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李玲 王沙 何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多学科协作护理干...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模式干预后,患者消极情绪有所减轻,神经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加快,还可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模式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从举证责任倒置强化神经外科护理记录内容管理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喜英 杨美玉 薛艺红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6期56-57,共2页
护理记录成为处理医疗事故的法律依据后,对神经外科护理记录内容作了较大的改进,护理记录从时间上分3个阶段:即入院记录、住院期间记录和出院记录,根据各个阶段神经外科特点对记录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新的护理记录因记录了为患者所实... 护理记录成为处理医疗事故的法律依据后,对神经外科护理记录内容作了较大的改进,护理记录从时间上分3个阶段:即入院记录、住院期间记录和出院记录,根据各个阶段神经外科特点对记录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新的护理记录因记录了为患者所实施的一切护理行为,自应用以来无护理纠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责任倒置 护理记录 神经外科 医疗事故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降低神经外科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24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降低神经外科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2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外科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外科常规...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降低神经外科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2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外科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外科常规住院护理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外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常规住院护理复合风险管理模式能明显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避免对患者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额外痛苦,减少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缓和当前紧张的护患关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神经外科 静脉留置针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崔兴芬 杨梅玉 马海玲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15-116,共2页
目的为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意外。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安全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对护士及患... 目的为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意外。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安全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对护士及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对患者及时评估,可以将不安全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结论细致的人性化管理和对护理人员、患者的安全性教育是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安全管理 对策 护理行为
下载PDF
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致颅内血肿的神经外科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凤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8期95-97,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外科的治疗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颅内出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死亡外,所有患儿在儿科诊断和治疗基础上施行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疗效显著,均... 目的进一步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外科的治疗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颅内出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死亡外,所有患儿在儿科诊断和治疗基础上施行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疗效显著,均治愈出院。结论微创手术清除婴儿颅内出血可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降低婴儿期颅内出血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依赖因子 缺乏 颅内血肿 治疗
下载PDF
神经外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3
6
作者 郭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方法对在神经外科住院期间发生护理风险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2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39例(9.03%)。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足、缺乏...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方法对在神经外科住院期间发生护理风险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2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39例(9.03%)。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足、缺乏风险评估意识、执行能力不够、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不准确及护患缺乏沟通。结论从风险事件中找到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再次发生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应对措施
下载PDF
可控式加温加湿器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非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蕊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4期1318-1319,共2页
目的:研究可控式加温加湿器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非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22例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面罩吸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可控式加温加湿器... 目的:研究可控式加温加湿器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非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22例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面罩吸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可控式加温加湿器。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口舌干燥、刺激性咳嗽、痰痂、肺部感染、呼吸道出血)发生率及气管切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84%(6/61)低于对照组26.23%(1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发生率1.64%(1/61)低于对照组14.75%(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非机械通气中应用可控式加温加湿器,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气管切开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式加温加湿器 神经外科昏迷 非机械通气
下载PDF
医用控温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体会
8
作者 杨美玉 王喜英 马海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5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拉温毯 高热
下载PDF
神经外科病房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9
作者 崔兴芬 杨梅玉 马海玲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6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家属 病人 病房
下载PDF
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致颅内血肿的神经外科治疗
10
作者 陈凤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7期30-31,共2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外科的治疗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颅内出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死亡外所有患儿在儿科诊断和治疗基础上施行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疗效显著,均治愈... 目的进一步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外科的治疗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颅内出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死亡外所有患儿在儿科诊断和治疗基础上施行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疗效显著,均治愈出院。结论微创手术清除婴儿颅内出血可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降低婴儿期颅内出血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 缺乏 颅内血肿 治疗
下载PDF
神经外科病人并发急性肾衰的护理
11
作者 王喜英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3年第2期96-97,共2页
神经外科病人因其疾病的特点,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者时有发生,而发生ARF后可导致弥漫性脑水肿[1],直接影响其本身疾病的治疗及预后.
关键词 神经外科病人 急性肾功能衰竭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对优于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神经外科 择期手术
下载PDF
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对垂体瘤患者疗效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13
作者 师朋强 程振国 +1 位作者 杜宝顺 张国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分析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0例2022年01月~2024年01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 目的分析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0例2022年01月~2024年01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应激反应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视觉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该术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降低激素水平,改善患者视觉功能,增强治疗的有效性,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神经内镜 垂体瘤切除术 经鼻蝶入路 应激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残余血肿量的影响
14
作者 师朋强 张国栋 杜宝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残余血肿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2—2024-01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小骨窗组)和神经内镜下...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残余血肿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2—2024-01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小骨窗组)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组(神经内镜组),各47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1个月采用格拉斯哥昏迷(GCS)量表、神经功能缺损(NFDS)量表评价疗效。结果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入住ICU时间短于小骨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小骨窗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小骨窗组,血肿残余量低于小骨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骨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神经内镜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小骨窗组,NFDS评分低于小骨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患者,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残余血肿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小骨窗微创手术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
下载PDF
基于3D Slicer软件的蝶鞍区三维重建技术对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创伤反应的影响
15
作者 王磊 邢振义 郑杰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在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基于3D Slicer软件的蝶鞍区三维重建技术对患者创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75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垂体... 目的探讨在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基于3D Slicer软件的蝶鞍区三维重建技术对患者创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75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3D Slicer软件的蝶鞍区三维重建技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长素(GH)、催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GH、PRL、TSH、AC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GH、PRL、TSH、ACTH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hs-CRP、Cor、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hs-CRP、Cor、N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基于3D Slicer软件的蝶鞍区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调节相关激素水平,同时也能减轻创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技术 内镜 垂体瘤切除术 创伤反应
下载PDF
改良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效果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研究
16
作者 王运刚 杜宝顺 王理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DC)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BI)的近期效果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1-01—2024-06收治的96例S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48例。传统组实施传统DC,改良组... 目的分析改良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DC)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BI)的近期效果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1-01—2024-06收治的96例S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48例。传统组实施传统DC,改良组实施改良DC。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评价手术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双侧颈内动脉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患者术后1周时的NIHSS评分及NSE和PI、Vm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改良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DC治疗SBI患者,在改善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一侧半”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对高龄垂体瘤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国栋 赵岗 +2 位作者 师鹏强 张家旗 程振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一侧半"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高龄垂体瘤的效果,观察其对患者恢复情况、视觉功能和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同时对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研究方法...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一侧半"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高龄垂体瘤的效果,观察其对患者恢复情况、视觉功能和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同时对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研究方法,选取62例高龄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经口鼻下鼻中隔垂体瘤切除术治疗(n=31),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一侧半"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n=31)。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治疗前后应激水平、视觉功能、垂体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管紧张素(Ang)Ⅱ、血管紧张素原酶(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P<0.05),观察组肿瘤残留率、术后1年复发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肿瘤体积缩小率和激素水平降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3)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COR较术前明显升高,ACTH明显降低,对照组术后第30天COR明显高于术前,ACTH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COR明显低于对照组,ACTH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的VFI、MD均高于术前,而PSD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30 d的VFI、MD均高于对照组,PSD低于对照组(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手术全切、肿瘤侵袭性、术后并发症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镜下"一侧半"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老年垂体瘤,对病灶的掌控能力更好,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有助于降低应激反应,改善视觉功能和垂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神经内镜 鼻蝶入路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对面听神经保留的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孙来广 程振国 王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679-1681,共3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听神经瘤切除术对面听神经的保留意义 .方法 :12 0例听神经瘤患者 ,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显微外科切除肿瘤 .手术中间行面听神经监测 ,术后对面听神经功能进行评估 .术后随访 0 .5~ 5a .结果 :肿瘤全切除10 8例 (90 ... 目的 :探讨和分析听神经瘤切除术对面听神经的保留意义 .方法 :12 0例听神经瘤患者 ,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显微外科切除肿瘤 .手术中间行面听神经监测 ,术后对面听神经功能进行评估 .术后随访 0 .5~ 5a .结果 :肿瘤全切除10 8例 (90 % ) ,近全切 5例 (4 .2 % ) ,次全切 7例 (5 .8% ) .面神经解剖保留 10 6例 (88.3% ) ,未能解剖保留面神经 14例 (11.7% ) ;听神经解剖保留 82例 (6 8.3% ) ,未能解剖保留听神经38例 (31.7% ) ,保留有用听力 39例 (32 .5 % ) .结论 :术中电生理监测可以准确判断面听神经的位置、了解面听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 ,从而避免损伤神经 .同时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听神经瘤 ,对于保留面听神经临床效果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理学 电生理学神经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与面神经梳理治疗面肌痉挛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东才 孙来广 闫长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2例面肌痉挛病人行微血管减压加面神经梳理术。结果术后痉挛立即停止者37例,逐渐停止者5例。结论微血管减压加面神经梳理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即使术中未发现明确的责任血管。对术后复... 目的探讨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2例面肌痉挛病人行微血管减压加面神经梳理术。结果术后痉挛立即停止者37例,逐渐停止者5例。结论微血管减压加面神经梳理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即使术中未发现明确的责任血管。对术后复发的病例,只要正确处理,二次手术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责任血管
下载PDF
神经内镜治疗外伤性脑脊液鼻漏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阳 杜宝顺 +1 位作者 路贵 张大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5期1689-1693,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术中操作体会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采用神经内镜治疗的20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20例患者均行MRI、CT脑池造影(CTC)检查。瘘口采用填塞明胶海绵、肌肉浆、自体筋膜、黏膜、...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术中操作体会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采用神经内镜治疗的20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20例患者均行MRI、CT脑池造影(CTC)检查。瘘口采用填塞明胶海绵、肌肉浆、自体筋膜、黏膜、骨水泥的方法,术后辅以腰大池外引流。结果手术成功20例,无并发颅内感染。结论神经内镜治疗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是一项有效而简单快捷的方法,具有良好视野和微侵袭的优点。外伤性瘘口采用填塞明胶海绵、肌肉浆、自体筋膜、黏膜、骨水泥的方法,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脊液漏 神经内镜 CTC 修补材料选择 腹直肌前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