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南疆灰枣叶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1
作者 郑文宇 马国财 +3 位作者 罗钧 蒋俊锋 陈朋 白红进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22,共15页
本试验以新疆南疆废弃灰枣叶为原料制备原始生物质炭(YBC),并通过Na_2SO_4改性制备灰枣叶改性生物质炭(M-YBC),以亚甲基蓝溶液(MB)模拟印染污水,将制备的改性生物质炭用于印染污水处理。采用Brunauer-Emmett-Teller氮气吸附法(BET)、扫... 本试验以新疆南疆废弃灰枣叶为原料制备原始生物质炭(YBC),并通过Na_2SO_4改性制备灰枣叶改性生物质炭(M-YBC),以亚甲基蓝溶液(MB)模拟印染污水,将制备的改性生物质炭用于印染污水处理。采用Brunauer-Emmett-Teller氮气吸附法(BET)、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拉曼散射光谱仪(Raman)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YBC和M-YBC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Na_2SO_4处理后,随着碳化程度增加,BET比表面积(S_(BET))和孔数量都有所增加,M-YBC的S_(BET)达到了419.03 m^(2)/g,其对MB的吸附性能也明显提高。M-YBC对MB的饱和吸附容量可达298.77 mg/g,较YBC提高了637.70%,与购买的商业活性炭(AC)对比发现,M-YBC的饱和吸附容量约为AC的5倍,差异极其显著(P<0.000 1)。此外,对MB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分析发现,YBC和M-YBC对MB的吸附机理复杂,主要以表面络合、静电吸引和氢键作用导致的化学吸附为主。本研究可为新疆枣产业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物质炭在防治印染污水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枣叶 生物质炭 硫酸钠改性 吸附
下载PDF
学科交叉融合的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2
作者 穆金城 戴勋 +3 位作者 欧明 田维亮 白红进 阳庆元 《化工管理》 2025年第6期57-60,共4页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基础知识的创新人才,助力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塔里木大学主要以“厚基础、宽专业”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科交叉,促进学科融合,以化工和生物两个校新疆特色学科...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基础知识的创新人才,助力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塔里木大学主要以“厚基础、宽专业”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科交叉,促进学科融合,以化工和生物两个校新疆特色学科为优势,着力打造交叉学科特色专业,重点围绕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办学,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为全国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提供建设参考,也为跨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办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 学科交叉融合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在酸性介质中对化工设备常用金属材料的缓蚀性能研究
3
作者 杨元庄 陈亚辉 +2 位作者 、冯瑞彤 沈焕焕 戴勋 《电镀与涂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8,共9页
[目的]缓蚀剂是金属防腐的常用手段,而开发和应用绿色缓蚀剂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方法]通过浸泡腐蚀试验、电化学测试及表面形貌观察,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在1 mol/L H_(2)SO_(4)溶液中对化工设备常... [目的]缓蚀剂是金属防腐的常用手段,而开发和应用绿色缓蚀剂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方法]通过浸泡腐蚀试验、电化学测试及表面形貌观察,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在1 mol/L H_(2)SO_(4)溶液中对化工设备常用金属材料(碳钢、铜、铝和铸铁)的缓蚀性能。[结果]在相同质量浓度下,PASP对不同金属缓蚀的效果排序为:碳钢>铜>铝>铸铁。随着PASP质量浓度的增大,4种金属材料的缓蚀效率均提高。PASP对碳钢、铸铁主要表现为抑制阳极型缓蚀剂,对铜、铝则呈现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行为。[结论]PASP对化工常用金属材料都具优异的缓蚀性能,其作用机理符合吸附膜理论。本研究为绿色缓蚀剂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缓蚀 浸泡腐蚀 电化学测试 机理
下载PDF
化工设计竞赛背景下《化工设计》实践课程改革探究
4
作者 欧明 杨元庄 +2 位作者 卢亚玲 陈亚辉 穆金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2期013-016,共4页
针对《化工设计》实践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本文探讨了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背景下,化工设计实践课程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竞赛对《化工设计》实践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 针对《化工设计》实践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本文探讨了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背景下,化工设计实践课程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竞赛对《化工设计》实践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化工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化工专业人才。竞赛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学成效显著,为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新工科”课程教学开拓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设计 化工设计竞赛 教学质量 工程认证
下载PDF
《大学化学实验》教改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5
作者 唐风琴 孙源 +1 位作者 白慧 吴瑛 《天津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本文针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和研究了该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设计多种实... 本文针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和研究了该专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设计多种实验教学模式,包括基础实验及适当设计性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实验动力,提高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巩固实验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既加强了学生基础实验的规范操作,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该思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教学中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 大学化学实验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下载PDF
新疆蛭石制备高比表面积二氧化硅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葛振红 李国柱 +2 位作者 赵超 刘晓静 田维亮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共3页
根据蛭石的研究现状,采用盐酸酸化法利用膨胀蛭石制备高比表面积二氧化硅,考察了反应时间、盐酸质量分数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蛭石颗粒粒径大小是影响蛭石膨胀率的关键因素,颗粒越大,膨胀率越高,20目(830μm)蛭石的膨胀率... 根据蛭石的研究现状,采用盐酸酸化法利用膨胀蛭石制备高比表面积二氧化硅,考察了反应时间、盐酸质量分数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蛭石颗粒粒径大小是影响蛭石膨胀率的关键因素,颗粒越大,膨胀率越高,20目(830μm)蛭石的膨胀率可以达到5.33倍;膨胀蛭石酸化制备二氧化硅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60~90℃,反应时间30 min,盐酸质量分数15%,最大的比表面积为618.31 m2/g。合成的二氧化硅红外表征证明成功制备了二氧化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石 二氧化硅 高比表面积 膨胀率
下载PDF
生物质炭掺杂BiOBr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7
作者 顾杰 李双硕 +3 位作者 崔天伊 颜菀旻 赵俭波 姜建辉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以棉浆废液为生物质炭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生物质炭掺杂的BiOBr(C-BiOBr)。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产物的构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BiOBr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率达98.56%,... 以棉浆废液为生物质炭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生物质炭掺杂的BiOBr(C-BiOBr)。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产物的构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BiOBr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率达98.56%,为BiOBr降解率的2.8倍;对盐酸四环素的光降解率达90.4%,为BiOBr降解率的1.6倍。在循环实验中,5次循环后C-BiOBr对罗丹明B的降解依旧能达到88.3%。机理研究结果证明光生空穴和超氧自由基为光催化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所制备的C-BiOBr拥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废水处理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Br 生物质炭 光催化剂 水热法
下载PDF
蛭石/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8
作者 陈皓玥 王萌萌 +3 位作者 张祥坤 侯进鹏 戴勋 田维亮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3-30,共8页
本研究根据国内外蛭石和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蛭石进行改性处理,并作为助剂制备出蛭石/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研究蛭石改性前后对橡胶抗紫外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蛭石添加量为6%时,蛭石/丁腈... 本研究根据国内外蛭石和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蛭石进行改性处理,并作为助剂制备出蛭石/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研究蛭石改性前后对橡胶抗紫外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蛭石添加量为6%时,蛭石/丁腈橡胶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提高3.3%,紫外光区吸光度最大可达1.41,导热系数降低了3倍。试验结果显示蛭石/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可提高阻燃性能、导热性能及抗紫外性能,促进蛭石及橡胶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蛭石 复合材料 改性
下载PDF
新疆低价煤制备活性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葛振红 马志苍 陈明鸽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7年第9期75-78,共4页
以低价煤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对煤的组成、碳化和活化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在炭化过程中,碱碳比为3,炭化温度在450℃,炭化时间45 min为宜;在活化过程中,活化温度在800℃,活化时间80 min左右为佳;热重差热... 以低价煤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对煤的组成、碳化和活化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在炭化过程中,碱碳比为3,炭化温度在450℃,炭化时间45 min为宜;在活化过程中,活化温度在800℃,活化时间80 min左右为佳;热重差热分析与其相吻合,并且煤的高温处理过程有助于活性炭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价煤 化学活化 活性炭
下载PDF
NiCo-LDHs/VM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解尿素制氢性能
10
作者 黄丽丽 徐康康 +4 位作者 唐风琴 李仲 孙丹 胡群洋 孙源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8-646,共9页
以Ni(NO_(3))_(2)·6H_(2)O、Co(NO_(3))_(2)·6H_(2)O和尿素为原料,通过水热法与蛭石(VMT)复合,制备了NiCo-LDHs/VMT复合材料。采用XRD、Raman、TEM、SEM、XPS对其结构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尿素电解制氢,考察... 以Ni(NO_(3))_(2)·6H_(2)O、Co(NO_(3))_(2)·6H_(2)O和尿素为原料,通过水热法与蛭石(VMT)复合,制备了NiCo-LDHs/VMT复合材料。采用XRD、Raman、TEM、SEM、XPS对其结构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尿素电解制氢,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其电催化尿素氧化反应(UOR)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电极体系对NiCo-LDHs/VMT工作电极电解尿素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NiCo-LDHs/VMT复合材料上既有VMT的微米片状结构,还具有NiCo-LDHs的六边形结构;在n(Ni)∶n(Co)=2∶1、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8 h的条件下制备的Ni_(2)Co_(1)-LDHs/VMT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当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其UOR过电位为0.98 V;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电位为1.35 V的条件下,Ni_(2)Co_(1)-LDHs/VMT可电解尿素产生N_(2),在–0.23 V电位下电解尿素产生H_(2);Ni_(2)Co_(1)-LDHs/VMT具有稳定的电解尿素性能,可稳定工作10 h电位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石 尿素 电解 复合材料 有机电化学
原文传递
物理化学趣味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喜风 秦少伟 +2 位作者 王芳 张娜 李旭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4期114-116,共3页
利用具体教学实例,阐述了通过课外教学过程来显著提高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指导学生以新疆棉杆为吸附材料,研究实验条件对废水中重金属铬的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中表面现象、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 利用具体教学实例,阐述了通过课外教学过程来显著提高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指导学生以新疆棉杆为吸附材料,研究实验条件对废水中重金属铬的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中表面现象、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此教学案例可为以后相关课程的教学探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实验 吸附
下载PDF
新疆灰枣叶黄酮对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新萍 邹玲 +2 位作者 吴翠云 周润 白红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89-294,共6页
目的:研究枣叶黄酮对衰老小鼠的心脏、肝、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枣叶黄酮,测定灰枣叶总黄酮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由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诱导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以各组小鼠心脏、肝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总... 目的:研究枣叶黄酮对衰老小鼠的心脏、肝、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枣叶黄酮,测定灰枣叶总黄酮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由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诱导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以各组小鼠心脏、肝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评价枣叶黄酮在小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做HE染色切片,观察其组织细胞状态。结果:灰枣叶总黄酮含量为(18.60±1.06)mg/g,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是0.997、1.035、1.039、0.983 mg/m L,均与阳性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心脏、肝、脑和血清中T-AOC、SOD、GSH-Px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小鼠衰老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枣叶各剂量组能增强模型小鼠心脏、肝、脑和血清中T-AOC、SOD、GSH-Px活力,同时降低MDA值。从病理切片看,枣叶黄酮具有抗氧化能力。结论:枣叶黄酮能够显著增强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叶黄酮 D-半乳糖 小鼠 抗氧化
下载PDF
新疆特有植物巨车前酚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亮亮 王海 +1 位作者 万若鹏 周忠波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新疆特有植物巨车前酚类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巨车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大孔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巨车前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H NMR、13C NMR、MS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结构... 【目的】研究新疆特有植物巨车前酚类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巨车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大孔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巨车前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H NMR、13C NMR、MS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结构。【结果】从巨车前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酚类化合物,经鉴定为4-甲氧基桂皮酸(1)、咖啡酸甲酯(2)、6-羟基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3)、阿魏酸甲酯(4)、香草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5)、丁香酸(6)、对羟基苯甲酸(7)、高车前苷(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巨车前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和5为首次从车前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车前 酚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提高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苏亚 梁鹏举 +1 位作者 陈亚辉 吕喜风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11期172-174,213,共4页
化工工艺学是化工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内容丰富、多学科相互交叉、实践性和理论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学生“学”和教师“教”之间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从教学方式、手段、考核方法几方面进行改革,结合专业特点,使枯燥乏味的化工单元工艺教... 化工工艺学是化工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内容丰富、多学科相互交叉、实践性和理论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学生“学”和教师“教”之间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从教学方式、手段、考核方法几方面进行改革,结合专业特点,使枯燥乏味的化工单元工艺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化工工艺学教学质量。结合化工工艺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问题,就如何提高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工艺学 教学方式 学习兴趣
下载PDF
化工类大学生创新训练——改性棉秆制备保水剂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聂喜梅 李学文 +4 位作者 屈丽琼 曹钰 陈晓阳 张粤鑫 吕喜风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7期114-116,共3页
化工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其获取知识的关键,通过自身知识整合、转化可以完成知识的再创造。通过一定的科学创新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创新能力。文章介绍了一个化工类大学生创新训练案例,利用酸碱法提取棉秆纤维... 化工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其获取知识的关键,通过自身知识整合、转化可以完成知识的再创造。通过一定的科学创新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创新能力。文章介绍了一个化工类大学生创新训练案例,利用酸碱法提取棉秆纤维素,并进行改性处理得到纤维素保水剂。控制变量研究改性纤维素的保水性能,保水效果良好。通过训练,学生提高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取得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大学生 创新 棉秆纤维素
下载PDF
新疆膨润土的改性及其对植物切片废液的处理
16
作者 吴瑛 吕悦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62-64,共3页
新疆膨润土作为原材料,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自制钠基膨润土,进行植物切片废液的处理。结果表明:当钠基膨润土与有机改性膨润土以2:1比例混合、加入量为0.8 g/25 mL、时间80 min、温度40℃时,废液中番红和固绿去除率分别达到94.5%... 新疆膨润土作为原材料,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自制钠基膨润土,进行植物切片废液的处理。结果表明:当钠基膨润土与有机改性膨润土以2:1比例混合、加入量为0.8 g/25 mL、时间80 min、温度40℃时,废液中番红和固绿去除率分别达到94.5%和89%。相比较于钠基膨润土加入量为1.0 g/25 mL,对废液中染料去除率:番红87.4%,固绿0%。混合膨润土清除力提高,且能同时除去阴、阳两种染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切片染料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改性
下载PDF
蛭石类Fenton体系对棉浆废水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吴瑛 孔维粤 吕喜风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62-64,共3页
类Fenton体系构成由天然蛭石作为催化剂与H _(2)O_( 2)构成。将棉浆废液作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双氧水用量、pH、蛭石加入量和粒径等因素对类Fenton体系催化处理棉浆废液的影响,以COD、BOD和色度为降解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当加入0.9 g的... 类Fenton体系构成由天然蛭石作为催化剂与H _(2)O_( 2)构成。将棉浆废液作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双氧水用量、pH、蛭石加入量和粒径等因素对类Fenton体系催化处理棉浆废液的影响,以COD、BOD和色度为降解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当加入0.9 g的粒径为80μm蛭石,0.5 mL 30%H _(2)O _(2),pH=3的条件下,棉浆废液COD降解率达到98.4%,处理后黑液的COD为85 mg/L;色度降低91.1%,为38(稀释倍数),达到国家造纸工业废水一级排放标准(COD<100 mg/L,色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芬顿反应 蛭石 棉浆废液
下载PDF
半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18
作者 黄丽丽 谢祥成 +1 位作者 赵俭波 姜建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199,206,共9页
以半纤维素和β-环糊精(β-CD)为功能单体,乙二醇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合成了新型生物复合水凝胶吸附剂(HC/β-CD)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亚甲基蓝(MB)。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复合凝胶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探讨... 以半纤维素和β-环糊精(β-CD)为功能单体,乙二醇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合成了新型生物复合水凝胶吸附剂(HC/β-CD)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亚甲基蓝(MB)。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复合凝胶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了HC和β-CD用量对HC/β-CD溶胀性的影响,筛选出溶胀性最佳的HC/β-CD进行MB吸附实验。并研究pH、吸附剂用量、温度等对MB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用量为30mg,起始浓度为20mg/L(50mL),MB在60min内的最大吸附量为29.1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属于化学吸附。平衡吸附遵循Langmuir模型,属于单层吸附。此外,吸附剂用量为30mg,MB起始浓度为10mg/L(50mL),连续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染料去除率仍在70.38%。因此,HC/β-CD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且有效的生物质吸附剂去除印染废水中的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吸附剂 生物质 半纤维素 Β-环糊精 亚甲基蓝
原文传递
采用H_(2)O_(2)-H_(2)SO_(4)梯度超声电解浮选法脱除煤中硫分和灰分的研究
19
作者 石耀峰 马小燕 +1 位作者 张红喜 胡德钞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为脱除新疆库车煤中的硫分和灰分,采用一步超声电解浮选法和梯度超声电解浮选法对煤样进行处理,并对两方法的脱除效果进行比较。利用FTIR法、XPS法、XRD法、BET法分析煤样中官能团、形态硫、矿物质含量和孔结构的变化,利用XRF法测试煤... 为脱除新疆库车煤中的硫分和灰分,采用一步超声电解浮选法和梯度超声电解浮选法对煤样进行处理,并对两方法的脱除效果进行比较。利用FTIR法、XPS法、XRD法、BET法分析煤样中官能团、形态硫、矿物质含量和孔结构的变化,利用XRF法测试煤灰中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梯度超声电解浮选法对煤中硫分和灰分的脱除效果优于一步超声电解浮选法对煤中硫分和灰分的脱除效果。采用H_(2)O_(2)-H_(2)SO_(4)梯度超声电解浮选法对煤样进行处理,脱硫率为55.38%,降灰率为56.75%。在电解过程中,煤的形态硫被·OH氧化为可溶于水的含硫离子而除去。由于每种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路径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电解质对煤进行分步电解,可提高硫分与灰分的脱除效果。此外,利用煤与矿物质亲疏水性不同的特征,采用浮选法对煤样进行处理,可有效降低煤中矿物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煤浮选 超声波 脱硫 降灰
下载PDF
淀粉胶枣木基炭缓释肥的制备及缓释性能分析
20
作者 赵苏亚 杨艳爱 +3 位作者 周岭 吕喜风 姚江 卢亚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15-2322,共8页
【目的】研究淀粉胶枣木基炭缓释肥的制备及缓释性能。【方法】以枣木炭基为载体、自制改性淀粉为胶黏剂、尿素为肥料,在自制成型模具上制造出枣木炭基缓释肥,研究5个因素(即水分加入量、成型温度、成型压力、炭肥比以及胶粘剂加入量)... 【目的】研究淀粉胶枣木基炭缓释肥的制备及缓释性能。【方法】以枣木炭基为载体、自制改性淀粉为胶黏剂、尿素为肥料,在自制成型模具上制造出枣木炭基缓释肥,研究5个因素(即水分加入量、成型温度、成型压力、炭肥比以及胶粘剂加入量)等对缓释肥抗压性能和缓释性能的影响,优化缓释肥成型的工艺参数、缓释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结果】在7 kN的成型压力、20%的含水量、60℃的成型温度,对纯炭粉体的成形与抗压性能有较好的影响;将尿素与炭粉混合后成型,可以提高颗粒的强度,相同成肥情况下,枣木炭和尿素比例为4:1时,此时颗粒的抗压强度最高,而胶粘剂比例为4%时,颗粒的抗压强度最高。【结论】采用不同比例配制得的缓释肥,与传统相比,其对氮的积累释放率都较好,且以4%的胶黏剂添加用量为佳。与纯尿素肥料相比,所制备的缓释肥颗粒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可以有效地改善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木炭 尿素 缓释肥料 抗压性能 缓释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