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通过抑制Keap1/Nrf2信号通路激活发挥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1
作者 单思阳 郭凡 +2 位作者 杨浩 马洁 张裕祥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892-899,共8页
目的:研究肠道菌群(GM)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MAO组、Keap1/Nrf2激动剂RTA-408组和TMAO+RTA-408组,每组12只。其中,模型组小鼠采用高... 目的:研究肠道菌群(GM)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MAO组、Keap1/Nrf2激动剂RTA-408组和TMAO+RTA-408组,每组12只。其中,模型组小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TMAO组小鼠在高脂饲料中加1%胆碱,造模周期为12周。造模结束后,RTA-408组和TMAO+RTA-408组小鼠每天腹腔单次注射RTA-408(100μg/kg),持续给药14d,期间其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生化分析法定量测定TG、TC、LDL-C和HDL-C的水平。通过HE、Masson三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主动脉的组织学改变。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活性氧(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检测小鼠血浆中TMAO含量;荧光探针法检测主动脉ROS的荧光强度;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主动脉组织中Keap1、Nrf2、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观察Nrf2的核易位情况。结果:AS小鼠血清TC、TG、LDL-C浓度相较于对照组升高,HDL-C浓度则降低(P<0.01)。此外,模型组显示广泛的主动脉内膜增厚,明显的泡沫细胞形成,动脉壁胶原沉积增加。此外,血清中IL-1β、ROS和TMAO水平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中ROS含量增加、Nrf2核转位显著抑制(P<0.01),Keap1、Nrf2和HO-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AS小鼠相比,TMAO处理进一步加重对应指标上述变化趋势(P<0.05);RTA-408则取消TMAO对AS小鼠的加重作用(P<0.05)。结论:TMAO可能通过抑制Keap1/Nrf2信号通路激活对AS小鼠的主动脉病理改变、炎症反应和内皮损伤发挥加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氧化三甲胺 Keap1/Nrf2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人类8型疱疹病毒小衣壳蛋白ORF65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热依汗.谢以提 克迪亚 +4 位作者 阿斯哈尔 王星 何方平 温浩 何斌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构建人类8型疱疹病毒(HHV-8)小衣壳蛋白(ORF65)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表达,获得其重组融合蛋白。方法:软件设计引物,在引物两端添加特异性酶切位点,以pGEM-Teasy/ORF65为模板,PCR扩增基因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1a中,... 目的:构建人类8型疱疹病毒(HHV-8)小衣壳蛋白(ORF65)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表达,获得其重组融合蛋白。方法:软件设计引物,在引物两端添加特异性酶切位点,以pGEM-Teasy/ORF65为模板,PCR扩增基因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1a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41a-ORF65,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x,经酶切、测序鉴定其插入序列的正确性,转入E.coli BL21(DE3),并诱导表达,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以及序列分析软件DNAMAN 5.0、Vector NTI Suite 6、Primer Primier 5对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所构建pET41a-ORF65原核表达质粒连接正确,SDS-PAGE表明ORF65基因获得成功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含有1个N糖基化位点,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4个胆碱激酶Ⅱ磷酸化位点,4个N肉豆蔻酰化位点,1个酰胺化位点。BlastP数据库的相似性检索发现有与之有较高同源性的蛋白。结论:成功表达HHV-8病毒小衣壳蛋白ORF65,该蛋白与疱疹病毒衣壳蛋白的同源性较高,是疱疹病毒衣壳蛋白家族中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8型 小衣壳蛋白ORF65基因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包虫囊液干预下宿主限制性因子IFITM3和Foxp3之间的关联研究
3
作者 杨雨阳 祁晶晶 +3 位作者 吕洁 齐新伟 马秀敏 单骄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0-525,531,共7页
目的探究在包虫囊液干预过程中IFITM3与Foxp3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小鼠细粒棘球蚴病造模后收集肝脏组织,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IFITM3和Foxp3的表达状况。采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未加... 目的探究在包虫囊液干预过程中IFITM3与Foxp3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小鼠细粒棘球蚴病造模后收集肝脏组织,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IFITM3和Foxp3的表达状况。采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未加囊液浓度(阴性组)、1∶10、1∶100和1∶1000共4组不同囊液浓度比例干预HEK293T细胞后IFITM3和Foxp3的蛋白表达量和mRNA相对表达量。用Spearman进行IFITM3和Foxp3相关性分析。结果HE染色后,可见CE肝脏组织的病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细粒棘球蚴感染时间的延长,IFITM3在肝脏的表达量逐渐降低,Foxp3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在感染第2 d IFITM3的表达最高而Foxp3的表达量最低高,感染300 d IFITM3的表达量最低,Foxp3的表达量最高。Western blot显示,在4组囊液浓度比例干预下,IFITM3的灰度值分别是(1.421±0.162)、(0.798±0.091)、(0.936±0.118)、(1.269±0.101);Foxp3的灰度值分别是(0.614±0.034)、(0.761±0.020)、(0.919±0.019)、(1.115±0.177),说明IFITM3和Foxp3随着囊液干预浓度的降低表达量逐渐升高。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在4组囊液浓度比例干预后IFITM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1.00±0.322)、(0.605±0.321)、(0.736±0.113)、(2.384±0.049);Foxp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1.000±0.153)、(1.321±0.316)、(1.675±0.376)、(3.848±1.645),说明随着囊液干预浓度的降低,IFITM3和Foxp3mRNA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囊液干预后,细胞中的IFITM3与Foxp3在mRNA相对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成正相关。结论在细粒棘球蚴感染过程中,低浓度的囊液刺激会使IFITM3和Foxp3的表达量增高,并且IFITM3与Foxp3呈正相关性,说明宿主限制性因子IFITM3通过与核转录因子Foxp3存在关联,从而与获得性免疫发生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感染 宿主限制性因子 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3 核转录因子Foxp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