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呼唤有精气神的教师
1
作者 李建章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4年第1期14-16,共3页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在儒家思想中,精气神被视为人类道德的根源。精是生命的基础,气是生命的动力,神是生命的主宰。一个人只有精满气足神旺,才可能具备高尚的品德。因此,修炼精气神是很重要的道德修养...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在儒家思想中,精气神被视为人类道德的根源。精是生命的基础,气是生命的动力,神是生命的主宰。一个人只有精满气足神旺,才可能具备高尚的品德。因此,修炼精气神是很重要的道德修养方式。教师的精气神是其思想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气神 人类道德 日月星 思想作风 道德修养 儒家思想 三宝 生命的动力
下载PDF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五级支撑体系
2
作者 李建章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3年第3期18-19,共2页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新县视察调研时指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强县必先强教,强教必尊师而重傅。近年来,新县围绕实现“两个更好”,在教育这个重大民生领域持续发力,以“国培”为引擎,打造教师发...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新县视察调研时指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强县必先强教,强教必尊师而重傅。近年来,新县围绕实现“两个更好”,在教育这个重大民生领域持续发力,以“国培”为引擎,打造教师发展支撑体系,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县,面向未来,探索新时代教师发展新路径新县拥有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学校67所,在校学生51357人,在岗教师4131人,其中青年教师尤其是近几年通过招聘和选调的特岗、全科教师占比达68.7%。我们怎样把老区的孩子培养好,怎样为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储备更多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岗教师 优质教育资源 全科教师 支撑体系 高等教育 特殊教育 发展新路径 国培
下载PDF
新课程下如何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3
作者 田彦彬 《学周刊(下旬)》 2012年第4期196-196,共1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即“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即“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新课程要求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也是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大张旗鼓地贯彻德育教育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育 新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 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十七大报告 社会主义建设者 培养能力 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选点突破 合力攻坚 努力推进安新教育整体提升
4
作者 张双龙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 2007年第1期4-6,共3页
安新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全县总面积738.6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312平方千米。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华北明珠”白洋淀绝大部分在安新境内。安新自古尊师重教,英才辈出,文化底蕴丰厚。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 安新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全县总面积738.6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312平方千米。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华北明珠”白洋淀绝大部分在安新境内。安新自古尊师重教,英才辈出,文化底蕴丰厚。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安新教育陷入低谷,40年的低靡阴影挥之不去。如何破解安新教育发展难题,40万父老乡亲在殷切关注,5000名教育工作者在艰难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发展 水域面积 旅游风景区 教育工作者 尊师重教 文化底蕴
下载PDF
探索如何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路径
5
作者 贺小海 朱雪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6期0016-0019,共4页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广泛且深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可以构建灵活而鲜活的教学课堂;可以拓展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教育,促使教育有更广阔的发展维度……可以说意义重大...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广泛且深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可以构建灵活而鲜活的教学课堂;可以拓展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教育,促使教育有更广阔的发展维度……可以说意义重大。而教师的信息素养,则是支撑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能够灵活运用数字化资源,能够组织起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课堂,因此,探索如何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笔者展开了研究,参考了相关文献,结合了个人经验,调研了教育信息化以及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综合分析下,提出若干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并分析若干途径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详见下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信息素养 培养途径 注意事项
下载PDF
英语教学与测试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诗秀 孔霞 邱晓云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11-112,共2页
教学与测试联系紧密。在改革英语教学的同时也应促进英语测试方法的改革,提高测试的效度、信度,让英语测试成为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质量评估 测试方法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改革 信度
下载PDF
试论创新性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卫兵 潘世刚 《咸宁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25-28,共4页
在深入研究人类实践的历史形态基础上 ,本文对创新性实践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 创新性实践 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关注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学习
8
作者 臧丽娟 《新课程学习》 2015年第12期77-77,共1页
新课程标准在语文字词学习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但是,在农村语文课堂中,恰恰忽视了学习主体(学生)能力的培养。农村语文课堂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 新课程标准在语文字词学习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但是,在农村语文课堂中,恰恰忽视了学习主体(学生)能力的培养。农村语文课堂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现象一:教师边讲课文边学习字词,造成字词理解不深入,运用拓展错误多;现象二:分析课文内容前单独学习字词,造成学生不能在语境中理解运用字词;现象三:分析课文之后再学习字词,造成课文理解时有难度,影响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主体 语文教学 语言文字 新课程标准 学生 培养 再学习 识字
下载PDF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四做到” 被引量:3
9
作者 邵辉 吕小英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年第11期50-51,共2页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培养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都至关重要.本文设计数学练习总结了几点作法和经验.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题多解 思维训练
下载PDF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建华 《学周刊(下旬)》 2011年第1期22-22,共1页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全国上下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所有教师包括农村教师都经历了新课程的洗礼。...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全国上下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所有教师包括农村教师都经历了新课程的洗礼。作为农村中学一线数学教师.笔者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数学教学历程.重新审视农村教育教学现状.在工作中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工作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了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改革 农村初中 人才培养模式 课堂教学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 农村教师 教育观念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小学语文中寓言故事该怎样进行教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云淼 臧丽娟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2年第10期24-25,共2页
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故事教学应注意指导疏通文意、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蕴含道理,捕捉编者意图、了解寓言特点,注重拓展延伸、增加文化积累,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 寓言教学 疏通文意 体会道理 捕捉意图 拓展延伸
下载PDF
浅谈学法指导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长兴 王磊 张连格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3年第8期15-16,共2页
学法指导体现了教学思想的转变,是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学法指导 教学思想 素质教育 初中 课堂笔记
下载PDF
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志 《青年与社会》 2013年第3期160-160,共1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新课标的理念不难看出,在新课改下,阅读教学更注重从学生...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新课标的理念不难看出,在新课改下,阅读教学更注重从学生角度来解构作品,但这并没有忽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构建有效的初中阅读课堂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 有效教学 策略
下载PDF
吾三日省吾身——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建 《青年与社会》 2013年第3期334-334,共1页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了活力,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逐渐提升。但不可否认,在从传统教学转入新课程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正确的...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了活力,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逐渐提升。但不可否认,在从传统教学转入新课程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正确的对待这些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才能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获得更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思考
下载PDF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波 《中学教学参考》 2017年第32期8-9,共2页
高效课堂的构建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践证明,从提升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学生反思与归纳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等方面开展教学,可切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 构建
下载PDF
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策略探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苗苗 《青年与社会》 2014年第4期185-185,共1页
乐感是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包括音高感,节奏感,和声听觉,旋律感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对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 乐感是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包括音高感,节奏感,和声听觉,旋律感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对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乐感培养
下载PDF
分数应用题复习训练之我见
17
作者 邵辉 谷永卫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年第1期53-54,共2页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其关系错综复杂,条件千变万化,复习时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分数应用题 复习训练 小学 数学教学 数量关系 思维训练 观察能力
下载PDF
注重联想训练 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18
作者 邵辉 贡贺新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3年第9期39-40,共2页
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教师有意识并经常性地强化'转换条件、转换情景'的联想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及广阔性,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萌发创新意识,体验创新快乐.
关键词 联想训练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小学 数学教学 应用题 解法
下载PDF
“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小议
19
作者 刘小格 刘长兴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2年第6期57-58,共2页
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到能不能在教学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教学环节好,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 中学教育 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
下载PDF
浅析初中英语课文复述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童健 《快乐阅读》 2016年第10期113-113,共1页
初中英语教学旨在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复述课文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熟悉并传授给学生汉译提示法、关键词提示法、图片提示法、列... 初中英语教学旨在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复述课文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熟悉并传授给学生汉译提示法、关键词提示法、图片提示法、列提纲提示法、列表提示法、问题引导法、转述法等复述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文复述 复述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