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手术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冯雪莲 熊小伟 +3 位作者 王艳 孙秋萍 李文静 宋文燕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46-649,共4页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手术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连续入住眼科的手术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7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理念渗透、环节质控...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手术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连续入住眼科的手术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7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理念渗透、环节质控、精细化病房管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卧位及行为护理、术后疼痛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操作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出院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进行比较,患者出院满意度(95.77%)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2.81%)、患者术后24、48、72h的疼痛评分(4.50±1.61、3.16±1.63、1.57±1.02)、专科操作并发症(7.04%)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术前术后病人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程度,降低了专科操作并发症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显著提高术后病人的舒适度与满意度,适合在眼科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眼科手术患者 护理质量
下载PDF
高原环境对兔泪液指标及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钱金梅 胡彬 +4 位作者 张飞娥 杨奇 朱雯雪 张佳玲 蔡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15-521,共7页
目的:探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对兔泪液指标及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高原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18眼。高原组饲养于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模拟海拔6 000 m低压缺氧环境;对照组饲养于常压常氧的清洁动物房... 目的:探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对兔泪液指标及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高原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18眼。高原组饲养于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模拟海拔6 000 m低压缺氧环境;对照组饲养于常压常氧的清洁动物房。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7 d, 2、4 wk采用RHCT-1角膜地形图仪干眼综合分析系统检测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并采用泪液分泌试验测量泪液分泌量,同时利用拉曼光谱分析高原环境干预前后泪液成分的变化。干预4 wk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下睑结膜、角膜、泪腺、哈氏腺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膜组织中黏蛋白5AC(MUC5AC)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原组兔泪液分泌量、泪河高度、首次及平均泪膜破裂时间自干预3 d开始明显下降,且随观察时间的延长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2 wk开始上述各指标增加。干预4 wk,高原组兔泪液成分中蛋白质、脂质含量较干预前增多,核酸含量较干预前减少,且与对照组相比,高原组兔角膜基质水肿增厚,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增多,MUC5AC表达水平升高,泪腺上皮细胞胞浆萎缩扁平,腺腔扩大,哈氏腺无明显破坏性改变。结论:急性高原环境可破坏兔眼表稳态,使泪液分泌量下降,泪膜稳定性降低,但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对低压缺氧环境的习服,机体发生代偿,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泪液分泌量,恢复泪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压 缺氧 泪液 拉曼光谱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及迁移的影响
3
作者 曹莉 袁雪 +3 位作者 张飞娥 钱金梅 张小玲 蔡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1-737,共7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HPF)细胞增殖和凋亡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1-11-24/12-16手术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7例,进行原代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细胞鉴定。采用含等量二甲基亚砜的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HPF)细胞增殖和凋亡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1-11-24/12-16手术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7例,进行原代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细胞鉴定。采用含等量二甲基亚砜的0、10、20、40、80、160μmol/L姜黄素处理HPF细胞24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根据CCK8检测结果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含姜黄素)、20μmol/L姜黄素组、40μmol/L姜黄素组,每组分别处理HPF细胞24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Cyclin D1及MMP2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姜黄素组和40μmol/L姜黄素组均能抑制HPF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姜黄素组能下调Cyclin D1及MMP2,上调Bax的mRNA表达,下调Bcl-2的蛋白表达(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40μmol/L姜黄素组能下调Bcl-2、Cyclin D1及MMP2的mRNA与蛋白表达,上调Bax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P<0.05)。与20μmol/L姜黄素组相比,40μmol/L姜黄素组能下调MMP2的mRNA表达,下调Bcl-2的蛋白表达,上调Bax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Cyclin D1的表达抑制HPF细胞的增殖,通过下调Bcl-2并上调Bax的表达来诱导HPF细胞的凋亡,通过下调MMP2的表达来抑制HPF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翼状胬肉 成纤维细胞 增殖 凋亡 迁移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测量方法
4
作者 高雯 李钊 +2 位作者 杨永利 高晓唯 胡娜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32-434,共3页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im-planttable contact lens,ICL)是近年继准分子激光手术(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等角膜...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im-planttable contact lens,ICL)是近年继准分子激光手术(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等角膜屈光手术外治疗近视的手术方式[1-3].ICL根据患者屈光状态订制的人工晶状体植入于自身晶状体前方、睫状沟内、虹膜后方,调整其轴位纠正散光,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得到验证[2].第一代ICL晶状体使用至今已有近10年时间,部分年龄大、高度近视的患者出现白内障症状,需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由于晶状体前方有人工晶状体,术前晶状体测量的准确性有待验证[4,5].笔者对曾接受ICL手术的白内障患者不同测量方法进行分析比对,为测量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晶状体测量 白内障 屈光度
下载PDF
卫勤战备文职人员能力素质的现状思考及对策 被引量:12
5
作者 冯雪莲 李宗美 +2 位作者 张丽 沈延泓 陆萍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第7期398-399,共2页
结合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参加卫勤战备实践能力,分析其使命意识、身心素质、急救战伤救护能力、政治意识等现状,探讨提高卫勤战备的能力水平的对策,以期为新时期卫勤保障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卫勤战备 文职人员 能力素质
下载PDF
近视眼超声角膜厚度测量
6
作者 马效工 王济梅 +2 位作者 吴秀云 刘婷 王晓堂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5,共3页
近视眼超声角膜厚度测量新疆军区总医院眼科马效工,王济梅,吴秀云,刘婷新疆军区总医院器材科王晓堂有关正常人眼角膜厚度,国外报道诸多.近年来,屈光性手术在国内广泛开展并大多在角膜上进行,而其疗效与确切掌握角膜厚度有密切关... 近视眼超声角膜厚度测量新疆军区总医院眼科马效工,王济梅,吴秀云,刘婷新疆军区总医院器材科王晓堂有关正常人眼角膜厚度,国外报道诸多.近年来,屈光性手术在国内广泛开展并大多在角膜上进行,而其疗效与确切掌握角膜厚度有密切关系l'J.我们应用超声测厚仪对乌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角膜厚度 超声波诊断 屈光性手术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7
作者 宋文燕 孙秋萍 +1 位作者 韩燕 代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0307-0308,共2页
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684台眼科手术涉及眼科显微手术器械,依据精细化管理应用时间分为A、B组,分别应用常规管理、精细化管理,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B组清洗合格率较A组高,术中器械管理质量较A组高... 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684台眼科手术涉及眼科显微手术器械,依据精细化管理应用时间分为A、B组,分别应用常规管理、精细化管理,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B组清洗合格率较A组高,术中器械管理质量较A组高,医生满意度较A组高(P<0.05)。结论: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提升器械清洗合格率、管理质量及医生满意度,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管理 精细化管理 管理质量
下载PDF
红细胞去除联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进进 李鹏 +6 位作者 魏翠 黄永莉 王海莹 陈立力 唐艺 耿杰 邢颜超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33-34,36,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去除联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隔日采集自体血120 ml,充入等体积医用三氧后输入体内,共计治疗9次。其中三氧浓度由40 mg/L起始,每治疗三次逐步递增5 mg... 目的探讨红细胞去除联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隔日采集自体血120 ml,充入等体积医用三氧后输入体内,共计治疗9次。其中三氧浓度由40 mg/L起始,每治疗三次逐步递增5 mg/L,即1-3次为40 mg/L、4-6次为45 mg/L、7-9次为50 mg/L。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的同时每4天进行一次红细胞去除,每次抽除全血500 ml,采集过程中给予患者输注生理盐水500 ml维持容量平衡,共计治疗5次。结果红细胞去除联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后,患者RBC、HCT、Hb明显下降,PT、APTT、TT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红细胞去除联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能迅速减少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改善血液流变及凝血功能、增强组织供氧能力,缓解临床相关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去除 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 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下载PDF
双侧斜肌减弱术对A-V征斜视上下方斜度矫正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崔兰 牛建军 +1 位作者 李顺利 王黎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367-2369,共3页
目的:观察双侧斜肌减弱术对A-V征斜视上下方斜度矫正的临床效果,并对双侧斜肌减弱术的术后效果与A-V征斜视度数间的量效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01/2016-01期间收治的A-V征患者70例70眼为研究对象,其中A征28眼,V征42眼,所有... 目的:观察双侧斜肌减弱术对A-V征斜视上下方斜度矫正的临床效果,并对双侧斜肌减弱术的术后效果与A-V征斜视度数间的量效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01/2016-01期间收治的A-V征患者70例70眼为研究对象,其中A征28眼,V征42眼,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侧斜肌减弱术联合水平直肌矫正术。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前后上下方斜视度数的改变情况,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8mo的随访追踪,观察统计各患者A-V征斜视矫正的成功率。并对A-V征斜度与术中矫正的斜度、术后残余量间的量效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内斜、A-外斜、V-内斜、V-外斜术后上下眼位斜度差分别为-1.98~△±3.92~△、-2.25~△±4.88~△、2.96~△±5.29~△、1.91~△±4.67~△,与术前相比上下眼位斜度差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减少量分别为8.95~△。经18mo随访观察,A征患者矫正成功率为96%(27/28),V征患者矫正成功率为93%(39/42)。A-V征术前斜度越高,双侧斜肌减弱术中矫正的斜度差也会相应增加,而术后斜度残余量也会随之增加。结论:双侧斜肌减弱术能够有效地治疗A-V征斜视,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上下眼位斜度。患者A-V征上下方斜度增加,手术中所矫正的斜度及术后残余量也会随之增加,存在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斜肌减弱术 A-V征斜视 斜度 定量研究
下载PDF
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泪膜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炜 铁艳 +3 位作者 甘丽萍 龙晓婧 雷代坤 蔡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95-2198,共4页
目的:比较自体结膜瓣移植术(CAT)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LCAT)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泪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09/2019-05在新疆军区总医院北京路医疗区眼科诊断为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共150例150眼,依次纳入本研究,奇数... 目的:比较自体结膜瓣移植术(CAT)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LCAT)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泪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09/2019-05在新疆军区总医院北京路医疗区眼科诊断为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共150例150眼,依次纳入本研究,奇数者行CAT,偶数者行LCAT,术前,术后1、3、6mo,1a完成泪膜破裂时间(TBUT)、SchirmerⅠ试验(SⅠt)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129例129眼完成术后1a随访,CAT组64例64眼,复发4眼(6.2%);LCAT组65例65眼,复发3眼(4.6%),两组复发率无差异(P=0.718)。CAT组和LCAT组TBUT、SⅠt和OSDI评分术前和术后1、3、6mo,1a均有差异(P<0.05),术后1mo和术后3、6mo,1a均有差异(P<0.05),术后3、6mo和术后1a均无差异(P>0.05)。CAT组和LCAT组不同时间点TBUT、SⅠt和OSDI评分均无差异(P>0.05)。结论:CAT和LCAT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且相近,两种手术方式改善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泪膜功能的程度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翼状胬肉 泪膜 自体结膜瓣移植术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下载PDF
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角的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春霞 李文静 高晓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07-1611,共5页
目的:观察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前房角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高度近视患者150例300眼,均行ICL V4c植入术,记录术前及术后1d,1、3、6mo,1a的视力、眼压、拱高及前房角的变... 目的:观察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前房角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高度近视患者150例300眼,均行ICL V4c植入术,记录术前及术后1d,1、3、6mo,1a的视力、眼压、拱高及前房角的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d,1、3、6mo,1a,裸眼视力(UCVA)恢复情况较术前显著提高(F=98.2,P<0.01);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鼻侧AOD500、AOD750、TISA500、TISA750、SSA比较均有差异(F=108.256、112.342、164.856、316.549、115.338,均P<0.01);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颞侧AOD500、AOD750、TISA500、TISA750、SSA比较均有差异(F=102.68、548.47、93.37、316.549、117.698,均P<0.01);两侧术后1d,1、3mo各房角参数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术后3、6mo,1a各房角参数两两相比均无差异(P>0.05)。结论:ICL V4c植入术后1d,1、3、6mo,1a水平方向各房角参数较术前变小,3mo后基本趋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前房角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血清和房水IL-34水平及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薛峥 杨永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血清和房水白细胞介素-34(IL-34)水平及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全军眼科中心治疗的ARC患者150例(150眼)作为观察组,同期眼外伤患者150例作为...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血清和房水白细胞介素-34(IL-34)水平及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全军眼科中心治疗的ARC患者150例(150眼)作为观察组,同期眼外伤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和房水IL-34、超敏C反应蛋白(hs-PC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L-34、hs-PCR、IL-1β、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房水IL-34、hs-PCR、IL-1β、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34水平与hs-PCR、IL-1β、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512、0.564、0.531和0.524,均P=0.000)。观察组房水IL-34水平与hs-PCR、IL-1β、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557、0.603、0.581和0.532,均P=0.000)。结论ARC患者血清和房水IL-34水平升高,可能通过与其他促炎因子相互作用参与疾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眼房水 白细胞介素类 炎症
下载PDF
辅助技术在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混浊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永利 张旭 高晓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60-1463,共4页
目的:评价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包括囊膜染色、虹膜拉钩、虹膜切除等辅助技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混浊患眼的术后视觉效果,并分析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收集2014-01/2019-03在新疆军区总医院全军眼科中心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合并人... 目的:评价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包括囊膜染色、虹膜拉钩、虹膜切除等辅助技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混浊患眼的术后视觉效果,并分析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收集2014-01/2019-03在新疆军区总医院全军眼科中心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混浊患者105例105眼,所有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应用台盼蓝囊膜染色剂,并观察前囊膜染色情况,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晶状体后囊破裂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情况。并于术后1d,1wk,1、3mo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中撕囊成功率,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通过应用台盼蓝囊膜染色剂(台盼蓝)染色前囊膜辅助成功完成所有连续环形撕囊,并采取了包括应用虹膜拉钩及虹膜切开术等其他措施。将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105眼。术后追踪观察3mo,术眼术后BCVA为0.82±0.10,与术前BCVA(3.12±0.14)比较有差异(t=174.893,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能使白内障合并角膜混浊患者的视力得到安全有效的提高。辅助技术如囊膜染色、虹膜拉钩、虹膜切除等的应用,能有效降低白内障合并角膜混浊患者的白内障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增加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混浊 白内障 超声乳化摘除术 囊膜染色剂
下载PDF
无黏弹剂微切口ICL V4c植入术后拱高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慧娴 李文静 +3 位作者 张旭 孙秋萍 聂媛 高晓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40-1243,共4页
目的:评估无黏弹剂微切口中心孔型植入式透镜(ICL)V4c植入术后拱高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11/2018-02于我院行无黏弹剂微切口ICL V4c植入术的近视患者70例137眼,按照术后拱高的大小分为低拱高组(10... 目的:评估无黏弹剂微切口中心孔型植入式透镜(ICL)V4c植入术后拱高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11/2018-02于我院行无黏弹剂微切口ICL V4c植入术的近视患者70例137眼,按照术后拱高的大小分为低拱高组(100μm<拱高≤250μm,37眼)、中拱高组(250μm<拱高≤750μm,69眼)、高拱高组(750μm<拱高≤900μm,31眼)。术后随访1a,观察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前房参数的变化。结果:术后1wk,三组患者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前房角角度均较术前减小(P<0.05)。三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术后1wk,3mo,1a低拱高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约为1.2%、1.5%、1.7%,中拱高组分别约为0.5%、0.7%、1.0%,高拱高组分别约为1.1%、1.3%、1.4%。结论:无黏弹剂微切口ICL V4c植入术后早期拱高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高 无黏弹剂ICL植入 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前房参数
下载PDF
显微斜视矫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斜视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兰 牛建军 +1 位作者 李顺利 王黎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显微斜视矫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斜视患者210例(230眼)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将其分对照组(105例,115眼),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105例,115眼)... 目的观察显微斜视矫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斜视患者210例(230眼)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将其分对照组(105例,115眼),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105例,115眼),给予显微斜视矫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眼表症状评分和眼表指数。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52%)较对照组(89.5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1个月,试验组眼表症状评分、眼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显微斜视矫正术临床疗效突出,较传统手术更利于眼表症状恢复,眼表指数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患者 传统手术 显微斜视矫正术 眼表症状 眼表指数 斜视角度
下载PDF
双眼先天性黄斑缺损1例
16
作者 牛建军 王明选 +2 位作者 崔兰 王英 黄红艳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66-267,共2页
患者男性,39岁。因自幼双眼视力不佳于2019年5月20日来新疆军区总医院眼科就诊,自述因家庭条件所限一直未行正规诊疗。否认眼外伤、特殊用药史及全身病史。患者系足月顺产,其母亲妊娠期间有无感染史不详。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近三代... 患者男性,39岁。因自幼双眼视力不佳于2019年5月20日来新疆军区总医院眼科就诊,自述因家庭条件所限一直未行正规诊疗。否认眼外伤、特殊用药史及全身病史。患者系足月顺产,其母亲妊娠期间有无感染史不详。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近三代中无类似病史。患者近1年有间断性耳鸣,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未发现四肢指(趾)缺如、畸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06(-2.50 DS/-1.50 DC×70°=0.1),左眼0.02(-5.00 DS/-0.75 DC×95°=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近亲结婚 眼部检查 母亲妊娠期 足月顺产 双眼视力 医院眼科 感染史 特殊用药
下载PDF
角膜基质透镜修复角膜缺损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李霞 林芳 +4 位作者 雷代坤 高晓唯 刘毅 李鹏 蔡岩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6期556-560,共5页
目的制作角膜基质透镜修复兔角膜缺损的动物模型,观察其与缺损角膜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在角膜组织损伤修复中的机制及作用,为寻求角膜组织替代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甘油冷冻保存角膜基质透镜[来源于新疆军区总医院临床治疗近视的飞秒激... 目的制作角膜基质透镜修复兔角膜缺损的动物模型,观察其与缺损角膜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在角膜组织损伤修复中的机制及作用,为寻求角膜组织替代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甘油冷冻保存角膜基质透镜[来源于新疆军区总医院临床治疗近视的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SMILE)]。新西兰白兔30只,分为2组,各15只。A组:用2 mm×3 mm×3 mm滤纸模型制作全层角膜缺损模型后,用角膜基质透镜填塞于角膜缺损处,行角膜裂伤清创缝合。B组:用2 mm×2 mm×2 mm滤纸模型制作全层角膜缺损模型后,用角膜基质透镜填塞于角膜缺损处,行角膜裂伤清创缝合。于缝合术后1 d、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行眼前段照相、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成像术(OCT)、裂隙灯观察角膜裂伤愈合情况、眼表炎症反应。于3个月行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角膜地形图检查,过量麻醉药物处死动物,取其角膜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制作兔角膜缺损修复模型,A组行角膜裂伤缝合时难度较大,术后有伤口渗漏、虹膜前粘连10只眼(66.7%)、角膜新生血管侵入11只眼(73.3%)等并发症发生,B组裂伤处角膜基质透镜间粘附不是太紧密,但6只眼(40.0%)以角膜瘢翳、9只眼(60.0%)以角膜白斑愈合,角膜组织组织逐渐透明,角膜曲率相对平整,拆线后无角膜裂伤陊开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B组角膜裂伤修复模型制作成功者,观察3个月后HE染色发现修复处角膜结构略紊乱,部分角膜有新生血管侵入,细胞增多;前节OCT显示角膜层间有间隙形成,但角膜曲率平整,角膜地形图显示仍有散光。结论对于2 mm×3 mm×3 mm的角膜全层缺损患者行角膜基质透镜缝合较为困难,但对于2 mm×2 mm×2 mm的全层角膜缺损、填塞的角膜基质透镜逐渐透明,与角膜组织融合紧密,角膜曲率相对平整,其通过提供纤维支架及细胞扩增分化形式修复角膜,可应用于角膜组织缺损的替代物,并为二期手术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基质透镜 角膜缺损
下载PDF
单眼直肌手术治疗成人知觉性外斜视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兰 牛建军 +1 位作者 李顺利 王黎波 《系统医学》 2019年第7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单眼直肌手术治疗成人知觉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该课题选取的48例成人知觉性外斜视患者均是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由单双病号分组,A组24例患者实行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B组24例患者实行单眼直肌常量手... 目的观察和分析单眼直肌手术治疗成人知觉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该课题选取的48例成人知觉性外斜视患者均是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由单双病号分组,A组24例患者实行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B组24例患者实行单眼直肌常量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眼正位率为91.67%,高于B组79.14%,而A组患者眼球运动正常率为87.50%,低于B组91.67%,两组手术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单眼直肌手术治疗成人知觉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知觉性外斜视症状,且手术安全性较高,但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正位效果更好,但极易出现眼球外展不足缺陷,而单眼直肌常量手术眼球运动效果好,但正位效果比超常量差,故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直肌手术 成人知觉性外斜视 超常量 常量 术眼正位率 眼球运动正常率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患者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娜 王建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6期143-143,161,共2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老年患者术后采用高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抽签法将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老年患者分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试验组(针对性护理),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9.1-2020.1收治我院,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 目的分析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老年患者术后采用高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抽签法将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老年患者分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试验组(针对性护理),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9.1-2020.1收治我院,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生活质量自评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以及SF-36评分均无差异,护理后试验组均优于参考组,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老年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针对性护理 生活质量评分
下载PDF
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Valsalva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牛建军 崔兰 +1 位作者 黄红艳 李顺利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Valsalva视网膜病变的病变特征,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严重Valsalva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应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Valsalva视网膜病变患者8例(8只眼),回顾分析Valsalva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Valsalva视网膜病变的病变特征,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严重Valsalva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应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Valsalva视网膜病变患者8例(8只眼),回顾分析Valsalva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其中1只眼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行硅油注入术。结果术后大部分患者玻璃体腔清晰。所有患者最终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术前均有4行以上的提高,术后1只眼裸眼视力1. 0,3只眼BCVA为0. 8,3只眼BCVA为0. 3~0. 6,1只眼BCVA为0. 3。本组病例最终随访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是治疗严重Val-salva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能迅速恢复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剥除术 VALSALVA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