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设施蔬菜种植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宇航 李迪 +4 位作者 谭启玲 胡承孝 孙学成 王小平 别之龙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81-87,共7页
为了解湖北省设施蔬菜种植区域土壤肥力、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湖北省5个代表性地区的设施蔬菜施肥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5.54%种植户每茬施用有机肥,以鸡粪(含未腐熟)和商品有机肥为主,分别占有机肥种类的39.34%和46.95%。... 为了解湖北省设施蔬菜种植区域土壤肥力、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湖北省5个代表性地区的设施蔬菜施肥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5.54%种植户每茬施用有机肥,以鸡粪(含未腐熟)和商品有机肥为主,分别占有机肥种类的39.34%和46.95%。荆门市、咸宁市和武汉市商品有机肥施用量分别远超过农业农村部推荐设施蔬菜商品有机肥施用量上限的497.62%、186.14%和109.97%,宜昌市、襄阳市商品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低于其下限的16.15%、63.33%;化肥施用量高低表现为宜昌市>荆门市>武汉市>咸宁市>襄阳市。湖北省设施蔬菜核心示范区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3.46~44.46 g/kg,土壤pH为4.84~7.54,土壤含盐量为1.02~3.56 g/kg,部分土壤酸性盐渍化。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8.89~168.47 mg/kg、110.00~579.22 mg/kg,低中高水平均存在;土壤速效磷、有效锌、交换性钙、镁含量丰富;土壤有效铜含量极缺乏。湖北省设施蔬菜施肥存在化肥投入过量、养分比例失调、有机农家肥未完全腐熟及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不足、施肥方式不当等问题。建议通过改进施肥方式,合理施用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调整化肥施用比例,重视中微量元素投入,开发推广蔬菜专用肥等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有机肥 土壤肥力 养分失衡 湖北省
下载PDF
有机水溶肥料与无机肥料配施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鸣凤 王清林 +3 位作者 鲁明星 李晶 熊汉锋 赵竹青 《中国马铃薯》 2014年第6期340-347,共8页
襄阳是湖北省马铃薯主要产区之一,一般冬季播种,春季收获,生育期较短,施肥以一次性施肥为主,肥料施用量较大。为了改变农民施肥习惯,节约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据马铃薯的需肥特性和襄阳地区的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推荐施肥以及配... 襄阳是湖北省马铃薯主要产区之一,一般冬季播种,春季收获,生育期较短,施肥以一次性施肥为主,肥料施用量较大。为了改变农民施肥习惯,节约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据马铃薯的需肥特性和襄阳地区的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推荐施肥以及配施有机水溶性肥料试验。研究了推荐施肥和施用有机水溶性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旨在为襄阳地区马铃薯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按照推荐施肥量分别为N 180 kg/hm2、P2O590 kg/hm2、K2O 210 kg/hm2,与农民施肥相比马铃薯产量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氮磷钾分别减少了340 kg/hm2、150 kg/hm2、15 kg/hm2,表明适量减少肥料用量并不会减低襄阳区马铃薯产量,但是节约了施肥成本。在推荐施肥的条件下,配合施用有机水溶性肥料,马铃薯的产量比推荐施肥处理产量增加10.22%,产投比达9.84,表明配合施用有机水溶肥料能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施用有机水溶性肥料不仅可以提高马铃薯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植株对养分的吸收,而且能显著改善马铃薯品质,如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淀粉、维生素C、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有机水溶性肥料 养分含量 叶绿素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4个品种柑橘土壤有效镍、叶片和果肉镍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3
作者 王晓娟 高雪伟 +5 位作者 胡承孝 谢和缘 索翔 程昊 王寅 李金业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9,共10页
调查分析4个品种柑橘果实品质与土壤有效镍及叶片、果肉镍含量的关系,为明确我国柑橘园镍含量现状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提供依据。选取浙江、湖北、江西和广西柑橘主产区代表性品种椪柑、红美人、纽荷尔脐橙和脆蜜金柑果园51个,于2021和... 调查分析4个品种柑橘果实品质与土壤有效镍及叶片、果肉镍含量的关系,为明确我国柑橘园镍含量现状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提供依据。选取浙江、湖北、江西和广西柑橘主产区代表性品种椪柑、红美人、纽荷尔脐橙和脆蜜金柑果园51个,于2021和2022年果实成熟期采集土壤、叶片及果实样品,测定果实品质及土壤有效镍、叶片和果肉镍含量,并作相关性分析。4个品种柑橘园土壤有效镍、果肉和叶片镍含量范围依次为椪柑0.18~1.77、0.32~2.53和1.35~8.82 mg/kg,纽荷尔脐橙0.05~1.48、0.25~1.19和1.74~12.47 mg/kg,红美人0.51~2.98、0.45~3.85和2.39~8.59 mg/kg,脆蜜金柑0.13~0.82、0.10~0.57和0.18~0.92 mg/kg。椪柑和纽荷尔脐橙叶片镍含量与土壤有效镍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红美人、脆蜜金柑果肉和叶片镍含量与土壤有效镍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效镍含量0.1~1.5 mg/kg范围占比84.4%,果肉镍含量0.1~1.5 mg/kg范围占比92.2%,叶片镍含量2.0~8.0 mg/kg范围占比66.7%。椪柑土壤有效镍含量与固酸比,叶片镍含量与横径、纵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显著相关;纽荷尔脐橙土壤有效镍与可滴定酸和固酸比,果肉镍含量与横径和单果重显著相关;红美人果肉镍含量与可滴定酸,叶片镍含量与单果重显著相关;脆蜜金柑果实品质与镍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目前我国柑橘土壤有效镍和果肉镍含量参考范围为0.1~1.5 mg/kg,叶片镍含量为2.0~8.0 mg/kg,柑橘果实的品质指标与镍含量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含量 果实品质 相关关系
下载PDF
含微量元素镁肥对赣南脐橙施用效果研究
4
作者 丁俊 娄伟 +5 位作者 谭启玲 武松伟 严翔 杨云洪 张荣阳 胡承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针对我国柑橘园土壤交换性镁及微量元素普遍缺乏导致产量品质下降的问题,利用创制的含微量元素镁肥,以江西赣州脐橙为试验材料,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比较含微量元素镁肥(MG1)、含微量元素钙镁肥(MG2)、速溶镁肥土壤施用(MG3S)、速溶镁肥叶... 针对我国柑橘园土壤交换性镁及微量元素普遍缺乏导致产量品质下降的问题,利用创制的含微量元素镁肥,以江西赣州脐橙为试验材料,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比较含微量元素镁肥(MG1)、含微量元素钙镁肥(MG2)、速溶镁肥土壤施用(MG3S)、速溶镁肥叶面喷施(MG3F)对赣南脐橙产量、品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4种镁肥均可显著提高果实产量,其中MG1和MG2分别增产28.82%和24.76%,MG3S和MG3F分别增产18.78%和16.01%;施用镁肥可显著增加脐橙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改善果实品质,其中以MG2综合评分得分最高,即果实品质最佳;含微量元素镁肥明显提高果实养分积累,MG1和MG2的钙携出量分别显著提高32.12%和53.50%,镁携出量分别显著提高25.28%和29.90%,果实氮、硼、锌、钼养分积累量也显著增加。结果表明,施用镁肥对赣南脐橙有显著的增产提质效果,含微量元素镁肥、钙镁肥能明显改善树体钙、镁及硼、锌、钼营养状况,增产提质效果最好;速溶镁肥土壤施用和叶面喷施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微量元素镁肥 赣南脐橙 果实产量 品质 养分
下载PDF
湖北与湖南柑橘园土壤及树体养分状况 被引量:22
5
作者 陶梦铭 应虹 +3 位作者 孙强 谭启玲 李翠 胡承孝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3期3289-3292,3297,共5页
通过对湖北与湖南两省柑橘主产区柑橘园土壤及叶片进行样品采集与测定,以分析两省柑橘园土壤及树体养分状况,为柑橘的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两省柑橘园大部分(77.4%)土壤p H适宜,但偏酸土壤比例也较大,占22.2%,也... 通过对湖北与湖南两省柑橘主产区柑橘园土壤及叶片进行样品采集与测定,以分析两省柑橘园土壤及树体养分状况,为柑橘的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两省柑橘园大部分(77.4%)土壤p H适宜,但偏酸土壤比例也较大,占22.2%,也有极少部分(0.4%)石灰性土壤;土壤养分含量缺乏比较普遍,其中50.1%的柑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氮缺乏的比例达84.2%,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锌缺乏的比例依次为34.7%、34.8%、70.2%、46.3%;有效铁、有效锰过量的比例达46.0%、41.6%;树体叶片中磷、铁、锰过量的比例依次为43.0%、38.9%、41.3%,钾、硼、锌、钼缺乏的比例分别达67.7%、59.3%、91.0%、52.1%。说明需加强对柑橘园钾、锌、硼肥以及有机肥的施用。针对酸化土壤,则需用石灰进行土壤改良,同时可减少柑橘过量的铁和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园 土壤 叶片 矿质养分 湖北 湖南
下载PDF
稳定性肥料对玉米生产的收益增效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汉章 徐勤政 +8 位作者 岳玉苓 杜宗泽 藤祥民 苏炳楠 杨恒哲 解学仕 张淑敏 胡承孝 高进华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3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验证稳定性肥料26-10-15在四平市及其周边地区的肥效。【方法】以玉米品种“良玉99”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比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施用稳定性肥料26-10-15(处理T),相比于其他施肥方案(CK1,CK2),产... 【目的】验证稳定性肥料26-10-15在四平市及其周边地区的肥效。【方法】以玉米品种“良玉99”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比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施用稳定性肥料26-10-15(处理T),相比于其他施肥方案(CK1,CK2),产量分别高出6.67%和14.72%,达到显著水平,且CK1比CK2产量高出7.54%,也达到显著水平。处理T千粒重分别比CK1和CK2高出4.55%和7.87%,均达到显著水平。处理T容重分别比CK1和CK2高出1.59%和3.32%,均达到显著水平。处理T收益最高,达到7124.63元/hm^(2),分别比CK1和CK2高2331.42元/hm^(2)、3329.27元/hm^(2)。植株性状方面,处理T的株高和茎粗都显著高于CK2,而穗位高度未达到显著差异,说明一次性施肥条件下,肥效利用率要高于常规肥料,但不会增加倒伏风险。【结论】相比于一次性施用普通肥料,施用稳定性肥料肥26-10-15能显著提玉米产量、千粒重和容重以及地上部分的生物产量;相比于分次施肥,可降低种植投入,并提高玉米产量。本实验条件下,施用稳定性肥料肥26-10-15产量和收益都最高,在四平及其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稳定性肥料 增效 收益
下载PDF
郧西县中稻肥料效应试验与推荐施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从松 郭可威 赵同根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29-32,共4页
对郧西县4个不同乡镇代表性田块中稻进行“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步研究勋西县地区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中稻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同时得到各肥料养分施用量与中稻产量的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回归效应方程,并预测各试验田块中稻的最佳... 对郧西县4个不同乡镇代表性田块中稻进行“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步研究勋西县地区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中稻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同时得到各肥料养分施用量与中稻产量的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回归效应方程,并预测各试验田块中稻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所试区域田块影响中稻产量的最关键因素是氮,其次是磷,钾影响最小;不施肥较合理施肥平均减产率为39.1%,初步说明所试田块一季不施肥,会造成较大幅度减产,作物产量对肥料的依赖性较大;推荐试验田块及其代表区域田块中稻较合理的肥料养分施用量为纯N160~200kg/hm^2、P2O560~80kg/hm^2、K2O40~6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测土配方 肥料效应 推荐施肥 “3414”试验 郧西县
下载PDF
小麦钼营养研究进展
8
作者 贾琳 刘春奎 +7 位作者 胡承孝 李紫琳 刘红恩 秦世玉 张博莹 孙学成 李科都 赵祯博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80,共8页
钼是小麦生长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影响小麦的生理代谢、产量和品质等。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土壤中钼含量及其有效性,施钼对小麦生理代谢、钼的吸收分配、吸收效率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施钼对小麦生长发... 钼是小麦生长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影响小麦的生理代谢、产量和品质等。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土壤中钼含量及其有效性,施钼对小麦生理代谢、钼的吸收分配、吸收效率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施钼对小麦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和品质及其抗逆性影响等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开展小麦钼营养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营养 小麦 生长发育 生理代谢 抗逆性 钼转运基因
下载PDF
酸化土壤改良与固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金业 程昊 +3 位作者 梁晓敏 陈祎霖 武松伟 胡承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871-7884,共14页
土壤酸化已成为全球农业系统中最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自然和人为驱动因素及过程,土壤酸化对土壤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影响;比较了有机、无机、生物和复合改良剂改良土壤酸性、培育基础肥力和增加有机碳库的优缺点。基... 土壤酸化已成为全球农业系统中最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自然和人为驱动因素及过程,土壤酸化对土壤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影响;比较了有机、无机、生物和复合改良剂改良土壤酸性、培育基础肥力和增加有机碳库的优缺点。基于此,为推进土壤酸性改良、基础肥力培育与有机碳库协同提升,经过总结分析提出:(1)建立土壤酸性与碱酸离子组成关系的量化模型,构建土壤酸性-基础肥力-有机碳库相互作用机制模型,形成以“离子平衡”和“多功能协同”改良酸性土壤的理论框架;(2)基于酸碱离子平衡的土壤酸性分级指标、土壤-作物系统酸碱离子平衡计量方法,明确土壤酸碱离子平衡、养分离子活化、含碳组分稳固的协同路径和降酸、培肥、固碳、减污协同提升的土壤功能技术,构建化肥配施无机改良剂的离子平衡精准改良土壤酸性技术体系和有机-无机-生物联合的多功能协同提升绿色改良酸性土壤技术体系。研究旨在为我国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酸化过程 有机碳封存 土壤改良剂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我国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任海龙 陈非凡 +6 位作者 谭启玲 胡承孝 李进学 王绍梅 李晓君 孟远夺 赵英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8-608,共11页
为探明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我国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影响,通过收集国内外已发表我国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在不同有机替代比例、土壤理化性质与替代年限条件下茶叶产量、品质与茶园土... 为探明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我国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影响,通过收集国内外已发表我国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在不同有机替代比例、土壤理化性质与替代年限条件下茶叶产量、品质与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状况。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与茶园土壤养分含量。其中有机替代比例、土壤条件,以及替代年限是影响有机替代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机替代比例低于25%时,增产效果最好;有机替代25%~75%时,茶叶品质提升效果最佳;有机替代超过75%时,则会因土壤当季养分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茶叶产量降低。有机替代在土壤有机质<20 g·kg^(-1)、碱解氮<100 mg·kg^(-1)、有效磷<5 mg·kg^(-1)与pH>4.5时对茶叶产量增加效果较好;在土壤有机质>20 g·kg^(-1)、碱解氮>100 mg·kg^(-1)、有效磷>20 mg·kg^(-1)、速效钾>100 mg·kg^(-1)与pH<5.5时,茶叶品质提升效果较好。有机肥肥效存在累计效应,有机替代年限越长对茶叶产量品质提升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替代 产量 品质 整合分析
下载PDF
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周媛 谭启玲 +4 位作者 胡承孝 郑苍松 李路 刘清荣 胥剑雯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86,91,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推荐量专用肥,葡萄产量比不施肥和习惯施肥分别增加了25.8%和5.1%;葡萄果实可滴定酸比不施肥、习惯施肥和等量专用肥显著降低,减幅...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推荐量专用肥,葡萄产量比不施肥和习惯施肥分别增加了25.8%和5.1%;葡萄果实可滴定酸比不施肥、习惯施肥和等量专用肥显著降低,减幅为10.7%~42.9%;施用推荐量专用肥提高了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8%~8.2%、Vc 6.4%~77.7%以及固酸比10.2%~60.4%;施用专用肥显著提高葡萄叶片Fe、Cu及果实Fe含量;而施用推荐量专用肥比习惯施肥、等量专用肥处理减少氮磷钾施用总量42.5%。因此,施用推荐量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既保证葡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又减少氮磷钾施用总量,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 葡萄 产量 品质 养分
下载PDF
钙、硼对常山胡柚叶片养分、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邱超 胡承孝 +6 位作者 谭启玲 孙学成 郑苍松 苏少康 胡育化 赵四清 陈健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9-467,共9页
【目的】研究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对探明植物体中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调控养分代谢、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常山胡柚园土壤养分状况,通过连续4年施用钙肥和硼肥,研究钙、硼对常山胡柚叶片矿质... 【目的】研究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对探明植物体中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调控养分代谢、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常山胡柚园土壤养分状况,通过连续4年施用钙肥和硼肥,研究钙、硼对常山胡柚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以13年生枳砧常山胡柚为试验材料,设4个处理,1)CK(对照);2)Ca(每株0.5 kg生石灰粉);3)B(每株25 g硼砂);4)Ca+B(每株0.5 kg生石灰粉+25 g硼砂)。于试验的第4年采集常山胡柚不同生长期当年生春梢叶片及成熟期果实样品,并对常山胡柚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果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常山胡柚叶片各矿质养分在果实逐渐成熟过程中总体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其中叶片氮(N)、钾(K)、镁(Mg)和锌(Zn)在果实坐果期达到最大值,磷(P)在果实膨大前中期(8月份)到达最大值,钙(Ca)、硼(B)、铁(Fe)、锰(Mn)和铜(Cu)在果实膨大后期(9月份)出现最高值。钙、硼肥施用均可提高常山胡柚果实各发育时期叶片Ca、B、N、K、Fe、Mn和Cu含量,但明显抑制叶片Zn的吸收,其中钙、硼配施对成熟叶片(8 9月份)Ca含量存在显著正交互效应,但对提高叶片B含量无显著交互作用。施钙、硼肥可不同程度提高常山胡柚2年平均产量,增产率达到1.8%21.4%,其中各处理增产率顺序为Ca+B>B≥Ca,且单施硼可显著提高2年累积产量,钙硼配施对单年产量、2年平均产量均存在显著正交互效应。钙、硼肥单施对果实品质无显著性影响,但钙硼配施可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提高固酸比。【结论】常山胡柚坐果期(4月份)为叶片N、P、K、Mg和Zn吸收的关键时期,果实膨大期(8 9月份)为叶片Ca、B、Fe、Mn和Cu吸收的重要时期。钙、硼配施既可明显提高常山胡柚叶片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P和Zn除外),又能显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胡柚 钙硼 叶片养分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喷施时期和硒源对‘金桃’猕猴桃硒吸收累积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邓小芳 吕臣浩 +3 位作者 黄立强 张海清 赵竹青 刘新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85-1392,共8页
【目的】明确猕猴桃耐硒能力,深入探索喷施时期和硒源对猕猴桃各部位硒含量、累积分配、有机转化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富硒猕猴桃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桃’猕猴桃为试验材料:试验一,选取Na_2SeO_3和Na_2SeO_4为硒源,分别... 【目的】明确猕猴桃耐硒能力,深入探索喷施时期和硒源对猕猴桃各部位硒含量、累积分配、有机转化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富硒猕猴桃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桃’猕猴桃为试验材料:试验一,选取Na_2SeO_3和Na_2SeO_4为硒源,分别设50、100、200、300 mg·L^(-1)4个硒水平,均于幼果期喷施;试验二,基于试验一研究结果,分别于幼果期、膨大期和糖分累积期喷施100 mg·L^(-1)两种硒源。【结果】当两种硒源喷施质量浓度>100 mg·L^(-1)时,猕猴桃树出现叶片变黄、焦枯等中毒症状。果肉硒含量随喷施时期后移而显著降低,但果皮中硒含量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Na_2SeO_4处理下,猕猴桃果实各部位硒含量是Na_2SeO_3处理的1.1~1.8倍。无论何时喷施何种硒源,果肉和果皮的硒有机化率分别可超过60%和75%。叶面施硒可通过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提升猕猴桃的品质。【结论】硒酸盐富硒效果较好,喷施时期后移,猕猴桃果肉硒累积占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桃’猕猴桃 叶面喷施 亚硒酸盐 硒酸盐 有机硒
下载PDF
钼污染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路 胡承孝 +3 位作者 谭启玲 史凯丽 赵小虎 孙学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0-626,共7页
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钼水平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钼(0.15 mg·kg^(-1))能够增加缺钼土壤上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和产量;0.15~2000 mg·kg^(-1)条件下,随钼水平的提高,冬小... 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钼水平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钼(0.15 mg·kg^(-1))能够增加缺钼土壤上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和产量;0.15~2000 mg·kg^(-1)条件下,随钼水平的提高,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产量呈下降趋势;随着P_n下降,胞间CO_2浓度(C_i)和Gs呈下降趋势,推测气孔限制是导致P_n下降的主要因素;叶绿素a/b值呈上升趋势,表明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受阻,从而抑制光合作用。极端钼污染条件下(3000~4000 mg·kg^(-1))冬小麦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污染 冬小麦 光合作用 产量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襄阳地区马铃薯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炜 杨德桦 +4 位作者 黄小箐 姜丽虹 林亚蒙 鲁明星 赵竹青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6,共5页
为明确湖北襄阳马铃薯适宜的氮肥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N180处理的产量最高,达24 030.7 kg/hm2,施氮量超过180 kg/hm2时显著下降;马铃薯产量与氮肥用量符合一元二次方程y=... 为明确湖北襄阳马铃薯适宜的氮肥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N180处理的产量最高,达24 030.7 kg/hm2,施氮量超过180 kg/hm2时显著下降;马铃薯产量与氮肥用量符合一元二次方程y=-0.083 5N2+45.88N+17 333.9(F=38.40**,R2=0.865**),马铃薯最佳施氮量为261.7 kg/hm2。施氮量为180~360 kg/hm2时可显著促进地上部生长,提高商品薯率;且其淀粉、Vc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他处理,而施氮量为540 kg/hm2时显著下降,达最小值;N360处理时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块茎的硝酸盐含量与氮肥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2=0.969**)。N90与N180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较高,但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N180处理的纯增收入最高,为13 143.8元/hm2。建议襄阳地区马铃薯较适宜的氮肥用量为180~261.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水平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硒对油菜各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及其迁移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明佳佳 胡承孝 +5 位作者 赵小虎 郑亚伟 刘新伟 赵泽 赵园园 贾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64-1571,共8页
采用2种施硒方式及不同硒浓度对油菜进行处理,测定油菜各部位的干质量及硒与其他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施硒方式,低浓度(土壤施硒0.1 mg·kg-1或叶面喷施0.1 mg·L-1)的硒有助于提高油菜生物量,而高浓度(土壤施硒1.... 采用2种施硒方式及不同硒浓度对油菜进行处理,测定油菜各部位的干质量及硒与其他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施硒方式,低浓度(土壤施硒0.1 mg·kg-1或叶面喷施0.1 mg·L-1)的硒有助于提高油菜生物量,而高浓度(土壤施硒1.0 mg·kg-1或叶面喷施0.5 mg·L-1)硒处理均降低了油菜生物量。外源硒增加了油菜根、茎、叶中氮、磷、钾、钙、镁、锰等的含量,以及油菜根中铁含量、叶中铜含量和根、茎中锌含量。外源硒促进了油菜茎中氮、磷、钾、镁、铁、铜、锌向叶的迁移,降低了根中磷、钾、镁、铁、锌向茎的迁移。低浓度硒降低了油菜根中钙向茎的迁移,高浓度硒促进了油菜茎中钙向叶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矿质元素 含量 迁移
下载PDF
全国7个区域商品有机肥质量现状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甲辰 田有国 +7 位作者 李季 谭启玲 史凯丽 唐莲 李秀萍 孙蓟锋 张磊 马茂亭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5-180,共6页
旨在了解全国7个区域商品有机肥质量状况,为政府相关部门修订现行有机肥行业标准和加强质量监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全国7个区域(包括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华北和东北)236个有机肥生产企业开展随机调查和取样,分别对有机质... 旨在了解全国7个区域商品有机肥质量状况,为政府相关部门修订现行有机肥行业标准和加强质量监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全国7个区域(包括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华北和东北)236个有机肥生产企业开展随机调查和取样,分别对有机质、总养分、酸碱度及含水量技术指标进行了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有机肥质量技术指标合格率仅为20.34%,其中华南和华东区域所取得的20个样本均不合格。总体养分含量合格率为46.61%,其中西南地区合格率最高,为96.00%,华南地区合格率最低,仅为12.50%。总体有机质含量合格率为44.92%,其中华北地区合格率最高,为71.88%,华中地区合格率最低,为20.90%。总体酸碱度合格率为70.76%,其中东北地区合格率最高,为97.62%,华南地区最低,仅为12.50%。水分含量合格率整体为96.61%,其中华北地区整体合格,西南地区最低,为72.00%。对照NY 525-2012行业标准,上述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商品有机肥生产行业存在质量严重不合格问题。建议维持这部分标准不变,应加强生产企业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有机肥 有机质 总养分 酸碱度 含水量 标准
下载PDF
不同时期喷施不同硒源对葡萄硒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邓小芳 刘新伟 +4 位作者 叶志娟 吕臣浩 张海清 黄立强 赵竹青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86,共5页
以恩施特产的"关口"葡萄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时期喷施不同形态硒肥,研究葡萄产量、植株各部位硒含量、果实各部分硒累积分配的差异及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同一喷施时期,硒酸钠处理的果实各部位硒含量是亚硒酸钠处理的1.4-2.4倍;同一硒... 以恩施特产的"关口"葡萄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时期喷施不同形态硒肥,研究葡萄产量、植株各部位硒含量、果实各部分硒累积分配的差异及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同一喷施时期,硒酸钠处理的果实各部位硒含量是亚硒酸钠处理的1.4-2.4倍;同一硒源,果实膨大期喷施的果肉和种子硒含量分别是糖分累积期喷施的1.3-1.9和1.2-2.0倍,果皮硒含量则不及糖分累积期喷施的80%;果实膨大期喷硒,果皮、果肉和种子的硒积累分配率分别约为32%、57%和11%,而糖分累积期喷施时果皮硒积累分配率增加了约16个百分点,果肉中降低了约14个百分点;施硒对葡萄产量、果实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无显著性影响。根据中国居民食用葡萄以果肉为主的习惯,生产富葡萄时在葡萄生长前期(果实膨大期)喷施硒酸盐更为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叶面喷施 亚硒酸盐 硒酸盐 分配
原文传递
不同施磷量对蔬菜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兰翔 王婷 +3 位作者 杨春玲 胡承孝 谭启玲 孙学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8-964,共7页
【目的】在两种蔬菜地土壤上研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为武汉城郊蔬菜合理施用磷肥和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大型原状土柱渗漏装置,2种实验土壤(粉质粘土和粉质粘壤土)均为武汉城郊典型蔬菜土壤,分别采自... 【目的】在两种蔬菜地土壤上研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为武汉城郊蔬菜合理施用磷肥和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大型原状土柱渗漏装置,2种实验土壤(粉质粘土和粉质粘壤土)均为武汉城郊典型蔬菜土壤,分别采自华中农业大学校内蔬菜基地和湖北新洲。试验期间共种植了四种蔬菜(小白菜、辣椒、苋菜及萝卜)。试验设置了4个P2O5水平处理(0、125、250、375 kg/hm^2),氮肥施用量均为N 750 kg/hm^2,钾肥施用量均为K2O 500 kg/hm^2。试验期间年降雨量为1043.0 mm,各土柱总灌溉量为120.1 L。秋冬季每15天、春夏季每10天收集一次淋洗液,另外根据天气和降雨情况适当调节,每次收集淋洗液时记录淋洗液体积并测定淋洗液硝态氮浓度。在每季蔬菜生长成熟后将蔬菜收获称重,烘干后测定蔬菜中氮素含量。【结果】1)与不施磷肥相比,施用磷肥显著增加了两种土壤上小白菜、苋菜、萝卜产量以及四季蔬菜总产量,其产量随磷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或显著增加,在磷肥施用量最大时产量达到最大值。粉质粘土上的产量显著低于粉质粘壤土上的产量,粉质粘壤土总产量约是粉质粘土总产量的1.63 2.36倍。2)施用磷肥显著增加了小白菜、苋菜氮素吸收累积量以及四季蔬菜总吸收累积量,且两种土壤上总氮素吸收累积量均在磷肥施用量最大时达到最大值。粉质粘壤土上氮素总吸收累计量显著高于粉质粘土上氮素总吸收累积量。3)磷肥水平对土壤总渗漏液体积并无显著影响(粉质粘壤土P2O5125 kg/hm^2处理除外),粉质粘土渗漏水量显著大于粉质粘壤土。4)施用磷肥降低或显著降低土壤淋失液硝态氮浓度(粉质粘土苋菜季除外),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硝态氮淋失浓度不断降低,4季蔬菜平均淋失浓度最大降低了38.6%(粉质粘土)和28.8%(粉质粘壤土)。5)磷肥施用显著降低了两种土壤上硝态氮淋失量(苋菜季除外),且在粉质粘土上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硝态氮淋失量不断降低,而在粉质粘壤土上硝态氮淋失量先降低后上升。粉质粘土硝态氮淋失量显著大于粉质粘壤土,磷肥施用降低硝态氮淋失量分别达到达26.4%33.7%和23.5%39.9%。【结论】磷肥施用增加了蔬菜产量和作物氮素吸收累积量,从而显著降低了两种土壤上硝态氮的淋失;土壤质地对硝态氮淋失有较大影响,质地较轻的粉质粘壤土硝态氮淋失显著小于质地较重的粉质粘土;粉质粘壤土上施用P2O5量为250 kg/hm^2时能提高产量同时减少硝态氮淋失,而粉质粘土上施用P2O5量为375kg/hm^2时能获得较大产量和较少硝态氮淋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土柱 硝态氮淋失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云柠1号柠檬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敏 兰翔 +4 位作者 何玉广 郑苍松 李进学 胡承孝 谭启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066-3069,3073,共5页
以云柠1号柠檬(Citrus×limon‘Yunning No.1’)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管理条件下研究红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酸柚(Citrus grandis Osbeck)、香橙(Citrus junos Lsieb)、富民枳(Poncirus polyandra S.)、小香橼(Citrus medica... 以云柠1号柠檬(Citrus×limon‘Yunning No.1’)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管理条件下研究红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酸柚(Citrus grandis Osbeck)、香橙(Citrus junos Lsieb)、富民枳(Poncirus polyandra S.)、小香橼(Citrus medica V.)、枳橙(Poncirus trifoliata L.Raf.×Citrus.sinensis L.Osb.)、枳类(Poncirus trifoliata)7种砧木对云柠1号柠檬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砧木接穗组合对云柠1号柠檬叶片养分含量影响显著。大量元素中,以小香橼为砧木处理的云柠1号柠檬叶片N含量最高,比7种处理的平均含量高出0.80个百分点;以富民枳为砧木处理的云柠1号柠檬叶片K含量为0.91%,为7种处理中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以红橘和香橙为砧木处理的云柠1号柠檬叶片Ca和Mg含量最高;以富民枳和小香橼为砧木处理的的云柠1号柠檬叶片Fe、Mn含量最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结合叶片养分诊断指标适宜范围,综合评价得出以富民枳为砧木处理的叶片中矿质元素养分含量最佳,当地适宜推广富民枳为云柠1号柠檬砧木以达到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柠1号柠檬(Citrus×limon'Yunning No.1’) 砧木 叶片 养分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