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肛门直肠良性病变非计划再入院研究现状
1
作者 买合甫热提·阿尔肯 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1685-1690,共6页
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肛门直肠良性疾病患者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率现状及原因,以期为肛肠外科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使得肛门直肠良性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从而有效地降低肛门直肠良性疾病患者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发生率。
关键词 肛门直肠良性疾病 非计划再入院 相关因素 综述
下载PDF
白介素-6,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对肛瘘、肛周脓肿辅助诊断的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安琪 路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480-485,共6页
肛瘘和肛周脓肿是一种直肠和肛管炎症性疾病,肛周脓肿是化脓性感染的急性期,而肛瘘则是慢性期。以往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但是这些诊断方法的敏感性都不高,而CT、MRI也有检查的费用偏高、注射... 肛瘘和肛周脓肿是一种直肠和肛管炎症性疾病,肛周脓肿是化脓性感染的急性期,而肛瘘则是慢性期。以往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但是这些诊断方法的敏感性都不高,而CT、MRI也有检查的费用偏高、注射造影剂可能导致诊断过程变长以及在某些基层医疗机构中缺乏普及性等缺点,临床可对血浆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介素-6 (interleukin-6, IL-6),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进行检测,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途径与方法,辅助诊断及鉴别肛瘘及肛周脓肿,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肛周脓肿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辅助诊断
下载PDF
顽固性肛周瘙痒症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3
作者 阿布都克由木江·阿不都克力木 路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128-3134,共7页
肛周瘙痒症是肛肠科常见的、多发的肛周皮肤疾病,其中顽固性肛周瘙痒症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复发,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等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中西医治疗顽固性肛周瘙痒症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 肛周瘙痒症是肛肠科常见的、多发的肛周皮肤疾病,其中顽固性肛周瘙痒症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复发,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等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中西医治疗顽固性肛周瘙痒症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拓展中西医治疗顽固性肛周瘙痒症的思路,同时避免单一的治疗方法,而将多种方法联合起来通过疗效叠加、取长补短,则可能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肛周瘙痒症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影响的Meta分析
4
作者 杨润清 黄克林 +3 位作者 刘扬 刘青 杨博 路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20-523,共4页
目的Meta分析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2018年以来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包括知网、万方医学、维普、Pubmed、Cochrane、EMbase等,纳入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的随... 目的Meta分析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2018年以来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包括知网、万方医学、维普、Pubmed、Cochrane、EMbase等,纳入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的随机对照试验报道并筛选、评价文献质量,对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资料,质量均合格;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UC的总有效率、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报道经异质性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借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较单纯美沙拉嗪能提高UC治疗的总有效率和血清IL-10水平(RR=1.42,95%CI为1.06~1.58,P=0.012;WMD=11.36,95%CI为7.83~14.29,P<0.001),降低血清TNF-α水平(WMD=-4.35,95%CI为-6.12~-1.28,P<0.001),且上述文献均未见明显偏倚风险,敏感性分析均证实Meta分析结果稳定性良好。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且可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META分析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肛肠手术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马丽萍 《益寿宝典》 2022年第13期0089-0091,共3页
目的:评估舒适护理应用在老年肛肠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价值。 方法:纳入 2020 年 6 月 ~2021 年10 月接诊且行肛肠手术的 82 例老年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 41 例,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 41 例,提供舒适护理),... 目的:评估舒适护理应用在老年肛肠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价值。 方法:纳入 2020 年 6 月 ~2021 年10 月接诊且行肛肠手术的 82 例老年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 41 例,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 41 例,提供舒适护理),评价组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GCQ)、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情绪评分。 结果:护理前,组间 PSQI、GCQ、VAS、情绪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 PSQI、GCQ、VAS、情绪评分更佳,P<0.05。 结论:对老年肛肠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减轻疼痛感,增加身心舒适程度,克服睡眠障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肛肠手术 老年 情绪状态
下载PDF
去腐生新膏联合rh-bFGF对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炎性因子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阿提干·阿帕尔 于丹丹 刘扬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 探究去腐生新膏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炎性因子和血管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肛痿手术的患者288例,按治疗方法分成... 目的 探究去腐生新膏联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炎性因子和血管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肛痿手术的患者288例,按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n=136)和观察组(n=152)。对照组患者给予去腐生新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rh-bFG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14 d后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创面愈合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IL-1β与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VEGF与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6、22.880、5.081、16.064、2.563、8.749、2.49、3.260;P均<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肉芽组织生长评分以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7、5.654、22.512、3.048、3.127、13.247;P均<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05)。结论 去腐生新膏联合rh-bFGF可有效改善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其作用原理可能与降低创面炎症因子与VEGF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腐生新膏 RH-BFGF 创面愈合 炎症因子 VEGF
下载PDF
生物反馈治疗对经括约肌肛瘘手术患者近远期疗效、括约肌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亚坡 杜志宏 洪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2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经括约肌肛瘘手术患者近远期疗效、括约肌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括约肌肛瘘手术的患者共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实施生物反馈治疗分...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经括约肌肛瘘手术患者近远期疗效、括约肌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括约肌肛瘘手术的患者共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实施生物反馈治疗分为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锻炼)60例和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生物反馈治疗)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Williams分级、肛门直肠压力、炎性因子水平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试验组中痊愈19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6例,对照组中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5,P=0.025)。试验组术后1个月的Williams分级高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肛管静息压组间及组间不同时间交互均有差异性,肛管最大收缩压组间及组内均存在差异(P均<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四项指标组内(时间)比较均有差异性,CRP还存在组间及组间不同时间的交互作用(P均<0.05)。两组病情复发率及复发累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5、0.8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改善经括约肌肛瘘手术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同时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痊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治疗 经括约肌肛瘘手术 肛瘘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生存分析
下载PDF
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敖非 路明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9133-9139,共7页
肛瘘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而高位复杂性肛瘘是其中最难治疗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来诊断高位复杂性肛瘘,近年来保留括约肌相关的术... 肛瘘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而高位复杂性肛瘘是其中最难治疗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来诊断高位复杂性肛瘘,近年来保留括约肌相关的术式和相关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如经括约肌间切开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直肠黏膜瓣推移术、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技术、纤维蛋白胶与肛瘘栓治疗,但传统手术及其改良术式依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发病机制 辅助检查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肛周深间隙脓肿诊断、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秦永罡 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期180-185,共6页
肛周深间隙脓肿是指肛腺感染波及直肠肛门周围深部组织形成的脓肿。该疾病因体表常无明显波动性肿块而容易漏诊,通常采用超声、MRI等影像学方法帮助诊断。明确诊断后,手术治疗是治愈该疾病的主要方法。针对不同位置的脓肿有不同手术方... 肛周深间隙脓肿是指肛腺感染波及直肠肛门周围深部组织形成的脓肿。该疾病因体表常无明显波动性肿块而容易漏诊,通常采用超声、MRI等影像学方法帮助诊断。明确诊断后,手术治疗是治愈该疾病的主要方法。针对不同位置的脓肿有不同手术方法可供选择,同时抗生素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彻底引流脓腔,保护括约肌功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就肛周深间隙脓肿的诊断、手术治疗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深部间隙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检测的价值分析
10
作者 张迪 刘扬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4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血清淀粉样蛋白(SAA)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以期为UC的临床诊断及预后预判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生化指标。方法:选取2019年3月—2...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血清淀粉样蛋白(SAA)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以期为UC的临床诊断及预后预判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生化指标。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UC患者及200例健康体检者,对比分析两类人群血清IL-6、IL-10、PCT、SAA、CRP水平的差异;将200例UC患者按照预后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n=156)和预后不良组(n=44),对比分析不同预后UC患者血清L-6、IL-10、PCT、SAA、CRP水平的差异。结果:UC患者血清IL-6、PCT、SAA、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血清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UC患者血清IL-6、PCT、SAA、CRP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U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UC患者血清IL-10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U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IL-10、PCT、SAA、CRP水平与UC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治疗前,UC患者血清IL-6、PCT、SAA、CRP水平低,IL-10水平越高经治疗预后越好;因此,在后续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时可依据患者治疗前检查结果评估预后情况,针对可能出现预后不良的患者应及时制定应对方案,调整治疗方法,以提升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预后 IL-6 IL-10 PCT SAA CRP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直肠黏膜柱状缝扎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杨博 杨润清 +1 位作者 张忠伟 路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64-467,共4页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直肠黏膜柱状缝扎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导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260例,其中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直肠黏膜柱状缝扎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导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260例,其中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130例(研究组),传统直肠黏膜柱状缝扎术13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方式的治愈率、手术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痊愈时间、术前术后排便时间、术前术后直肠肛管测压等疗效及术后定期随访1、3、6、12个月的排便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愈率为83.85%(109/13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3.08%(95/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痊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排便时间明显短于术前排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排便时间明显短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直肠静息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后1、3个月排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排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术式治疗直肠粘膜脱垂引发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疗效及近远期效果都优于传统直肠黏膜柱状缝扎术,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便秘情况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该成为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导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直肠黏膜脱垂 出口梗阻型便秘
下载PDF
以案例为基础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 帕尔哈提·阿布都热衣木 +4 位作者 阿不都外力·吾守尔 张媛 陈慧 黄帝 姑丽尼格尔.吾布力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898-1901,共4页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基础(CBL)结合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方法在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共118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填鸭式传统教学...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基础(CBL)结合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方法在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共118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填鸭式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综合评价、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学成绩、临床综合能力专家评价,手术操作能力专家评价,基本知识掌握能力、知识全面程度、主动动手学习能力、临床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课堂气氛以及课程喜欢程度等。结果观察组在岗位胜任能力综合评价,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外科学成绩,手术操作能力专家评价等方面均显示出优越性。在基本知识掌握能力[(87.4±8.9)分比(83.9±8.8)分]、知识全面程度[(83.0±6.9)分比(80.0±5.9)分]、主动动手学习能力[(84.6±7.1)分比(78.8±6.9)分]、临床思考能力[(83.9±7.4)分比(79.7±5.8)分]、团队协作能力[(84.8±6.8)分比(65.1±7.9)分]、课堂气氛[(85.3±7.7)分比(81.3±4.6)分]以及课程喜欢程度[(91.3±6.9)分比(88.5±7.6)分]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法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相比,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岗位胜任能力综合评价、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学成绩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岗位胜任能力综合评价效果最为显著,因此该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本科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岗位胜任能力
下载PDF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填塞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云龙 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 +4 位作者 艾尔哈提.胡赛音 赵亮 路明 杨鹏 刘学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2期75-7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cellulardermalMatrix,ADM)填塞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3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52例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DM治疗组和传统挂线对照组进行术... 目的探讨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cellulardermalMatrix,ADM)填塞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3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52例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DM治疗组和传统挂线对照组进行术后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X2=0.087,P=0.768)、年龄(t=0.231,P=0.389)、民族(X2=0.391,P:0.532)、病程(t=0.316,P=0.690)、随访时间(t=0.512,P=0.209)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DM组术后相关指标如肛门失禁(x2=5.532,P=0.019)、肛门畸形(X2=4.457,P=0.035)、术后疼痛时间(t=19.652,P=0.033)、术后愈合时间 (t=14.186,P=0.003)及生活质量评分(t=13.188,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优越于挂线组,但复发率(X2=4.127,P=0.042)较挂线组偏高。结论运用ADM治疗高位肛瘘具有微创、缩短愈合时间和保护肛门功能及外形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 肛瘘 生物材料
下载PDF
肛裂患者术后采用系统化护理措施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4
作者 马丽萍 徐少娜 王理瑛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观察肛裂患者术后采用系统化护理措施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肛裂术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系统化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11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系统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肛裂患者术后采用系统化护理措施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肛裂术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系统化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11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系统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便秘情况、排便分级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系统化护理组患者术后3天内有大便、用力排便、大便密结干硬、排便不尽感发生率较低(P<0.01)。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系统化护理组患者术后3天、5天排便分级0级率较高、2级率较低(P<0.05)。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系统化护理组患者术后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发生率较低,住院天数较短,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肛裂患者术后采用系统化护理措施可改善便秘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系统化护理 便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术前负性情绪对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艳 马丽 常海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901-903,共3页
【目的】研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疼痛与术前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直肠黏膜脱垂并进行PPH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术前焦虑及抑郁程度评价,... 【目的】研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疼痛与术前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直肠黏膜脱垂并进行PPH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术前焦虑及抑郁程度评价,对其术后疼痛进行调查评分,分析PPH术后疼痛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术前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结果】女性24h、48h、72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显著高于男性;未婚或离异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已婚患者;自费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医保、新农合患者;负性情绪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负性情绪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均与患者术后24h、48h、72hVAS疼痛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部分直肠黏膜脱垂患者术前均存在负性情绪,而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肠黏膜/外科学 吻合术 外科/副作用 直肠脱垂/外科学 疼痛 手术后
原文传递
克罗恩病肛瘘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慧 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 +1 位作者 刘学 路明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引起的复杂性肛瘘挂线的移除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CD引起的复杂性肛瘘的患者,按是否3周内移除挂线分为A、B两组,根据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分析两组的预后。结果两组在年龄(χ~2=0.206 0,P=0.9837)、性别(χ~2=0.7...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引起的复杂性肛瘘挂线的移除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CD引起的复杂性肛瘘的患者,按是否3周内移除挂线分为A、B两组,根据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分析两组的预后。结果两组在年龄(χ~2=0.206 0,P=0.9837)、性别(χ~2=0.796 9,P=0.372 0)、民族(χ~2=0.007 3,P=0.931 8)、术前Wexner评分(χ~2=0.138 1,P=0.890 8)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院时Wexner评分(t=2.815 9,P=0.007 4)、肛瘘的愈合时间(t=4.360 5,P=0.000 1)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t=1.584 3,P=0.120 6)、治疗后完全愈合(t=0.384 9,P=0.535 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D引起的复杂性肛瘘挂线时间可能与患者的预后有关联,然而具体移除时间仍不能确定,但对患者预后而言,术后3周之后移除挂线较3周之内移除挂线更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肛痿 挂线
下载PDF
结核性肛瘘抗结核治疗前后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改善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学 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 +4 位作者 何雨倩 张媛 于丹丹 阿不都合力里.艾力吾西尔 陈慧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和手术治疗肺结核病人伴发结核性肛瘘的时机选择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结核病人伴发结核性肛瘘5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抗结核治疗前后手术时机的选择分为先手术后抗结核治疗组(A组)26例和先抗结核治疗后手术...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和手术治疗肺结核病人伴发结核性肛瘘的时机选择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结核病人伴发结核性肛瘘5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抗结核治疗前后手术时机的选择分为先手术后抗结核治疗组(A组)26例和先抗结核治疗后手术组(B组)26例,进行临床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民族、病程、随访时间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肛瘘治疗总体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A组的76.92%。B组术后相关指标如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及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优于A组;但在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病人伴发结核性肛瘘时,抗结核治疗前后的手术时机选择与病人预后有一定关系,先抗结核治疗后手术治疗可能对改善病人的预后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结核性肛瘘 肺结核 肛周脓肿
下载PDF
盆底肌功能紊乱患者进行肛管动力学分析及生物反馈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润清 洪文 +3 位作者 刘扬 刘青 芦红果 路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4期107-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紊乱患者的肛管动力学特征及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97例盆底肌功能紊乱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健康对照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的肛管动力学指标...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紊乱患者的肛管动力学特征及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97例盆底肌功能紊乱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健康对照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的肛管动力学指标,观察试验组治疗前后排便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肛管静息压、最大缩窄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静息状态下肛管高压带长度、力排时肛管高压带长度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力排时肛管剩余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的肛管静息压、最大缩窄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静息状态下肛管高压带长度、力排时肛管高压带长度均显著短于治疗前(P〈0.01),力排时肛管剩余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试验组的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每周排便次数显著多于治疗前(P〈0.01)。试验组治疗后显效34例(35.05%)、有效37例(38.14%)、无效26例(26.80%),其中4例患者半年后出现复发。结论盆底肌功能紊乱患者的肛管动力学指标明显异常,生物反馈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功能紊乱 肛管动力学特征 生物反馈
下载PDF
外剥内扎悬吊保留肛垫治疗环状混合痔7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路明 刘青 +3 位作者 洪文 杨润清 范凯 温浩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5期558-559,共2页
环状混合痔是目前痔病的治疗难点之一,有关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式,国内外作者报道很多,但至今仍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由于痔核较多而大,手术较为复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其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肛门狭窄,... 环状混合痔是目前痔病的治疗难点之一,有关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式,国内外作者报道很多,但至今仍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由于痔核较多而大,手术较为复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其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肛门狭窄,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作者采用外剥内扎悬吊保留肛垫法治疗环状混合痔72例,并与传统外剥内扎方法进行了临床比较,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治疗方法 外剥内扎 临床观察 肛垫 悬吊 术后并发症 手术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