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住院患者凝血四项异常原因分析
1
作者 马媛 魏华 沈玉萍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7期592-592,共1页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bg)凝血四项发生异常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6月~12月我院检验科收集的213份(住院患者)凝血四项异常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异常原因...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bg)凝血四项发生异常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6月~12月我院检验科收集的213份(住院患者)凝血四项异常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异常原因。结果 APTT独立延长者最常见的原因是 FXII缺乏,占39.5%;PT延长最常见原因是维生素K缺乏依赖性凝血因子联合缺乏,占25.8%。结论 FXII缺乏是APTT独立延长者最常见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无需行用血液元素补充治疗;PT延长则以维生素K缺乏依赖性凝血因子联合缺乏最为常见,建议行维生素K补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凝血四项 异常 原因
下载PDF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SLC2A9基因rs938557C/T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玉萍 彭辉 +5 位作者 罗莉 荣卫 张蓓 陆影 高新 姚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04-908,共5页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汉族人群可溶性载体2家族成员9基因(SLC2A9)rs938557 C/T多态性的差异及该基因位点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汉族、维族高尿酸血症患者和尿酸正常者共3 644例...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汉族人群可溶性载体2家族成员9基因(SLC2A9)rs938557 C/T多态性的差异及该基因位点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汉族、维族高尿酸血症患者和尿酸正常者共3 6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汉族1 278例,维族2 366例;检测研究对象血清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BG)等指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i MLDR)检测SLC2A9基因rs938557位点多态性。结果汉族人群UA、TC、HLD-C和LDL-C均高于维族(P均<0.05),而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和TG均低于维族(P均<0.05)。维族SLC2A9基因rs938557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60.8%、CT=34.5%、TT=4.7%,汉族分别为CC=45.7%、CT=41.9%、TT=12.4%,维、汉族各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37,P=0.000);维族SLC2A9基因rs938557位点T和C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78%和22%,汉族分别为66.6%和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16,P=0.000)。汉族人群TT基因型频率(12.4%)及T等位基因频率(33.4%)均高于维族(4.7%和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按维、汉族SLC2A9基因rs938557位点CC+CT基因型与TT基因型分组,各生化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汉族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SLC2A9基因rs93855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排除基因与BMI、性别、血压的交互作用后,未发现维、汉族SLC2A9基因rs938557位点与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之间的相关性(P>0.05)。结论 SLC2A9基因rs938557位点多态性虽然存在一定的民族差异,但与高尿酸血症之间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载体2家族成员9基因 rs938557位点 基因多态性 尿酸 高尿酸血症 汉族 维吾尔族
下载PDF
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马媛 沈玉萍 魏华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5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均实施相同血液生化检验项目,记录两组患者各生化项目检验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DBIL、TBIL、TBA、ALT、AST、ALP、GGT均显著...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均实施相同血液生化检验项目,记录两组患者各生化项目检验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DBIL、TBIL、TBA、ALT、AST、ALP、GG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P、A/G、CHE、ALB各项检测结果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液中部分生化指标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临床医师可对疑似肝硬化患者及时进行相关的生化检验,从而根据检验结果确诊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生化检验 临床诊断
下载PDF
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后实验室质量管理要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华 沈玉萍 马媛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1期565-566,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后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方法2011年我院采用传统临床微生物检验后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2012年,我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对现有质量控制模式进行改进及完善。记录两组由于微生物检验后实验室质量所致误诊、漏诊... 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后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方法2011年我院采用传统临床微生物检验后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2012年,我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对现有质量控制模式进行改进及完善。记录两组由于微生物检验后实验室质量所致误诊、漏诊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11组我院由于微生物检验后实验室质量所致误诊、漏诊率高达3.51%,显著高于2012组0.4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视微生物检验后质量控制工作,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正确率,确保患者疗效及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后 实验室质量管理 要点
下载PDF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莉 米赛良 《新疆医学》 2022年第3期327-329,共3页
目的 探究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心肌酶、血脂、电解质、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86例行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采集其5ml空腹静脉血,将其平均注入2支试管,其中1支为对照组(常规存放标本),1支为观察组(... 目的 探究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心肌酶、血脂、电解质、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86例行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采集其5ml空腹静脉血,将其平均注入2支试管,其中1支为对照组(常规存放标本),1支为观察组(施行人工溶血处理)。对比两组心肌酶、血脂、电解质、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CK、CK-MB检测结果均较对照组更高,P <0.05;观察组TG、TC检测结果较对照组更高,P <0.05,但两组HDL-C、LDL-C检测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钾、氯、钙离子检测结果较对照组更高,P <0.05,但两组钠离子检测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TBIL、AST检测结果较对照组更高,但DBIL检测结果较对照组更低,P <0.05。结论 标本溶血能对心肌酶、血脂、电解质、肝功能指标产生一定影响,故为保证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需严格做好防范措施,以免标本溶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标本 生化检验 心肌酶 血脂 电解质 肝功能
下载PDF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两种不同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杜平 尤兰 +2 位作者 徐笛 姚文海 王学涵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57-357,共1页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已连接有己糖的HbA1,其可作为糖尿病(DM)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尤其对1型DM和GDM的治疗有监控作用。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色谱法、电泳法、免疫法和化学法。色谱法主要有离子交换层析、HPLC法和亲和...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已连接有己糖的HbA1,其可作为糖尿病(DM)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尤其对1型DM和GDM的治疗有监控作用。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色谱法、电泳法、免疫法和化学法。色谱法主要有离子交换层析、HPLC法和亲和法。免疫法主要包括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法(RIA)、酶免疫法(EIA)、胶乳免疫凝集法(LIAA)等。本文对竞争性透射免疫比浊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糖尿病者HbA1c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竞争性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HbA1c其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DM) 透射免疫比浊法 放射免疫法 HBA1C HPLC法 离子交换层析 长期控制 酶免疫法 色谱法
下载PDF
异氟醚和七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戚杨颂 郑宏 +3 位作者 刘勇 蒋伟 潘芳 彭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比较异氟醚和七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55岁,体重55~94 kg,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 目的 比较异氟醚和七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55岁,体重55~94 kg,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异氟醚组(Ⅰ组)和七氟醚组(S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8 mg/kg、舒芬太尼2μ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Ⅰ组吸入异氟醚,初始呼气末浓度1.2%;S组吸入七氟醚,初始呼气末浓度1.7%;两组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04μg·kg^-1·min^-1和维库溴铵0.8μg·kg^-1·min^-1.通过调节异氟醚或七氟醚的呼气末浓度,维持BIS值40~50.分别于切皮前即刻、术毕、术后2和4 h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浆MB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浓度.记录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比较,S组术中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室颤和S-T段抬高>0.1 mV的发生率升高,术后血浆CK-MB活性和cTnI浓度升高(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异氟醚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七氟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麻醉药 吸入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