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护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价值体会
1
作者 帕提古丽·木合买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16-0019,共4页
分析集束化护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9月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实验组接受... 分析集束化护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9月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实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接受标准常规护理。比较了不同方案之下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及护理前后格拉斯哥评分、护理前后血气以及两组患者舒适度。结果 实验组VAP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PAO2数值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ACO2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急诊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满意度分析
2
作者 潘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44-146,共3页
探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否增加其护理满意度,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自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此次临床研究目标的标准要求,随机分组对比研究指标。结果:对... 探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否增加其护理满意度,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自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此次临床研究目标的标准要求,随机分组对比研究指标。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75.000%,观察组达到92.50%,数据差异较大(p<0.05)。同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的患者生活质量最终评分不同,这也说明研究具有实际价值,采取试验组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性体现护理有效性。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与护理措施有较大的关系,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一般,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22.50%,试验组为5.00,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采取的护理措施更有效,可以降低患者发生感染和压疮的概率,这也说明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发病概率,对于患者康复有更大的帮助,数据信息显示有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为,为(15.46±3.54)天、(12643.62±132.57)元,试验组(10.28±2.72)天、(10213.37±103.69)元,说明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住院时间缩短,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从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明显差异,可以将其运用到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管理中,数据信息比较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实施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降低患者发生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的概率,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也帮助其获得了较为良好的临床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成人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
3
作者 马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63-166,共4页
在临床上,重症监护室汇集了众多危重症患者,因为病情严重且复杂,从而为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更新,重症监护室的临床护理工作也实现了全新的突破,诸多新兴护理手段及医疗器械的广泛应用,无疑为广大重症患者... 在临床上,重症监护室汇集了众多危重症患者,因为病情严重且复杂,从而为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更新,重症监护室的临床护理工作也实现了全新的突破,诸多新兴护理手段及医疗器械的广泛应用,无疑为广大重症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本文就有创动脉压监测在成人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动脉压监测 成人重症监护室 护理
下载PDF
PICC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帕提古丽.木合买提 陈朋 王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1期113-113,共1页
目的探究PICC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对其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结果 40例采用PICC进行治疗的患者中... 目的探究PICC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对其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结果 40例采用PICC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其置管成功的有40例,对应的成功率为100.00%。其中,一次置管成功的有33例,2~3次成功的有7人。在置管过程中,出现穿刺部位出血情况的患者有2人,出现导管堵塞情况的有2人,出现静脉炎的有1人,无一人出现导管脱落或是断裂的情况。结论 PICC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避免输液过程中出现药液外渗的情况,同时避免患者出现组织坏死的问题,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轻,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重症监护室 应用效果 护理体会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哈迎鹏 黄之娇 王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1期33-33,共1页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例于2017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统计了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麻醉程度、是否存在意识障碍、住院时间、是否存在吸烟史...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例于2017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统计了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麻醉程度、是否存在意识障碍、住院时间、是否存在吸烟史、气管插管留置时间等信息进行统计,以此为依据分析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实验选取的研究变量均和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存在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情况的几率较高,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相关因素的控制,来降低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气管插管患者 肺部感染 发生情况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
6
作者 付卫东 王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66-169,共4页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对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评估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在2022.02-2024.02期间入住ICU的重症患者90例,按照抽签方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对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评估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在2022.02-2024.02期间入住ICU的重症患者90例,按照抽签方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最后记录两组血气指标、康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的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和护理前(P<0.05);实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且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ICU重症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血气指标,有效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速患者病情康复,效果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重症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干预
下载PDF
论ICU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有效护理效果
7
作者 汪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70-172,共3页
探讨针对ICU重症监护患者采取何种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方法 将我院ICU重症监护室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入院接受治疗的400例患者视为最佳的入选对象,为了深入开展此次临床调查工作,并确保临床分组的公平... 探讨针对ICU重症监护患者采取何种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方法 将我院ICU重症监护室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入院接受治疗的400例患者视为最佳的入选对象,为了深入开展此次临床调查工作,并确保临床分组的公平、公正性,特按照患者自愿选择护理干预手段的不同作为临床分组的依据,将自愿选择常规护理的200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中,剩余的200例患者则自动归为试验组中,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主要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与护理满意度两项数据结果的比较。结果 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20%、护理满意度为67.5%;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2.5%、护理满意度为92.5%,试验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7.5%(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1.64±1.36)天、平均ICU病房住院时间为(24.13±1.37)天、平均住院时间为(27.96±3.04)天;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7.62±0.38)天、平均ICU病房住院时间为(13.68±1.32)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6.84±2.14)天,两组患者的各项住院指标比较差异均较为明显,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了帮助广大ICU重症监护室患者正确建立气道,须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也促进肺部功能的快速恢复,从而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作为ICU重症监护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案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重症监护室 人工气道 综合护理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影响
8
作者 古米拉·孜里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31-133,共3页
分析重症监护室护理对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产生的影响,并为医护人员拟定护理方案提供一定支持。方法 在我院随机选择50名心脏骤停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内。使用抽签法,将病人分成两个小组,也就是对... 分析重症监护室护理对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产生的影响,并为医护人员拟定护理方案提供一定支持。方法 在我院随机选择50名心脏骤停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内。使用抽签法,将病人分成两个小组,也就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小组的人数是25人。根据组别对两个小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重症监护室护理。在完成护理工作后,对两个小组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进而判断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24名病人成功心肺复苏,成功率是96%;对照组有19名病人成功心肺复苏,成功率是76%。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优良率是92%,对照组护理优良率是68%。观察组的重症监护室护理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监护室护理的应用效果良好,其有利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改善病人的昏迷表现,积极影响护理效果,减少病人在重症监护室的时间与出现心绞痛的次数,因此应认识到这种护理模式的可靠性,并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护理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室患者康复的影响
9
作者 金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266-269,共4页
早期护理干预应用在呼吸衰竭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获得的效果。方法:将随机筛选的160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两组的相关数据统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个观察指标具有显著的优势,(P... 早期护理干预应用在呼吸衰竭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获得的效果。方法:将随机筛选的160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两组的相关数据统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个观察指标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对于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介入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较常规护理效果明显,促进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的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临床借鉴和应用的意义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呼吸衰竭重症监护室 康复影响
下载PDF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与T细胞亚群改变及预后
10
作者 于蕾 姜薇薇 李吉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655-658,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SP)者病原菌分布特点、T淋巴亚群改变及预后分析。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15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炎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肺炎严重程...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SP)者病原菌分布特点、T淋巴亚群改变及预后分析。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15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炎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将其分为SP组与非SP(NSP)组,统计其临床资料、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占比以及患者28 d死亡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SP组患者平均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意识障碍发生率均高于N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卒中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SP患者中共培养出病原菌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88.24%(60/68),革兰阳性菌占比11.76%(8/68);检出率最高的三种病原菌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47.06%,32/68)、铜绿假单胞菌(14.71%,10/68)及肺炎雷克伯菌(13.24%,9/68)。鲍曼不动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及阿米卡星的灵敏性较高,对庆大霉素及喹诺酮类抗菌素相对灵敏,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的灵敏性最高。SP组患者CD3^(+)、CD4^(+)以及CD4^(+)/CD8^(+)水平低于存活组,CD8^(+)高于N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组28 d死亡率为45.71%(32/70),高于NSP组的6.25%(5/80)(χ^(2)=31.290;P<0.05)。死亡者CD3^(+)、CD4^(+)以及CD4^(+)/CD8^(+)水平低于存活组,CD8^(+)高于存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SP将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年龄、NIHSS评分、合并CODP及意识障碍可能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一般肺炎向SP发展的相关因素,且免疫失衡还可能参与缺血性脑卒中SP发生相关机制,并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重症肺炎 病原菌 T淋巴亚群 预后分析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刘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10-112,共3页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2021年收诊的80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接诊时间、抢救时间数据为(1.03±0.21)min、(4.21±0.32)min和(2.35±0.27)mi...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2021年收诊的80例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接诊时间、抢救时间数据为(1.03±0.21)min、(4.21±0.32)min和(2.35±0.27)min、(8.52±0.62)min,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护理前、护理后60.45±5.65、88.65±6.12、59.75±4.72、87.46±4.26、60.89±5.37、84.76±4.61、66.46±5.55、81.34±4.13和60.37±5.45、61.56±5.34、59.42±4.42、67.11±4.33、60.58±5.68、72.70±4.08、66.54±5.34、67.51±4.02,护理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分别为护理前、护理后一周、护理后两周58.27±4.24、63.38±5.32、66.85±4.45和58.31±4.47、61.57±5.49、73.52±4.52,护理后的评分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70.45±4.52、45.24±1.57、68.57±4.58、44.68±1.05和70.54±4.36、56.85±1.57、68.45±4.62、57.85±1.13,P=0.532、0.030、0.655、0.001,有差异(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措施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中运用能够缩短抢救患者的时间,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对患者护理后患者的 情况明显改善,这种措施在重症患者中运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老年急危重症 急救护理 应用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区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于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98-101,共4页
现阶段,全球性健康问题就包括失禁相关性皮炎,其也属于发生压疮的一个风险因素。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高发人群就是重症监护病区的病人,因此,重症监护病区的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该问题,不断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本文从和压力性损伤的鉴别、危... 现阶段,全球性健康问题就包括失禁相关性皮炎,其也属于发生压疮的一个风险因素。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高发人群就是重症监护病区的病人,因此,重症监护病区的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该问题,不断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本文从和压力性损伤的鉴别、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重症监护病区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风险和严重程度的评估、护理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目的是为了给有关重症监护病区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 失禁相关性皮炎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早期识别与干预在EICU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13
作者 潘琳 刘玲 马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5-0068,共4页
以EICU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其中应用实施早期识别与干预法对护理效果的影响和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情况。方法 在我院选择80例患者(EICU危重症患者)展开对比实验,时间开展于2022年12月,结束于2032年12月。遵循对比研究标准, 本... 以EICU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其中应用实施早期识别与干预法对护理效果的影响和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情况。方法 在我院选择80例患者(EICU危重症患者)展开对比实验,时间开展于2022年12月,结束于2032年12月。遵循对比研究标准, 本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共研究人数80例,其中先入院的4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后入院的40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前者实施的护理方法以常规干预为主,后者实施的护理方法以早期识别与干预护理为主,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恢复指标(满意度、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性。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应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指标分别为(20.43±3.11)min、(8.55±2.10)d,均低于对照组(28.67±3.10、13.45±4.22),对比差异为t=11.868和6.575,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满意度和恢复安全性方面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其中前者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0%(39人),安全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人),其中前一指标高于对照组,后一指标低于对照组,表明患者的恢复情况更好。结论 EICU危重症患者需要临床加强照护,此过程中,早期识别与干预护理法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更值得临床加强关注度,分析是否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CU危重症患者 早期识别 护理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临床急救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文其汗 铁乃提 王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54-156,共3页
临床急救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1年1月到10月收诊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对临床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PaCO2、SaO2、PaO2数据为48.57±4... 临床急救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1年1月到10月收诊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对临床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PaCO2、SaO2、PaO2数据为48.57±4.31、36.57±4.32、82.54±4.32、94.57±5.32、77.64±5.12、88.45±4.31和48.57±4.26、40.12±4.32、82.57±4.67、68.45±5.03、7758±5.26、84.12±4.61,护理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FVC、FEVI、FVC/FEVI护理前、护理后0.92±0.18、1.95±0.12、41.23±8.57、61.24±11.02、55.24±6.32、64.21±7.48和0.93±0.16、1.05±0.22、41.32±8.45、48.57±11.36、55.64±6.32、64.59±7.65,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发热退热时间、气促恢复时间、心力衰竭恢复时间3.45±1.32、3.26±1.24、2.35±0.35和6.24±1.67、5.67±1.62、4.65±0.94,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后有差异,(P<0.05)。结论 临床急救护理措施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运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患者的肺部功能、生活质量和恢复情况有明显的不同,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急救护理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肾脏超声相关指标预测脓毒症休克所致急性肾损伤发生的临床价值研究
15
作者 潘琳 李吉明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4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肾脏超声监测脓毒症休克所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肾脏灌注情况,以及肾脏超声相关参数对脓毒症休克所致AKI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00例... 目的:研究肾脏超声监测脓毒症休克所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肾脏灌注情况,以及肾脏超声相关参数对脓毒症休克所致AKI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0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依据《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2012)》中的相关标准,将其分为AKI组(35例)和非AKI组(6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中心静脉压、血肌酐、尿素氮、血乳酸、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评分(SOFA)。使用肾脏超声对患者进行肾阻力指数(RRI)以及能量多普勒超声(PDU)评分的检测,并收集峰值强度(PI)、平均渡越时间(MTT)及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AUC_(TC))等指标,比较两组各扫描参数及RRI和PDU评分。结果:脓毒症休克后AKI组PI、AUC_(TC)、MTT参数及RRI评分结果均低于非AKI组,AKI组的PUD评分高于非AKI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1、8.978、5.664、2.626,5.102,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血乳酸、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PI、AUCTC及RRI评分均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影响因素(OR=0.51、0.86、0.77,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I、AUCTC及RR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5%CI:0.75~0.91)、0.79(95%CI:0.70~0.88)及0.72(95%CI:0.62~0.82)。结论:肾脏超声相关指标可有效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肾脏灌注情况,可以预测AKI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超声 脓毒症 肾脏血流动力学 肾脏灌注
下载PDF
危重症专科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玲 潘琳 王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5期191-191,共1页
本文主要以探究危重症专科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现状和对其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为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评判性思维展开阐述,对其发展现状展开讨论,最后深入讨论影响因素,从而能够保证人员提高自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保证工... 本文主要以探究危重症专科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现状和对其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为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评判性思维展开阐述,对其发展现状展开讨论,最后深入讨论影响因素,从而能够保证人员提高自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保证工作的有效性,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护理人员 评判性思维能力 发展现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E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静 员玉芳 王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1期107-107,共1页
目的本文探讨的是心理护理对EICU重症护理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EICU重症科室在2017年2月至9月接受的8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组患... 目的本文探讨的是心理护理对EICU重症护理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EICU重症科室在2017年2月至9月接受的8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组患者心理护理,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心理护理的护理质量。结果相对于常规护理组患者而言,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EICU重症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切实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ICU重症护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人文关爱广维强化供给模式对重症肺炎高龄患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哈尼克孜·阿卜杜热合曼 曹静 +1 位作者 赵敏 王燕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913-1915,1920,共4页
目的观察人文关爱广维强化供给模式对重症肺炎高龄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高龄重症肺炎患者为100例研究样本,以是否接受人文关爱广维强化护理干预为据分为2组,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常规护理的高龄重... 目的观察人文关爱广维强化供给模式对重症肺炎高龄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高龄重症肺炎患者为100例研究样本,以是否接受人文关爱广维强化护理干预为据分为2组,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常规护理的高龄重症肺炎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接受人文关爱广维强化护理干预的高龄重症肺炎患者50例设为试验组,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高龄重症肺炎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希望评分值和生活质量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文关爱广维强化供给模式对重症肺炎高龄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改善该类高龄重症病例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爱护理 重症肺炎 高龄
下载PDF
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文其汗.铁乃提 潘琳 王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5期137-137,共1页
目的对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之间收治的ICU危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记录,分析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结果护理风险源... 目的对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之间收治的ICU危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记录,分析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结果护理风险源主要包括系统缺陷、护理人员、患者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因素,护理风险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高位人群、高危时段、高危部位以及高位环节四个方面,以上均易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存在的范围较为广泛,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患者生命安全,我们应该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将护理风险的发生灭杀于其萌芽状态,尽可能的避免ICU危重症患者发生护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护理风险 管理对策
下载PDF
比较预防性压疮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20
作者 文其汗·铁乃提 赵敏 王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230-231,共2页
比较和分析应用不同的护理手段在老年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所取得的效果是否不同。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急诊重症患者为例,以选择的不同护理手段对其进行随机、平均的分组,保证每组患者数量均为60例,其... 比较和分析应用不同的护理手段在老年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所取得的效果是否不同。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急诊重症患者为例,以选择的不同护理手段对其进行随机、平均的分组,保证每组患者数量均为60例,其中60例患者选择了应用常规性的护理手段,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其余60例患者选择了预防性压疮护理手段,并全部纳入至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有七成患者对该护理手段表示满意,其护理满意度为70%;观察组中所有患者对于所实施的护理手段均表示满意,其护理满意度高达100%,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大,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预见性护理手段与常规护理手段所取得的疗效显著不同,相比于常规护理手段,预见性护理手段在预防压疮发生的同时,也帮助广大的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恢复效果,是老年重症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最佳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压疮护理 常规护理 老年急诊重症患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