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通量测序筛选lncRNAs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艳霞 梁凌云 +1 位作者 陈冰 马彩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5期101-104,共4页
目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探讨长链非编码RNA(TOPORS-AS1、TMPO-AS1、LINC00925、MIR155HG、NR2F2-AS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维吾尔族患者的宫颈组织,包括... 目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探讨长链非编码RNA(TOPORS-AS1、TMPO-AS1、LINC00925、MIR155HG、NR2F2-AS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维吾尔族患者的宫颈组织,包括宫颈炎(2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0例)和CSCC(40例)。检测各组长链非编码RNA相对表达量,比较长链非编码RNA在各组中的差异及MIR155HG与C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SCC组TMPO-AS1、LINC00925、MIR155HG和NR2F2-AS1表达高于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CC组TOPORS-AS1、TMPO-AS1、LINC00925、MIR155HG和NR2F2-AS1表达高于HSI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CC患者肿块直径>4 cm的MIR155HG表达高于肿块直径≤4 cm,淋巴结转移的MIR155HG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PORS-AS1、TMPO-AS1、LINC00925、MIR155HG、NR2F2-AS1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MIR155HG表达与宫颈癌肿块直径和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长链非编码RNA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手术治疗后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转归及预防性疫苗的应用
2
作者 梁凌云 陈艳霞 +1 位作者 伊丽达娜·米吉提 马彩玲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手术治疗后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转归及预防性HPV疫苗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子宫颈手术治疗的667例HSIL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访(33... 目的探讨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手术治疗后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转归及预防性HPV疫苗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子宫颈手术治疗的667例HSIL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访(33.7±16.2)个月。观察HSIL手术治疗后生殖道HPV感染的转归,分析HSIL术后使用HPV疫苗的影响因素。结果①HSIL手术治疗后,发生生殖道持续性感染的主要亚型为HPV 16、52、58、53和56;新发生殖道感染的主要亚型为HPV 16、53、52、39和33;发生生殖道特定感染的主要亚型为HPV 16、52、51、58和33,均以HPV 16及52亚型为主;②在HSIL术后长期的随访中,生殖道持续性HPV感染的阴转率较高,为53.0%(71/134);新发感染和特定感染的的转阴率分别为40.6%(26/64)和30.8%(4/13);③HSIL术后,适龄人群HPV疫苗使用率为31.8%(116/365)。随着年龄的增长,HPV疫苗的使用率逐渐下降;已经生育者会提高HPV疫苗的使用概率;汉族患者使用HPV疫苗比例较高。结论HSIL手术治疗后的生殖道HPV感染具有一定的阴转率,但仍需要按要求严密随访;建议术后适龄患者接种HPV疫苗,其能覆盖最常见的术后HPV感染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手术治疗 人乳头瘤病毒 HPV疫苗
原文传递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子宫颈锥切术后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凌云 刘艳佳 +1 位作者 陈亚茹 马彩玲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子宫颈锥切手术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转归及持续性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完成子宫颈锥切手术的340例子宫颈HSI...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子宫颈锥切手术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转归及持续性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完成子宫颈锥切手术的340例子宫颈HSIL/CIN3患者,平均随访(20.4±12.8)个月,收集患者在随访期间的HR-HPV等结果。观察子宫颈锥切术后HPV感染的转归,分析发生持续性HP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340例患者中,前5位HPV感染亚型分别为HPV16、52、58、33和18,其中HPV16感染占74.1%(160/216);子宫颈锥切术后1年内HPV阴转率较高,术后6、12个月分别为81.5%(159/195)和85.3%(157/184)。子宫颈锥切术后HR-HPV持续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2.4%(42/340),其中单一亚型感染占85.7%(36/42),常见感染亚型为HPV16、58、52、53和56。(2)本科或以上文化水平、子宫颈锥切标本厚度>9 mm是HSIL/CIN3子宫颈锥切术后发生持续性HP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P<0.100,OR值分别为0.448和0.151);术前HPV16感染、锥切病理HSIL/CIN3的点数>4、随访期间阴道环境形态学异常>1次或功能学异常>1次,均为危险因素(P<0.100,OR值分别为1.999、13.327、2.800和5.600)。结论子宫颈HSIL/CIN3在子宫颈锥切术后发生持续性HR-HPV感染比较常见,其发生受术前HPV感染状态、各种手术因素,以及术后阴道环境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子宫颈锥切术 人乳头瘤病毒 持续性感染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在妇科微创手术围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袁琳 王静 +2 位作者 朱红艳 陈雅雪 马彩玲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6期733-738,共6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妇科微创手术围术期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5月,于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妇科中心进行妇科微创手术治疗的1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05,围术期采取ERAS管理措施)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妇科微创手术围术期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5月,于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妇科中心进行妇科微创手术治疗的1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05,围术期采取ERAS管理措施)和对照组(n=46,围术期采取常规管理措施)。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疾病类型与手术范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肛门排气、饮水、恢复常规饮食时间,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安静及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并采用成组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获得病例收集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文号:K202001-20)。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人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1)研究组患者恶性疾病、术前评估手术范围≥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手术范围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2.4%(13/105)与30.5%(32/1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与15.2%(7/46),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32、3.888,P=0.013、0.049)。(2)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和恢复常规饮食时间分别为5.0 h(3.0~9.0 h)与17.0 h(10.0~24.0 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0 h(13.7~19.0 h)与24.0 h(19.5~30.2 h),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255、-4.488,P<0.001)。(3)研究组患者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天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分别为3.0分(3.0~4.0分)与2.0分(1.0~3.0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分(2.0~3.0分)与1.0分(0~2.0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458、-4.207,P<0.001)。(4)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与住院总费用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微创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ERAS管理措施,可明显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相对较小,并且研究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更高、手术范围更大,ERAS在妇科微创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仍然有待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妇科外科手术 术后快速康复 围手术期医护 妇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