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大口腔医院进修亲身体会及我院牙体牙髓科进修生教学的新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努尔比亚木.麦麦提依明 阿迪力江.赛买 +1 位作者 赵今 古丽努尔.阿吾提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7期5-6,共2页
牙体牙髓病科疾病种类较多,治疗操作精细,规范化要求高,技术更新较快。各地区各基层医生需要赴往更先进的医疗机构更新自己的技术。通过总结在北大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进修的经验,对我院牙体牙髓科进修生教学工作进行探索。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科 进修生 教学
下载PDF
锥体束CT对维吾尔族成人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梁学萍 孙玉亮 +1 位作者 戴永刚 林兆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6-810,共5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BCT)成像系统分析新疆维吾尔族成人上颌第一磨牙形态特征和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及第二根管(MB2)的发生率。方法:选择体检且上颌牙列完整的100名维吾尔族成人进行CBCT扫描,测量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长度,...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BCT)成像系统分析新疆维吾尔族成人上颌第一磨牙形态特征和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及第二根管(MB2)的发生率。方法:选择体检且上颌牙列完整的100名维吾尔族成人进行CBCT扫描,测量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长度,观察髓底形态、近颊根根管形态,按照Jin Hee Lee评价标准进行分类。统计MB2根管的发生率及男女发生比率差异。结果:200颗上颌第一磨牙中3根3根管者154颗(77%),3根4根管42颗(21%),3根5根管2颗(1%),4根6根管和7根管各1颗(各0.5%)。近颊根管形态以Ⅰ、Ⅱ、Ⅲ、Ⅳ、Ⅴ型各占77%,13.5%、9%、0和0.5%男性和女性MB2根管发生率分别为22.32%和21.2%(P=0.901)。结论:维吾尔人上颌第一磨牙MB2发生率约22%,无性别差异,其形态以Ⅰ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CT(CBCT)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下载PDF
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吴龙 林静 +1 位作者 王东麟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BsmI、Taq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4月课题...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BsmI、Taq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4月课题组对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采集的颊黏膜拭子样本,共纳入185例个体,包括CP患者95例和健康对照者9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测定BsmI、TaqI位点基因型,探讨VDR基因多态性与CP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和CP组在BsmI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6,P=0.003);在TaqI位点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82,P=0.606);在男性和女性研究对象中两组间仅BsmI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4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b可能是CP的易感因子。结论: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的易感性可能与VDR基因BsmI位点相关,b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b可能是维吾尔族成人CP的易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维吾尔族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成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郭静 梁学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CT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成人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选100例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的CBCT扫描数据,分析其根管数目及形态、双侧根管对称性、两根管口间的距离和多根管分叉位置,以Vertucci根管分型为标准对... 目的:采用锥形束CT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成人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选100例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的CBCT扫描数据,分析其根管数目及形态、双侧根管对称性、两根管口间的距离和多根管分叉位置,以Vertucci根管分型为标准对根管形态进行分型。结果:下颌第一前磨牙不同根管类型发生率分别为Ⅰ型76.5%,Ⅳ型8.5%,Ⅱ型6%,Ⅴ型4%,Ⅲ型3.5%,C形1.5%;两根管口间距离集中在1~3mm,根管双侧对称性为85%。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发生率与性别有相关性(P=0.02),而左、右两侧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发生率无差异。结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解剖结构复杂,多根管发生率超过20%,CBCT可为根管系统提供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锥形束CT 维吾尔族
下载PDF
新疆地区汉族人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梁学萍 郭静 赵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人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100例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口腔锥形束CT(CBCT)扫描图像,分析其牙根数目、根管数目及形态、两根管口间的距离、多根牙根分叉和多...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人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100例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口腔锥形束CT(CBCT)扫描图像,分析其牙根数目、根管数目及形态、两根管口间的距离、多根牙根分叉和多根管分叉位置。结果上颌第一前磨牙单根发生率为37.5%,双根发生率为62.5%;双根管发现率为94.0%,其中Ⅳ型为66.5%,Ⅱ型为23.5%,Ⅲ型为2.0%,Ⅴ型为1.5%,Ⅵ型为0.5%,单根管即Ⅰ型发现率为5%,三根管(2-3)型发现率为1%;两根管口间距离集中在2~4 mm,其中距离1~2mm有19颗牙(10.38%),~3 mm有96颗牙(52.46%),~4 mm有64颗牙(34.97%),~5 mm有4颗牙(2.19%)。上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牙根分叉以根中1/3处多见,而根管分叉位置多以根冠1/3处多见。上颌第一前磨牙单双牙根的发生率与性别有相关性(P=0.049),男性双根发生率多于女性,而左、右两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单双牙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复杂,CBCT可为根管系统提供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锥形束CT 新疆地区汉族人
下载PDF
C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今 连冰洁 刘媛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期46-47,共2页
口腔医学本科生毕业前的临床实习是从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口腔医生的临床水准和执业习惯的起始阶段。牙体牙髓科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科室,对于医生的综合诊断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医患沟通能力等... 口腔医学本科生毕业前的临床实习是从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口腔医生的临床水准和执业习惯的起始阶段。牙体牙髓科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科室,对于医生的综合诊断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医患沟通能力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采用CBL结合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临床病例为出发点,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临床接诊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提升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是适合口腔医学生毕业前临床实习的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学 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
下载PDF
应用PBL和TBL的多元化循证教学模式探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牛巧丽 努尔比亚木.麦麦提依明 赵今 《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第12期69-71,共3页
目的本文就PBL和TBL的多元化循证教学模式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效果进行探索和总结,以期提高口腔医学教学质量。方法 2008级口腔本科3个班166名学生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LBL教学模式组、PBL+TBL教学模式组、PBL+TBL+EBM教学模式3实验组进... 目的本文就PBL和TBL的多元化循证教学模式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效果进行探索和总结,以期提高口腔医学教学质量。方法 2008级口腔本科3个班166名学生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LBL教学模式组、PBL+TBL教学模式组、PBL+TBL+EBM教学模式3实验组进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讨论后再行测试,并汇报总结。结果①教学效果,与LBL教学模式组相比较,、学生对PBL+和TBL教学模式组和PBL+TBL+EBM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均比较满意;②理论课考试成绩,PBL+TBL教学模式组、PBL+TBL+EBM教学模式组与LBL教学模式组相比较有差异,但PBL+TBL教学模式组和PBL+TBL+EBM教学模式差异不大;③技能测试成绩,PBL+TBL+EBM教学模式组成绩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PBL和TBL的多元化循证教学方法对提高口腔医学的教学质量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加强团队协作,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L PBL TBL 循证医学 牙体牙髓病学 教学
下载PDF
CBL与LBL联合教学法在牙体牙髓病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林静 连冰洁 +1 位作者 李泽慧 赵今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探索CBL与LBL联合教学法在牙体牙髓病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分为两组,研究组为2011级1班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采用CBL与LBL联合教学法,对照组为2011级2班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教学法采用传统讲课方式。课后对知识点进行... 目的探索CBL与LBL联合教学法在牙体牙髓病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分为两组,研究组为2011级1班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采用CBL与LBL联合教学法,对照组为2011级2班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教学法采用传统讲课方式。课后对知识点进行测验评分,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综合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学生普遍欢迎CBL教学方式。结论 CBL教学法在口腔牙体牙髓病学教学改革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教学法 牙体牙髓病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PBL结合循证医学在研究生牙体牙髓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玉亮 赵今 +1 位作者 梁学萍 徐佩茹 《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5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学习法(PBL)结合循证医学在研究生牙体牙髓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名研究生随机分为PBL+EBM教学组和单纯PBL组,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PBL+EBM组在实践能力考试成绩、提高科研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理...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学习法(PBL)结合循证医学在研究生牙体牙髓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名研究生随机分为PBL+EBM教学组和单纯PBL组,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PBL+EBM组在实践能力考试成绩、提高科研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理论和临床的结合、提高文献检索、评价与利用能力、提高牙体牙髓病诊疗能力方面优于PBL组。结论 PBL结合循证医学运用于研究生牙体牙髓教学中,可以促进研究生的自我知识更新,进而提高科研及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循证医学 研究生牙体牙髓教学
下载PDF
两种不同盖髓剂对人牙髓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
10
作者 古丽努尔·阿吾提 古丽波斯坦·吐尔逊 +1 位作者 阿尔孜古丽·吐尔逊 居来提·吐尔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85-487,490,共4页
目的:研究丁香酚及Dycal对人牙髓细胞的毒性。方法:体外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髓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及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法来评价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段丁香酚及Dycal对牙髓细胞细胞毒性,比色法测定丁香酚干预组细胞内总谷胱甘... 目的:研究丁香酚及Dycal对人牙髓细胞的毒性。方法:体外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髓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及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法来评价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段丁香酚及Dycal对牙髓细胞细胞毒性,比色法测定丁香酚干预组细胞内总谷胱甘肽含量。结果:0.1mmol/L浓度的丁香酚及0.1%浓度的Dycal对人牙髓细胞毒性明显,其对细胞毒性反应成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改变。各丁香酚组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低于对照组,第3天丁香酚最低浓度组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高于高浓度组。结论:高浓度丁香酚及Dycal对牙髓细胞毒性明显,细胞毒性与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关。低浓度丁香酚可能通过谷胱甘肽的参与抵抗氧化应激,从而起到对细胞的保护作用。Dycal可能更加适合用于间接盖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细胞 丁香酚 DYCAL MTT 谷胱甘肽
下载PDF
新疆墨玉地区维吾尔族成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东麟 吴龙 +1 位作者 林静 赵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0-285,共6页
目的:由于地域、民族等不同因素影响,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疾病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雌激素受体α、β多态性与新疆墨玉地区维吾尔族成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4月在墨玉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并收... 目的:由于地域、民族等不同因素影响,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疾病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雌激素受体α、β多态性与新疆墨玉地区维吾尔族成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4月在墨玉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并收集的97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和102例健康对照者的口腔颊黏膜细胞样本。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维吾尔族,年龄18~70岁。牙周炎组纳入标准:口内至少有10颗牙可以进行牙周检查,其中包括4颗磨牙(不含第三磨牙),所有牙周炎组个体均无系统性疾病及已知可影响牙周状况的疾病。对照组纳入标准:无系统性疾病,口腔卫生情况良好,牙龈无异常,无附着丧失,牙齿无松动,缺失牙不超过3颗。2组研究对象均排除怀孕女性。提取全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雌激素受体α、β基因型分布。结果牙周炎组与对照组比较,雌激素受体αXbaⅠ基因型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9),但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6),PvuⅡ基因型表达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5、P=0.0146);雌激素受体βRsaⅠ基因型表达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809、P=0.0949),AluⅠ基因型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4),但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3)。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显示pp基因型可能为该地区患牙周炎的危险因素之一(P=0.051),Aa基因型为该地区患牙周炎的保护因素(P=0.032)。2组女性研究对象仅在雌激素受体αPvuⅡ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9),而男性在雌激素受体α、β中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墨玉地区维吾尔族成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易感性与雌激素受体α、β基因型分布相关。雌激素受体αPvuⅡ中pp基因型可能是维吾尔族慢性牙周炎的易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维吾尔族
下载PDF
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体测量及根管形态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宏 梁学萍 +1 位作者 顾永春 赵丽琴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500-1503,共4页
目的掌握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解剖特点。方法采集维吾尔族人离体下颌第一恒磨牙105颗,锥形束CT(cone-beam,CT)法观测牙根变异及根管分类(Weine分类);挑选出牙体完整的离体牙标本63颗,游标卡尺法测量8项牙体形态参数。结果维吾尔... 目的掌握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解剖特点。方法采集维吾尔族人离体下颌第一恒磨牙105颗,锥形束CT(cone-beam,CT)法观测牙根变异及根管分类(Weine分类);挑选出牙体完整的离体牙标本63颗,游标卡尺法测量8项牙体形态参数。结果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齿总长度均值为18.9mm,近中根长度均值为13.9mm,远中根长度均值为12.8mm;以双根型最多见(94.3%),三根型发生率较少(5.7%),未检出单根型;近中根根管多为2-2型(83.8%),远中根多为1-1型(84.8%)。结论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变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牙体解剖 维吾尔族人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牙体牙髓病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玛丽亚木古丽·帕塔尔 李新尚 赵今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23期142-143,共2页
口腔牙体牙髓病学是一门与临床实践性极强的口腔医学学生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后期的临床工作。国内外的许多医学类高校采用PBL教学模式,得出了比较理想的结果,PBL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 口腔牙体牙髓病学是一门与临床实践性极强的口腔医学学生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后期的临床工作。国内外的许多医学类高校采用PBL教学模式,得出了比较理想的结果,PBL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临床科研思维能力,并受到学生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学 PBL教学 传统教学
下载PDF
比较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5
14
作者 孙玉亮 梁学萍 赵今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52-458,共7页
目的:比较一次与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VIP等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 目的:比较一次与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VIP等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研究质量和提取数据,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个随机对照试验。其中5个研究发生偏倚的可能性很低,7个研究有发生偏倚的中度可能性,另外4个研究有发生偏倚的高度可能性。Meta分析显示一次法与多次根管治疗术后72 h疼痛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0,95%CI(0.82,1.49)]。影象学:一次法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相比有一些优势,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9,95%CI(0.64,1.25)]。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使用止痛药的病人比多次根管治疗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42,95%CI(1.62,3.62)]。多次根管治疗发生肿胀[RR=1.40,95%CI(0.67,2.93)]和术后1周时疼痛[RR=1.25,95%CI(0.99,1.60)]的几率比一次性治疗要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使用止痛药的病人比多次法根管治疗术多,但从总体分析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纳入研究设计的一些缺陷,此结论还需要今后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根管治疗 多次根管治疗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不同组织冻存体系对牙周膜干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璇 刘奕杉 +6 位作者 马艳 毕晓娟 郑树涛 刘佳 李伯琦 孙大磊 赵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2期5855-5862,共8页
背景:冻存是保证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传统的冻存是将细胞直接置于冻存液中进行保存,然而冻存液中二甲基亚砜虽能减少细胞复苏过程中冰晶对细胞膜产生的机械性损伤,但同时又对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直接影响细胞生存状态,不利于... 背景:冻存是保证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传统的冻存是将细胞直接置于冻存液中进行保存,然而冻存液中二甲基亚砜虽能减少细胞复苏过程中冰晶对细胞膜产生的机械性损伤,但同时又对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直接影响细胞生存状态,不利于临床移植治疗。目的:寻找适宜牙周膜干细胞体外扩增的牙周周组织冻存的最佳方案。方法:收集健康人牙,刮取牙周组织后将其平均分为3等份,随机分为新鲜组、5%二甲基亚砜组和10%二甲基亚砜组,后2组分别以体积分数5%和10%二甲基亚砜添加冻存1个月后提取牙周膜干细胞。新鲜组直接提取牙周膜干细胞。结果与结论:5%二甲基亚砜组原代细胞游出组织团块所需时间和细胞收获量虽不及新鲜培养组,但却明显优于10%二甲基亚砜组(P<0.05)。新鲜组、5%二甲基亚砜组和10%二甲基亚砜组第1代牙周膜干细胞克隆形成率、活细胞比率、第3代牙周膜干细胞BrdU细胞增殖能力、MTT细胞生长曲线和牙周膜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5%二甲基亚砜添加冻存体系不仅能比10%二甲基亚砜添加的普通冻存体系明显缩短牙周膜干细胞体外扩增所需时间,增加细胞收获量同时还能保持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降低二甲基亚砜的总体用量和其在反复冻存复苏细胞过程中对细胞造成的直接损伤,为未来更加安全的实施临床移植治疗提供了保障,是供体组织储存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培养与分化 牙周组织 二甲基亚砜 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冻存 细胞扩增 成骨诱导 成脂诱导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维吾尔族、汉族成人牙科恐惧症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勤 张琴 +4 位作者 热法依.吐尔逊 何惠宇 张嘉宇 马文渊 王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51-754,共4页
目的:调查维吾尔族和汉族口腔门诊成人患者的牙科恐惧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研究,为其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应用DAS量表对246例到口腔门诊治疗的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46例患者的DAS平均分值为9.72... 目的:调查维吾尔族和汉族口腔门诊成人患者的牙科恐惧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研究,为其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应用DAS量表对246例到口腔门诊治疗的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46例患者的DAS平均分值为9.72±3.02,牙科恐惧症患病率为17.07%。其中127例汉族患者的牙科恐惧症患病率为23.62%;119例维吾尔族患者为10.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科恐惧症与民族、性别、年龄、牙科治疗经历、口腔保健意识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引起牙科恐惧最主要的因素有:注射麻药、拔牙、探诊。结论:总体牙科恐惧水平并不严重,但汉族明显高于维吾尔族;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医生应注意观察和沟通,从不同方面着手预防和缓解牙科恐惧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恐惧症 民族 牙科焦虑量表
下载PDF
牙髓损伤的活髓保存治疗 被引量:40
17
作者 周学东 黄定明 +8 位作者 刘建国 黄正蔚 魏昕 杨德琴 赵今 陈黎明 朱林 李艳红 李继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9-347,共9页
建立损伤牙髓保髓治疗的专家共识,对提高我国牙髓病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牙髓疾病是影响人类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盖髓术和牙髓切断术是损伤牙髓保髓治疗的主要方法。随着微创牙科理念的发展,如何合理应用各种治疗技术和材料... 建立损伤牙髓保髓治疗的专家共识,对提高我国牙髓病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牙髓疾病是影响人类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盖髓术和牙髓切断术是损伤牙髓保髓治疗的主要方法。随着微创牙科理念的发展,如何合理应用各种治疗技术和材料,最大限度地保存健康牙髓组织,延长患牙保存期,实现保髓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已成为口腔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现将部分牙体牙髓病治疗学专家的经验与认识共同汇总,以牙髓损伤性质与途径、牙髓损伤程度为基础,以宿主的牙髓防御与自身修复能力为导向,以损伤牙髓现代诊治技术为手段,探讨形成了关于牙髓损伤的活髓保存临床诊治路径的共识,供大家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损伤 活髓保存治疗术 治疗
下载PDF
二氧化锆根管桩联合树脂修复老年前磨牙牙体缺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竞璟 程春 +1 位作者 邹英 赵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311-1315,共5页
目的观察二氧化锆根管桩联合树脂修复老年前磨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就诊的老年前磨牙牙体缺损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分别采用二氧化锆根管桩联合树... 目的观察二氧化锆根管桩联合树脂修复老年前磨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就诊的老年前磨牙牙体缺损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分别采用二氧化锆根管桩联合树脂修复(观察组)和玻璃纤维桩联合树脂修复(对照组),对比两种修复材料的体外实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修复前后的咀嚼效率及患者的修复满意度。随访至2022年3月,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二氧化钴材料拉伸强度和抗剪切强度值高于玻璃纤维材料,三点弯曲值低于玻璃纤维材料(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修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良好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85%(P<0.05)。修复后两组患者的咀嚼效率均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美观效果、语音功能、咀嚼效率、固位效果、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33%(P<0.05)。结论二氧化锆根管桩联合树脂对离体牙的粘结能力和机械强度优于玻璃纤维桩联合树脂,应用于老年前磨牙牙体缺损修复中有更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咀嚼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且预后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锆 牙体缺损 玻璃纤维 前磨牙
下载PDF
新疆和田维、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3种可疑致病菌的分布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倩 克热木.阿巴司 +1 位作者 徐隽 姜涵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885-887,共3页
目的分析新疆和田维吾尔族和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不同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24例,维吾尔族80例,汉族44例,采集龈下菌斑,用16sRNA PCR方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中间普氏菌的分布。结果新... 目的分析新疆和田维吾尔族和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不同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24例,维吾尔族80例,汉族44例,采集龈下菌斑,用16sRNA PCR方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中间普氏菌的分布。结果新疆和田维吾尔族、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中间普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5.0%、60.0%、50.0%和43.2%、93.2%、52.3%,维吾尔族、汉族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和田不同性别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3种可疑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疆和田维吾尔族和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不同,但福赛坦氏菌在维、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均为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福赛坦氏菌 中间普氏菌
下载PDF
口腔科护士在新疆多民族地区构建和谐医护患关系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春 张红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科护士在新疆多民族地区构建和谐医护患关系方面的作用。方法将口腔科160名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80人。试验组采用人性化交流和沟通方法对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治疗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治... 目的探讨口腔科护士在新疆多民族地区构建和谐医护患关系方面的作用。方法将口腔科160名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80人。试验组采用人性化交流和沟通方法对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治疗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治疗和护理,由不参与试验的护士发放问卷,调查满意度和预约复诊情况并统计,作χ2检验。结果 2组患者满意度和预约复诊率比较,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掌握和运用好人性化沟通交流艺术,对构建和谐医、护、患关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复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和交流 口腔科护士 医护患关系 满意度 复诊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