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多民族地区中老年脉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坤 赵蕾 +6 位作者 郭艳英 沙根德克 徐翀 敖由特 宋涛 格尔莉 何秉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6-898,共3页
目的探讨维哈蒙汉族中老年自然人群脉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博州40岁以上的蒙哈维汉四民族居民共2648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男女脉压水平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 目的探讨维哈蒙汉族中老年自然人群脉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博州40岁以上的蒙哈维汉四民族居民共2648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男女脉压水平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体重指数和腹围等呈正相关,男性脉压还与血胆固醇和血甘油三酯呈正相关。(2)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为77.24%,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四民族间无明显差异,但维族女性远高于男性,而蒙族男性高于女性。(2)脉压≤60 mmHg组者中高血压、高血糖和危险因素聚集评分的异常检出率低于其他组。结论新疆博州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超重腹型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流行程度均已达到较高水平,脉压>60 mmHg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 民族 中老年 心血管危险因素
下载PDF
睡眠呼吸障碍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1
2
作者 阿力木江 李卫 程祖亨 《新疆医学》 2004年第5期98-100,共3页
随着睡眠医学的兴起,睡眠呼吸障碍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已日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包括打酣在内的睡眠呼吸障碍并非仅仅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且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隐形杀手".目前已发现睡眠呼吸障碍与高血压、冠心... 随着睡眠医学的兴起,睡眠呼吸障碍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已日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包括打酣在内的睡眠呼吸障碍并非仅仅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且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隐形杀手".目前已发现睡眠呼吸障碍与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心律失常、中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有关.在此讨论睡眠呼吸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障碍 心血管疾病 睡眠医学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严重 临床工作 中风 重影 参考
下载PDF
新疆博尔塔拉州居民肥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坤 敖由特 +6 位作者 赵蕾 郭艳英 沙根德克 徐羽申 宋涛 格尔莉 何秉贤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州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汉等4个民族中30岁以上人群的超重肥胖流行状况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博尔塔拉州4个民族30岁以上居民共3 732人进行流行...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州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汉等4个民族中30岁以上人群的超重肥胖流行状况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博尔塔拉州4个民族30岁以上居民共3 732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6.02%和27.39%;城市肥胖率高于农村;男、女性超重与肥胖总体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超重率男性高于女性,肥胖率则女性高于男性。蒙古族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危险最大,维吾尔族和汉族次之,哈萨克族最小;蒙古族男性和维吾尔族女性的肥胖问题较突出。影响各民族超重和肥胖率的因素主要是性别,民族,年龄,城乡,职业,文化程度,饮酒和肉食等,其中男性超重与肥胖者合并的危险因素多。结论新疆博尔塔拉州人群中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尤其是肥胖,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男性肥胖者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民族 体质指数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血管内皮功能损伤验证 被引量:36
4
作者 张向阳 加娜提 爱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1期8242-8246,共5页
目的: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其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浓度的变化,验证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10在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实验动物:雄性6~8周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饲料... 目的: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其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浓度的变化,验证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10在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实验动物:雄性6~8周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蛋氨酸组,15只/组。②实验方法:高蛋氨酸组以普通饲料+3%蛋氨酸喂养1个月,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动物模型,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高于12.94μmol/L代表造模成功。正常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1个月。③实验评估:造模前及造模后30d,两组均清晨空腹采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内皮素1浓度。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变化:造模前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基本相似(t=0.133,P=0.895);造模后30d高蛋氨酸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5.291,P=0.000)。②造模前后血浆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造模前两组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基本相似(t=0.142,P=0.888);造模后30d高蛋氨酸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2.121,P=0.043)。③造模前后血浆内皮素1浓度的变化:造模前两组血浆内皮素1浓度基本相似(t=0.894,P=0.378);造模后30d高蛋氨酸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4.937,P=0.000)。结论:当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时,血浆一氧化氮水平降低,内皮素1水平升高,两者的动态平衡被破坏,证实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定 马依彤 +5 位作者 杨毅宁 再帕尔 王疆 刘晓 王新华 张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民族差异的原因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地对术后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subacutestentthrombosis,SST)形成的21例不同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机制、血管病变特点、手术操作... 目的探讨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民族差异的原因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地对术后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subacutestentthrombosis,SST)形成的21例不同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机制、血管病变特点、手术操作过程和治疗措施等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PCI)患者中SST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患者(1.4%比0.47%;5.4%比0.47%,P均<0.05)。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SST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及血浆比黏度较汉族明显增高(P均<0.05);多因素分析民族,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SST的独立危险因素,比数比(OR)分别为1.043和1.018。结论PCI术后SST发生率可能存在民族差异,其原因可能与种族间凝血机制差异导致的高凝状态有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应用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药物,可能助于预防SST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栓形成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脂蛋白脂酶PvuⅡ和胆固醇酯转运蛋白TaqIB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高脂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坤 敖由特 +8 位作者 武贵臻 赵蕾 郭艳英 沙根德克 徐翀 宋涛 格尔莉 何秉贤 买苏木 《中国医药导刊》 2006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了解脂蛋白脂酶(LPL)PvuⅡ和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TaqIB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博尔塔拉州哈萨克族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对新疆博州647名≥30岁哈萨克族人群进行血脂谱水平测定及LPL-PvuⅡ和CETP-TaqIB位点多态性检测(PCR-RFLPs方法)... 目的:了解脂蛋白脂酶(LPL)PvuⅡ和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TaqIB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博尔塔拉州哈萨克族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对新疆博州647名≥30岁哈萨克族人群进行血脂谱水平测定及LPL-PvuⅡ和CETP-TaqIB位点多态性检测(PCR-RFLPs方法)。结果:(1)LPL基因P+和P-等位基因的频率为38.1%和61.9%,与欧美的研究结果相似;CETP-TaqIB基因B1、B2等位基因频率为54.25%和45.75%,与欧美白种人、黄种人均相近。(2)高脂血症组与血脂正常组LPL、CETP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组的LPL的P+P+基因型较对照组升高。(3)LPL基因P-P-基因型的TG低,CETP基因TaqIB位点B1B1、B1B2、B2B2的HDL-C呈上升趋势。(4)同时有CETP B1B1和LPL P+P+基因型时,血浆TG水平明显升高;同时有CETP B2B2和LPL P-P-基因型时。血浆HDL-C水平明显升高。结论:LPL-PvuⅡ和CETP-TaqIB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博州哈萨克族人群的高脂血症可能有关,P+P+与高TG有关,B2B2与高HDL-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基因多态性 高脂血症 哈萨克族
下载PDF
新疆博州不同民族青壮年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病差异的研究
7
作者 徐翀 敖由特 +5 位作者 王坤 赵蕾 郭艳英 沙根德克 何秉贤 格尔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博尔塔拉州(博州)蒙古族(蒙族)、哈萨克族(哈族)、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病情况、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4个民族青壮年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病因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博州30岁以上... 目的:探讨新疆博尔塔拉州(博州)蒙古族(蒙族)、哈萨克族(哈族)、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病情况、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4个民族青壮年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病因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博州30岁以上的蒙、哈、维、汉世居的四民族共4 320人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该地区4个民族ISH总的患病率为12.65%,青壮年ISH的患病率为6.68%,老年ISH的患病率为31.68%,4个民族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随着年龄的升高,ISH的患病率明显上升,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民族间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交感神经活性强是4个民族青壮年ISH的危险因素,维族和蒙族青壮年ISH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腹型肥胖。(4)高血压家族史是4个民族老年ISH的危险因素。结论:该地区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非常高,青壮年和老年ISH的危险因素明显不同,遗传因素是老年ISH的主要病因;青壮年ISH与交感神经活性有关,部分民族还与腹型肥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青壮年 老年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新疆博尔塔拉州4个民族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8
作者 敖由特 徐翀 +5 位作者 郭艳英 王坤 赵蕾 宋涛 格尔丽 何秉贤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2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分析新疆博尔塔拉州4个不同民族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特征。方法:由2004年新疆博尔塔拉州高血压流行病学基线调查资料中选取符合要求的3 3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1)4个民族不同亚... 目的:分析新疆博尔塔拉州4个不同民族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特征。方法:由2004年新疆博尔塔拉州高血压流行病学基线调查资料中选取符合要求的3 3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1)4个民族不同亚组间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腰围(W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逐渐升高。(2)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腹型肥胖、年龄、民族、职业、饮食特点、饮酒、打鼾、心肌梗死史(MI)、心血管病(CAD)家族史能预测MS的发病。结论:腹型肥胖、年龄、民族、职业、饮食特点、饮酒、打鼾、心肌梗死史、心血管病家族史与新疆博尔塔拉州人群MS发病有关,腹型肥胖为最突出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少数民族
下载PDF
小鼠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及超声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毅宁 马依彤 +6 位作者 韩伟 李军 高晓明 穆玉明 陈铀 刘芬 向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昆明白化(KM)小鼠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及无创经胸超声方法评价心力衰竭和心室重构的可行性。方法:10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心力衰竭组80只采用开胸手术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 目的:探讨国产昆明白化(KM)小鼠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及无创经胸超声方法评价心力衰竭和心室重构的可行性。方法:10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心力衰竭组80只采用开胸手术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为同期开胸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冠状动脉外,余同心力衰竭组。采用15 MHz高频超声分别于术后1、2和4周行经胸检查,比较2组各器官重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Aws、Awd、Pws、Pwd、HR和梗塞面积比(IS)。结果:(1)心力衰竭组手术成功率为91.2%(73/80),4周存活率为82.2%(60/73)。(2)心力衰竭组术后1、2和4周LVESD、LVEDD较术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左心室内径于2周时增加最为明显,4周时保持稳定;FS于术后2周较术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Aws术后4周较术前及对照组显著减小(P均<0.05);(3)心力衰竭组术后4周体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心脏、左心室及心房的重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肝脏重量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均<0.05)。结论:国产远交系KM小鼠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与近交系小鼠实验结果接近,采用无创经胸超声的方法评价心力衰竭和心室重构切实可行,可模拟临床缺血性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心功能 重构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冠状窦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药物洗脱与普通支架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宇 张向阳 +2 位作者 黄定 马依彤 杨毅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6745-6747,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静脉窦血浆内皮素1水平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动态变化,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对术后再狭窄防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5-05/10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住院行冠脉支架... 目的:观察冠状静脉窦血浆内皮素1水平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动态变化,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对术后再狭窄防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5-05/10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住院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组26例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普通支架组16例置入普通支架,分别于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前、支架术后即刻、1,3和6h自冠状静脉窦采血,非平衡法检测血浆内皮素1的质量浓度。结果:42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两组血浆内皮素1水平在术后即刻均降至最低点后即开始回升,到术后1h已超过术前水平,以后普通支架组继续升高出现内皮素1释放的第2峰,术后6h时与术前比升高了69.5%(P<0.01);但药物洗脱支架组内皮素1释放程度较为缓和,未出现明显的第2峰,术后6h时与3h时比下降了12.4%(P<0.05)。普通支架组在术后6h内皮素1水平是药物洗脱支架组的2.24倍(P<0.01)。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可有效抑制冠状静脉窦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升高,从而产生防治再狭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内皮素1 药物洗脱支架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朝阳 程祖亨 +3 位作者 汤宝鹏 马依彤 木胡牙提.乌拉斯汉 张燕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65 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胺碘酮,房颤转复服用小剂量胺碘酮0.2 g,每天1次维持。结果: 62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 3 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电复律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65 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前服用负荷量胺碘酮,房颤转复服用小剂量胺碘酮0.2 g,每天1次维持。结果: 62例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 3 例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早期有效率为95.4%。结论: 胺碘酮联合电复律是治疗持续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复律 直流电 胺碘酮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分离30例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培宁 田文庆 +3 位作者 汪师贞 杨新春 汪爱虎 杨舒玲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8-49,52,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分离(AD)的临床诊疗特点,提出减少对其的误诊率,加强治疗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96年1月~2002年5月本院收治30例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行内科重症监护治疗,其中3例行外科治疗,1例行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分离(AD)的临床诊疗特点,提出减少对其的误诊率,加强治疗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96年1月~2002年5月本院收治30例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行内科重症监护治疗,其中3例行外科治疗,1例行介入治疗.使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比较A、B两型AD的院内死亡率.结果:门诊误诊6例(20%),其中2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4例误诊为急腹症.院内死亡11例(A型9例,B型2例),A型死亡率(60%)高于B型(14.2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高危人群,熟悉临床特征,擅选辅助检查,可有效降低AD的误诊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分离 误诊率 院内死亡率
下载PDF
自主神经对左上肺静脉电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丽 黄焰 +3 位作者 张小琴 娜几娜 宋建国 侯月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和心脏自主神经阻断对左上肺静脉(LSPV)电生理特征影响。方法用7只成年杂种犬自身对照,观察基础状态、左侧迷走神经干刺激、阻断迷走神经和阻断自主神经等不同状态下犬的心房和LSPV远端(LSPV-D)、中端(LSPV-M)、近...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和心脏自主神经阻断对左上肺静脉(LSPV)电生理特征影响。方法用7只成年杂种犬自身对照,观察基础状态、左侧迷走神经干刺激、阻断迷走神经和阻断自主神经等不同状态下犬的心房和LSPV远端(LSPV-D)、中端(LSPV-M)、近端(LSPV-P)有效不应期(ERP)的变化,以及起搏肺静脉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诱发率的变化。结果①迷走神经刺激时LSPV的ERP均较基础状态下缩短,房颤的诱发率最高(71.4%)。②单用阿托品阻断迷走神经时LSPV-M的ERP较基础状态下延长(125.8±9.1msvs112.9±13.8ms,P<0.05),LSPV-P和LSPV-D无变化,但房颤诱发率较基础状态下和迷走神经刺激时下降(17.1%vs24.8%,71.4%,P<0.05)。③联合应用阿托品和普奈洛尔阻断自主神经时LSPV-D、LSPV-M和LSPV-P的ERP均显著延长,房颤的诱发率最低(7.6%)。④基础状态下LSPV-D的ERP长于LSPV-P(118.6±17.5msvs106.4±10.7ms,P<0.05),阻断自主神经时LSPV-D的ERP短于LSPV-P(135.0±8.2msvs151.4±12.1ms,P<0.05)。结论LSPV的电生理特征存在“异质性”,对阻断自主神经的药物反应性也不同,对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重要作用。而自主神经张力的变化可以改变LSPV的电生理特性,其中交感神经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心房颤动 自主神经 肺静脉
下载PDF
内皮素与PCI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宇 张向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1105-1107,共3页
关键词 术后再狭窄 PTCA PCI 新生内膜 内皮素
下载PDF
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依彤 陈铀 +2 位作者 杨毅宁 黄定 马翔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89-191,196,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tirofiban)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在接受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盐酸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基础上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将32例ACS... 目的评价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tirofiban)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在接受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盐酸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基础上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将32例ACS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双盲分为受试组(加用替罗非班)和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所有患者均正规使用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盐酸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疗程48 h,观察指标为心电图改变、出血并发症、血小板聚集率,终点事件是5 d内的复合缺血事件。结果受试组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0.50±0.08)mVvs(0.42±0.07)mV,P<0.01];出血并发症比对照组有增多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14%vs9%);血小板聚集率受试组明显下降(38%±8%vs44%±8%,P<0.05),受试组用药前后比较(45%±7%vs38%±8%,P<0.01),对照组用药前后比较(45%±8%vs44%±8%);5 d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受试组低于对照组(0%vs18%,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替罗非班在ACS常规治疗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改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并能进一步加强抗血小板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 替罗非班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冠状静脉窦血中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宇 张向阳 +2 位作者 马依彤 黄定 杨毅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后冠状静脉窦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对术后再狭窄防治的作用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42例,随机植入药物洗脱支架26例,普通支架 16例,分别于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后冠状静脉窦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对术后再狭窄防治的作用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42例,随机植入药物洗脱支架26例,普通支架 16例,分别于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前、支架术后即刻、1h、3h和6h自冠状静脉窦采血检测血浆ET-1的浓度。结果:药物洗脱支架组与普通支架组ET-1水平在术后即刻均降至最低点后即开始回升,到1 h时已超过术前水平,以后普通支架组ET-1水平继续升高,出现释放的第二峰。但药物洗脱支架组程度较为缓和,未出现明显的第二峰,2组ET-1水平在术后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可有效抑制冠状静脉窦血浆ET-1浓度的升高,可能是其防治再狭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内皮素-1 药物洗脱支架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对无复流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定 马依彤 +5 位作者 张宇 杨毅宁 再帕尔 王疆 刘晓 王新华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对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入选239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的患者(直接支架组)和239例球囊预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常规支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对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入选239例接受冠脉内直接支架术的患者(直接支架组)和239例球囊预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常规支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直接支架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8.8%)低于常规支架组(19.2%,P<0.01),直接支架术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较低(6.7%vs13.4%,P<0.01)。结论冠脉内直接支架有助于降低冠心病患者无复流现象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术 无复流现象 直接支架术
下载PDF
核磁共振在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脏功能分析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莺 马依彤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3年第5期393-396,共4页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核磁共振 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下载PDF
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华 程祖亨 +1 位作者 汤宝鹏 马依彤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34-436,共3页
目的:研究B型利钠肽(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6月~2005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CHF患者(CHF组)及同期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及其他检查证实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20例... 目的:研究B型利钠肽(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6月~2005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CHF患者(CHF组)及同期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及其他检查证实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2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应用美国GE公司VIVE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相关参数及左室功能。分析BN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状态、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C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为(96.49±85.7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5.79±4.22)pg/ml(P<0.001);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不同亚组间血浆BNP水平分别为:(22.40±9.72)、(47.77±20.03)、(88.38±35.87)、(184.69±92.93)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浆BNP水平随着NHY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75,P<0.001),与左室舒张末径(LVEDD)呈显著正相关(r=0.682,P<0.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反映左室功能状态,可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手段用于CHF的诊断及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利钠肽 心力衰竭 诊断 危险分层
下载PDF
心房颤动模型制作与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侯月梅 杨新春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3期194-197,共4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机制的研究,关键在于房颤模型的制作。房颤模型可通过心房起搏、迷走神经递质介导、模拟疾病条件下制作。根据房颤诱发的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房颤模型。由于目前房颤模型所采用的动物不同,干预的措施以及评估方法不...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机制的研究,关键在于房颤模型的制作。房颤模型可通过心房起搏、迷走神经递质介导、模拟疾病条件下制作。根据房颤诱发的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房颤模型。由于目前房颤模型所采用的动物不同,干预的措施以及评估方法不同,使得房颤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均受到质疑。寻求制作房颤模型的一些共性点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研究,并对模型制作方法和功能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综述 动物模型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