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态度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梅
罗艳艳
+3 位作者
郭华
张桂凌
刘凯莉
姚桂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99,共6页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态度的潜在类别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晚期癌症患者462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宁疗护态度量表和死亡焦虑量表进行调查,利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态度的潜在类别;采...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态度的潜在类别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晚期癌症患者462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宁疗护态度量表和死亡焦虑量表进行调查,利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态度的潜在类别;采用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焦虑和一般人口学变量对安宁疗护态度潜在类别的影响。结果 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态度分为4个潜在类别:低认知低行为组(10.8%)、高压力组(18.4%)、低情绪负担组(51.1%)和态度积极组(19.7%)。回归分析显示:死亡焦虑是晚期癌症患者高压力组的预测因素(OR=0.764);农民相对其他职业更容易出现在低认知低行为组(OR=1.332)、事业单位/公务员相对其他职业更容易出现高压力状态(OR=1.427)、月收入<5 000元(OR=2.412~5.687)和接受过癌症手术(OR=0.764)是低情绪负担组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的态度存在群体异质性,死亡焦虑处于高水平状态;死亡焦虑对安宁疗护态度高压力组具有特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
安宁疗护态度
死亡焦虑
压力
认知
行为
情绪负担
潜在剖面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见性结合综合保温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紫霄
张茹
+1 位作者
张九梅
郭华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结合综合保温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TLH)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103例在本院接受TLH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n=53,给予预见性结合综合保温护理)和对照组(n=50...
目的:探讨预见性结合综合保温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TLH)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103例在本院接受TLH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n=53,给予预见性结合综合保温护理)和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段体温变化、术后麻醉苏醒相关指标、术后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1h、术中2h及术毕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长、完全苏醒时长均短于对照组,且心率高于对照组,寒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结合综合保温护理在TLH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表现出显著优势,不仅能够有效维持患者术中体温稳定,还有助于提高患者苏醒质量,纠正可能出现的凝血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
综合保温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疼痛全程规范化管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郭华
房雪莹
+2 位作者
王楠楠
李辉辉
张桂芳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全程规范化管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癌痛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号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
目的探讨疼痛全程规范化管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癌痛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号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控制疼痛,观察组实施全程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20,P=0.040)。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t=41.398,P<0.001;t=15.820,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t=25.696,P<0.001;t=54.705,P<0.001)。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0.535,P=0.002;t=26.723,P=0.002)。结论疼痛全程规范化管理模式能够缓解癌痛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全程规范化管理
自我效能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态度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梅
罗艳艳
郭华
张桂凌
刘凯莉
姚桂英
机构
新乡
医学院
护
理学院
新乡市
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二
新乡市
中心医院科教科
新乡市安宁疗护临床实践技能重点实验室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99,共6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1A310013)。
文摘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态度的潜在类别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晚期癌症患者462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宁疗护态度量表和死亡焦虑量表进行调查,利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态度的潜在类别;采用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焦虑和一般人口学变量对安宁疗护态度潜在类别的影响。结果 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态度分为4个潜在类别:低认知低行为组(10.8%)、高压力组(18.4%)、低情绪负担组(51.1%)和态度积极组(19.7%)。回归分析显示:死亡焦虑是晚期癌症患者高压力组的预测因素(OR=0.764);农民相对其他职业更容易出现在低认知低行为组(OR=1.332)、事业单位/公务员相对其他职业更容易出现高压力状态(OR=1.427)、月收入<5 000元(OR=2.412~5.687)和接受过癌症手术(OR=0.764)是低情绪负担组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的态度存在群体异质性,死亡焦虑处于高水平状态;死亡焦虑对安宁疗护态度高压力组具有特异性的影响。
关键词
晚期癌症
安宁疗护态度
死亡焦虑
压力
认知
行为
情绪负担
潜在剖面分析
Keywords
advanced cancer
palliative care attitudes
death anxiety
stress
cognition
behavior
emotional burden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分类号
R473.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见性结合综合保温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紫霄
张茹
张九梅
郭华
机构
新乡市
中心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新乡市
中心医院肿瘤内科
出处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9-7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预见性结合综合保温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TLH)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103例在本院接受TLH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n=53,给予预见性结合综合保温护理)和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段体温变化、术后麻醉苏醒相关指标、术后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1h、术中2h及术毕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长、完全苏醒时长均短于对照组,且心率高于对照组,寒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结合综合保温护理在TLH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表现出显著优势,不仅能够有效维持患者术中体温稳定,还有助于提高患者苏醒质量,纠正可能出现的凝血功能紊乱.
关键词
预见性
综合保温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
Keywords
Anticipation
Integrated insulation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分类号
R713.42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疼痛全程规范化管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郭华
房雪莹
王楠楠
李辉辉
张桂芳
机构
新乡市
中心医院肿瘤内科
新乡市安宁疗护临床实践技能重点实验室
新乡
医学院
护
理学院
不详
出处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35-137,共3页
基金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卓越医学研究基金项目(2023-YJ-153-J-017)。
文摘
目的探讨疼痛全程规范化管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癌痛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号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控制疼痛,观察组实施全程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20,P=0.040)。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t=41.398,P<0.001;t=15.820,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t=25.696,P<0.001;t=54.705,P<0.001)。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0.535,P=0.002;t=26.723,P=0.002)。结论疼痛全程规范化管理模式能够缓解癌痛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癌痛
全程规范化管理
自我效能感
生活质量
分类号
R730.6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态度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梅
罗艳艳
郭华
张桂凌
刘凯莉
姚桂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预见性结合综合保温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周紫霄
张茹
张九梅
郭华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疼痛全程规范化管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郭华
房雪莹
王楠楠
李辉辉
张桂芳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