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邹红云 余伍忠 +4 位作者 王惠妩 何江 杨柳 盖玉萍 焦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471-2474,共4页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的临床意义,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74例荨麻疹、63例过敏性紫癜、23例湿疹以及77例变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的临床意义,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74例荨麻疹、63例过敏性紫癜、23例湿疹以及77例变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237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为67.1%,各组IgG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主要食物致敏源谱系既有相同性也有一定差异性,其中鸡蛋和牛奶是所有疾病组中检出阳性率最高的两种食物。食物不耐受患者中,对1、2种食物不耐受者居多。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不耐受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密切相关性。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特异性IGG 食物不耐受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11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明霞 李风森 王惠妩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0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11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就诊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分析该地区哮喘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的规律,为哮喘防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针对11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患者一般情况、首次发作原因、经常发病原因、发作季节进...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11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就诊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分析该地区哮喘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的规律,为哮喘防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针对11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患者一般情况、首次发作原因、经常发病原因、发作季节进行分析。结果①环境因素:上呼吸道感染的914例,占79.5%;冷空气刺激的885例,占77.0%;刺激性气味的885例,占77.0%,其中油烟刺激的578例(50.3%);发作季节以冬季为主的578例,占50.3%;②宿主因素:不同年龄组的不同性别哮喘患者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95,P<0.05);有明确过敏史的750例,占65.2%,其中有过敏性鼻炎的632例(55.0%);有明确的哮喘家族史的488例,占42.4%。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哮喘发生和(或)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以上呼吸道感染、冷空气刺激、刺激性气味、过敏史为主。在预防过程中要重视以上主要危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以减少哮喘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地区 支气管哮喘 哮喘危险因素
下载PDF
HLA-DR1、3、15与新疆地区人群变应性鼻炎的关联分析
3
作者 刘雪莉 张彤 向阳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研究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DR1、3、15等位基因在新疆地区人群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42例新疆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AR组)的HLADR1、3、15等位... 目的:研究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DR1、3、15等位基因在新疆地区人群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42例新疆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AR组)的HLADR1、3、15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另选择同地区4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变应性鼻炎组携带HLADR1、3、15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10.71%、0%、21.42%,对照组分别为1.11%、3.33%、4.44%。两组携带HLADR1、15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数比分别12.00和7.69。)。结论:HLADR1和HLADR15等位基因是新疆地区人群中变应性鼻炎重要危险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HLA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 关联分析 人群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变应性鼻炎患者 等位基因 对照研究 表达及 对照组 健康者 统计学
下载PDF
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在儿童常见慢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邹红云 王惠妩 +2 位作者 余伍忠 何江 盖玉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651-2653,共3页
目的:探索引起本地区儿童食物不耐受的主要食物致敏源,为儿童常见慢性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以变态反应科、皮肤科、儿科和呼吸科门诊就诊的8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食物不耐受体外检测试剂盒(ELISA方... 目的:探索引起本地区儿童食物不耐受的主要食物致敏源,为儿童常见慢性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以变态反应科、皮肤科、儿科和呼吸科门诊就诊的8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食物不耐受体外检测试剂盒(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例门诊患儿中,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总阳性率为86.2%(75/87).牛奶、鸡蛋/蛋白/蛋黄、小麦3种食物的特异性IgG阳性率位居前3位,其次分别为大米、大豆、虾、螃蟹、西红柿、牛肉、玉米、鳕鱼、蘑菇、鸡肉、猪肉.IgG浓度分级结果表明,除鳕鱼外,各种食物均以引起轻度不耐受(IgG浓度+1级)为主.IgG阳性患儿中,对1~2种食物不耐受者居多,占IgG阳性升高患儿的69.33%(52/75).除男性患儿虾的IgG阳性百分比显著高于女性患儿(P<0.05)外,其余各种食物的IgG阳性百分比在不同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牛奶、鸡蛋/蛋白/蛋黄和小麦是本地区患儿食物不耐受最常见的主要致敏源,儿童尤其是已有相应一些临床症状的患儿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儿童一些常见慢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特异性IGG 食物不耐受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惠妩 邹红云 +2 位作者 余伍忠 盖玉萍 焦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09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中13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20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有139例检测到1-13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升高,总阳性率为66.5%(139/209);...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09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中13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20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有139例检测到1-13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升高,总阳性率为66.5%(139/209);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10%以上)的主要致敏食物有2种,分别为鸡蛋(39.2%)和牛奶(38.8%);食物特异性IgG浓度分级结果表明,鸡蛋和牛奶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食物不耐受,而其余多数食物则以引起轻度不耐受(即IgG浓度为+1级)为主。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性别患儿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7岁以下年龄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77.9%)显著高于7-14岁年龄组患儿阳性率(59.8%,P<0.05);汉族和少数民族两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种食物IgG阳性率比较发现,汉族患儿鸡蛋特异性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少数民族患儿(P<0.05),少数民族患儿鳕鱼特异性IgG阳性率显著高于汉族(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过敏性紫癜具有密切相关性,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过敏性紫癜病因诊断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特异性IGG 过敏性紫癜 儿童
下载PDF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邹红云 余伍忠 +4 位作者 王惠妩 何江 杨柳 盖玉萍 焦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118-120,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63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63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有44例检测到1~12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升高,总阳性率为69.8%(44/63);特异性IgG阳性率在... 目的 探讨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63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63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有44例检测到1~12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升高,总阳性率为69.8%(44/63);特异性IgG阳性率在10%以上的主要致敏食物有5种,阳性率由高至低分别为牛奶(34.9%),鸡蛋(30.2%),小麦(23.8%),螃蟹(11.1%),大豆(11.1%);食物特异性IgG浓度分级结果表明,多数食物以引起轻度不耐受(即IgG浓度为+1级)的病例为主;患者食物不耐受检出阳性率以及14种食物IgG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食物不耐受阳性患者中,对1~2种食物不耐受者所占比例较多(分别为45.4%和36.4%).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性紫癜具有密切相关性.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过敏性紫癜防治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特异性IGG 食物不耐受 过敏性紫癜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在慢性荨麻疹病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邹红云 王惠妩 +2 位作者 余伍忠 何江 盖玉萍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0年第6期375-377,共3页
探讨慢性荨麻疹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为其病因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美国B IOMER ICA公司生产的食物不耐受体外检测试剂盒(ELISA方法)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4例患者... 探讨慢性荨麻疹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为其病因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美国B IOMER ICA公司生产的食物不耐受体外检测试剂盒(ELISA方法)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4例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为63.5%(47/74)。IgG阳性率在10%以上的食物有六种,阳性率由高至低分别为鸡蛋(24.3%)、牛奶(24.3%),螃蟹(18.9%)、大豆(18.3%)、小麦(17.6%)、虾(13.5%)。IgG浓度分级结果表明,仅对1种食物不耐受者居多,占全部IgG阳性病例的46.8%(22/47);男、女患者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以及各种食物的IgG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与食物不耐受密切相关,鸡蛋、牛奶、螃蟹、大豆、小麦、虾是本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最常见的主要致敏源,食物不耐受检测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病因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特异性IGG 食物不耐受 慢性荨麻疹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变应性鼻炎表观遗传现象IL-4、IFN-γ基因甲基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娄重章 王惠妩 +4 位作者 杨清 姜孝芳 张清全 穆尼热·穆合塔尔 高丽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795-797,共3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IL-4、IFN-γ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不同人群AR中的差异。方法:选择维吾尔族、汉族AR患者各50例,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IL-4、IFN-γ基因的甲基化。结果:维吾尔族、汉族AR患者IL-4基...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IL-4、IFN-γ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不同人群AR中的差异。方法:选择维吾尔族、汉族AR患者各50例,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IL-4、IFN-γ基因的甲基化。结果:维吾尔族、汉族AR患者IL-4基因启动子区完全甲基化率为44%(22/50)和48%(24/50),未甲基化率为26%(13/50)和22%(11/50),甲基化与未甲基化共存率为30%(15/50)和30%(15/50);维吾尔族、汉族AR患者IFN-γ基因启动子区完全甲基化率为12%(6/50)和16%(8/50),未甲基化率8%(4/50)和10%(5/50),甲基化与未甲基化共存率为80%(40/50)和74%(37/50)。维吾尔族与汉族AR患者IL-4基因甲基化分布状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AR患者IFN-γ基因甲基化分布状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4、IFN-γ基因甲基化程度在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中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变应性 基因 甲基化 IL-4 IFN-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