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寒冷环境猪腹部肠管火器贯通伤后弹道细菌变化及药敏分析
1
作者 屈金权 李佳佳 +5 位作者 杨欣悦 孙赳 梁飞行 宋来阳 靳向辉 刘江伟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47-255,共9页
目的探讨高原寒冷环境腹部肠管火器贯通伤后体温、弹道细菌学变化及药敏情况。方法将20只2~3个月龄(体重30~35 kg)实验猪以随机数字法分为高原寒冷组(HC组)及平原常温组(LN组),每组10只。分别将两组实验猪放置于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 目的探讨高原寒冷环境腹部肠管火器贯通伤后体温、弹道细菌学变化及药敏情况。方法将20只2~3个月龄(体重30~35 kg)实验猪以随机数字法分为高原寒冷组(HC组)及平原常温组(LN组),每组10只。分别将两组实验猪放置于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内,HC组调节海拔高度6000 m(大气压47.33 kPa,空气氧分压为9.87 kPa)温度10℃,LN组调节海拔高度800 m(大气压89.87 kPa,空气氧分压为18.8 kPa)温度25℃,停留48 h;麻醉后将其以腾空站立位悬吊于靶场,用半自动手枪射击实验猪右下腹部,致伤后简单包扎返回实验室,分别在2、4、8、12、24 h取弹道内部1 cm深的组织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HC组在伤后2、4、8 h时间点体温均显著高于LN组(P<0.001)。LN组体温在24 h超过H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组与LN组伤后弹道入口和弹道出口细菌均大量增殖,除HC组弹道出口12、24 h较前一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对比前一时间点细菌增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或P<0.001)。在同一时间点,HC组和LN组弹道出口处的细菌含量明显高于弹道入口处的细菌含量(P<0.01或P<0.001)。LN组除24 h弹道入口细菌计数与HC组无差异(P>0.05)外,其余相同时间点弹道入口和弹道出口的细菌计数均显著高于HC组(P<0.001)。LN组伤后弹道入口及出口早期主要是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肠道细菌,混合各类表皮细菌;入口12 h起,出口4 h起无表皮细菌检测出。HC组伤后弹道入口及出口早期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等为代表的肠道细菌,混合少量表皮细菌;入口24 h,出口8 h起无表皮细菌检测出。HC组检测出的14种细菌中,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亚胺培南、四环素、头孢他啶、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在50%以上的细菌分别有7、9、1、11、2、6、9、3种。结论高原寒冷环境会降低腹部火器伤弹道细菌的繁殖速度,减少表皮细菌含量及种类,改变肠道菌群结构。高原寒冷环境肠管贯通伤需尽早清创,联合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器伤 高原 细菌学 药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