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某三甲医院口腔科2003-2012年门诊诊次季节变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建新 蔡东曙 +1 位作者 古丽巴哈·买买提力 刘奎 《中国医院统计》 2014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新疆某院口腔科2003-2012年门诊诊次季节变动特征。方法采用某院2003-2012年口腔科各月份门诊诊次统计数据,编制统计表。季节变动指标采用“季节比率”直接平均法。结果门诊诊次10年间平均每月就诊1136人,最高月份是2012年8... 目的:探讨新疆某院口腔科2003-2012年门诊诊次季节变动特征。方法采用某院2003-2012年口腔科各月份门诊诊次统计数据,编制统计表。季节变动指标采用“季节比率”直接平均法。结果门诊诊次10年间平均每月就诊1136人,最高月份是2012年8月2223人,最低月份是2004年5月330人,10年间120个月最高与最低变动范围全距等于5641人。10年间各月季节系数在0.69~1.28之间。10年间口腔科各年门诊诊次最高月份中8月份出现6次、3月2次、4月1次、7月1次。最低月份1月出现4次,2月2次,10月2次、5月2次、6月1次。结论某院口腔科门诊诊次的分布按照随机规律呈现强烈的季节变动特征。以此分析作依据进行预约就诊,将是协调医患间诊疗时间安排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 门诊诊次 季节变动 特征
下载PDF
关于完善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实习教学体系的思考
2
作者 陈冲 汤瑞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25-27,共3页
对于将PBL与PDCA两种教学方法共同应用至综合性医院之中的口腔科实习教学工作之中的效果展开探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于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来我院口腔科室参与实习的54名实习生视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成为传统组以及联合组,每组人数... 对于将PBL与PDCA两种教学方法共同应用至综合性医院之中的口腔科实习教学工作之中的效果展开探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于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来我院口腔科室参与实习的54名实习生视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成为传统组以及联合组,每组人数为27人。传统组的实习生接受传统性的实习教学法,而联合组的实习生则接受PBL及PDCA两种教学方法进行循环教学。分别对于两组实习生接受教学之后的出科成绩加以记录,并对于两组实习生自身的实际工作实力作出评估,并针对两组学生接受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加以评价。结果 联合组在开展教学工作以后,组内实习生的出科成绩水平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联合组在组织开展教学工作以后,组内学生工作能力水平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联合组在组织开展教学工作以后,组内学生加收教学活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综合性医院内部口腔科室实习学生开展教学工作之时,将PBL和PDCA两种教学法进行联合应用,能够助力实习生自身出科成绩水平提高,促使实习生自身工作能力提升,并对于教学效果产生更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 口腔科 实习教学体系 完善
下载PDF
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炳蔚 方伟 +1 位作者 余颖 曹卫彬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13-17,共5页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技术已越来越趋于成熟和完善。数字化印模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新兴印模技术,尤其是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的数字化印模技术更是对其数字化和精准化的完美体现。近年来,数字化印模广泛应用于全冠修复体、...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技术已越来越趋于成熟和完善。数字化印模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新兴印模技术,尤其是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的数字化印模技术更是对其数字化和精准化的完美体现。近年来,数字化印模广泛应用于全冠修复体、种植牙、可摘局部义齿领域,均显示出了较高的准度及精度,临床疗效显著。口内扫描仪为临床医师提供了直接获取数字化印模的功能,不仅避免了传统印模材料的不必要浪费,还降低了临床诊疗的频次,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有效地实现了医疗成本的最低化。未来,进一步提高数字印模的准度和精度并普及运用,以简化临床操作流程将会是数字化印模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文章简要综述了数字化印模技术的优势、精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相关应用,并简明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印模 口内扫描 口腔修复
下载PDF
新疆地区成人下颌骨副孔解剖位置的CBCT研究
4
作者 王艳 冯添 +2 位作者 郭涛 贾寅富 黄旭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8-72,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成年人下颌骨副孔解剖位置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300例维吾尔族和汉族成年人CBCT影像资料,对下颌...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成年人下颌骨副孔解剖位置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300例维吾尔族和汉族成年人CBCT影像资料,对下颌骨进行分区,获得各副孔的相应位置、直径及其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分析性别、民族、年龄与副孔发生情况的关系。结果:300例成年人的影像中共找出1361个副孔,维吾尔族686个,汉族675个,副孔发生率100%,人均(4.54±1.58)个。在舌侧前部发生率最高,维吾尔族为85.7%,汉族为81.9%,副孔的发生与性别、民族、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副孔的直径为(0.79±0.23)mm,汉族为(0.70±0.19)mm,维吾尔族中副孔直径≥1 mm占15.74%,汉族中副孔直径≥1 mm占13.48%,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维吾尔族副孔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为(12.65±9.35)mm,汉族为(13.15±8.0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在副孔高发的舌侧前部区域,颏嵴上和颏嵴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成年人群中均存在副孔现象,术前应仔细核对CBCT影像,术中避免损伤副孔结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下颌骨 副孔 锥形束CT
下载PDF
新疆阿克陶县中老年人群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调查研究
5
作者 王艳 冯添 黄旭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47-151,共5页
目的:本研究就阿克陶县中老年人群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展开调查,为该地区人群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于2023年3月-10月对阿克陶县545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状况检查,记录牙... 目的:本研究就阿克陶县中老年人群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展开调查,为该地区人群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于2023年3月-10月对阿克陶县545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状况检查,记录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结果:在调查的545名中老年人群中,牙列缺损率为63.85%,牙列缺失率为28.07%,义齿修复率为30.74%,牙列缺损在性别、族别、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缺牙率高于男性,柯尔克孜族牙列缺损率高于维吾尔族,45~54岁牙列缺损率最高,义齿修复率在族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方式以固定义齿修复为主,缺失牙以磨牙为主,上、下颌各个区域缺牙数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缺失原因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龋齿占比最高。牙列缺损在刷牙频率、刷牙时间及口腔科就诊的频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刷牙频率越低、刷牙时间越短、口腔科就诊频率越低,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发生率越高。获取口腔保健知识最多的途径是短视频、电视及广告。结论:阿克陶县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牙列缺损率较高,与修复率严重不符。建议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中老年人的口腔卫生意识和保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修复情况 中老年人 口腔健康 调查研究
下载PDF
“一对三”同伴互助学习在口腔全科基地住培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吐逊阿依·阿迪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121-0124,共4页
口腔医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较高,然而当前教育资源相对紧张,难以满足所有规培生、研究生的学习需求。现代医学教育更加注重终身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自主... 口腔医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较高,然而当前教育资源相对紧张,难以满足所有规培生、研究生的学习需求。现代医学教育更加注重终身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腔科医生需要具备精湛的临床操作技能,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然而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深入探究一对三同伴互助学习在口腔全科基地住培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是在当前医学教育模式不断革新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一对三同伴互助学习在口腔全科基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口腔规培基地学员的综合能力,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并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对三同伴互助学习 口腔全科 规培学员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持续静压力通过TRPV4信号通路调控大鼠软骨细胞凋亡
7
作者 梁秋娟 刘潇 +1 位作者 古丽奴儿·沙吾提 肖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7-511,517,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静压力对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制备并培养原代大鼠软骨细胞,设置正常对照组、30 kPa压力组、GSK205对照组、GSK205+30 kPa压力组。EdU荧光染色法检测软骨细胞在12、24、48 h的增殖率。采用流式检测软骨细胞在24、48... 目的探讨持续静压力对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制备并培养原代大鼠软骨细胞,设置正常对照组、30 kPa压力组、GSK205对照组、GSK205+30 kPa压力组。EdU荧光染色法检测软骨细胞在12、24、48 h的增殖率。采用流式检测软骨细胞在24、48、72 h的凋亡率。荧光标记测定软骨细胞内48 h时钙离子浓度。免疫印迹法测定软骨细胞TRPV4、JNK、p-JNK、ERK1/2、p-ERK1/2、P38、p-P38蛋白24 h时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0 kPa压力组软骨细胞在各观察时间增殖率均显著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强;细胞内TRPV4、磷酸化的JNK、磷酸化的ERK1/2、磷酸化的P38均显著提高(P<0.05)。与30 kPa压力组比较,给予TRPV4的阻断剂GSK205后,GSK205+30 kPa压力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上升;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减弱;TRPV4、磷酸化的JNK、磷酸化的ERK1/2、磷酸化的P38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30 kPa持续静压力不仅抑制软骨细胞增殖,还增加软骨细胞凋亡,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持续静压力促进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为通过TRPV4力学信号感受器激活MAPK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持续静压力 凋亡 TRPV4蛋白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新疆地区汉族成年人颅颌骨形态侧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满一 阿达莱提.阿合买提江 +1 位作者 曹军 祝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4-565,共2页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分析 中国汉族人群 新疆地区 颌骨形态 成年人 侧位 颅颌形态 形态特征 不同地域 临床指导
下载PDF
IRF6基因多态性位点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健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洪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8-393,共6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调节因子6(IRF6)基因rs2235371和rs223537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并探讨两位点在维吾尔族、汉族两个民族内和民族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差异。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的... 目的研究干扰素调节因子6(IRF6)基因rs2235371和rs223537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并探讨两位点在维吾尔族、汉族两个民族内和民族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的频率差异。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卫生部《中国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手册》出生缺陷诊断标准,同时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进行唇腭裂诊断,选取100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患者作为NSCL/P组(维吾尔族50例,汉族50例),对照组100例(维吾尔族50例,汉族50例),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来分析IRF6基因的多态性,检验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WE),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及其在两民族内和民族间频率分布的差异性。结果两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WE(P>0.05),IRF6基因的rs2235371位点等位基因C和T频率及rs2235375位点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和C频率在NSCL/P组和对照组比较,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两民族内,IRF6基因的rs2235371位点维族中TT基因型和汉族中CC和CT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F6基因的rs2235375位点维族中等位基因G和C和汉族中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和C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两民族间,IRF6基因型的rs2235371位点,NSCL/P组中维族CC和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的频率高于汉族,两民族间CT和TT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235375位点NSCL/P组中维族CC和等位基因G的频率均高于汉族,维、汉两民族间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和C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汉族NSCL/P与IRF6基因的rs2235371位点等位基因C及rs2235375位点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坍硒基因 维吾尔族 汉族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下载PDF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容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冲 冷春涛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90-92,共3页
目的:将口腔种植修复方式应用于牙列缺损患者,探讨其应用价值及美容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1:1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观察组: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医院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式进行牙列缺损修复治疗的61例患者;对照组:选择... 目的:将口腔种植修复方式应用于牙列缺损患者,探讨其应用价值及美容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1:1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观察组: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医院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式进行牙列缺损修复治疗的61例患者;对照组:选择来自同期入院采用常规修复方式进行修复治疗的6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咀嚼功能、稳固性、舒适感、美观度等评分情况、红白美学指数以及咬合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修复后咀嚼功能(91.48±2.89)分、稳固性(94.52±2.46)分、舒适感(92.02±2.13)分、美观度(96.46±2.28)分、牙龈出血(4.92%)、修复体脱落(1.64%)、牙齿疼痛(3.28%)、PES指数(8.42±1.67)分、WES指数(8.58±1.79)分、ICP-HB肌电值(73.83±5.23)mV、ICP-MC肌电值(76.91±5.58)m V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咀嚼功能(76.38±2.73)分、稳固性(74.03±2.13)分、舒适感(81.24±2.52)分、美观度(78.14±2.56)分、牙龈出血(22.95%)、修复体脱落(13.11%)、牙齿疼痛(16.39%),PES指数(6.31±1.06)分、WES指数(7.17±1.26)分、ICP-HB肌电值(68.21±5.46)mV、ICP-MC肌电值(69.18±5.59)m 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方式进行修复,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且更加舒适美观,临床应用及美容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美容效果 口腔种植
下载PDF
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冲 热依拉·艾克兰木 郭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6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制霉菌素口... 目的探讨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6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制霉菌素口服50万u/次,3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每隔24 h光疗1次,均治疗1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前后念珠菌菌数、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念珠菌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念珠菌菌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念珠菌菌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霉菌素联合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及念珠菌菌数,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念珠菌病 制霉菌素 光动力抗菌疗法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应用修复治疗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及相关生活质量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媛 刘景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采取修复治疗对口腔健康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预成冠或隐形义齿修复治疗的2~5岁患儿75例,分别在治疗前、后填写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量表(ECO...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采取修复治疗对口腔健康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预成冠或隐形义齿修复治疗的2~5岁患儿75例,分别在治疗前、后填写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量表(ECOHIS),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前对患儿出现"吃饭困难"的频率最高,分别为"偶尔"(39.74%)、"经常"(16.67%)、"很频繁"(8%);治疗后患儿出现"吃饭困难"的频率分别为"偶尔"(14,67%)、"经常"(1.33%)、"很频繁"(0.00%)。治疗前对家庭影响最大的是家长因患儿得病而产生的"心里愧疚",分别为"偶尔"(47.44%)、"经常"(35.90%)、"很频繁"(3.85%);治疗后家长因患儿得病而产生的"心里愧疚",分别为"偶尔"(38.67%)、"经常"(29.33%)、"很频繁"(1.33%)。患儿治疗前ECOHIS总分中位数为7.60分,治疗后复诊ECOHIS总分中位数为4.35分,治疗后得分低于治疗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患儿采用口腔修复治疗恢复乳牙列的完整和咬牙合功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口腔健康及其家庭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口腔健康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新疆地区汉族与哈萨克族正常牙合颅颌骨形态X线头影测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满一 孟文慧 古丽巴哈.买卖提力 《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539-541,共3页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正常汉族人颅颌骨形态,比较与哈萨克族颅颌骨组织形态的差异。方法选择81名正常汉族男女拍摄头颅定位侧貌X光数字化图像,用经典分析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作线距分析、角度分析、比例分析及综合分析并与哈萨克族资料...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正常汉族人颅颌骨形态,比较与哈萨克族颅颌骨组织形态的差异。方法选择81名正常汉族男女拍摄头颅定位侧貌X光数字化图像,用经典分析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作线距分析、角度分析、比例分析及综合分析并与哈萨克族资料进行比较。由PACS5.0测量软件完成各项指标测量,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疆地区汉族与哈萨克族颅颌形态同性别间两两比较,两者均为直面型和短面型,面前份较平直;哈萨克族全颅底长、前后面高度、面深度均大于汉族,鼻根点略前挺;汉族上颌突度大于哈萨克族,颏突度较小。结论新疆地区汉族与哈萨克族正常颅颌骨形态X线头影测量结果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汉族 哈萨克族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正常牙合Ricketts分析法头影测量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满一 阿达莱提.阿合买提江 林兆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地区汉族成人正常牙合Ricketts分析法头影测量值范围,并分析其颅颌硬组织形态特征。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地区81例汉族成年人恒牙期正常牙合拍摄头颅定位侧貌X光数字式图像,采用Ricketts分析法选取面轴角、面角、下颌平...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地区汉族成人正常牙合Ricketts分析法头影测量值范围,并分析其颅颌硬组织形态特征。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地区81例汉族成年人恒牙期正常牙合拍摄头颅定位侧貌X光数字式图像,采用Ricketts分析法选取面轴角、面角、下颌平面角、颏角、下面高角、下颌弓角、Y轴角、A点突度、切牙倾斜度、切牙突距、颌面高度比等16项测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颅颌前部较平直;前、后颅底较长;纵深较窄;牙弓突度相对后缩;面后份高度增大,面前份高度较短;颏突较小。男女性别间上颌突度、下颌支倾斜度、面高比及面型生长趋势存在差异。结论: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牙颌、颅颌硬组织形态具有本地区特征:直面型,鼻根点较为前挺,上颌突度缩小,额部较前突。女性颅颌纵向、横向深度均小于男性,女性具有突颌趋势,下颌倾斜度女性大于男性,下颌生长趋势女性为平均生长型,中间面型,男性为水平生长型,短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ketts分析法 头影测量 汉族 乌鲁木齐
下载PDF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米尔阿迪力·阿不都卡地尔 古丽奴尔·沙吾提 迪里夏提·吐拉洪 《医学综述》 2020年第4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牙种植的患者49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新型胶原蛋白口腔...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牙种植的患者49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新型胶原蛋白口腔修复膜材料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钛膜材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骨缺损情况(骨缺损高度)、修复后植骨厚度与成骨厚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骨缺损高度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的骨缺损高度低于对照组[(2. 1±0. 7) mm比(2. 3±0. 5) mm],两组间、时点间及组间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的植骨厚度与成骨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 51±0. 38) mm比(2. 04±0. 26) mm,(2. 65±0. 52) mm比(2. 23±0. 35) mm](P <0. 01)。两组患者的切口裂开、修复膜暴露、牙周组织红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新型胶原蛋白口腔修复膜材料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修复成功率高,能有效促进成骨和植骨的发育成长,改善牙周软组织的健康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胶原蛋白口腔修复膜 引导骨再生
下载PDF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第一前磨牙解剖形态测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秋娟 肖朋 郭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712-715,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第一前磨牙的牙体解剖形态。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因正畸减数而拔除的第一前磨牙306个,其中上颌156个,下颌150个。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离体牙的全牙长、冠长、根长、冠近远中径、冠唇(颊)舌径等指标;肉...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第一前磨牙的牙体解剖形态。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因正畸减数而拔除的第一前磨牙306个,其中上颌156个,下颌150个。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离体牙的全牙长、冠长、根长、冠近远中径、冠唇(颊)舌径等指标;肉眼观察离体牙根数目,测量牙根弯曲度;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孔的位置,并计算根尖孔变异率。结果:获得维吾尔族人第一前磨牙全长、冠长、根长等牙体解剖形态数据。上颌第一前磨牙,单根率42.95%,双根率57.05%(P> 0.05);根尖孔开口位置变异率为64.49%;牙根弯曲发生率42.95%,直根管率57.05%(P> 0.05)。下颌第一前磨牙,单根率94.67%,双根率5.33%(P<0.05);根尖孔开口位置变异率51.90%;牙根弯曲率28.00%,直根率72.00%(P<0.05)。结论:获得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第一前磨牙牙体解剖形态具体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前磨牙 解剖形态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艳 赵今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53-255,共3页
锥形束CT是一种新型口腔三维数字成像技术,它能够提供亚毫米分辨率的高质量诊断影像,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是目前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断较为理想的三维重建技术。本文就锥形束CT的原理、优势及其在临床口腔实践中的特殊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锥形束CT 口腔颌面部疾病 三维重建技术
下载PDF
清心解毒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梁秋娟 周花枝 郭涛 《河北中医》 2018年第9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观察清心解毒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2例予清心解毒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2组均治疗5 d... 目的观察清心解毒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2例予清心解毒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2组均治疗5 d。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疱疹分布、疼痛、咽部体征、发热)积分变化;观察2组主要临床指标恢复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疱疹分布、疼痛、咽部体征、发热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疱疹愈合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痛流涎消失时间及饮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IL-10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IL-1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心解毒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能抑制患儿体内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炎 疱疹性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对种植患者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热依拉·艾克兰木 吐逊阿依·阿迪力 +1 位作者 郭涛 陈冲 《四川医学》 2025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种植患者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11月在我院接受种植牙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种植牙术后7 d予以1次PDT治疗。收集患者PDT治疗前后种植体龈沟液进行炎性因...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种植患者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11月在我院接受种植牙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种植牙术后7 d予以1次PDT治疗。收集患者PDT治疗前后种植体龈沟液进行炎性因子水平及菌群多样性检测,并比较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差异。结果PDT治疗后龈沟液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DT治疗后Chao1指数、ACE指数及Shannon指数低于治疗前,而Simpson指数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多样性分析结果提示治疗前后龈沟液中菌群特征存在差异。PDT治疗前龈沟液中:普雷沃氏菌属、弧菌属、纤毛菌属等丰度较高,且为主要优势菌;PDT治疗后龈沟液中不动杆菌属、梭杆菌属及奈瑟菌属等丰度较高,为主要优势菌,(LDA>4log10)。结论PDT治疗能有效降低种植牙患者龈沟液中炎性因子,同时可以影响菌群多样性及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龈沟液 光动力学疗法 炎性因子 菌群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老年人口腔缺牙及修复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冲 李贺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135-137,共3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老年人口腔缺牙及修复情况。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体检的2182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查其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结果 2182例老年人中,牙列缺失543例,缺失率为24.89%;牙列缺损1152例,缺损率为5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老年人口腔缺牙及修复情况。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体检的2182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查其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结果 2182例老年人中,牙列缺失543例,缺失率为24.89%;牙列缺损1152例,缺损率为52.80%。农村老年人牙列完整率为0.57%,城镇老年人为32.53%,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农村老年人牙列总修复率为50.36%,城镇老年人为61.58%,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的老年人在修复类型构成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老年女性和老年男性的活动修复率均较低,联合修复率均较高(P<0.05);农村老年人固定修复率较高,城镇老年人联合修复率较高(P<0.05)。结论乌鲁木齐地区老年人口腔缺牙率高,修复率低,口腔健康问题突出,应加强健康宣教,提高该地区老年人的牙齿保健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缺牙 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