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LBL两种教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及对其操作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孙龙飞 葛振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125-0128,共4页
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两种教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及对其操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为试点,近三年共计接... 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两种教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及对其操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为试点,近三年共计接收实习生70名,根据实习生入科时间分组,2021年9月3日至2023年2月1日接收实习生35名开展LBL教学法,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接收实习生35名开展PBL教学法,比对教学应用效果。结果 PBL组实习生中医查体技能、药械操作技能、应急解决能力等操作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LBL组(P<0.05);带教前实习生自我评价显示知识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积极性、寻求真相能力、同伴交流及师生沟通水平、批判性思维评分相一致,带教后自我评价提升,PBL组实习生自评知识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积极性、寻求真相能力、同伴交流及师生沟通水平、批判性思维分数均高于LBL组(P<0.01);PBL组实习生认为PBL教学氛围、教学内容生动性、师生关系及沟通能力培养满意度高于LBL组(P<0.05)。结论 PBL教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教学中对提高实习生操作能力显著优于LBL,激发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实习生一致认可,教学方案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 PBL教学方式 LBL教学方法 临床教学 操作能力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不同治疗方式疗效评价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凯阳 宁怡 +1 位作者 闵轩 谢翔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51-62,共12页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最佳药物治疗(OMT)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ChiCTR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PC...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最佳药物治疗(OMT)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ChiCTR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PCI、CABG和OMT治疗CTO病变疗效比较的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2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3.6.2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3项研究,涉及29项队列研究和4项RCT,共计21889例患者。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概率排序第一位的是PCI(53%),第二位是CABG(47%),第三位是OMT(92%);在全因死亡(ACM)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92%),第二位是PCI(92%),第三位是OMT(100%);在血运重建(RV)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100%),PCI(50%)和OMT(50%)并列第二位;在心肌梗死(MI)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98%),第二位是PCI(97%),第三位是OMT(99%);在心原性死亡(CM)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中第一位概率最高的是PCI(90%),第二位是CABG(90%),第三位是OMT(100%);在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59%),第二位是PCI(58%),第三位是OMT(95%)。CTO病变三种治疗方式的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CRA)显示:对于ACM、RV、MI和MACCE发生率,CABG>PCI>OTM;对于MACE和CM发生率,PCI>CABG>OTM。结论PCI能降低CTO病变患者MACE和CM发生率,疗效排在第一位;CABG能降低CTO病变患者ACM、RV、MI和MACCE发生率,疗效排在第一位。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最佳药物治疗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替罗非班诱导严重血小板减少症七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岚 姜述斌 +3 位作者 帕尔哈提 张保俭 李秀芬 许力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7-317,共1页
在我国接受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趋于增多,国内外曾报道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诱导血小板减少症(GIT)。我们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各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GIT患者7例,现报... 在我国接受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趋于增多,国内外曾报道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诱导血小板减少症(GIT)。我们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各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GIT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血小板减少症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糖蛋白 国内外 治疗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的分化及存活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静 魏峰 +3 位作者 吴忠东 王亭忠 倪雅娟 马爱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主要心肌特异性标志物的分化表达及存活。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I)模型(n=62),将绿色荧光蛋白(GFP)转染...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主要心肌特异性标志物的分化表达及存活。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I)模型(n=62),将绿色荧光蛋白(GFP)转染标记的MSCs,于心外膜下注射到心肌梗死周边区;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后3、5、7、9d移植的MSCs的存活情况及其主要特异性标志物(MYH、Cx43、cTnI、α-actin)蛋白的表达;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心肌组织中GFP标记的MSCs群,应用Real-time PCR法测定其MYH、Cx43、cTnI、α-actin相对于未移植的MSCs的mRNA表达,对移植后9 d的移植区域行TUNEL凋亡染色。结果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移植的MSCs于移植后3 d开始持续表达MYH、Cx43,于移植后5 d开始持续表达cTnI,未观察到α-actin的表达;Real-time PCR法结果显示,移植的MSCs上MYH于移植后5、7 d的表达量较3 d的明显增多(P<0.05),Cx43、cTnI于移植后7 d的表达量较5 d的均增加(P<0.05),于移植后9 d MSCs几乎观察不到,TUNEL凋亡染色示移植的MSCs发生了凋亡。结论移植的MSCs在大鼠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下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能够表达部分主要心肌特异性标志物,但其不能长时间、有效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心肌特异性标志物 MYH CX43 CTNI Α-ACTIN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迟发性血肿16例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岚 帕尔哈提.吐尔逊 +1 位作者 张保俭 姜述斌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股动脉迟发性血肿发生情况及血肿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股动脉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征、血肿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PCI术后30~80h患者大、小便或轻微用劲时,穿刺...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股动脉迟发性血肿发生情况及血肿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股动脉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征、血肿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PCI术后30~80h患者大、小便或轻微用劲时,穿刺部位及其周围突然出现疼痛或原有疼痛突然加重伴有局部肿胀、大汗、恶心,严重时出现低血压等异常变化。15例患者通过限制肢体活动,局部绷带继续加压包扎24~48h,疼痛逐渐消失局部肿胀逐渐缩小;1例患者腹股沟下局部切开止血引流。结论:年龄偏大、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压增高增加了术后迟发性血肿发生的可能性。穿刺针刺入动脉血管部位不当是造成介入迟发性血肿的重要因素。抗栓药物联合应用促使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限制肢体活动,局部绷带继续加压包扎24~48h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措施。如疗效欠佳可给予切开引流、止血等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迟发性血肿 治疗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中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岚 姜述斌 +4 位作者 帕尔哈提 张保俭 毛拉提 马俊 许力舒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盐酸替罗非班(四联)联合使用治疗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7例,其中观察组57例,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服用...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盐酸替罗非班(四联)联合使用治疗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7例,其中观察组57例,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输注盐酸替罗非班2~3d.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在7d内全因死亡、顽固性心绞痛发生率、4d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方面均有下降(P<0.05),但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内轻度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治疗中危非ST段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
原文传递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7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姜述斌 李岚 +4 位作者 帕尔哈提.吐尔逊 张保俭 毛拉提 马俊 许力舒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917-918,共2页
目的:探讨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原因。方法:对7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成功射频消融术后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而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进行镇静、止痛治疗,而不进行溶栓治疗。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心电图、... 目的:探讨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原因。方法:对7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成功射频消融术后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而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进行镇静、止痛治疗,而不进行溶栓治疗。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心电图、肌钙蛋白T、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结果:7例患者均为显性预激综合征,其中右后间隔旁道3例、左侧游离壁旁道4例,所有患者术后心电图T波的方向与术前心脏激动顺序改变时QRS波群方向一致。3例右后间隔旁道患者下壁导联T波倒置深度Ⅲ>aVF>Ⅱ,出现ST压低;4例左侧游离壁旁道患者高侧壁导联T波倒置深度aVL>Ⅰ,V1~V6导联出现不同程度J点抬高、J波和ST段水平抬高;镇定和止痛等对症治疗2~3 d,心前区疼痛消失,肌钙蛋白T阴性(射频消融术后4~6 d),CK-MB均正常,随访8~10 w后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急诊专业的医师对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缺乏认识;医生没有仔细询问病史,对射频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认识不足;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认识不全面。以上是导致错误诊断的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电张调整性T波 急性心肌梗塞 误诊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Nav1.5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静 王亭忠 +2 位作者 魏峰 倪雅娟 马爱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907-910,1001,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Nav1.5的分化表达。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结扎术建立大鼠急性心... 目的观察大鼠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Nav1.5的分化表达。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结扎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模型(n=50),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染标记MSCs,并贴壁培养,用心外膜下注射的方法将GFP标记的MSCs移植到心肌梗死周边区;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后3,5,7 d移植的MSCs上Nav1.5蛋白的表达;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移植后3,5,7 d心肌组织中GFP标记的MSCs群,应用realtime PCR测定移植后3,5,7 d Nav1.5及未移植MSCs mRNA的相对表达量;对移植后9 d的移植区域行TUNEL凋亡染色。结果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的MSCs于移植后3,5,7 d均不表达Nav1.5;real-time PCR测定显示Nav1.5相对表达量在移植后3,5,7 d之间比较及分别与未移植的MSCs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移植的MSCs于移植后9 d在心肌组织中几乎观察不到,TUNEL凋亡染色显示移植的MSCs发生了凋亡。结论在大鼠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中移植的同种异体MSCs不表达Nav1.5且不能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NAV1.5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缺血微环境中Cav1.2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静 马爱群 +1 位作者 魏峰 王亭忠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心肌缺血微环境中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Cav1.2的分化表达。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结扎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心肌缺血微环境中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Cav1.2的分化表达。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结扎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模型(n=52),并行心电图检查。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MSCs,贴壁培养,用心外膜下注射法将GFP标记的MSCs移植到心肌梗死周边区域;移植后7 d开胸取心脏组织,HE染色观心肌梗死区域病理变化。将移植后3,5,7 d的大鼠分为3 d组、5 d组、7 d组,每组10只动物,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的MSCs上Cav1.2蛋白的表达;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各组心肌组织中GFP标记的MSCs群,应用real-time PCR测定各组心肌组织中Cav1.2及未移植大鼠MSCs mRNA的相对表达量;移植后9 d,对移植区域行TUNEL凋亡染色。结果免疫荧光染色观察3 d组、5 d组、7 d组心肌组织中移植的MSCs均不表达Cav1.2;real-time PCR测定显示,3 d组、5 d组、7 d组中Cav1.2相对表达量与未移植的MSCs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移植后9 d未观察到MSCs的表达,TUNEL凋亡染色显示移植的MSCs发生了凋亡。结论在大鼠心肌缺血微环境中移植的MSCs不表达Cav1.2且不能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Cav1.2
下载PDF
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住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异常分析
10
作者 姜海兵 李岚 +3 位作者 李秀芬 毛拉提 马骏 姜述斌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8期491-494,共4页
目的分析新疆汉族、维吾尔(维)族、哈萨克(哈)族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住院的、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ACS患者共581例,对于空腹血糖不能明确诊断糖尿... 目的分析新疆汉族、维吾尔(维)族、哈萨克(哈)族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住院的、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ACS患者共581例,对于空腹血糖不能明确诊断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IT),以分析其糖代谢情况。结果(1)581例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住院ACS患者中,汉族337例,维族219例,哈族25例。检测后共发现糖代谢异常428例(73.7%),其中糖尿病患者245例(42.2%),汉族146例(43.3%),维族96例(43.8%),哈族3例(12.0%);(2)糖调节异常共183例(31.5%),其中汉族114例(33.8%),维族65例(29.7%),哈族4例(16.0%);(3)若不进行OGTT试验,仅靠检测空腹血糖,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ACS患者,将有38.0%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43.7%的糖调节受损患者被漏诊,3个月后复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汉族、维族、哈族三民族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ACS患者总体糖代谢异常率为73.7%,哈族偏低。仅检测空腹血糖将有很多ACS患者漏诊糖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术治疗主动脉无冠窦房性心动过速方法学特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述斌 吴忠东 +4 位作者 帕尔哈提 姚焰 孙英来 单文生 许力舒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14-818,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无冠窦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方法学特点。方法:分析14例无冠窦房速患者发作时体表心电图P波特点,展示发作时无冠窦、左房前间隔和希氏束最早激动的时间差异,5例患者采用三维(EnSite 3000NavX)建模标测。结果:房...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无冠窦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方法学特点。方法:分析14例无冠窦房速患者发作时体表心电图P波特点,展示发作时无冠窦、左房前间隔和希氏束最早激动的时间差异,5例患者采用三维(EnSite 3000NavX)建模标测。结果:房速发作时P波时限(83±4)ms明显短于窦性心律时P波时限(106±9)ms,P<0.05;右房最早激动点位于希氏束或其附近;无冠窦内最早心房激动较希氏束提前(10.8±7.2)ms,先于体表心电图P波提前(20.8±7.2)ms,5例患者通过房间隔穿刺术在左房前间隔测及的最早激动点较右房晚(4±2)ms。12例患者均在无冠窦内消融成功,2例患者在无冠窦内和希氏束后上方与无冠窦相对应处同时消融成功。随访4~3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根治无冠窦房速的有效方法,对于房速消融不成功者,可选择在无冠窦内和希氏束后上方与无冠窦相对应处同时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 无冠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