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年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构成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艾尼瓦尔.艾米都拉 再吐娜.克里木 伊布拉因.尼亚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构成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医院的肿瘤专科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放疗科放射治疗登记系统,统计分析2001~2008年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病例。结果 8年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病例总数为... 目的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构成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医院的肿瘤专科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放疗科放射治疗登记系统,统计分析2001~2008年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病例。结果 8年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病例总数为2 902人次。排序在前10位的恶性肿瘤好发部位是气管支气管肺,脑,食管,乳腺,骨转移,鼻咽,子宫颈,皮肤,喉,结/直肠的恶性肿瘤。其中好发于气管支气管肺,脑,食管的恶性肿瘤一直位居前三位;构成比呈明显上升的有子宫颈,结/直肠,气管支气管肺,骨转移部位的恶性肿瘤,尤以子宫颈,结/直肠恶性肿瘤为主。结论食管癌,子宫颈癌等具有明显的地域民族性,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治疗水平,应把防治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子宫颈,结/直肠恶性肿瘤,气管支气管肺,骨转移瘤恶性肿瘤的构成比逐年上升,也应加强其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恶性肿瘤 构成比
下载PDF
多原发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曼则热姆·艾拜杜拉 张瑞丽 《癌症进展》 2025年第5期505-509,共5页
随着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及诊疗水平的进步,肿瘤幸存者数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然而因遗传易感性、不良生活行为的持续存在,以及第一原发肿瘤治疗相关长期不良反应的持续影响,多原发恶性肿瘤(MPN)的发生风险也在增加。MPN的诊断较... 随着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及诊疗水平的进步,肿瘤幸存者数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然而因遗传易感性、不良生活行为的持续存在,以及第一原发肿瘤治疗相关长期不良反应的持续影响,多原发恶性肿瘤(MPN)的发生风险也在增加。MPN的诊断较为复杂,且其治疗策略与转移癌和复发癌完全不同,准确诊断MPN并制订精确、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深入探讨MPN的诊断标准、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策略等,对改善MPN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MPN的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对MPN的临床认识,为MPN的精准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病因
下载PDF
新疆地区28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宿伟鹏 刘攀 +4 位作者 赵化荣 张宋安 胡尔西旦.尼亚孜 张蕾 包永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分析28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新疆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数据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10年在诊治的28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28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新疆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数据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10年在诊治的28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2829例患者,男性1657例,占58.57%,女性1172例,占41.43%;男女比例1.4∶1,中位年龄为55岁,主要分布在40~69岁之间(63.38%),汉族占59.5%,维吾尔族占27.7%,哈萨克族占6.3%,回族占3.1%,蒙古族占1.6%,其他民族占1.6%,构成比位于前5位的是:口腔癌、甲状腺癌、喉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占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74.6%。男性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口腔癌、喉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甲状腺癌。女性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甲状腺、口腔癌、鼻腔鼻窦癌、鼻咽癌、颜面皮肤癌。汉族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甲状腺癌、口腔癌、喉癌、鼻咽癌、鼻窦癌。维吾尔族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口腔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甲状腺癌、喉癌。哈萨克族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口腔癌、甲状腺癌、鼻腔鼻窦癌、喉癌、口咽及下咽癌。结论:口腔癌、甲状腺癌是新疆目前头颈部恶性肿瘤防治重点,喉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的防治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 民族因素
下载PDF
新疆地区3748例老年恶性肿瘤的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化荣 刘攀 包永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71-2773,共3页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70岁恶性肿瘤的疾病谱分布,为老年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70岁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3748例患者,男性占74.6...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70岁恶性肿瘤的疾病谱分布,为老年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70岁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3748例患者,男性占74.60%,女性占25.40%;中位年龄73岁。汉族占79.12%,维吾尔族占12.86%,哈萨克族占3.42%。构成比位于前十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头颈部癌、贲门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此十大恶性肿瘤占全部患者的73.29%,其中肺癌构成比达到20.59%。按系统来说消化系统肿瘤占到42.86%。汉族老年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维吾尔族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头颈部癌、肝癌、胃癌、贲门癌;哈萨克族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食道癌、贲门癌、肝癌、胃癌、支气管肺癌。维吾尔族头颈部癌发病率相对较高;哈萨克族中食管癌位居第一。结论:在新疆地区,支气管肺癌和消化道肿瘤是当前≥70岁老年恶性肿瘤防治的重要任务;头颈部癌和哈萨克族食管癌的防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流行病学 民族因素 老年人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蕾 阎景红 +6 位作者 刘来新 张华 张瑞丽 古丽比也.沙比尔 刘攀 张宋安 包永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4-676,共3页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登记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报告发病情况,为新疆地区居民恶性肿瘤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主要肿瘤的发病率、标化率、顺位、累积率和截缩率...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登记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报告发病情况,为新疆地区居民恶性肿瘤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主要肿瘤的发病率、标化率、顺位、累积率和截缩率等指标。结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个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33.14/10万(中标率87.12/10万,世标率111.50/10万)。其中男性新发病例1230例,粗发病率125.97/10万(中标率81.90/10万,世标率105.55/10万),女性新发病例1391例,粗发病率140.46/10万(中标率92.52/10万,世标率117.10/10万)。粗发病率前5位的肿瘤分别为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肝脏恶性肿瘤、子宫颈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和食管恶性肿瘤,其构成比占居民恶性肿瘤全部发病的46.58%。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城市地区以呼吸道恶性肿瘤为主,农村地区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主。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肿瘤应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防控重点,应针对不同地区肿瘤发病情况制定不同的肿瘤防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09-2012年新疆肿瘤监测点新源县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阎景红 艾尼瓦尔.艾木都拉 +2 位作者 郝洁 杨玉刚 包永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新源县恶性肿瘤发病的分布特征,为卫生行政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新疆新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报告的居民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进行ICD-10分类,按年龄、性别、民族、恶性肿瘤类... 目的:探讨新源县恶性肿瘤发病的分布特征,为卫生行政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新疆新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报告的居民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进行ICD-10分类,按年龄、性别、民族、恶性肿瘤类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2012年新源县恶性肿瘤累计发病数1419例,发病率为1299.7/10万,其中男性发病数为810例,发病率为1437.8/10万。女性发病数609例,发病率为1152.5/10万,男女性别比为13.3∶1,男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恶性肿瘤发生主要分布在35∽79岁年龄段。新源县最常见的5种恶性肿瘤分别为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病例数的587.0%。汉族癌症发病率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及结直肠癌。哈萨克族癌症发病率前5位的依次是食管癌、胃癌、支气管肺癌、肝癌及结直肠癌。哈萨克族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率高于汉族。结论新源县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性别、民族发病率不同。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政策.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登记 发病率 流行病学 新源县
下载PDF
评价EORTC QLQ-C30 V3.0在新疆少数民族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莉 布力布.吉力斯汉 +2 位作者 玛依努尔.艾力 胡尔西旦.尼亚孜 王岩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 V3.0在新疆维吾尔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受试对象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415例。采用维语及哈语版EORTC QLQ—C30 V3.0对受... 目的:研究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 V3.0在新疆维吾尔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受试对象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415例。采用维语及哈语版EORTC QLQ—C30 V3.0对受试对象进行生活质量测定。对126例患者在第2~3天重测1次.并对其中45例患者相隔2周后行第3次测定。对量表的效度、信度、反应度以及在临床的应用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量表的信度评价:各领域的Cronbach’s α均在0.77以上;总是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745;9个领域的重测信度均在0.7以上,各领域重测信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7,P〉0.05);(2)量表的效度评价:各条目得分与其所在领域得分之间明显相关(r均〉0.5),提取的3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总变异的59.04%;(3)量表的反应度评价:情绪功能、社会功能领域及经济困难单项测量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其余领域及单项测量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量表的可行性.回收率为96.26%,完成率为97.64%,完成量表的时间均〈20min。结论:EORTC QLQ—C30用于新疆部分少数民族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对于评价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测定 恶性肿瘤 EORTC QLQ- C30 V3 新疆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莉 李龙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41-224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维语版、哈语版对我院1 089例经病理确诊的维吾尔... 目的探讨新疆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维语版、哈语版对我院1 089例经病理确诊的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测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症状子量表中,治疗前后患者的乏力、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下降、经济困难评分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积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呼吸困难、便秘、腹泻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放疗、化疗及联合放化疗均影响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P<0.05)。部分肿瘤类型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其中肺癌、乳腺癌、食管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水平有所下降;治疗方式、肿瘤类型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活质量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下载PDF
新疆地区280例皮肤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才层 迪丽达尔.斯地克 艾斯克尔.吐拉洪 《新疆医学》 2014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2013年收治的组织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统计280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156例占55.7%,汉族170例占60.7%,...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2013年收治的组织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统计280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156例占55.7%,汉族170例占60.7%,少数民族110例占39.3%.基底细胞癌123例(43.9%),鳞状细胞癌77例(27.5%),皮肤恶性黑素瘤9例(3.2%);肉瘤26例(9.3%)(其中横纹肌肉瘤1例、纤维肉瘤4例、血管肉瘤2),皮肤淋巴瘤2例(0.7%),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1.1%),覃样肉芽肿3例(1.1%),Bowen&#39;s病6例(2.1%),皮肤附属器的恶性肿瘤(皮脂腺和毛发)5例(1.8%),难以确定类型的皮肤恶性肿瘤及血管和神经来源的恶性肿瘤26例(9.3%).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肤恶性黑素瘤三者之间在性别上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43);三者的好发部位存在明显差异(P=0.000);且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4).结论:相对于国内外其他研究资料,新疆地区的皮肤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皮肤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个肿瘤监测地区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率统计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艾尼瓦尔.艾木都拉 艾力江.吐尔逊 +2 位作者 阎景红 包永星 张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706-709,共4页
目的:描述分析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个肿瘤检测地区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伊犁州新源县以及和田地区和田市2013年上报的肿瘤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对数据进行分类、审核并统计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和累计发病率。结... 目的:描述分析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个肿瘤检测地区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伊犁州新源县以及和田地区和田市2013年上报的肿瘤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对数据进行分类、审核并统计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和累计发病率。结果: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个监测点合计覆盖登记人口1 104 900人,其中男性555 256人(50.25%),女性549 644人(49.75%);恶性肿瘤发病率154.31/10万,其中男性148.22/10万,女性160.47/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城市监测点(天山区)高于农村监测点(新源县、和田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依次为支气管肺癌,女性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结论:肺癌、消化道肿瘤、女性乳腺癌及宫颈癌是威胁新疆地区居民的主要恶性肿瘤,肿瘤防治工作需根据不同地区,民族,性别差异制定相应防治和干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登记 发病率
下载PDF
新疆地区1974例儿童恶性肿瘤的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热合曼.衣明 胡尔西旦.尼牙孜 +8 位作者 张蕾 张宋安 张洋 古丽比也.沙比尔 卢素琼 宿伟鹏 才层 包永星 赵化荣 《新疆医学》 2015年第12期1728-1732,共5页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0-18岁儿童恶性肿瘤的疾病谱,为儿童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所有儿童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用SPSS 19.0软件系统分析各种肿瘤在不同年龄、性...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0-18岁儿童恶性肿瘤的疾病谱,为儿童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所有儿童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用SPSS 19.0软件系统分析各种肿瘤在不同年龄、性别、民族的构成比。结果儿童恶性肿瘤患者共1974例,其中男性占62.0%,女性占38.0%,男女比例1.6:1。汉族病人占58.7%,维吾尔族占26.2%,哈萨克族占5.7%,其他民族占9.3%。各种恶性肿瘤构成比前五位依次为白血病(50.1%),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12.0%),恶性淋巴瘤(7.4%),骨肿瘤(6.7%),视网膜母细胞瘤(5.8%)。白血病的构成比在各年龄组均最高,其范围从44.3–59.8%,排列第二、三位的肿瘤,在不同年龄段依次为:0-4岁组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恶性淋巴瘤;5-9岁组为CNS肿瘤、恶性淋巴瘤;10-14岁为CNS肿瘤、骨肿瘤;15-18岁为CNS肿瘤、骨肿瘤。男性恶性肿瘤构成比排前三位者依次是:白血病(48.6%)、CNS肿瘤(13.1%)、恶性淋巴瘤(8.1%);女性恶性肿瘤构成比排前三位者为白血病(52.5%)、CNS肿瘤(10.1%)、骨肿瘤(7.1%)。结论新疆地区儿童恶性肿瘤谱排前三位者与国内外地区均相同,但白血病的构成比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其原因需进一步研究,也提示白血病的防治是儿童肿瘤的防治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流行病学 年龄因素 儿童
下载PDF
EIF4EBP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梦帆 毛睿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909-915,共7页
本综述探讨了EIF4EBP1基因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强调了其在多种肿瘤类型中的表达模式、功能作用以及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重要性。EIF4EBP1,作为mTOR信号通路的关键调控因子,参与调控蛋白质合成和细胞生长。研究表明,EIF4EBP1在肾细胞癌、... 本综述探讨了EIF4EBP1基因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强调了其在多种肿瘤类型中的表达模式、功能作用以及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重要性。EIF4EBP1,作为mTOR信号通路的关键调控因子,参与调控蛋白质合成和细胞生长。研究表明,EIF4EBP1在肾细胞癌、肝细胞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食管鳞癌等多种肿瘤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水平和生物学功能,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在信号通路方面,EIF4EBP1与mTOR、AKT等通路的相互作用在肿瘤增殖、转移、凋亡逃逸和药物抗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此外,EIF4EBP1还通过其他信号通路如PI3K/AKT/mTOR、EGFR等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这些发现为肿瘤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治疗策略方面,综述讨论了针对EIF4EBP1的多种潜在治疗方法,包括mTOR抑制剂、AKT抑制剂、基因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策略。这些策略在实验室研究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效果,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希望。总之,EIF4EBP1作为一个多面性的调控因子,在肿瘤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阐明其在肿瘤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并探索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F4EBP1 肿瘤 研究进展 治疗靶点 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老年脑肿瘤患者发生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治疗的有效性
13
作者 赵新静 张洋 +1 位作者 许倩倩 沙娅·玛哈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PND将患者分为PND组(n=78)和非PND组... 目的探讨老年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PND将患者分为PND组(n=78)和非PND组(n=42),比较两组人口学信息及相关临床指标。按照干预方式,将PND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37),比较不同干预方法在改善PND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脑肿瘤患者发生PND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脑肿瘤患者PND发生率为65.0%(78/120)。PND组与非PND组患者年龄、肿瘤部位、WHO肿瘤病理分级及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角色、躯体、社会及情绪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脑肿瘤患者PND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肿瘤部位(OR=1.879,95%CI 1.103~3.203)、WHO肿瘤病理分级(Ⅱ级:OR=1.964,95%CI 1.021~3.780;Ⅲ级:OR=2.186,95%CI 1.099~4.349;Ⅳ级:OR=2.462,95%CI 1.162~5.216)及肿瘤体积(20~<40 cm 3:OR=1.793,95%CI 1.016~3.166;40~<60 cm 3:OR=2.038,95%CI 1.114~3.727;≥60 cm 3:OR=2.207,95%CI 1.207~4.298)。结论老年脑肿瘤患者PND发生率较高,尤以肿瘤部位处于额颞叶、WHO肿瘤病理分级高及肿瘤体积大的脑肿瘤患者为高危人群,需重点关注,在PND发生后,给予康复治疗有利于神经认知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肿瘤 神经认知障碍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上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免疫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疗效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切合日努尔·阿布都海外尔 毛睿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thyroid function abnormality,TFA)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免疫治疗...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thyroid function abnormality,TFA)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102例上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TFA组与正常组,应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TFA发生的影响因素。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绘制Kaplan-Meier曲线探究TFA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102例接受免疫治疗的上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中,有43例(38.23%)患者发生TFA,其发生TFA的中位时间为5.36个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肝转移、既往联合治疗方案数、癌胚抗原(CEA)是TFA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TFA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39.53%vs.6.78%,P<0.001)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72.09%vs.35.59%,P<0.001)均优于正常组。Cox回归分析示TFA是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TFA组患者相比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显著延长(90.70%vs.79.66%)。结论:肝转移、既往联合治疗方案数、CEA可能是TFA发生的影响因素,TFA可能是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因子,对于接受免疫治疗的上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出现TFA可能预示着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甲状腺功能异常 疗效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与放疗敏感性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美合日班·艾克拜 赵化荣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206-213,共8页
放射治疗是许多癌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提供潜在的治疗结果。尽管放射治疗取得了成功,但肿瘤细胞可能对其产生抵抗,从而导致疾病复发。肿瘤微环境的组成部分可能在放疗的成功或失败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本综述讲述了微环境中成纤维... 放射治疗是许多癌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提供潜在的治疗结果。尽管放射治疗取得了成功,但肿瘤细胞可能对其产生抵抗,从而导致疾病复发。肿瘤微环境的组成部分可能在放疗的成功或失败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本综述讲述了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外基质、肿瘤血管以及缺氧微环境对放疗敏感性的影响,以加深我们对肿瘤微环境与放疗敏感性关系的了解,有助于建立一个临床前的理论基础,以支持基质靶向药物与放疗联合使用以增加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放射敏感性 放疗抵抗 辐射抵抗
下载PDF
三乙醇胺(比亚芬)防治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建清 张仑 张莉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比亚芬)防治头颈部肿瘤急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72例需要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40例在放疗开始的第1天到放疗结束后3-6月给予比亚芬涂抹为用药组,32例给予氢地油涂抹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比亚芬)防治头颈部肿瘤急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72例需要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40例在放疗开始的第1天到放疗结束后3-6月给予比亚芬涂抹为用药组,32例给予氢地油涂抹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为100.0%,其中比亚芬组Ⅰ、Ⅱ、Ⅲ、Ⅳ度的发生率分别为37.5%、47.5%、5.0%、0%,氢地油组Ⅰ、Ⅱ、Ⅲ、Ⅳ度的发生率分别为18.8%、31.2%、34.4%、12.5%,比亚芬组急性皮肤反应明显低于氢地油组(P<0.05);比亚芬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多发生在40 Gy之后,明显晚于氢地油组(P<0.05)。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愈时间比较,比亚芬组平均6天,氢地油组平均11天,明显缩短(P<0.05)。放疗后3-6月继续使用比亚芬和氢地油,比亚芬组慢性皮肤纤维化的发生率为27.5%,氢地油组为68.8%,明显低于氢地油组(P<0.05)。结论比亚芬在头颈部肿瘤急慢性放射性损伤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能明显延迟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时间,缩短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三乙醇胺乳膏/治疗应用 放射疗法 放射性皮炎
下载PDF
新疆不同民族老年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预后因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化荣 热合曼.衣明 +2 位作者 胡尔西旦.尼牙孜 刘攀 包永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125-6128,共4页
目的通过评价内分泌疗法及内分泌联合TURP治疗新疆老年前列腺癌(PCa)的疗效并分析其主要预后因素,为老年PCa患者姑息性治疗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老年(≥70岁)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进行Sp... 目的通过评价内分泌疗法及内分泌联合TURP治疗新疆老年前列腺癌(PCa)的疗效并分析其主要预后因素,为老年PCa患者姑息性治疗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老年(≥70岁)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对各临床病理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治疗组的3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内分泌治疗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ET+TURP)78.9%、单一内分泌治疗组57%(P=0.059),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患者的3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71.6%和51.3%(P=0.062)。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患者确诊时年龄、ECOG体力状况(EPS)评分、直肠指检情况、肿瘤TNM分期、Gleason分级、ALP、HGB水平对老年前列腺癌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TNM分期、Gleason分级、HGB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患者确诊时年龄、TNM分期、Gleason分级、HGB水平是影响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PCa患者之间无明显生存差异。接受ET治疗患者加TURP时可改善PCa所致的尿路梗阻症状,对生存率无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 TURP 生存率 预后 人种群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的差异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媚 张莉 +2 位作者 张建清 白鸽 玛依努尔.艾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GFR突变发生率及差异。方法:采用ARMS法对54例汉族及50例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EGFR突变检测,并统计两组中EGFR突变民族差异性及相关因素差异。结果:维吾尔族非小细胞...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GFR突变发生率及差异。方法:采用ARMS法对54例汉族及50例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EGFR突变检测,并统计两组中EGFR突变民族差异性及相关因素差异。结果: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组中EGFR突变率为22.0%,汉族非小细胞肺癌组中EGFR突变率为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GFR突变中,均以19外显子缺失、21外显子L858R突变为主,且两者在两个民族所占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他相关因素比较,如病理类型、吸烟情况与性别,两组均以腺癌、不吸烟、男性患者为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GFR突变率在两个民族中存在差异,其余外显子突变情况及相关因素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汉族 非小细胞肺癌 EGFR 突变
下载PDF
肿瘤日间病房运行模式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文然 古丽比也.沙比尔 +5 位作者 郭瑞 肖蕾 孙毅 赵化荣 刘云 包永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224-1225,1228,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日间病房的运行模式,解决患者住院难、住院贵的问题。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日间病房经肿瘤专科医师评估后收治具有适应证的1 216人,均接受规范化治疗。结果平均住院天数为3.89d,放化... 目的探讨肿瘤日间病房的运行模式,解决患者住院难、住院贵的问题。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日间病房经肿瘤专科医师评估后收治具有适应证的1 216人,均接受规范化治疗。结果平均住院天数为3.89d,放化疗率为42.5%,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其中发生急性并发症6例,经及时、积极地处理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肿瘤日间病房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方便肿瘤患者就医,有望在新疆地区成为一种新型的、有效的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日间病房 肿瘤患者 放化疗
下载PDF
不同抗肿瘤疗法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化荣 王玉婷 +1 位作者 胡尔西旦.尼亚孜 包永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5-617,624,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不同抗肿瘤治疗的恶性实体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定量检测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手术组、放化疗组及对照组受检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 目的探讨接受不同抗肿瘤治疗的恶性实体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定量检测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手术组、放化疗组及对照组受检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手术组、放化疗组、对照组上述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与放化疗组比较,各项凝血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的血浆FIB及D-D水平均高于手术组(P<0.05);恶性实体瘤放化疗组的血浆FIB水平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恶性实体瘤患者的血液异常状态受其治疗方式的影响;恶性实体瘤患者不论采取手术还是放化疗,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实体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可暂时缓解,但仍存在血栓形成及继发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治疗方案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