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发冷却在我国不同区域地下工程中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学森 韩旭 +3 位作者 周森林 张华 窦文平 王瑞海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6,共5页
以送风状态点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及含湿量为基准,建立了蒸发冷却适用区域的6区模型,并以室内状态点的上限值作为送风状态点,分别以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参数、地下工程夏季空调设计参数、夏季空调干球温度及不满足200 h含湿量作为室外状... 以送风状态点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及含湿量为基准,建立了蒸发冷却适用区域的6区模型,并以室内状态点的上限值作为送风状态点,分别以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参数、地下工程夏季空调设计参数、夏季空调干球温度及不满足200 h含湿量作为室外状态设计参数,计算并分析了各种形式的蒸发冷却系统在我国不同区域地下工程中的适用性,为蒸发冷却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基本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蒸发冷却 间接蒸发冷却 地下工程 气象分区
下载PDF
也谈人民防空地下室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陶小民 李永佳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就人民防空地下室工程给排水设计时 ,对设计规范的理解和执行中容易产生偏差的防毒防爆波地漏的功能 ,口部洗消及其用水储存 ,管道穿防空地下室顶板 ,消防设计等几个问题 。
关键词 人民防空 地下室 给排水系统 出入口 洗消用水 用水储存 消防设计
下载PDF
人防地下室配电设计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监 石清水 《建筑电气》 2008年第1期22-24,共3页
以《建筑电气》2006年第3期《再谈地下车库的配电设计》一文中的工程为例,介绍人防地下室三大类负荷(照明、风机类、泵类)平时和战时电源的设置,照明负荷(平时的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战时的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的供电,以及内... 以《建筑电气》2006年第3期《再谈地下车库的配电设计》一文中的工程为例,介绍人防地下室三大类负荷(照明、风机类、泵类)平时和战时电源的设置,照明负荷(平时的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战时的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的供电,以及内部电源的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防地下室 供电电源 照明 内部电源
下载PDF
民用建筑应急柴油发电站设计体会
4
作者 王监 石清水 《建筑电气》 2008年第12期12-14,共3页
结合相关规范和设计实践,给出了柴油发电机容量的确定流程。对民用建筑应急柴油发电站设计中和建筑、结构等相关专业的相互配合问题,以及电气专业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设计体会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柴油发电机组 负荷计算 专业协调 容量校核
下载PDF
刚性弹侵彻混凝土的内摩擦模型分析
5
作者 刘峥 王明洋 +2 位作者 文德生 施存程 孙云厚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了建立反映侵彻近区材料变形与破坏特性的侵彻深度工程计算模型,基于地质类材料侵彻近区局部变形与破坏特点,在破碎区考虑介质的可压缩性和不可逆变形,在弹性区和裂纹区采用不可压缩介质描述。基于空腔膨胀理论构建了破碎区的运动学关... 为了建立反映侵彻近区材料变形与破坏特性的侵彻深度工程计算模型,基于地质类材料侵彻近区局部变形与破坏特点,在破碎区考虑介质的可压缩性和不可逆变形,在弹性区和裂纹区采用不可压缩介质描述。基于空腔膨胀理论构建了破碎区的运动学关系,利用裂纹失稳扩展的极值条件建立了混凝土侵彻阻抗的确定方法,得到了能够准确表征近区应变场与速度场的状态表达式,建立了锥形刚性弹对混凝土靶体的侵彻深度计算公式。通过算例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计算结果且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说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内摩擦型地质类材料的侵彻工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弹 混凝土 侵彻 内摩擦
下载PDF
薄靶超高速撞击成孔直径经验公式优选分析
6
作者 马玉东 苏保卫 苏大勇 《山西建筑》 2015年第5期28-29,共2页
以平均误差、残差平方和以及相关系数为主要参考指标,以NASA/MSFC SDIF的超高速侵彻试验数据为样本,对11种薄靶超高速撞击成孔直径经验公式进行了优选对比分析,给出了在较宽速度范围内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 薄靶 超高速撞击 成孔直径 经验公式 优选
下载PDF
高原防护工程的新风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谌红 韩旭 +1 位作者 窦文平 文正江 《防护工程》 2012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前高原防护工程新风量的取值在规范中还是空白。本文分析了平原地区防护工程新风量的取值依据,从二氧化碳分压与人体生理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着手,给出不同海拔高度下防护工程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范围,进而根据全面通风方程求出不... 目前高原防护工程新风量的取值在规范中还是空白。本文分析了平原地区防护工程新风量的取值依据,从二氧化碳分压与人体生理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着手,给出不同海拔高度下防护工程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范围,进而根据全面通风方程求出不同海拔高度的工程所对应的新风量,填补了设计规范中的空白;并分析了目前设计人员中关于高原工程新风量问题存在的两个错误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防护工程 二氧化碳 新风量
原文传递
荒漠背景复合伪装面技术及其工程实施方法
8
作者 胡金山 黄拥元 +2 位作者 石清水 郭益民 吴疆 《防护工程》 2012年第4期50-54,共5页
基于荒漠地区工程伪装覆盖面的背景特征仿造要求,研究了一项以聚氨酯发泡材料包覆型钢结构为结构层、以陶粒骨料孔隙铺装层为过渡层、以现地表土为伪装面层的荒漠背景复合伪装面技术。在实际工程伪装应用中,探讨了以水性聚氨酯黏合剂... 基于荒漠地区工程伪装覆盖面的背景特征仿造要求,研究了一项以聚氨酯发泡材料包覆型钢结构为结构层、以陶粒骨料孔隙铺装层为过渡层、以现地表土为伪装面层的荒漠背景复合伪装面技术。在实际工程伪装应用中,探讨了以水性聚氨酯黏合剂构造陶粒孔隙铺装层及砂土伪装面层的工程实施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荒漠背景伪装面的轻质、高强以及多波段伪装效果兼容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工程 复合伪装面 孔隙铺装 荒漠背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