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背景下土壤学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孙霞 贾宏涛 +4 位作者 张凯 赵丹 胡雨彤 范燕敏 李宁 《高教学刊》 2024年第6期185-188,共4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土壤学课程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新农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如何将土壤学课程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思想政...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土壤学课程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新农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如何将土壤学课程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实现课程的最终目标。该文在土壤学课堂教学环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实践和探索,提出土壤学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途径,为培养“爱农、懂农、践农”的新农科人才和实现“三全育人”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课程思政 新农科建设 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案例任务驱动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GIS开发课程中的应用探讨——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努尔麦麦提·艾尔肯 门·新纳 轩俊伟 《科技风》 2023年第34期109-111,共3页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逐渐融入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借助一些智慧教学软件及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该文基于“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的特点,结合新疆农业大学GI...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逐渐融入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借助一些智慧教学软件及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该文基于“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的特点,结合新疆农业大学GIS开发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围绕着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探讨了农业高校“GIS设计与开发”课程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及应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提升农业高校“GIS设计与开发”的教学质量,为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任务驱动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GIS设计与开发
下载PDF
环境工程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
3
作者 罗艳丽 《高教学刊》 2024年第6期189-192,196,共5页
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环境工程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该课程的育人目标为培养学生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导学生用知识建设生态文明,用技能构建和谐社会。在教学大纲中每一章节的... 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环境工程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该课程的育人目标为培养学生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导学生用知识建设生态文明,用技能构建和谐社会。在教学大纲中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授课时间分配等方面明确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频共振。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科技报国和工程伦理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课程思政教学实施途径有倡导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后道德引导、案例教学巧妙灵活地融入隐形的思政元素,同时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思政元素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新疆地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艳艳 帕丽达·牙合甫 +2 位作者 蔡梦玥 朱新萍 邹扬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106-113,共8页
为探究新疆地区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特征,选取2021年新疆地区14个城市6种常规大气污染物的月均浓度和年均浓度,采用综合指数和空气质量指数对其月度变化、季节变化和区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21年新疆14个城市PM_(10)、PM_(2.5)、... 为探究新疆地区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特征,选取2021年新疆地区14个城市6种常规大气污染物的月均浓度和年均浓度,采用综合指数和空气质量指数对其月度变化、季节变化和区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21年新疆14个城市PM_(10)、PM_(2.5)、NO_(2)、CO和SO_(2)5种污染物浓度的月度变化均表现为“U”型,最高值出现在冬季12和1月;O_(3)浓度月度变化为倒“U”型,最高值出现在夏季7月(120μg/m3)。2021年新疆地区大气环境主要超标污染物为PM_(10)和PM_(2.5),其年均浓度超标倍数分别为0.78和0.21;重点超标城市为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市。2021年全疆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4.44%,污染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冬季。综合指数表现为南疆(6.56)>东疆(4.85)>北疆(3.28),北疆的环境空气质量最佳。与2020年相比,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大气污染物 环境空气质量 综合指数
下载PDF
新疆地区农田地膜残留影响因素及污染强度评价
5
作者 李慧军 刘勤 +4 位作者 周明冬 武红旗 刘晓伟 夏雪梅 何文清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6-665,共10页
为探明新疆地区地膜残留污染强度和污染分布情况,选择新疆地区625个有效点位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采样,通过熵权法、层次分析法进行组合赋权,对地膜残留影响因素地块面积、距村距离、覆膜年限、覆膜比例进行权重计算,根据权重系数优化聚... 为探明新疆地区地膜残留污染强度和污染分布情况,选择新疆地区625个有效点位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采样,通过熵权法、层次分析法进行组合赋权,对地膜残留影响因素地块面积、距村距离、覆膜年限、覆膜比例进行权重计算,根据权重系数优化聚类指标,对2021年地膜残留污染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块面积、距村距离、覆膜年限、覆膜比例影响因素下地膜残留量差异极显著(P<0.01),权重系数分别为0.200、0.315、0.265、0.220。优化聚类指标后的K-means聚类分析将新疆地区地膜污染数据分为四类,地膜残留量第Ⅰ类<第Ⅱ类<第Ⅲ类<第Ⅳ类,地膜平均残留量依次为63、100、110、135 kg·hm^(-2),聚类分析的结果符合客观实际,且受到地膜残留影响因素影响。依据聚类结果的地膜残留量划分出低污染、中污染、高污染三个强度等级,不同级别之间具有明显的分布差异。研究表明:新疆地区农田地膜总体污染强度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状态,应重视高污染等级的点位和地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快地膜残留污染治理进程,进而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残留量 影响因素 聚类分析 新疆地区 污染强度
下载PDF
新疆奎屯地区高砷地下水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6
作者 晁博 罗艳丽 王翔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960,共10页
地下水稳定碳同位素可以指示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降解过程对砷富集的影响.新疆奎屯地区是中国西北干旱区典型原生高砷水分布区,本研究以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奎屯河地表水为对照,通过野外采样,并借助原子荧光、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技术手段,对... 地下水稳定碳同位素可以指示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降解过程对砷富集的影响.新疆奎屯地区是中国西北干旱区典型原生高砷水分布区,本研究以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奎屯河地表水为对照,通过野外采样,并借助原子荧光、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地下水的水化学指标、溶解性无机碳(DIC)、溶解性有机碳(DOC)和碳稳定同位素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73%的地下水为高砷水,平均值为60.60μg·L^(-1),呈还原-弱碱性环境,地表水均为低砷水,呈中性和氧化环境.地下水中优势阴阳离子分别为Cl^(-)和Ca^(2+).地下水DIC受多种来源的共同影响,地表水DIC主要来自碳酸盐岩风化作用的影响.地下水δ^(13)C_(DIC)值的范围为-9.13‰—0.58‰,δ^(13)CDOC值的范围在-21.62‰—-13.79‰之间.地下水中除了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降解和碳酸盐岩溶解的影响外,还可能存在产甲烷过程对δ^(13)C_(DIC)值的影响.地下水中δ^(13)C_(DIC)-δ^(13)CDOC差值与ρ(As)、ρ(Fe)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微生物参与了铁氧化物的还原性溶解并促进了As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地下水 稳定碳同位素 溶解性有机碳 溶解性无机碳
原文传递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新疆棉花产量与养分吸收、利用和平衡的影响
7
作者 樊林鑫 哈丽哈什·依巴提 +3 位作者 李传龙 艾尼·买买提 杜友萍 张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为验证棉花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在新疆南北疆区的适用性,研究了养分专家推荐施肥对棉花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2020年,在新疆沙湾、昌吉和巴楚开展田间试验,每个试验设6个处理: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推荐施肥(NE);... 为验证棉花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在新疆南北疆区的适用性,研究了养分专家推荐施肥对棉花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2020年,在新疆沙湾、昌吉和巴楚开展田间试验,每个试验设6个处理: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推荐施肥(NE);农民习惯施肥(FP);基于测土配方施肥或当地农技推广部门推荐施肥(ST);NE推荐基础上不施氮肥(NE-N);NE推荐基础上不施磷肥(NE-P);NE推荐基础上不施钾肥(NEK)。结果表明,沙湾、昌吉和巴楚试验点,NE处理产量高于ST和FP处理,其中沙湾分别增产4.71%和6.68%,昌吉分别增产5.53%和9.58%,巴楚分别增产5.81%和9.47%。3个试验点中,NE较ST和FP处理分别增收2682.13~4027.40和4278.95~6895.06元/hm2。NE处理在增产的同时也能提高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沙湾NE处理氮、磷、钾肥利用率显著高于ST和FP处理,分别提高14.65%和9.08%、10.93%和15.92%、7.26%和8.53%。昌吉NE处理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FP处理,提高21.69%;昌吉NE处理磷、钾肥利用率显著高于ST和FP处理,分别提高29.38%和34.60%、32.16%和40.37%。巴楚NE处理氮、磷肥利用率显著高于ST和FP处理,分别提高12.84%和12.02%、16.76%和24.21%;巴楚NE处理钾肥利用率高于FP处理,提高4.39%。沙湾NE较ST和FP处理,氮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98和2.00 kg/kg,磷农学效率分别提高2.58和3.29 kg/kg,钾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82和3.74 kg/kg。昌吉NE较FP处理,氮农学效率提高4.03 kg/kg;NE较ST和FP处理,磷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0.59和11.81 kg/kg,钾农学效率分别提高6.27和8.08 kg/kg。巴楚NE较ST和FP处理,氮农学效率分别提高2.43和2.51 kg/kg,磷农学效率分别提高3.29和4.61 kg/kg;NE较FP处理,钾农学效率提高1.89 kg/kg。NE氮、磷、钾沙湾试验点盈亏率分别为27.10%、46.82%、59.54%;昌吉试验点盈亏率分别为16.39%、6.25%、18.30%;巴楚试验点盈亏率分别为61.04%、48.53%、27.81%。棉花养分专家系统推荐了平衡氮、磷、钾肥的施肥配比,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棉花的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专家系统 棉花 推荐施肥 养分吸收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新疆草地生物量优势植物地理分布特征
8
作者 陈静 左李娜 +3 位作者 程军回 刘耘华 盛建东 赵红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1-279,共9页
地理分布范围反映物种在一定空间中所占的分布面积,体现着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以2011-2013年对新疆草地397个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集合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收录的优势种植物分布点位数据,以及《新疆植物志》... 地理分布范围反映物种在一定空间中所占的分布面积,体现着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以2011-2013年对新疆草地397个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集合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收录的优势种植物分布点位数据,以及《新疆植物志》对其的记录信息,在ArcGIS软件上以县域为基本单位,用生物区划法计算新疆草地优势种地理分布范围并分析其在物种、功能群和分类水平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本研究所涉及的169种优势种植物,按地理分布范围可分为窄布种(0.15万~5.4万km^(2))]、中等分布种(5.5万~13.9万km^(2))、广布种(14.1万~30.8万km^(2))]和极广布种(31.5万~96万km^(2))] 4类。其中,窄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各包括42个优势种,而中等分布种有43个优势种。2)在科水平上,窄布种和中等分布种主要由菊科植物组成,而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则由禾本科植物组成。3)在光合途径和生活型方面,窄布种、中等分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均由C4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主导。在生态型方面,窄布种主要由中生植物组成,而中等分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则由旱生植物组成。本研究为深入理解新疆草地优势种植物地理分布范围,提供了可视化的资料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范围 优势种植物 功能群 新疆草地 光合途径 生态型 生活型
下载PDF
新疆南疆核桃肥料效应及推荐施肥量测算
9
作者 张静 许咏梅 +2 位作者 朱倩倩 张晔山 冉彤彤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2,共8页
研究新疆南疆核桃施肥效应与最佳效益的推荐施肥量,为肥料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南疆叶城县为研究区,基于“3414+2”试验方案开展核桃肥料效应研究,并利用一元二次、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进行拟合,进而优化南疆核桃的N、P2O5、K2O... 研究新疆南疆核桃施肥效应与最佳效益的推荐施肥量,为肥料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南疆叶城县为研究区,基于“3414+2”试验方案开展核桃肥料效应研究,并利用一元二次、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进行拟合,进而优化南疆核桃的N、P2O5、K2O施肥量。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量对核桃的产量影响显著,其中N2P2K2处理的产量、品质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氮肥处理与核桃产量的相关性显著,而磷肥、钾肥对品质的影响更为明显;(2)三元二次回归肥料效应方程的拟合度显著高于一元二次方程,据此测算的核桃推荐施肥量结果为以核桃产量为主要目标情景下,N、P2O5、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0.21、0.59和0.58 kg/株,最佳施肥配比为1.0∶2.8∶2.7,预测最佳产量为8.90 kg/株;而以追求核桃品质为目标时,N、P2O5、K2O最佳施用量范围分别是0.55~0.64、1.37~1.50、0.56~0.62 kg/株。基于“3414”肥效试验和三元二次肥效方程回归测算的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及其配比,可为新疆南疆核桃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3414”肥效试验 产量 品质 推荐施肥量
下载PDF
构建节水抑盐土体构型 促进南疆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龙怀玉 黄元仿 +1 位作者 盛建东 冀宏杰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11期12-15,共4页
新疆的南部(以下简称南疆)光热资源丰富,但因水资源匮乏、土壤含盐分高等因素限制南疆农业生产发展和生态建设,阻碍了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新疆实际,国家开展了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开发与农业资源调... 新疆的南部(以下简称南疆)光热资源丰富,但因水资源匮乏、土壤含盐分高等因素限制南疆农业生产发展和生态建设,阻碍了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新疆实际,国家开展了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开发与农业资源调查,调查研究认为:南疆农业生产必须解决好农业节水和土壤盐分问题,控制土壤盐分是个长期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空间调控,把盐分滞留在耕作层以下是控制南疆土壤盐分危害的基本方法。土体构型对土壤水分、盐分的剖面运动有着显著的影响,合理的土体构型不但可以高效率排盐、抑制盐分向根区运动,而且可以降低渗漏、抑制土壤蒸发、保水保墒,从而提高耕地产能。南疆现在的大多数土体构型的节水保水抑盐性能非常微弱,通过重建土体构型,预期可以降低土壤盐分的作物危害风险80%以上,单位耕地面积农业用水量降低30%~40%,作物产能提升10%~20%,为南疆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抑盐土体构型 农业 高质量发展 科考 南疆
下载PDF
新疆干旱区枣园不同土层土壤全量养分元素含量与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利娜 赵文 +3 位作者 王姝婧 黄瑶 李建贵 王磊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6,共11页
【目的】分析新疆干旱区枣园不同土层土壤全量养分元素含量及其随土层深度而变化的特征,为评价新疆干旱区红枣产区土壤质量、实现土壤养分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新疆红枣主要种植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为“巴州”)... 【目的】分析新疆干旱区枣园不同土层土壤全量养分元素含量及其随土层深度而变化的特征,为评价新疆干旱区红枣产区土壤质量、实现土壤养分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新疆红枣主要种植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为“巴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的21个灰枣园、16个骏枣园为样地,采用野外布点采样、实验室测定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深度分别为0~30、30~60、60~90 cm的土层土壤的pH值、电导率和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全镁、全硫、全硼、全铁、全锰、全锌、全铜的含量与变化特征,参照土壤质量评价养分等级划分标准,对全量养分元素的含量等级进行划分,比较分析4个地区各个采样点土壤全量养分元素的纵向变化特征。【结果】研究区各个采样点的土壤全氮含量均处于缺乏水平;而其全钾含量均丰富;有94.59%的采样点表层土壤中全硫含量超过了其上限值;其土壤各种微量养分元素的含量均未超出其上限值。阿克苏地区及和田地区各个采样点的土壤氧化钙含量均以土壤中层的含量为最高,巴州和喀什地区采样点的土壤氧化钙含量均呈现出随着土层的加深而不断增高的变化趋势。4个地区所有采样点的土壤pH值随着土层的加深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而其电导率均未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其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全硫、全铜的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均不断降低;土壤全硼、氧化铁、全锰的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增加;土壤中氧化钙、氧化镁的含量均呈现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全锌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结论】研究区的土壤全钾含量丰富,而其全硫含量过剩,全氮含量缺乏;同一地区各个采样点的不同土层土壤中全量养分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异系数不同,同一地区的土壤中不同养分元素的丰缺程度不同;不同地区各个采样点的相同土层中土壤全量养分元素的含量不同;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同一地区采样点不同土壤养分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园 土层深度 土壤全量养分元素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新疆高标准农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曹国豪 张丽 +4 位作者 武红旗 轩俊伟 董通 史名杰 朱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7-786,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高标准农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新疆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核密度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新疆高标准农田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结果】(1)通过核密... 【目的】研究新疆高标准农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新疆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核密度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新疆高标准农田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结果】(1)通过核密度空间分析发现,新疆高标准农田在空间上聚集明显,南北疆各有2个显著的高密度聚集区,北疆以塔城地区和昌吉州为“极核”,南疆以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为“极核”的空间分布特征;(2)从建设潜力值分布来看,高建设潜力县市主要分布在新疆区划的西部地州,低建设潜力县市主要分布在新疆区划的东部地州。南疆地区较低建设潜力的县市分布最多,处于较高建设潜力区的研究单元在空间上无明显的聚集,处于高建设潜力区的研究单元主要分布在北疆的塔城地区和阿克苏地区以及南疆的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3)县域尺度上,政策因素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影响较大,各分区的核心交互影响因子均与政策因素有关;斑块尺度上,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明显,核心交互影响因子均与社会经济因素和交通区位因素相关。交互探测结果主要包括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两种交互类型,不同分区下,各影响因子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均具有明显的交互增强作用。【结论】新疆高标准农田在空间上聚集明显,自然环境因素和政策调控因素是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新疆
下载PDF
新疆盐碱地变化及其治理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生堡 乌尔古丽·托尔逊 +3 位作者 唐光木 张云舒 徐万里 马海刚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8-165,共8页
研究盐碱地的变化及其治理措施对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盐渍土开发利用、促进农业健康发展、遏制土壤盐渍化的加重与扩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汇总和对比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新疆盐碱地的变化及其治理措施研究进展。新疆盐... 研究盐碱地的变化及其治理措施对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盐渍土开发利用、促进农业健康发展、遏制土壤盐渍化的加重与扩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汇总和对比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新疆盐碱地的变化及其治理措施研究进展。新疆盐渍化耕地面积达126.39万hm^(2),分布广、类型多、治理难度大,近年来主要应用水利工程、农业耕作、化学改良剂和生物改良等措施对盐碱地进行治理,取得显著效果。但水利工程治理措施费用和养护成本均高,且要求具备丰富的水源和完善的排灌技术;农业改良措施工作量很大,生产成本也较高,易对地面土壤产生损害,且操作不善易对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化学改良措施成本也较高,不适宜较大范围内应用,且过量施用化学改良剂会造成土壤二次污染;生物改良措施经济成本低,其中耐盐植物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但土壤含盐量并没有显著下降。未来在节水灌溉条件下,新疆的盐碱治理需要暗管技术、农业耕作栽培技术、低成本高效生物化学改良产品以及耐盐作物的有机结合,形成节水抑盐、灌排协同、产能提升的盐碱地综合调控技术和治理模式,以推动新疆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新疆绿洲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 水利工程措施 农业改良措施 化学改良措施 生物改良措施 新疆
下载PDF
新疆灰枣园土壤养分与枣果矿质元素关系的多元分析
14
作者 万胜 王利娜 +7 位作者 赵文 张虎国 孙佳 刘丰鸣 易杭 杨智鹏 王姝婧 李建贵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35,共9页
为了研究新疆灰枣园土壤养分与枣果矿质养分间的复杂关系,制定土壤养分因子的优化方案,从而为新疆枣园的科学施肥与精准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对新疆9个灰枣主产县市的20个枣园的枣果矿质元素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运用... 为了研究新疆灰枣园土壤养分与枣果矿质养分间的复杂关系,制定土壤养分因子的优化方案,从而为新疆枣园的科学施肥与精准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对新疆9个灰枣主产县市的20个枣园的枣果矿质元素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运用R语言和SIMCA多元统计软件分析并筛选出影响枣果矿质养分的重要土壤养分因子,并利用Lingo软件建立线性规划方程,探明枣果矿质养分最优时土壤养分因子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枣园土壤皆为碱性土壤,各样点间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各样点间土壤速效钾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各样点间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有效硼、有效锌含量具有极显著性差异;各样点间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枣果矿质营养是土壤养分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影响枣果中的氮、磷、钾、钙、镁、硫、硼、铁、锰、锌、铜含量最大的指标分别为土壤速效钾、有效硼、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硼、有效铁、有效硼、有效锰、有机质、pH值、有效锌,同一土壤养分指标影响着不同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且果实一种矿质元素受不同土壤养分影响皆不同,其中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硼含量对果实矿质元素影响较大。新疆灰枣园土壤养分的最优方案为:当灰枣园土壤p H值为7.30~8.46,有机质为23.24~59.73 g/kg,碱解氮大于63.75 mg/kg,有效磷为92.40~164.67 mg/kg,速效钾为223.25~372.47 mg/kg,交换性钙为437.00~1392.00 mg/kg,交换性镁为124.87 mg/kg,有效硫为412.66 mg/kg,有效硼为1.66~6.05 mg/kg,有效铁为12.21~16.15 mg/kg,有效锰为8.88 mg/kg,有效锌为0.45~1.41 mg/kg,有效铜为2.35~3.86 mg/kg时,灰枣果实的矿质元素含量最优。在对新疆灰枣枣园的施肥管理中,应注重水肥管理的科学性,适时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 H值,提高土壤中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锰和有效锌含量,因地制宜,选择科学的施肥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灰枣 果实矿质养分 偏最小二乘 优化方案
下载PDF
新疆塔额盆地滴灌甜菜临界氮浓度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如霄 崔瑜 +2 位作者 和海秀 罗静静 徐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8-1055,共8页
为确定新疆塔额盆地甜菜(Beta vulgaris L.)的合理施肥量,本研究于2020-2021年开展大田试验,设置0(N0)、75(N75)、150(N150)、225(N225)和300 kg·hm^(-2)(N300)5个氮水平,分析不同施氮量对甜菜苗期、块根形成分化期、叶丛快速生长... 为确定新疆塔额盆地甜菜(Beta vulgaris L.)的合理施肥量,本研究于2020-2021年开展大田试验,设置0(N0)、75(N75)、150(N150)、225(N225)和300 kg·hm^(-2)(N300)5个氮水平,分析不同施氮量对甜菜苗期、块根形成分化期、叶丛快速生长期、块根膨大期、糖分积累期、收获期植株总生物量及氮浓度的影响,构建基于生物量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并计算不同施氮量的氮营养指数,分析其与相对生物量和相对产量的关系,确定甜菜氮营养丰缺情况。结果表明,施氮量从0增加到225 kg·hm^(-2)时,植株生物量呈显著增长趋势,但当施氮量从225增加至300 kg·hm^(-2)时,植株生物量增加不显著。从苗期至收获期,与N0处理相比,N225和N300处理的植株生物量分别增加了82.55%和86.44%。甜菜全生育时期内,植株生物量随施氮量变化表现为N0<N75<N150<N225≈N300。基于生物量的甜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方程决定系数R^(2)为0.974,模型检验参数n-RMSE为16.26%,说明模型稳定性较好。基于植株生物量的氮营养指数表明,甜菜适宜施氮量为150~225 kg·hm^(-2)。氮营养指数与相对生物量、相对产量的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塔额盆地甜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及氮营养指数可以较好地诊断并评价甜菜植株氮营养状况。本研究结果为新疆塔额盆地甜菜氮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甜菜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氮营养指数 氮素营养诊断
下载PDF
新疆克州草原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16
作者 王孔 牙森·沙力 +5 位作者 古建波 麦麦提力·巴合提 古丽娜孜 苏比阿依·甫合提 塔巴娜·阿合买提 巴特尔·巴克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57-64,共8页
采用样线法、网捕法、搜索法于2022年6─7月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6种类型、3个海拔段草原的昆虫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昆虫3034头,隶属于8目23科49种。结果表明:温性荒漠草原昆虫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 采用样线法、网捕法、搜索法于2022年6─7月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6种类型、3个海拔段草原的昆虫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昆虫3034头,隶属于8目23科49种。结果表明:温性荒漠草原昆虫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达2.0881;温性草原化荒漠草原昆虫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其他5类草原的(P<0.05);高寒草原与温性荒漠草原间昆虫群落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263;在低(1500~2000 m)、中(2000~2500 m)、高(3000~3500 m)海拔段间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草原昆虫群落的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其中昆虫的多样性指数与植物的丰富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昆虫的优势度指数与植物的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植物的丰富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多样性 群落 草原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有机酸添加对不同磷肥用量新疆棉田磷素健康状况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超 张凯 +2 位作者 柳萍 杨川 张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明有机酸添加对不同磷肥用量新疆棉田磷素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不同磷肥用量处理(0、50、100、150kg P2O5/hm^(2))的基础上,设置对照(CK)和有机酸添加(OA)处理。研究2019—2020年棉田土壤速效磷、微... [目的]探明有机酸添加对不同磷肥用量新疆棉田磷素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不同磷肥用量处理(0、50、100、150kg P2O5/hm^(2))的基础上,设置对照(CK)和有机酸添加(OA)处理。研究2019—2020年棉田土壤速效磷、微生物生物量磷、碱性磷酸酶活性、植株生物量、植株吸磷量、籽棉产量、经济效益、植物磷素盈余量8个向量指标进行基于雷达图分析的新疆棉田磷素健康综合评价。[结果]有机酸添加对不同磷肥用量新疆棉田磷素健康状况评价结果分别为0.254 5、0.381 3、0.390 4、0.390 2、0.406 5、0.437 2、0.394 0、0.395 1,最终排序为MAP100+OA>MAP100+CK>MAP150+OA> MAP150+CK>MAP50+CK>MAP50+OA>MAP0+OA>MAP0+CK。[结论]45 kg有机酸+100 kg P_(2)O_(5)/hm^(2)处理是新疆棉田磷素健康管理的最优处理,可为新疆棉田磷素健康状况评价提供一个更为客观和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磷肥用量 有机酸 雷达图 磷素健康
下载PDF
不同盐渍化棉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以新疆沙雅县为例
18
作者 吴楚鹏 盛建东 +1 位作者 胡雨彤 成志慧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33-38,55,共7页
为评价新疆沙雅县不同盐渍化棉田土壤肥力质量,探讨绿洲棉田盐渍化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沙雅县核心植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土壤7项理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为评价新疆沙雅县不同盐渍化棉田土壤肥力质量,探讨绿洲棉田盐渍化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沙雅县核心植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土壤7项理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法对棉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盐渍化水平棉田的土壤容重和碱解氮含量无显著差异,非盐渍化棉田与盐渍化棉田的多数养分指标含量差异显著,而盐渍化棉田间的多数指标含量比较接近。非盐渍化棉田与盐渍化棉田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差异显著,盐渍化棉田间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无显著差异,土壤盐渍化影响棉田肥力状况;回归分析可进一步反映它们的关系,土壤全盐量与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呈抛物线变化趋势,随着土壤全盐量的增加,养分有效性降低,土壤生物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积累,当全盐量大于8.83 g/kg时,指数呈上升趋势,土壤全盐量(x)与IFI(y)的回归方程为y=0.6431-0.0636x+0.0036x^(2)(r^(2)=0.48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土壤盐渍化 土壤肥力质量 主成分分析 新疆沙雅县
下载PDF
五家渠市及周边山药种植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19
作者 寇天乐 陈香伊 +3 位作者 丛孟菲 胡洋 孙霞 贾宏涛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22-26,共5页
为深入了解五家渠市及周边山药种植区耕地土壤是否安全,以五家渠市及周边山药种植区内3个乡镇(下泉子村“X”;五家渠市101团六连“L”;五家渠市共青团“G”)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养分和重金属含量,评价研究区耕地土壤质量和污... 为深入了解五家渠市及周边山药种植区耕地土壤是否安全,以五家渠市及周边山药种植区内3个乡镇(下泉子村“X”;五家渠市101团六连“L”;五家渠市共青团“G”)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养分和重金属含量,评价研究区耕地土壤质量和污染情况。结果表明:(1)G区土壤pH值和有效磷含量较X和L区高2.51%、17.52%;速效钾、全钾、有机质的含量较X和L区域低,分别低25.17%、36.12%、27.35%。碱解氮、全氮、全磷在3个乡镇间无显著差异。(2)土壤锌、铜、铅、镉浓度分别为新疆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02%、7.75%、12.84%、100%。(3)土壤锌、铜、铅、镉的含量均小于对应标准下的土壤风险筛选值。单因子污染指数Pi均<1,3个区域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185、0.189、0.179,污染等级为1级,未受污染。该山药种植区土壤养分较充足,且未受铅、镉、锌、铜污染。综上,该研究可为西北干旱区山药种植耕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土壤环境 重金属 土壤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RS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
20
作者 闫晓旭 汪洋 王寅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8期62-65,共4页
以塔里木盆地为研究区域,探究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结合1990—2020年塔里木盆地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规律,探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塔里... 以塔里木盆地为研究区域,探究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结合1990—2020年塔里木盆地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规律,探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的土地利用转化频繁,耕地面积明显增长,共增加了181.37×10^(4)hm^(2),而草地面积呈现出退化态势,共减少了188.43×10^(4)hm^(2),增加的耕地主要由草地转化而来,草地和耕地动态度分别为-0.21%、2.384%,说明气温升高、降水量增长减小及人类活动强度加大三者产生空间协同作用,使得草地大面积缩减以至于逐步退化,而耕地面积有所扩大,使得人地关系矛盾愈加突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影响了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改善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期望此研究结果能为研究区土地资源的有序利用与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驱动因素 人类活动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