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新疆地区血培养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1
作者 员静 杨洁 +1 位作者 陈丽 季萍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8年第12期56-60,共5页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和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MIC)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全年新疆地区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细菌4448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和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MIC)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全年新疆地区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细菌4448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5.4%,革兰阴性杆菌占44.6%.前十位的分离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3.3%)、大肠埃希菌(22.6%)、金黄色葡萄球菌(10.0%)、肺炎克雷伯菌(8.7%)、屎肠球菌(4.1%)、鲍曼不动杆菌(3.2%)、阴沟肠杆菌(2.5%)、粪肠球菌(1.7%)、铜绿假单胞菌(1.3%)及肺炎链球菌(1.1%).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4.8%(111/447)和75.5%(1117/1479),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分别为4.1%、 1.7%,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9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分别为2.2%、 0.6%,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20%,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1.4%,低于屎肠球菌,屎肠球菌对受试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分别为CR-ECO 0.89%(9/1006)及CR-KPN7.0%(27/38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1.2%、 64.7%,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5.9%、 18.8%.结论:本年度新疆地区血培养标本分离菌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控制院内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临床分离菌 敏感性
下载PDF
2011—2012年我院临床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涛 季萍 张朝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2011—2012年临床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临床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共分离899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72.5%,...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2011—2012年临床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临床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共分离899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72.5%,革兰阳性球菌27.5%。肠杆菌科常见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耐药率低,其中2年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31.6%、53.9%和31.4%、33.6%;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妥布霉素耐药率低,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偏高,泛耐药株(PDR)2年检出率为2.1%、5.5%;未发现耐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MRSA和MRSCN两年的检出率分别为51.5%、42.6%和79.6%、86.3%。结论监测结果对临床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细菌耐药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监测
下载PDF
新疆地区2012年度细菌耐药监测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季萍 张琼 张朝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0-356,共7页
目的了解2012年新疆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2012年新疆地区14家三甲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常见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CLSI2013年版判断结果。数据分析采用WHON... 目的了解2012年新疆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2012年新疆地区14家三甲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常见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CLSI2013年版判断结果。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株1837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051株(27.5%1,革兰阴性菌13323株(72.5%)。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占革兰阴性杆菌的65.6%;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占革兰阴性杆菌的34.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平均分别为44.7%和74.6%,未检出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耐药株。肠球菌属细菌中粪肠球菌对所测试的抗菌药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耐万古霉素(VRg)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为4.9%和2.8%,耐替考拉宁粪肠球菌检出率为11.1%明显高于屎肠球菌,已发现耐利奈唑胺粪肠球菌(0.4%)和屎肠球菌(0.3%)。肺炎链球菌按照颅内感染折点判定,青霉素耐药率为68.9%,按照非颅内感染折点判断,青霉素耐药率为1.0%;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酶烯酶占0.8%~9.2%。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或泛耐药。结论新疆地区细菌耐药性从整体情况看,细菌耐药情况普遍存在,也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要引起医院及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敏试验 耐药率 多重耐药菌
下载PDF
新疆2016-2018年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研究
4
作者 员静 陈丽 +1 位作者 刘浩楠 陈娜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23期3615-3619,共5页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2016-2018年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新疆自治区细菌耐药监测网36家医院2016-2018年血液标本15707份,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7982株。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982株革兰阴性菌中,...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2016-2018年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新疆自治区细菌耐药监测网36家医院2016-2018年血液标本15707份,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7982株。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982株革兰阴性菌中,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50.3%)、肺炎克雷伯菌(21.9%)、鲍曼不动杆菌(6.4%)、阴沟肠杆菌(4.3%)和铜绿假单胞菌(3.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在50.0%以上。2016-2018年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3%、1.6%、1.1%,耐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9%、8.5%、11.4%。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低于42.0%外,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总体较高。结论新疆地区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问题很严峻,应高度重视该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加强感染控制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细菌 药物耐受性 革兰阴性菌
下载PDF
血清清蛋白不同方法学建立可比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涛 王亮 张朝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溴甲酚绿法与溴甲酚紫法测定血清清蛋白(ALB)是否可以建立可比性。方法用RocheCobas8000(溴甲酚绿法)检测系统为靶机,建立BeckmanDXC800(溴甲酚紫法)检测系统。按照NCCLS的EP9-A2方案,分别测定患者血清ALB,分析测定结... 目的探讨溴甲酚绿法与溴甲酚紫法测定血清清蛋白(ALB)是否可以建立可比性。方法用RocheCobas8000(溴甲酚绿法)检测系统为靶机,建立BeckmanDXC800(溴甲酚紫法)检测系统。按照NCCLS的EP9-A2方案,分别测定患者血清ALB,分析测定结果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临床接受范围,判断可比性。结果溴甲酚绿(BCG)法与溴甲酚紫(BCP)法测定结果相比,在线性范围内,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呈高度相关(Y=1.053X—1.6l,r=0.993)。在医学决定水平为20,35和52g/L时,BCP法预期相对偏倚分别为-2.721%,0.73%和2.234%。结论临床接受性能评价结果显示,不同方法学测定血清清蛋白在精密度、正确度可接受、线性范围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建立可比性,结果可以互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清蛋白 方法学比较 结果互认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KPC与NDM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丽 员静 +2 位作者 杨洁 热那古.艾山 季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569-4571,4575,共4页
目的检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KPC和NDM耐药基因,分析耐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医院27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科细菌,筛选出耐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改良Hodge试... 目的检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KPC和NDM耐药基因,分析耐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医院27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科细菌,筛选出耐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初筛,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细菌产KPC和NDM耐药基因。结果针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27株菌,用改良的Hodge试验5株阳性,有9株经PCR扩增检测细菌产KPC基因,有13株经PCR扩增检测细菌产NDM耐药基因;基因测序比对结果为KPC-2型碳青霉烯酶和NDM-1型耐药基因。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主要携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和NDM-1型耐药基因,临床与实验室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 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