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伊犁地区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病因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米学勤 王智娟 张克俭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预防。方法:分析近5年收治202例确诊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4例(56.44%)占首位。其他原因出血88例占43.56%。结论:肝硬化者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消化道...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预防。方法:分析近5年收治202例确诊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4例(56.44%)占首位。其他原因出血88例占43.56%。结论:肝硬化者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外,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应引起重视,急诊胃镜检查是找到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病因
下载PDF
全胃肠外营养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仲崇威 冉霞 王仕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3期71-72,共2页
据报道,我国现有住院患者中40%~50%属营养不良,需营养支持,而实际获得治疗者不足20%[1].在危重患者中,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tal nutritionTPN)是各种营养治疗措施中条件要求较高、操作难度较大者.1994年12... 据报道,我国现有住院患者中40%~50%属营养不良,需营养支持,而实际获得治疗者不足20%[1].在危重患者中,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tal nutritionTPN)是各种营养治疗措施中条件要求较高、操作难度较大者.1994年12月~2000年元月,我们在较为简陋的条件下进行了16例TPN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肠外营养 基层医院 并发症 营养液 营养途径
下载PDF
兵团农牧团场医院药剂科现状调查与分析
3
作者 扈维勇 凌毛毛 +2 位作者 王航宇 杨伟俊 岳自福 《农垦医学》 2001年第4期275-277,共3页
关键词 药剂科 兵团农牧团场医院 现状调查
下载PDF
基层医院初期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100例分析
4
作者 陈云国 李晓玲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1期907-907,共1页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肌梗死 心绞痛
下载PDF
医院门诊药房敞开式服务的重要性
5
作者 高山 米春生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1年第19期2309-2310,共2页
医院药剂科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医院卫生事业系统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医院药学的发展在经历了“以经济管理为中心”和“以药养医”的责任后,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全和不断完善、医疗制度改革的逐... 医院药剂科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医院卫生事业系统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医院药学的发展在经历了“以经济管理为中心”和“以药养医”的责任后,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全和不断完善、医疗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新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与社区服务的开展,必将使医院药学从传统的购销供应经济管理型转变到适应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以病人健康为中心上来,为推进整个社会治疗用药提供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药房 敞开式服务 重要性
下载PDF
浅谈医院药库管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罗玉琴 刘保刚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S1期197-198,共3页
关键词 医院药库 经营管理
全文增补中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振宗 闫晓洲 +2 位作者 任华 韩志军 尹若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7-287,共1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病理学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胰血管活性肠肽瘤一例麻醉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辉 徐成 +3 位作者 张晓 王桂娥 董河 衣选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9期1561-1561,1565,共2页
胰血管活性肠肽(VIP)瘤是一种罕见疾病,发病率为1/1000万[1],该病可致严重腹泻,造成电解质及循环功能严重紊乱,若治疗延误,可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目前认为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而这类手术的麻醉技术复杂、难度大、风险... 胰血管活性肠肽(VIP)瘤是一种罕见疾病,发病率为1/1000万[1],该病可致严重腹泻,造成电解质及循环功能严重紊乱,若治疗延误,可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目前认为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而这类手术的麻醉技术复杂、难度大、风险较高。现将一例VIP瘤患者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血管活性肠肽瘤 手术 麻醉
下载PDF
散发性出血热肾综合征临床及诊断方法研究
9
作者 冀玲 樊均明 +4 位作者 雷筱青 师再苓 唐晓红 刘先蓉 许国章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52-753,共2页
目的 探讨散发性出血热肾综合征 (HFRS)的临床诊断方法 ,减少误诊和漏诊 ,提高诊断率。方法 分别用传统临床诊断方法、Settergren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及两种方法综合对 5 2例确诊出血热肾综合征患者进行再验证。以血清病毒抗体测定阳... 目的 探讨散发性出血热肾综合征 (HFRS)的临床诊断方法 ,减少误诊和漏诊 ,提高诊断率。方法 分别用传统临床诊断方法、Settergren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及两种方法综合对 5 2例确诊出血热肾综合征患者进行再验证。以血清病毒抗体测定阳性为金标准 ,比较三种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的差异。结果 传统临床诊断方法敏感性为 6 0 % ,特异性为 10 0 % ,准确性为 2 3.1% ,Settergren临床诊断标准敏感性为 89.5 % ,特异性为4 2 .9% ,准确性为 76 .9%。两种方法综合诊断敏感性为 85 % ,特异性为 5 0 % ,准确性为 76 .9%。结论  Settergren临床诊断标准可提高散发性出血热肾综合征的诊断率和准确率 ,减少漏诊和误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热肾综合征 综合诊断 Settergren临床诊断 诊断率 准确率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符昕 戴小桃 仲崇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第3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 PPH治疗以Ⅲ~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36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手术准备,密切观察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 PPH治疗以Ⅲ~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36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手术准备,密切观察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和康复指导。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8min,术后1d 疼痛17例(47.2%),尿潴留11例(30.6%),水肿5例(13.9%),大便带血3例(8.3%),住院时间3~4d,术后无大便失禁、肛门狭窄及肛周脓肿,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采用 PPH 治疗Ⅲ~Ⅳ期混合痔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是治疗混合痔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H 混合痔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临床分析
11
作者 吴金家 王忠 +2 位作者 吴军 程慧 马建慧 《农垦医学》 2002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在 2 9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并探讨影响其成功的因素。方法 :2 9例患者分为二组。急性组 16例 ,为急性心肌梗塞后 <1个月接受PTCA治疗者 ;慢性组 13例 ,为估计冠脉闭塞时间...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在 2 9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并探讨影响其成功的因素。方法 :2 9例患者分为二组。急性组 16例 ,为急性心肌梗塞后 <1个月接受PTCA治疗者 ;慢性组 13例 ,为估计冠脉闭塞时间≥ 1个月行PTCA治疗者。分析PTCA的成功率及与冠脉闭塞时间 ,冠脉闭塞局部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 :2 9支闭塞病变经PTCA后 2 2支开通 ,成功率为 75 .9%。急性组成功率为 93.8% (15 /16 ) ;慢性组成功率为 5 3.8% (7/13) ,远低于急性组 (P =0 .0 18)。两组的成功率与冠脉闭塞局部形态特征无关。结论 :PTCA是治疗冠脉闭塞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影响其成功的因素主要为闭塞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冠状动脉成形术
下载PDF
幼儿先天性色素痣恶变并淋巴结转移性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红宇 祁文 +3 位作者 徐振明 林文秀 杜娜 项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30-432,共3页
本例患儿因先天性巨大黑色素细胞痣恶变成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明确。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在青春期以后,在幼儿时期恶变为黑色素瘤,实属少见。
关键词 先天性色素痣 混合痣 淋巴结 儿童黑色素瘤
下载PDF
缺血性结肠炎4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妮娜 何慧 +3 位作者 米雪勤 赵洪川 窦玉勤 霍晓灵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729-731,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内镜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6月44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老年人,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下腹痛和便血。内镜检查提示病变主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内镜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6月44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老年人,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下腹痛和便血。内镜检查提示病变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结肠黏膜高度水肿、充血、糜烂、坏死及溃疡。大多数病例呈一过性表现,如能早期诊断与治疗,预后良好。结论急性腹痛和便血且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应考虑有缺血性结肠炎可能,病变转归与发病年龄、病变程度及病程长短、伴随的基础疾病及有无并发症可能相关。内镜检查在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和判断预后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特点 结肠镜检查
下载PDF
12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叶妮娜 米雪勤 +1 位作者 赵洪川 霍晓灵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治疗预后,并探讨其误诊原因。方法对12例EG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黏膜型EG患者常以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肌层型... 目的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治疗预后,并探讨其误诊原因。方法对12例EG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黏膜型EG患者常以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肌层型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可有腹痛、便秘。浆膜型以腹痛、腹胀、腹水为主要症状,可伴恶心、呕吐等。外周血和骨髓中嗜酸细胞计数明显增高(0.445±0.202,0.327±0.018),以成熟型为主,其变化随症状的有无而增减。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正常。腹水为渗出液,可见嗜酸细胞。内镜表现多为黏膜片状糜烂、浅溃疡、散在充血斑或出血点,以十二指肠、胃窦、和回肠末端、回盲部最明显,活检可证实大量嗜酸细胞浸润。激素治疗可在1周内迅速缓解症状,并使嗜酸细胞恢复正常。结论EG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嗜酸细胞、腹水嗜酸细胞,尤其是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是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嗜酸细胞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超乳注吸手柄在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巫志勇 赵治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超乳注吸手柄在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91例400眼分成两组:A组为传统注吸针头组(200眼),B组为超乳注吸手柄组(200眼),均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对两组手术时间、术... 目的探讨超乳注吸手柄在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91例400眼分成两组:A组为传统注吸针头组(200眼),B组为超乳注吸手柄组(200眼),均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视力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后第1d视力、后囊破损发生率及术后第1d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2.00±1.03)min、(0.29±0.01)、2.5%和10.0%;而A组分别为(15.00±0.79)min、(0.20±0.03)、7.5%和1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远期视力、术中前房出血、人工晶状体(IOL)未植入和术后第1d房水细胞3+以上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乳注吸手柄应用于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中可以提高注吸皮质的效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小切口 超乳注吸手柄
下载PDF
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16
作者 张红 王仕明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比较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27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组183例)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组95例)治疗,并设78例健康妇女对照(常模组)。采用一般情况... 目的比较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27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组183例)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组95例)治疗,并设78例健康妇女对照(常模组)。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视觉模拟评价系统(VAS)、SF-36量表分析术后患者治疗效果、自我疗效感受评价及生活质量,比较不同术式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LM组与TAM组除单发肌瘤及多发肌瘤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指标,包括年龄、肌瘤大小、肌瘤个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LM、TAM两组患者的SF-36量表除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两项因子外,各维度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但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及总评分仍低于常模组(P均<0.05),LM、TAM组间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躯体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TAM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均<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及开腹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均低于正常人群,子宫肌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躯体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椎板减压与非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严峻 徐玉生 +4 位作者 夏卫革 冒四平 谢耀杰 李威 吴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椎弓根螺钉复位椎板减压与非减压2种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26例。[结果]将已随访的96例病人中选择54例随机分为两组:椎板减压组(A)27例,非椎板减压组... [目的]探讨利用椎弓根螺钉复位椎板减压与非减压2种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26例。[结果]将已随访的96例病人中选择54例随机分为两组:椎板减压组(A)27例,非椎板减压组(B)27例,病例随访时间9个月~11年。A组:术中出血平均800ml,手术时间平均180min。非减压组:术中出血平均350ml,手术时间平均115min。[结论]两组病例在伤椎高度的恢复、Cobb角恢复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椎板减压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故非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对于一定的病人群体,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吕仁和教授对IgA肾病分期辨证论治经验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虹 牛常霞 吕仁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吕仁和 IGA肾病 分期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瑷玲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8期126-127,共2页
目的分析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使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中的药物分别是雷尼替丁、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观察组使用... 目的分析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使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中的药物分别是雷尼替丁、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代替雷尼替丁,观察2组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并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85.29%)(P<0.05),治疗后患儿复发情况少,复发率(2.94%)明显优于对照组(11.76%)(P<0.05);2种用药方式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均较少,安全性较高。结论对于小儿消化性溃疡使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疗效确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适合儿童患者使用,在临床上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疗法 奥美拉唑 小儿消化性溃疡 疗效
下载PDF
甘露聚糖肽致速发型过敏反应1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秀萍 吴峥嵘 《中国药物警戒》 2008年第5期315-316,共2页
病例:患者,女,18岁,49kg,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颌下肿痛5天,双耳下肿痛1天”于2008年3月17日入我院感染科治疗。既往无其他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2℃,呼吸20次/分,心率78次/分,血压117/70mmHg(1mmHg=0.133... 病例:患者,女,18岁,49kg,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颌下肿痛5天,双耳下肿痛1天”于2008年3月17日入我院感染科治疗。既往无其他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2℃,呼吸20次/分,心率78次/分,血压117/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可。双侧颌下腺肿大如杏核样,触痛,质略硬;双侧腮腺肿大如杏样,触痛,质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发型过敏反应 甘露聚糖肽 双侧腮腺肿大 颌下腺肿大 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 感染科 肿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