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年~2003年河南新乡市8家医院慢性肝病治疗药物利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郑继海 卢光洲 王金彩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680-681,共2页
目的了解新乡市慢性肝病治疗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对新乡市8家医院2001年~2003年慢性肝病治疗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慢性肝病的治疗仍以护肝药... 目的了解新乡市慢性肝病治疗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对新乡市8家医院2001年~2003年慢性肝病治疗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慢性肝病的治疗仍以护肝药物为主,传统的护肝药物用药频度一直稳居前列,其中复方甘草酸苷呈快速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护肝药物 用药分析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液监测中的应用指南(2024) 被引量:1
2
作者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液监测中的应用指南()》专家组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44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邵毅 陈有信 迟玮 张铭志 许言午 刘祖国 杨卫华 谭钢 廖萱 李世迎 计丹 接英 龚岚 胡亮 孙传宾 马健 杨文利 张慧 李中文 蔡建奇 邵婷婷 彭娟 赵慧 刘光辉 苏兆安 陈新建 李程 邹文进 刘昳 秦牧 蒋贻平 王佰亮 李凯军 邱坤良 胡丽丹 邓志宏 文丹 黄明海 温鑫 石文卿 唐丽颖 王燊 曾艳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511,共7页
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是一种复杂的、高度遗传的、多因素作用的疾病,患者黄斑区结构会发生衰老性改变,表现为视网膜进行性变性和视力逐渐丧失。全世界约有2亿人受到SMD的影响,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不断上升。近年来人工智能(... 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是一种复杂的、高度遗传的、多因素作用的疾病,患者黄斑区结构会发生衰老性改变,表现为视网膜进行性变性和视力逐渐丧失。全世界约有2亿人受到SMD的影响,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病率不断上升。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迅猛,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利用AI对视网膜液进行定性定量评估,不仅可以在新生血管性SMD的诊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本指南总结了AI在SMD治疗中的应用,包括AI在视网膜液监测技术中的应用进展、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为眼科医生评估患者病情、设计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足够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老年性黄斑变性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卷积神经网络 线性混合模型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图像自动分割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4) 被引量:2
3
作者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图像自动分割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4)》专家组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50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邵毅 张铭志 许言午 迟玮 刘祖国 谭钢 陈有信 杨卫华 接英 张慧 李世迎 廖萱 邵婷婷 计丹 马健 杨文利 田磊 胡亮 蔡建奇 彭娟 陆成伟 肖鹏 刘光辉 苏兆安 董诺 秦牧 李程 邹文进 刘籦 赵慧 陈新建 陈琦 文丹 黄明海 温鑫 李中文 石文卿 顾正宇 董贺 唐丽颖 蒋贻平 宋秀胜 王遷 葛倩敏 邱坤良 李正日 刘秋平 易湘龙 康刚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2-601,共10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学的智能化进程。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眼底疾病诊疗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眼底疾病主要包括视网膜血管病、黄斑疾病、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等,早期...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学的智能化进程。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眼底疾病诊疗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眼底疾病主要包括视网膜血管病、黄斑疾病、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等,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改善眼底疾病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人工智能在视网膜图像自动分割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形成指南,为人工智能在该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像分析 自动分割 视网膜病诊断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患者心肌酶活力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海英 展晖 +1 位作者 刘新华 张瑞霞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8-309,共2页
目的观察百草枯(PQ)中毒患者血液心肌酶活力的变化,其中包括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方法在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7天分别采静脉血进行诸项酶活力的测定,测定... 目的观察百草枯(PQ)中毒患者血液心肌酶活力的变化,其中包括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方法在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7天分别采静脉血进行诸项酶活力的测定,测定方法为动力学法。健康对照组选择门诊健康查体者,全部排除心、肝、肾、骨骼肌等器官可能引起心肌酶活力升高的相关疾病,检测方法同疾病组。结果PQ中毒患者检测心肌酶诸项酶活力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除入院第1天轻度中毒组LDH、α-HBDH、CK三项升高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而且与中毒程度有关,中毒越重,酶活力越高,随病程的延长,心肌酶活力呈逐渐上升趋势,各中毒组中毒第7天都远较第1天为高,除α-HBDH一项外,其余各项两个时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轻度中毒组与中、重度中毒组相同天间比较,各项酶活力升高差异非常显著(均P<0.01)。结论PQ中毒患者心肌酶活力明显升高,且与中毒程度有关,及时动态检测心肌酶活力变化,对了解中毒程度,观察心肌损伤状况,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心肌酶 活力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宋新文 王宏伟 +1 位作者 申保生 孙立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保肝)和治疗组(常规保肝+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转化...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保肝)和治疗组(常规保肝+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玻璃酸(HA)、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水平;20例健康人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Ⅳ-C、LN、TGF-β1、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3mo后,治疗组的HA、Ⅳ-C、TGF-β1、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因子,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乙型肝炎 细胞因子 肝纤维化指标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申保生 高海丽 宋新文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646-1647,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采用一般护肝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采用一般护肝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疗程均为12wk。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恢复较快,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从而保护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乙型肝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7
作者 常廷民 韩宇 张超贤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59-560,共2页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16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 38 % ,对照组为65 % (P<0 05) ;临...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16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 38 % ,对照组为65 % (P<0 05) ;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63 80 % ,对照组为13 33 % (P<0 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肺损害的X线与CT表现(附14例报告) 被引量:14
8
作者 韩东明 王清华 +4 位作者 孙建明 窦文广 孙凤霞 李玉侠 李长松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1期811-813,共3页
目的 :提高对百草枯中毒肺损害的X线与CT表现的认识。方法 :1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摄胸片 ,并行CT扫描 ,随访 9例 (胸片 4例 ,CT/HRCT 5例 )。结果 :中毒后第 1周 :两肺纹理增多、模糊 10例 ,伴两肺散在磨玻璃影 3例 ,两中下肺小斑片状实... 目的 :提高对百草枯中毒肺损害的X线与CT表现的认识。方法 :1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摄胸片 ,并行CT扫描 ,随访 9例 (胸片 4例 ,CT/HRCT 5例 )。结果 :中毒后第 1周 :两肺纹理增多、模糊 10例 ,伴两肺散在磨玻璃影 3例 ,两中下肺小斑片状实变 2例。第 2~ 3周 :显示磨玻璃影 5例 ,实变 3例 ,肺不张 1例 ,其中伴有两侧少量胸腔积液 2例、牵引性细支气管扩张 1例。第 4~ 5周 :肺实变中含有牵引性细支气管扩张 2例 ,局灶性蜂窝 1例。第 7周 :1例CT(含HRCT)显示磨玻璃影与实变影较前缩小 ,肺纤维化改变明显 ,并有心脏轻度增大、纵隔气肿等。结论 :胸片、CT尤其是HRCT能很好显示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病理演变过程 ,有助于判断其临床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肺功能 影像学表现 肺纤维化 支气管扩张
下载PD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α_1-酸性糖蛋白和白细胞介素-8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贾安奎 刘彦轩 唐成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3-604,共2页
目的评价血α1-酸性糖蛋白(AAG)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将14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病原体类型分为细菌性感染组和病毒性感染组,分别测定血清AAG和IL-8,并与35例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结果细菌... 目的评价血α1-酸性糖蛋白(AAG)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将14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病原体类型分为细菌性感染组和病毒性感染组,分别测定血清AAG和IL-8,并与35例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结果细菌性感染组血清AAG、IL-8均明显增高,与病毒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性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AG和IL-8与CRP在细菌性感染组和病毒性感染组中均具有相关性。结论血清AAG和IL-8均可作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鉴别细菌、病毒感染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儿童 Α1-酸性糖蛋白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吉四辈 李彤 +2 位作者 刘艳霞 马铭心 李贵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32-533,共2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 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测定50 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 浓度,同时以30 名健康献血员及门诊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以t 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水平均...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 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测定50 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 浓度,同时以30 名健康献血员及门诊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以t 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水平均较对照组(0 .74 ±0 .15 ng/ml) 显著升高( P< 0001) ,且与病情程度明显相关。结论 揭示TNF参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TNF动态观察,可能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脑血管病 肿瘤坏死因子 血清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兴爱 史耀亭 +1 位作者 王玉梅 靳全恒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17,共2页
目的:测定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了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MBP含量,并对其中38例患者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疾病组急性期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恢复... 目的:测定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了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MBP含量,并对其中38例患者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疾病组急性期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恢复期较急性期显著降低(P<0.001)。结论: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清MBP含量显著增高,恢复期含量降低,其含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实质损害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从生化方面深入了解脑实质损害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髓鞘 碱性蛋白 血清诊断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细胞数Hb和CRP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海英 侯景玉 杨义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细胞数、血红蛋白和C -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把35例中毒患者分为轻、中和重度中毒 3组 ,在入院 1、3、7d分别采集静脉血 4mL ,作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b)、白细胞(WBC)、中性粒...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细胞数、血红蛋白和C -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把35例中毒患者分为轻、中和重度中毒 3组 ,在入院 1、3、7d分别采集静脉血 4mL ,作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b)、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 (N)、血小板 (PLT)及C -反应蛋白 (CRP)浓度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各中毒组第 1日检测上述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且中毒越重 ,升高越显著 ;中毒第 3日 ,各中毒组RBC数和Hb浓度均明显下降 ,随中毒的严重程度而下降更显著。PLT数则随中毒程度而明显升高 ,中、重度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或P <0 .0 0 1) ;WBC、N和CRP浓度随中毒的程度而显示不同的变化 ,中度中毒组较中毒第 1日有所下降 ,而重度中毒组则呈现出上升趋势 ;中毒第 7日 ,中度中毒组除PLT和N仍显示升高外 ,其余各项均基本恢复正常 ;重度中毒组除RBC和Hb较第 3日更进一步降低外 ,其余各项呈上升趋势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或P <0 .0 0 1)。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动态观察血细胞数、Hb和CRP浓度的变化 ,对判定中毒程度和了解病情变化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中毒 细胞 血红蛋白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保肝作用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卫民 杨俊行 +1 位作者 郑继海 王光辉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0-371,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保肝作用。方法将68例耐多药肺结核化疗中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加用肝太乐和益肝灵,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保肝作用和不良反应等...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保肝作用。方法将68例耐多药肺结核化疗中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加用肝太乐和益肝灵,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保肝作用和不良反应等。结果保肝治疗1mo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保肝作用总有效率分别为94.4%、62.5%,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用于耐多药肺结核肝功能损害患者保肝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肺结核 耐多药 肝功能损害
下载PDF
甘草酸两种异构体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屹峰 孙立华 高海丽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77-678,共2页
目的 :比较甘草酸两种异构体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临床效果。方法 :HFRS患者78例 ,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加用甘草酸α体制剂 (甘利欣 )静脉滴注 ,B组加用甘草酸β 体制剂 (美能 )静脉滴注。观察两组越期率等多项临床指标并进行... 目的 :比较甘草酸两种异构体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临床效果。方法 :HFRS患者78例 ,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加用甘草酸α体制剂 (甘利欣 )静脉滴注 ,B组加用甘草酸β 体制剂 (美能 )静脉滴注。观察两组越期率等多项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 ,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时间无差异外 ,其余观察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B组疗效优于A组 (P<0 01)。结论 :临床治疗HFRS ,甘草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治疗HFRS 甘草酸β体制剂疗效显著优于甘草酸α体制剂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细胞因子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贾安奎 刘彦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67-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及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α1-AAG、CER)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93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按尿清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微量清蛋白尿组(MA)和临...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及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α1-AAG、CER)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93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按尿清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微量清蛋白尿组(MA)和临床清蛋白尿组(CP),分别以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AG)、铜蓝蛋白(CER),并与27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各组的血清IL-6、TNF-α及CRP、a1-AAG、CE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或P〈0,0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各组间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细胞因子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观察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细胞因子类 急相蛋白质类
下载PDF
233例肺部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瑞霞 杨义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引起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对其敏感的抗菌药物。方法对医院2003年1月-2005年2月496份痰标本中分离出的233份阳性标本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33例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23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32株,占56.4%;... 目的研究引起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对其敏感的抗菌药物。方法对医院2003年1月-2005年2月496份痰标本中分离出的233份阳性标本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33例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23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32株,占56.4%;革兰阳性球菌57株,占24.4%;真菌41株,占17.5%;革兰阳性杆菌4株,占1.7%;感染率最高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5.4%),白色念珠菌(11.6%),阴沟肠杆菌(6.0%),肺炎克雷伯菌(5.6%),大肠埃希菌(5.1%),金黄色葡萄球菌(4.3%),酿脓链球菌(4.3%),鲍氏不动杆菌(3.6%),热带念珠菌(3.6%);药敏结果显示:所选的抗菌药物中,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75.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8.9%)、环丙沙星(37.3%)、庆大霉素(37.3%)、阿米卡星(36.5%);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有万古霉素(75%)、利福平(55%)、红霉素(3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是引起医院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真菌的感染率明显增加;临床应积极开展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质粒介导的AmpCβ-内酰胺酶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斌 吴安华 +1 位作者 张平 申保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质粒介导的AmpC β-内酰胺酶的耐药性,检测产AmpC酶株的耐药表型,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108株临床分离鉴定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irby-Bauer药敏纸片法和头孢西丁三维试验(cefoxitin...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质粒介导的AmpC β-内酰胺酶的耐药性,检测产AmpC酶株的耐药表型,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108株临床分离鉴定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irby-Bauer药敏纸片法和头孢西丁三维试验(cefoxitin three dimensional test)方法检测出产AmpC酶阳性菌株,检测AmpC酶阳性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结果 在所收集临床分离的10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AmpC酶铜绿假单胞菌28株,产AmpC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产AmpC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质粒 Β-内酰胺酶类 抗药性 微生物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痰中抗PPD-lgG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改 曹青山 +4 位作者 郭悦鹏 刘清珍 禹光辉 刘延轩 李新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119-120,共2页
为探讨对活动性肺结核方便、有效的诊断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86例活动性肺结核、26例肺癌、3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痰中抗PPD-IgG.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痰中抗PPD-IgG与非结核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该法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 为探讨对活动性肺结核方便、有效的诊断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86例活动性肺结核、26例肺癌、36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痰中抗PPD-IgG.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痰中抗PPD-IgG与非结核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该法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69.2%.认为是比较理想的新的免疫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抗体 ELISA
下载PDF
愈肝口服液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兴国 乔立新 +2 位作者 张永恒 王宪波 薛纯盛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724-726,共3页
目的 :研制愈肝口服液 ,观察该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黄芪、柴胡、五味子等药材制成愈肝口服液 ,并制定质控标准。结果 :处方配伍及制备合理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 8 % ,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品制备工艺可靠 ,质量可... 目的 :研制愈肝口服液 ,观察该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黄芪、柴胡、五味子等药材制成愈肝口服液 ,并制定质控标准。结果 :处方配伍及制备合理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 8 % ,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品制备工艺可靠 ,质量可控 ;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肝口服液 研制 临床应用 制备 质量标准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安奎 刘彦轩 许光霞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31-1132,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患者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尿酸 慢性进行性疾病 尿清蛋白排泄率 ALBUMIN protein 白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