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天然植物黑加仑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卢晓梅 张亚楼 +3 位作者 张琰 肖辉 张月明 温浩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4-416,421,共4页
目的:观察新疆天然植物黑加仑水提物对食管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10-1、10-2、10-3g/ml)黑加仑水提物作用不同时间(12、24、36h)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的细胞存活量的影响,以大鼠正... 目的:观察新疆天然植物黑加仑水提物对食管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10-1、10-2、10-3g/ml)黑加仑水提物作用不同时间(12、24、36h)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的细胞存活量的影响,以大鼠正常肝细胞(BRL)为正常对照细胞株;用Bradford法测定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观察黑加仑作用后肿瘤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情况;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黑加仑水提物10-1g/ml组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作用24h后,癌细胞的生长和蛋白合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对正常肝细胞的存活量及蛋白合成均无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二倍体峰前出现凋亡峰,细胞凋亡率为49.6%;并且癌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结论:黑加仑水提物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加仑 食管癌细胞株 ECA109 凋亡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HPV16E6、E7基因的检测与p53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卢晓梅 温浩 +3 位作者 刘辉 林仁勇 张亚楼 张月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感染在新疆哈萨克族(哈族)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并分析HPV16感染与p53过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PCR)技术.检测4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 E6与E7基因表达差异;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感染在新疆哈萨克族(哈族)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并分析HPV16感染与p53过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PCR)技术.检测4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 E6与E7基因表达差异;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中HPV16 E6与E7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15%(14/41)和63.41%(26/41);用免疫组化检出p53蛋白阳性率分别在HPV16 E6阳性组(57.1%)与HPV16 E6阴性组(14.8%)间、HPV16 E7阳性组(42.3%)与HPV16 E7阴性组(6.7%)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用PCR检出HPV16 E6、E7基因在食管癌的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69%(1/13)、46.43%(13/28)和38.46%(5/13)、75.00%(21/28),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p53基因突变与HPV16感染在哈族食管癌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相互促进作用;另外,HPV16 E6与E7基因和哈萨克族食管癌病理组织学分级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哈萨克族 P53蛋白 人乳头状瘤病毒16E6 人乳头状瘤病毒16E7
下载PDF
新疆静脉注射毒品者输血传播病毒的检测及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马秀敏 林仁勇 +4 位作者 阿曼古丽 阿斯哈尔 张韬 许晏 张跃新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 )静脉注射毒品者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方法 :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 10 2例汉族、维吾尔族、回族静脉注射毒品者血清中TTVDNA ,以 38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 ,比较静脉注射毒品者中TT...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 )静脉注射毒品者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方法 :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 10 2例汉族、维吾尔族、回族静脉注射毒品者血清中TTVDNA ,以 38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 ,比较静脉注射毒品者中TTVDNA阳性率是否与共用注射器有关。将一例维吾尔族TTV阳性扩增产物插入pGEM -TEasy载体 ,测序并序列分析。结果 :静脉注射毒品者TTVDNA阳性率为 32 35 % ,显著高于正常体检者 (5 2 6 % ) ,P <0 0 5。静脉注射毒品者中汉族、维吾尔族、回族TTVDNA阳性率分别为 32 6 1% (15 4 6 )、35 14 % (13 37) %、2 6 32 % (5 19) ,各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静脉注射毒品者TTVDNA阳性率与共用注射器有关 (P <0 0 5 )。一例维吾尔族TTVDNA部分核苷酸测序 ,与日本株 (AB0 0 8394 )比较同源性为 98% ,属于G1a型。结论 :静脉注射毒品者是TTV感染的高危人群。一例维吾尔族TTV核酸序列与日本株 (AB0 0 8394 )相比有高度同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静脉注射 毒品依赖 输血传播 病毒检测 核苷酸序列
下载PDF
新疆南部戊肝疫区间隔20年后局部再爆发的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邹林樾 廖力夫 赵素元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4年第2期14-16,共3页
为了探讨戊肝流行 2 0年后再爆发的特点 ,对 2 0 0 1年喀什地区莎车县某乡戊型肝炎的流行和临床特点进行了调查 ,并对病后半年的部分病例用ELISA方法检测戊肝抗体水平。结果发生在 1981~ 1983年大流行时散发病的疫区 ,间隔 2 0年后再... 为了探讨戊肝流行 2 0年后再爆发的特点 ,对 2 0 0 1年喀什地区莎车县某乡戊型肝炎的流行和临床特点进行了调查 ,并对病后半年的部分病例用ELISA方法检测戊肝抗体水平。结果发生在 1981~ 1983年大流行时散发病的疫区 ,间隔 2 0年后再次局部爆发戊肝 ,乡总患病率 0 .6 4 % (16 7/ 2 5 979) ,分布在相邻六个自然村 ,每村平均患病人数为 2 8人。饮用水为手压井 (地下水 ) ,全年以 8~ 12月为一高峰 ,均为维族农民 ,男 98人 ,女 6 9人 ,最大年龄 5 4岁 ,最小年龄 12岁 ,中位年龄 2 8.9岁。临床表现符合急性黄疸型肝炎 ,病情轻 ,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抽查病例中病后半年抗 HEVIgG阳性率 6 8% ,IgM阳性率 16 % ,双阳性 12 %。首发病例传染源尚不清楚 ,可排除水源和食物污染 ,流行和临床特征符合戊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爆发流行 戊型肝炎 抗体水平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卢晓梅 林仁勇 +3 位作者 张亚楼 阿孜古丽 张月明 温浩 《地方病通报》 2003年第4期26-28,共3页
为了解HPV16感染后E6E7基因变化在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 ,以及HPV16E6E7基因与食管癌病理组织分级的关系 ,采用聚合酶链 (PCR)技术 ,检测 82例食管癌及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HPV 16E6E7基因差别。食管癌、癌旁正常粘膜组HPV16E6E... 为了解HPV16感染后E6E7基因变化在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 ,以及HPV16E6E7基因与食管癌病理组织分级的关系 ,采用聚合酶链 (PCR)技术 ,检测 82例食管癌及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HPV 16E6E7基因差别。食管癌、癌旁正常粘膜组HPV16E6E7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 3 4. 15 % ( 14 /4 1)和 19. 5 1% ( 8/4 1) ,63 . 41% ( 2 6/4 1)和48. 78% ( 2 0 /4 1) ,差别均无显著性 (P >0 . 0 5 )。然而 ,在食管癌组织的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中HPV16E6E7的检出率分别为 7. 69% ( 1/13 )和 46. 43 % ( 13 /2 8) ,3 8. 46% ( 5 /13 )和 75 % ( 2 1/2 8) ,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提示HPV16E6E7基因与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及癌组织分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E6基因 E7基因 食管癌 哈萨克族 新疆
下载PDF
谷胱甘肽转硫酶M1和T1基因型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卢晓梅 张月明 +4 位作者 林仁勇 张亚楼 阿孜古丽 胡预兵 温浩 《疾病控制杂志》 2003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 为探讨与致癌物代谢有关的谷胱甘肽转硫酶 (GST) T1和 M1基因多型性与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 (PCR)技术 ,分析新疆食管癌高发民族中 GSTM1和 GSTT1基因型分布的差异。结果  GSTM1基因在食管癌、癌旁正... 目的 为探讨与致癌物代谢有关的谷胱甘肽转硫酶 (GST) T1和 M1基因多型性与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 (PCR)技术 ,分析新疆食管癌高发民族中 GSTM1和 GSTT1基因型分布的差异。结果  GSTM1基因在食管癌、癌旁正常粘膜对照组中缺失率分别为 4 1.4 6 % (17/ 4 1)、34.15 % (14 / 4 1) ;GSTT1基因缺失率的分别为 4 8.78% (2 0 / 4 1)、5 1.2 2 % (2 1/4 1) ,差别均无显著性。同时 ,在食管癌组织的高分化组、中低分化组中 GSTT1和 GSTM1基因缺失率分别为 6 1.5 4 % (8/ 13)、4 2 .86 % (12 / 2 8)、15 .38% (2 / 13)、5 3.5 7% (14 / 2 8) ,其中 GSTM1基因缺失率在高、中低分化组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硫酶 M1 T1 基因型 新疆 哈萨克族 食管癌 GST 流行病学 肿瘤
下载PDF
哈萨克族食管癌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卢晓梅 张月明 +6 位作者 林仁勇 张亚楼 阿孜古丽 吴明拜 张铸 伊力亚尔 温浩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筛选并克隆在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与正常食管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 (1)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构建哈族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2)克隆、鉴定食管癌组织特异表... 目的 筛选并克隆在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与正常食管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 (1)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构建哈族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2)克隆、鉴定食管癌组织特异表达的基因;(3)登录Genbank,运用 Blastn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了消减效率高的哈族食管鳞癌 cDNA消减文库,对其中 6 个克隆的插入cDNA片断进行测序,经检索Genbank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与跨膜受体、乳腺癌转录因子、蛋白剪接基因及染色体1、8不同区域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 通过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哈族食管鳞癌cDNA消减文库,并分析鉴定了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筛选鉴定食管鳞癌特异性基因及其全长克隆、功能研究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克族食管癌 抑制性消减杂交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