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课程网络平台的使用与推广 被引量:6
1
作者 苏德奇 黄云飞 +2 位作者 刘涛 田薇 张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478-1479,共2页
本文对新疆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课程网络平台的框架设计、内容设置与建设更新、网站的推广与使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就网络平台建设与推广进行了深入的探实践索,为我校课程中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新疆医科大学 卫生毒理学 网络平台 使用 推广
下载PDF
卫生毒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9
2
作者 黄云飞 田薇 +2 位作者 苏德奇 陈艳 张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1136-1137,共2页
卫生毒理学作为一门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在预防医学医学体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应用性学科,其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卫生毒理学的实验教学是以动物实验为主展开的。目前在实验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实... 卫生毒理学作为一门预防医学的基础课程,在预防医学医学体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应用性学科,其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卫生毒理学的实验教学是以动物实验为主展开的。目前在实验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主动性不足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调整实验项目、改革考核方式以及规范实验报告等措施,以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获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毒理学 实验教学 动物实验 目标 改革 对策
下载PDF
卫生毒理学实验教学考核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薇 黄云飞 +1 位作者 苏德奇 陈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52-253,共2页
卫生毒理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其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对新疆医科大学2009级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毒理学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初步改革实践,探讨提高卫生毒理学的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卫生毒理学 实验教学 考核模式 改革 实践
下载PDF
《卫生毒理学》民汉合班教学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德奇 黄云飞 +2 位作者 刘涛 田薇 张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52-553,共2页
民汉合班教学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在高校采取的战略性措施之一,对高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疆医科大学已经实施民汉合班教学的大背景下,为了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本研究以《卫生毒理学》课程民汉合班教学为例,从教、学、管等... 民汉合班教学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在高校采取的战略性措施之一,对高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疆医科大学已经实施民汉合班教学的大背景下,为了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本研究以《卫生毒理学》课程民汉合班教学为例,从教、学、管等方面系统地思考了民汉合班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为全校其他课程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毒理学 民汉合班 教学
下载PDF
口试考核法在卫生毒理学课程中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6
5
作者 田薇 黄云飞 +1 位作者 苏德奇 张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62-263,共2页
目的初步探索口试考核法在卫生毒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和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2013级预防医学专业的3个班级采用口试考核法进行卫生毒理学理论教学考核模式的初步改革实践。结果预防医学2013级3个班级的口试平均成绩分别为64.00、... 目的初步探索口试考核法在卫生毒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和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2013级预防医学专业的3个班级采用口试考核法进行卫生毒理学理论教学考核模式的初步改革实践。结果预防医学2013级3个班级的口试平均成绩分别为64.00、84.15及82.07分。采用口试考核法进行卫生毒理学课程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采用传统闭卷笔试考核成绩(P<0.05)。结论口试考试法是提高卫生毒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措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毒理学 考核模式 改革
下载PDF
卫生毒理学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对教学的影响
6
作者 黄云飞 田薇 +1 位作者 刘涛 苏德奇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15期161-162,共2页
为了提高卫生毒理学课程教学成效,文章首先论述了卫生毒理学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历程,然后论述了卫生毒理学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对“教”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卫生毒理学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对“学”的影响。
关键词 卫生毒理学课程 考核方法 实验课教学
下载PDF
毒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艳 田丽婷 +1 位作者 苏德奇 马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0期1013-1014,共2页
关键词 精品课程 毒理学 课程建设 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学生参与 自主学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法医毒理学》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云飞 张慧霞 +2 位作者 田薇 苏德奇 张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351-1352,共2页
《法医毒理学》是法医学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提高其教学质量对培养高素质的法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分析当前《法医毒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为进一步提升其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内容提... 《法医毒理学》是法医学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提高其教学质量对培养高素质的法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分析当前《法医毒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为进一步提升其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内容提出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研究 改革
下载PDF
“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思考与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静 黄云飞 +3 位作者 苏德奇 田薇 刘涛 张晨 《中国校外教育》 2017年第9期66-67,共2页
结合本教研室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讨论了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案例准备、教师培训、实施难点等内容,并进一步总结了"... 结合本教研室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讨论了在《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案例准备、教师培训、实施难点等内容,并进一步总结了"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学习” 教学模式 毒理学基础教学
下载PDF
新疆驴奶业开发利用研究初探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杨浩峰 马龙 +1 位作者 赵效国 苏德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年第4期22-24,共3页
本文结合目前新疆驴业养殖及驴奶开发的现状,从驴奶的保健作用、营养成分、研究现状及展望几个方面介绍了驴奶这一特殊奶资源。
关键词 驴奶 营养 保健作用 新疆
下载PDF
新疆葡萄叶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侯斌峰 马龙 +1 位作者 张煊 田丽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品种的葡萄嫩叶、老叶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白藜芦醇的含量,为新疆葡萄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博乐、和田、鄯善、焉耆等地区秋季采摘葡萄叶样品中白藜芦醇含量进行检测,比较同品...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品种的葡萄嫩叶、老叶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白藜芦醇的含量,为新疆葡萄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博乐、和田、鄯善、焉耆等地区秋季采摘葡萄叶样品中白藜芦醇含量进行检测,比较同品种的葡萄嫩叶、老叶及不同地区葡萄叶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乌鲁木齐、博乐地区同品种葡萄嫩叶、老叶中白藜芦醇含量不同,鄯善产马奶子葡萄叶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592.83μg/g,博乐产红提葡萄叶中未检出白藜芦醇。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适用于不同品种葡萄叶中白藜芦醇含量测定;新疆各地区产葡萄嫩叶、老叶中白藜芦醇含量不同;同品种葡萄叶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白藜芦醇含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藜芦醇 葡萄叶 含量分析
下载PDF
新疆地区4998例乳腺病变冷冻切片延迟诊断及误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巧稚 楚慧 +1 位作者 张巍 李旭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病变中冷冻切片诊断引起延迟诊断及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乳腺冷冻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乳腺病变术中冷冻切片4998例,以石蜡切片作为诊断的最终结果与冷冻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乳腺病变术中冷冻标本... 目的 探讨乳腺病变中冷冻切片诊断引起延迟诊断及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乳腺冷冻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乳腺病变术中冷冻切片4998例,以石蜡切片作为诊断的最终结果与冷冻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乳腺病变术中冷冻标本平均每年999.6例,符合诊断共4970例(99.44%),其中良性病例4726例(94.56%),恶性病例272例(5.44%);延迟诊断16例,占总例数的0.32%;假阴性11例,假阳性1例,分别占总例数的0.22%和0.02%。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假浸润、腺病伴导管上皮增生、硬化性腺病和乳腺神经内分泌癌在冷冻组织形态上易导致延迟或误诊。结论 女性乳腺病变就诊意识提高,乳腺病变组织形态多样,冷冻切片取材局限、冷冻切片质量不一、病理医师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等因素是造成延迟和误诊的原因,加强病理医师诊断技术,提高冷冻切片质量,与外科及时沟通、协作对减少延迟和误诊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冷冻切片 延迟诊断 误诊
下载PDF
新疆特有染发剂海娜粉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薇 陈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886-887,共2页
目的探讨新疆特有染发剂海娜粉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观察海娜粉的急性经口毒性及其对皮肤、眼睛的刺激强度。结果海娜粉的小鼠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5 000m... 目的探讨新疆特有染发剂海娜粉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观察海娜粉的急性经口毒性及其对皮肤、眼睛的刺激强度。结果海娜粉的小鼠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5 000mg/kg;对小鼠皮肤刺激属0~<0.5级,即为无刺激性;对小鼠眼刺激积分为0,即为无刺激性。结论新疆特有染发剂海娜粉属无急性毒性、无刺激性的天然染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娜粉 急性毒性 皮肤刺激 眼刺激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教学基础的形成性评价在《卫生毒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薇 黄云飞 +1 位作者 刘涛 苏德奇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0年第6期81-83,共3页
目的为提高《卫生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性评价实施教学改革。方法2020年3月选取新疆医科大学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2个班级,采用形成性评价模式开展《卫生毒理学》课程考核,并与2014级预防医学专业1个班级卫... 目的为提高《卫生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性评价实施教学改革。方法2020年3月选取新疆医科大学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2个班级,采用形成性评价模式开展《卫生毒理学》课程考核,并与2014级预防医学专业1个班级卫生毒理学成绩比较。结果预防2014级与预防2015-1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2,P<0.05),与预防2015-2班的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2,P>0.05);2014级与2015-1班(χ^2=13.141)、2015-2班(χ^2=4.130)学生的及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形成性评价考核班级的平均成绩、及格率均不同程度高于未采用形成性评价的班级。结论教学过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使用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改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毒理学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原文传递
《卫生毒理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德奇 田薇 +1 位作者 黄云飞 刘涛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0年第6期84-86,共3页
目的以新冠疫情下《卫生毒理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例,探讨"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和效果。方法通过线上MOOC课程教学资源筛选,选用合适的教学软件,通过线上集体备课,构建学习小组,发布形成性评价考核方案与要求,根据... 目的以新冠疫情下《卫生毒理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例,探讨"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和效果。方法通过线上MOOC课程教学资源筛选,选用合适的教学软件,通过线上集体备课,构建学习小组,发布形成性评价考核方案与要求,根据线上线下不同特点,综合学情分析,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法学法,严格学习过程管理,借助网络实时互动答疑。结果与线下授课比较,在学生构成、考核方式及末考试卷难易度相当情况下,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卫生毒理学》期末考核成绩有明显提升。结论合理利用网络,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毒理学 混合式教学 考核成绩
原文传递
2007-2011年新疆碘缺乏病高危地区补碘措施效果评价
16
作者 李小虎 陈艳 《农垦医学》 2014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碘缺乏高危地区重点人群通过碘盐价格补贴干预后碘营养水平,为新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用直接滴定法GB/T13025.7-1999测定食盐的碘离子浓度,和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107-2006)测定尿碘中碘... 目的:了解新疆碘缺乏高危地区重点人群通过碘盐价格补贴干预后碘营养水平,为新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用直接滴定法GB/T13025.7-1999测定食盐的碘离子浓度,和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107-2006)测定尿碘中碘水平。结果:于2007年至2011年在新疆碘缺乏病高危地区7个县市,共抽检盐样10 180份,碘盐覆盖率由2007年的70.19%上升到2011年的95.88%;合格碘盐食用率也由61.14%逐步提高到94.66%;抽取9 911份儿童尿样及2 663份妇女尿样,学生尿碘中位数水平由2007年的74.85?g/L提高到2011年的211.525?g/L;妇女尿碘中位数由2007年的82.09?g/L提高到2011年的227.29?g/L;结论:针对碘缺乏病高危地区的措施效果明显,但部分人群出现了碘营养过剩情况,在补碘时,应根据尿碘监测水平,科学补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缺乏病 尿碘 碘营养 碘盐
下载PDF
染发剂海娜粉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薇 陈艳 +1 位作者 李玉革 陈磊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美发护发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普遍为广大公众所接受。目前我国中、老年人使用染发剂已很普遍,青年中的使用者亦在快速增加。估计使用者有5千万至8千万,且有逐年增加之趋势[1]。由于染发剂成分复杂,可能具有致癌、致突变性。
关键词 海娜粉 急性毒性 致突变性
原文传递
益生菌灌服/健康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对大鼠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18
作者 郑文璐 李莉 +2 位作者 王昆 赵马依拉·买买提 赵效国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6-10,共5页
目的观察益生菌灌服/健康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对大鼠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70只SD雌性大鼠和35只SD雄性大鼠,2:1合笼交配交配成功后随机抽取10只雌鼠为对照组(记为第0天),其余60只雌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 目的观察益生菌灌服/健康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对大鼠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70只SD雌性大鼠和35只SD雄性大鼠,2:1合笼交配交配成功后随机抽取10只雌鼠为对照组(记为第0天),其余60只雌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G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血糖≥16.7 mmol/L)后将40只大鼠分为一、二、三、四组,每组各10只。第5天一组大鼠予359.708 mg/kg益生菌补充剂灌胃,二组大鼠予1 mL/100g的健康大鼠粪菌混悬液灌胃,三组大鼠给予359.708 mg/kg益生菌补充剂、1mL/100 g健康大鼠粪菌混悬液灌胃,四组与对照组大鼠予10 mL/kg的PBS缓冲液灌胃,各组大鼠每日灌胃1次,连续14天。第19天取各组大鼠,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算血糖;第20天取各组大鼠,麻醉后留取结肠内容物及结肠组织,采用GC-2010气相色谱仪测算大鼠结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及异丁酸)含量,分别采用RT-q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结肠组特异性G蛋白偶联游离脂肪酸受体(GPR43)、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mRNA及蛋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第20天四组大鼠糖耐量低,结肠内容物乙酸、丁酸、异丁酸含量低,结肠组织GPR43 mRNA、GLP-1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P均<0.05)。与四组相比,一、二、三组大鼠糖耐量高,第20天时结肠组织GPR43 mRNA、GLP-1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P均<0.05)。结论益生菌灌服/健康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可改善大鼠GDM,益生菌灌服/健康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可能通过增加结肠内容物中SCFAs含量,提高结肠组织GPR43、GLP-1mRNA及蛋白表达,改善大鼠的G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益生菌 短链脂肪酸 特异性G蛋白偶联游离脂肪酸受体 肠道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 糖耐量 妊娠期糖尿病
下载PDF
肉苁蓉乙醇提取物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由淑萍 赵军 +3 位作者 马龙 木克热木.吐地买提 张石蕾 刘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4-510,共7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乙醇提取物肉苁蓉苯乙醇样糖苷(CPh G)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鳖甲软肝片(0.6 g·kg-1)阳性药对照组、CPh G 0.125,0.25和0.5 g·kg-1组,CP... 目的探讨肉苁蓉乙醇提取物肉苁蓉苯乙醇样糖苷(CPh G)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鳖甲软肝片(0.6 g·kg-1)阳性药对照组、CPh G 0.125,0.25和0.5 g·kg-1组,CPh G组每组13只,其他每组12只,皮下和尾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ig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共15周。测定大鼠肝指数,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纤维化,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变化,羟脯氨酸(Hy P)测定试剂盒测定肝匀浆中Hy P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指数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胶原纤维延伸连接,包绕整个肝小叶使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大方型假小叶形成;模型组大鼠血清中GPT,GOT,ALP,TP和ALB含量及肝匀浆中Hy P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CPh G 0.125,0.25和0.5 g·kg-1能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指数(P<0.05),肝组织形态与正常对照组接近,血清中GPT,GOT,ALP,TP和ALB含量及肝匀浆中Hy P含量降低(P<0.05,P<0.01),且能抑制肝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 CPh G能降低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胶原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样糖苷 肝纤维化 胶原蛋白
下载PDF
琐琐葡萄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4
20
作者 俞丹 马龙 +2 位作者 赵军 刘涛 张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33-535,共3页
目的:测定琐琐葡萄多糖中半乳糖醛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间羟基联苯法对琐琐葡萄多糖中的半乳糖醛酸进行含量测定,并研究了四硼酸钠/硫酸溶液用量,加酸后沸水浴时间、间羟基联苯溶液用量及中性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该测定方法不受中... 目的:测定琐琐葡萄多糖中半乳糖醛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间羟基联苯法对琐琐葡萄多糖中的半乳糖醛酸进行含量测定,并研究了四硼酸钠/硫酸溶液用量,加酸后沸水浴时间、间羟基联苯溶液用量及中性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该测定方法不受中性糖的影响,并测得琐琐葡萄多糖中半乳糖醛酸的平均百分含量为38.17%,RSD为1.65%。结论:间羟基联苯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对琐琐葡萄多糖中的半乳糖醛酸含量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琐琐葡萄多糖 糖醛酸 含量测定 间羟基联苯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