AMI组和舍曲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AMI-PBCA-NP组大鼠多导睡眠图测定在快眼动睡眠(REM)时间和潜伏期增多,较对照组、AMI组和舍曲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MI-PBCA-NP治疗PSD大鼠疗效较AMI、舍曲林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卒中 抑郁 多导睡眠图 舍曲林 纳米粒
下载PDF
氨基羟乙酸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海马杏仁核内硫比氨和胱硫醚-β-合成酶含量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爱林 姚良雪 +4 位作者 崔展阁 秦浩志 韩家鑫 任静茹 张瑞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785-4789,共5页
目的探究氨基羟乙酸(AOAA)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杏仁核组织内硫化氢(H2S)浓度和胱硫醚β-合酶(CBS)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除正常对照(NC)组外,慢性酒精中毒模型(M)和AOAA治疗(AR)组给予含6%... 目的探究氨基羟乙酸(AOAA)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杏仁核组织内硫化氢(H2S)浓度和胱硫醚β-合酶(CBS)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除正常对照(NC)组外,慢性酒精中毒模型(M)和AOAA治疗(AR)组给予含6%(V/V)酒精的水溶液喂养28d。14d后,AR组腹腔注射AOAA,1次/d,连续14d。随后测试各组学习记忆能力,检测海马和杏仁核组织H2S的浓度和CBS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M组第2~4天潜伏期、第2~4天游泳距离、海马组织H2S含量、杏仁核组织H2S含量、海马组织及杏仁核组织CBS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升高(P<0.01)。与M组相比,AR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AOAA能够减轻酒精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可能与AOAA影响海马、杏仁核内H2S浓度和CB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羟乙酸 慢性酒精中毒 胱硫醚-Β-合成酶 硫化氢 学习记忆能力
下载PDF
Muc2和DCN基因敲除小鼠食子现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巍 贺国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Muc2和DCN基因敲除小鼠繁殖能力和食子现象的异同。方法分别将Muc2和DCN基因敲除纯合子雌雄小鼠按1∶1或1∶2的合笼,观察1~3胎产仔量、胎次间隔时间、出生存活率和食子现象。结果Muc2基因敲除小鼠平均产子量5.80±0.95只,... 目的探讨Muc2和DCN基因敲除小鼠繁殖能力和食子现象的异同。方法分别将Muc2和DCN基因敲除纯合子雌雄小鼠按1∶1或1∶2的合笼,观察1~3胎产仔量、胎次间隔时间、出生存活率和食子现象。结果Muc2基因敲除小鼠平均产子量5.80±0.95只,平均胎次间隔时间(42.29±2.28)d;DCN基因敲除小鼠平均产子量3.85±0.76只,平均胎次间隔时间(24.86±10.42)d。Muc2和DCN基因敲除小鼠在产仔量、胎次间隔时间、出生存活率和食子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两组基因敲除小鼠繁殖性能有差异,揭示可能与Muc2和DCN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2 DCN基因敲除 食子现象
下载PDF
便秘小鼠结肠肌的电生理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洪波 杜爱林 +6 位作者 刘伯语 张越 孙莉莉 黄静静 张瑞岭 罗晓秋 许予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41-2642,共2页
目的观察便秘小鼠结肠肌的电生理变化。方法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建立便秘模型,然后测定其小肠结肠段的肌电,并分析其电生理活动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便秘组慢波肌电频率明显增快(P<0.01);结肠肌电慢波频率的变异... 目的观察便秘小鼠结肠肌的电生理变化。方法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建立便秘模型,然后测定其小肠结肠段的肌电,并分析其电生理活动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便秘组慢波肌电频率明显增快(P<0.01);结肠肌电慢波频率的变异系数明显增大(P<0.01);结肠肌电慢波振幅明显减少(P<0.01);结肠肌电慢波振幅变异系数明显增大(P<0.01)。结论便秘小鼠结肠肌电慢波频率及振幅的异常改变可能是导致结肠传输减慢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肌电 结肠
下载PDF
影响电脑硬盘垂直记录磁头写头镀层均匀性的因素
17
作者 王冀康 王永康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803-807,共5页
讨论了在电脑硬盘垂直记录磁头写头电镀FeCoNi合金时电镀基层、晶片设计、电镀挂架、电镀速率、电流密度以及电镀液pH和温度等因素对镀层厚度及成分均匀性的影响。
关键词 垂直记录磁头 写头 铁钴镍合金 电镀 均匀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酒精依赖与突触形态结构可塑性
18
作者 余意 郝伟 张瑞岭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31-336,共6页
酒精依赖是一种强迫性饮酒行为,对饮酒失去控制,停止饮酒时会出现戒断症状的一种精神障碍,酒精依赖伴有明显的社会和职业功能损害特征。在我国酒依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我国5个地区(安徽阜阳市、吉林延边市、四川成都市、山... 酒精依赖是一种强迫性饮酒行为,对饮酒失去控制,停止饮酒时会出现戒断症状的一种精神障碍,酒精依赖伴有明显的社会和职业功能损害特征。在我国酒依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我国5个地区(安徽阜阳市、吉林延边市、四川成都市、山东济南市和湖南衡阳市5地区及各自附近农村)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过去20年间,酒精依赖的发病率上升近50倍,并仍有明显上升趋势,形势非常严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生物学 突出
下载PDF
分步电镀在电脑硬盘磁头晶片生产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冀康 王永康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5,共5页
介绍了电脑硬盘磁头晶片设计生产中分步电镀法的概念,并通过与普通单层金属多步循环电镀比较,阐述了分步电镀法的优缺点。还从光刻胶厚度选择、金属镀层保护、电镀条件优化、金属镀层界面等方面分析了分步电镀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步电镀... 介绍了电脑硬盘磁头晶片设计生产中分步电镀法的概念,并通过与普通单层金属多步循环电镀比较,阐述了分步电镀法的优缺点。还从光刻胶厚度选择、金属镀层保护、电镀条件优化、金属镀层界面等方面分析了分步电镀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步电镀法在应用上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硬盘磁头晶片 分步电镀 生产
下载PDF
电脑硬盘磁头晶片金凸块电镀研究
20
作者 王冀康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33,共3页
探讨了将电脑硬盘磁头晶片金凸块直接电镀在Ni-Fe合金种子层上,以减少焊接时金凸块变形,从而获得性能优良的磁头。实验在两种不同基材的晶片上沉积不同的种子层,经多种电镀前处理后分别电镀不同厚度的金凸块。通过拉扯试验,检查金凸块... 探讨了将电脑硬盘磁头晶片金凸块直接电镀在Ni-Fe合金种子层上,以减少焊接时金凸块变形,从而获得性能优良的磁头。实验在两种不同基材的晶片上沉积不同的种子层,经多种电镀前处理后分别电镀不同厚度的金凸块。通过拉扯试验,检查金凸块与基体的结合力。实验结果表明,不能直接在Ni-Fe合金种子层上电镀金凸块,在Ni-Fe合金种子层上溅射一层薄的金层即可实现金凸块电沉积在Ni-Fe合金种子层上,拉扯试验测试达到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凸块 金种子层 Ni-Fe合金种子层 拉扯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