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对医学类学生医疗辐射认知情况分析——以新疆医科大学学生为例
1
作者 姚娟 马华 +2 位作者 郭辉 张铁亮 李白艳 《江苏科技信息》 2017年第17期63-64,共2页
文章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新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麻醉专业、影像专业、口腔专业学生就相关医疗类辐射做出相关问卷调查,然后针对问卷结果以宣传页的形式发放做相应的普及工作。结果发现不同专业、不同名... 文章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新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麻醉专业、影像专业、口腔专业学生就相关医疗类辐射做出相关问卷调查,然后针对问卷结果以宣传页的形式发放做相应的普及工作。结果发现不同专业、不同名族、不同性别对医疗类辐射认知总体差异不显著,其中对辐射标识、相关防护知识男女有统计学差异,此外医学生对医疗类辐射的相关知识及相关防护知识存在较大盲区,学生对医疗辐射普及知识需求较大,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防护类的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医疗辐射 认知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不同插值预测脑转移瘤EGFR和HER2表达状态:一项双中心研究
2
作者 李嫣然 王俭 +1 位作者 徐彩霞 靳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8-613,共6页
目的基于影像组学的不同插值预测脑转移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状态,并探索预测效果最佳的插值方法。方法回顾来自两个机... 目的基于影像组学的不同插值预测脑转移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状态,并探索预测效果最佳的插值方法。方法回顾来自两个机构共100例腺癌脑转移患者资料(56例患者基因表达为突变型EGFR或HER2阳性,44例患者基因表达为野生型EGFR或HER2阴性),在T1WI增强序列选择sitkNearestNeighbor,sitkLinear和sitkBSplines 3种插值分别提取1409个特征,将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选择信息性特征,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诊断模型,训练集用于模型训练,独立测试集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ROC曲线计算模型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基于sitkBSplines插值选定的19个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模型显示良好的预测能力,在训练集中,模型的AUC为0.99,分类准确率为0.95,敏感度为0.92,特异度为0.97;在独立测试集中,AUC为0.86,灵敏度0.82,特异度0.78,准确率0.8。sitkBSplines在中心1及中心2的建模中均表现出高于其他插值的鉴别性能。而基于sitkLinear选定的9个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模型在训练集和独立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74和0.53。结论MRI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腺癌脑转移瘤中EGFR突变/HER2状态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中基于sitkBSplines插值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预测效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影像组学 EGFR HER2
原文传递
肿瘤瘤周的影像组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侯娟 刘文亚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4,共5页
肿瘤瘤周是指肿瘤性病变与健康组织交界区,该区域的微环境有其独特的物理和免疫特性,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影像组学融合了一系列计算机技术,从多模态医学图像上提取大量的高维定量特征,挖掘这些特征与疾病诊... 肿瘤瘤周是指肿瘤性病变与健康组织交界区,该区域的微环境有其独特的物理和免疫特性,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影像组学融合了一系列计算机技术,从多模态医学图像上提取大量的高维定量特征,挖掘这些特征与疾病诊断、预后等的相关性,为疾病的检测和治疗提供定量和客观的支持。本文在复习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瘤周组织的分割、瘤周影像组学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期和病理分型、肿瘤基因学、疗效及预后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等相关研究现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和精准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瘤周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心脏CT成像的影像组学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4
作者 张新伟 吴月 +2 位作者 栗岩 李杉 邢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2,共5页
随着影像组学的发展,其在心脏领域的研究也不断增多,许多最新的研究表明影像组学模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风险预测等方面展现出诸多价值,并优于传统影像特征模型。在精准医疗背景下,影像组学的应用为患者接受更个性化的治疗提供了理论... 随着影像组学的发展,其在心脏领域的研究也不断增多,许多最新的研究表明影像组学模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风险预测等方面展现出诸多价值,并优于传统影像特征模型。在精准医疗背景下,影像组学的应用为患者接受更个性化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心脏CT成像的影像组学在心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目前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脏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基于CCTA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前瞻性队列研究
5
作者 张新伟 吴月 +2 位作者 张瑜 刘俊诗 邢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的影像组学模型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风险预测能力。方法:针对前期研究建立的PCA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MACE的AUC达0.89),本研究连续性纳入440例确诊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外部验证... 目的:探究基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的影像组学模型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风险预测能力。方法:针对前期研究建立的PCA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MACE的AUC达0.89),本研究连续性纳入440例确诊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外部验证。根据PCAT影像组学分析结果将患者划分为高风险组(214例)和低风险组(226例),通过电话、调阅病历等方式随访MACE事件。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5.68个月,共发生MACE 79例,其中高危组54例,低危组2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为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3,95%CI 1.00~1.06,P=0.014),Cox回归生存分析显示PCAT高风险组发生MACE风险明显增高(HR=2.56,95%CI 1.53~4.28,P<0.001),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高风险组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0.729)。结论:基于PCAT的影像组学模型对MACE的预测和危险分层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中均得到了验证,且明显优于FAI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影像组学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探索研究——以影像中心轮转规培生为例
6
作者 唐斌 姜磊 +2 位作者 马华 熊鑫鑫 邵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5期0083-0085,共3页
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名在影像中心轮转的规培生,按照55名/组将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个组别,对前者实施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反转课堂教学法,对后者实施传统教学法,就最终的教学效... 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名在影像中心轮转的规培生,按照55名/组将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个组别,对前者实施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反转课堂教学法,对后者实施传统教学法,就最终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无论是在教学满意度、读片考核还是出科理论考试方面的表现都比对照组理想(P<0.05)。结论:医学影像学规培生在接受了系统的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反转课堂教学之后,理论水平有所提升,能够给出更加准确的医学诊断结论,且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俱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翻转课堂 微信公众平台
下载PDF
传统影像与纹理分析对术前肾癌Fuhrman分级评估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妥亭萱 赵圆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579-584,共6页
肾癌是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肾癌的Fuhrman分级在诊疗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能否在对肿瘤进行非侵袭性方法中准确评估其分级,对患者最优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影像学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 肾癌是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肾癌的Fuhrman分级在诊疗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能否在对肿瘤进行非侵袭性方法中准确评估其分级,对患者最优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影像学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及超声等技术,但这些技术在对肿瘤的检出及判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影像组学技术中的纹理分析广泛应用于多个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为提高认识,本文以传统影像技术与纹理分析的方法在评估肾癌Fuhrman分级中应用的价值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下载PDF
肝泡型包虫病伴肝外侵犯及转移的CT及MRI影像诊断研究进展
8
作者 阿依努尔·特列吾别尔根 刘文亚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92-97,共6页
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HAE)是由多房棘球蚴幼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泡型包虫病有着与肿瘤类似的侵润性生长特点且可远处转移。由于该病起病比较隐匿,病程早期患者常无任何临床症状,很多患者前来就诊时已... 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HAE)是由多房棘球蚴幼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泡型包虫病有着与肿瘤类似的侵润性生长特点且可远处转移。由于该病起病比较隐匿,病程早期患者常无任何临床症状,很多患者前来就诊时已经发生了肝外侵犯及转移。本文旨在研究肝泡型包虫病伴肝外侵犯及转移的CT及MRI影像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肝内外泡型包虫病的认识,做出全面诊断,做到精准医疗,以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包虫病 侵犯 转移 影像诊断
下载PDF
《影像学诊断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专家共识》解读
9
作者 郭辉 张铁亮 刘文亚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92-96,共5页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的感染性疾病。影像学检查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术前评价及疗效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该病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故依据影像学表现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重大。基于循...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的感染性疾病。影像学检查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术前评价及疗效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该病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故依据影像学表现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重大。基于循证医学指南方法学制订的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专家共识中,推荐了针对本病的影像学成像方法,包括DR、CT与MRI检查;通过循证医学证据及专家意见,认为DR+MRI二者联合应用作为推荐的检测手段,对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有较低检测费用,较低辐射伤害;将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影像学分期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提出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依据。本文重点对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标准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对本病的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 影像学 诊断 专家共识 解读
下载PDF
影像学诊断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专家共识 被引量:4
10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学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协会艾滋病放射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数字健康专业委员会 北京影像诊疗技术创新联盟 郭辉 刘文亚 李宏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1-965,共5页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BS)是全球性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影像学对早期诊断、术前评价、评估疗效及随访等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多家医院相关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结合自身经验共同制定本共识,旨在提升影像学诊断BS规范化水平。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脊柱炎 诊断显像
下载PDF
MR T1WI影像组学对结核性脊柱炎与布鲁菌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雄 陈艳丽 +3 位作者 帕哈提·吐逊江 夏雨薇 刘文亚 郭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42-447,共6页
目的探讨MR T1WI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在结核性脊柱炎(TS)与布鲁菌性脊柱炎(B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77例TS患者与34例B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0.8:0.2的比例将病例分为训练集(n=88)和验证集(n=23)。首先... 目的探讨MR T1WI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在结核性脊柱炎(TS)与布鲁菌性脊柱炎(B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77例TS患者与34例B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0.8:0.2的比例将病例分为训练集(n=88)和验证集(n=23)。首先由2位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生对MR T1WI勾画感兴趣区域并提取MR T1WI影像组学特征,然后采用方差选择法、单变量特征选择法、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对组学特征信息进行选择和降维处理,挑选8项最具有特征的值。应用极限梯度增强法、Logistic回归法、支持向量机法、K邻近法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MR T1WI影像组学在辨别确诊TS与BS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判模型的确诊效能。结果极限梯度增强模型的AUC为0.80(95%CI:0.59~1.00),准确度为0.83;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85(95%CI:0.65~1.00),准确度为0.78;支持向量机模型的AUC为0.79(95%CI:0.62~0.97),准确度为0.78;K邻近法模型的AUC为0.75(95%CI:0.53~0.98),准确度为0.83。验证集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确诊效能最高。结论MR T1WI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在鉴别TS与BS的诊断效能较高,Logistic回归模型表现出更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脊柱炎 布鲁菌性脊柱炎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骨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
12
作者 常玉山 杨来红 +2 位作者 何雄 帕哈提·吐逊江 郭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骨包虫病,即骨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的、罕见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呈全球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牧区,潜伏期长且致残率高,好发于脊柱和骨盆,起病隐匿、病程长且致残率高,发现时大多已到中晚期,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故早期... 骨包虫病,即骨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的、罕见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呈全球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牧区,潜伏期长且致残率高,好发于脊柱和骨盆,起病隐匿、病程长且致残率高,发现时大多已到中晚期,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故早期诊断对于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骨包虫病的确诊需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目前主要的影像学技术手段有:X线、CT、MRI,三种影像学技术手段对于诊断骨包虫病均有各自的优势。笔者对近年来骨包虫病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并及时予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包虫病 X线 CT MRI
下载PDF
基于案例引入的问题驱动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晓晨 刘文亚 +2 位作者 赵圆 刘倩 邢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5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案例引入的问题驱动教学法(PBL)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新疆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6、7班的100名本科生(已完成医学... 目的探究基于案例引入的问题驱动教学法(PBL)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新疆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6、7班的100名本科生(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名。对照组的医学影像诊断授课工作采取传统授课模式,试验组则采取基于案例引入的PBL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和读片技能考核评分、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评分。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核和读片技能考核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查阅文献、团队协作、临床思维、临床应用、影像诊断能力以及总体满意度而言,试验组对基于案例引的PBL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度(P<0.05)。试验组的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和求知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案例引入的PBL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用于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具有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 问题驱动教学法 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 医学影像学 批判性思维
下载PDF
新疆维汉两民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影像学征象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张天瑞 姚娟 高文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5期68-70,共3页
目的:新疆维汉两民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征象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术前MRI检查及术后病理的91例维汉两民族乳腺癌,观察乳腺MRI肿块影像学特征,对两民族不同差异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汉族与维吾尔族不同Her2表达的乳腺癌患... 目的:新疆维汉两民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征象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术前MRI检查及术后病理的91例维汉两民族乳腺癌,观察乳腺MRI肿块影像学特征,对两民族不同差异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汉族与维吾尔族不同Her2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在乳腺MRI表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维汉两民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征象与Her2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维汉两民族 HER2表达
下载PDF
基于医学大学生自主学习医学影像学模式的探讨
15
作者 郭辉 姚娟 刘文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0年第12期0249-0249,共1页
针对大学生对医学影像学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的问题,探讨其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成绩,而且为社会培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大学生 自主学习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脊柱影像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帕哈提·吐逊江 杨来红 +2 位作者 常玉山 何雄 郭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60-565,共6页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加速推进,脊柱疾病的患病风险呈上升趋势。随着人工智能与脊柱医学的交叉融合,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为脊柱影像及诊疗领域热门研究方法。然而,深度学习在脊柱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仍处于起步阶...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加速推进,脊柱疾病的患病风险呈上升趋势。随着人工智能与脊柱医学的交叉融合,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为脊柱影像及诊疗领域热门研究方法。然而,深度学习在脊柱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及进步空间。本文将从深度学习在脊柱图像识别、分割及测量,脊柱疾病的诊断及脊柱手术预后评估3个方面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综述,助力脊柱影像及脊柱诊疗研究的更深入、更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卷积神经网络 影像
下载PDF
融合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教学与实践的思考
17
作者 王静 叶梅 +2 位作者 邢艳 侯娟 刘文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1期0185-0188,共4页
分析医学影像的教学中使用融合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教学所发挥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影像中心一年间(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非影像专业学生(50名),教学方式分别为传统法教学与融合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教学,对比教学效果,从而做出医... 分析医学影像的教学中使用融合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教学所发挥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影像中心一年间(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非影像专业学生(50名),教学方式分别为传统法教学与融合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教学,对比教学效果,从而做出医学影像教学与实践的思考。结果 医学影像教学的结果在与对照组的分析后得出,在学习质量上观察组在学习兴趣、课程印象、思维创新以及知识扩展方面皆获得了更好的效果,同时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操作技能、团队意识、沟通协助以及阅片分析上,并且在理论、阅片以及综合方面成绩上整体更好,最后教学配合度与教学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融合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教学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整体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并且增加教学配合度与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学影像教学 临床实践 教学思考
下载PDF
胃肠间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绪荣 李白艳 +3 位作者 米娜娃尔 艾尔肯 夏依扎 姜鸿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912-914,共3页
目的 对胃肠间质肿瘤进行影像诊断分析。方法  5例胃肠间质瘤中 ,3例行胃肠造影 ,1例行小肠造影 ,2例行CT检查 ,2例行超声检查 ,3例行胃镜检查。结果 影像学检查发现胃贲门、胃体上部、胃底后壁、空肠、回肠间质瘤各 1例 ,均经手术... 目的 对胃肠间质肿瘤进行影像诊断分析。方法  5例胃肠间质瘤中 ,3例行胃肠造影 ,1例行小肠造影 ,2例行CT检查 ,2例行超声检查 ,3例行胃镜检查。结果 影像学检查发现胃贲门、胃体上部、胃底后壁、空肠、回肠间质瘤各 1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间质瘤。 2例免疫组化S 10 0 (+ ) ,Vim (+ ) ,Des(+ )。 1例CD3 4(+ ) ,PCNA(-) ,p5 3 (-)。结论 常规X线检查对照内镜检查是发现和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 ,对胃肠道外侵犯的肿瘤选择应用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肿瘤 影像学诊断 间质瘤 GIST 胃肠造影 X线检查 内镜检查
下载PDF
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文亚 赵圆 邢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92-493,共2页
关键词 医学影像教学 PACS系统 医学影像学教学 医学图像信息 C/S体系结构 医学影像学科 数字化采集 临床医学
下载PDF
PACS在影像专业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利霞 贾文霄 +3 位作者 丁爽 刘文亚 李白艳 任伟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630-631,共2页
关键词 教学医院 实习生 影像专业 PACS 临床工作能力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学科 医学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