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莹 王桂芝 +1 位作者 张晓洁 贾慧民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认识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规律和特点,以便针对影响因素开展有效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 034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马斯勒职业倦...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认识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规律和特点,以便针对影响因素开展有效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 034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和自制个人情况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别有83.49%和71.60%的医务人员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和情感淡漠,95.07%的医务人员的个人成就感低;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从事专业类别、学历、职称、日工作时间等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在职业倦怠不同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其职业倦怠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专科医院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莹 刘新亚 +1 位作者 张晓洁 刘衍琼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9期2945-2950,共6页
目的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33名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个人情况调查问卷对他们进行问卷调... 目的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33名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个人情况调查问卷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肿瘤专科医院医务工作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成人正常水平(P〈0.01);不同性别、年龄、民族、从事专业类别、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年数、科室、学历、职称、收入水平、日工作时间等人口学特征的医务工作者在SCL-90量表不同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事外科专业、硕士学历为影响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月收入3 000~4 999元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心理干预,以促进与保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专科医院 医务工作者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信息化单病种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洁 王莹 +1 位作者 贾慧民 李娜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4期3723-3725,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以原发性肺癌为例,从单病种质量管理前后规范诊疗过程、效率指标、工作量指标、卫生经济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据术后病理分期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执行率...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以原发性肺癌为例,从单病种质量管理前后规范诊疗过程、效率指标、工作量指标、卫生经济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据术后病理分期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执行率"、"术前、术后、出院前健康教育执行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台手术输血量明显下降;平均住院日、均次住院费用、均次西药费用皆有所下降;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结论实施信息化单病种质量管理,规范了诊疗行为,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有效地控制了不合理医疗费用,在促进医疗服务管理向科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信息化 单病种 质量管理
下载PDF
本土化“区段临床路径”在某三级肿瘤专科医院的应用
4
作者 刘志云 贾慧民 +1 位作者 乔剑楠 王喜艳 《新疆医学》 2016年第9期1216-1218,共3页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促进治疗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肿瘤专科医院 本土化 应用 循证医学证据 规范医疗行为 治疗程序 疾病管理
下载PDF
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新亚 刘翔 +1 位作者 王莹 贾慧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7期154-156,160,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应用情况。方法分析4637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诊疗方式进行诊断治疗,观察组采用恶性肿瘤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应用情况。方法分析4637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诊疗方式进行诊断治疗,观察组采用恶性肿瘤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手术率、放疗率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平均住院日[(11.0±2.0)d]、手术率(67%)、放疗率(76.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0.5±2.5)d,30%,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3、21.16、37.47、9.93、14.37、13.90、12.26、19.81、12.76,均P<0.05)。结论通过对医院实施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现状的描述,探讨单病种协作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学科联合的学术和专业优势,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多学科 综合治疗
下载PDF
MDT模式在肿瘤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被引量:34
6
作者 唐津天 刘翔 +4 位作者 丁伟 晏冬 王伯庆 易超 佟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探索MDT模式在肿瘤疾病临床示教中的适用性。方法随机选取五年制临床医学系同一班级中两个组36例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MDT模式的肿瘤学疾病外科临床示教;同一班级其余3个组60例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肿瘤疾病外科临床教学。在进... 目的探索MDT模式在肿瘤疾病临床示教中的适用性。方法随机选取五年制临床医学系同一班级中两个组36例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MDT模式的肿瘤学疾病外科临床示教;同一班级其余3个组60例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肿瘤疾病外科临床教学。在进行肝胆恶性肿瘤外科临床示教后进行理论考试和病例分析。结果实验组36例学生均认同MDT模式教学可以作为一种临床示教方法。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86.19±4.86)分,高于对照组(84.63±5.84)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87.00±4.09)分,高于对照组(81.36±5.03)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DT模式作为肿瘤疾病临床教学的新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但仍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 临床教学 肿瘤疾病 医学教育
下载PDF
综合评价方法在医院医疗工作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新亚 王莹 +1 位作者 刘翔 刘衍琼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3936-3938,共3页
目的分析四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医院医疗工作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4年间收集我院包括急诊、门诊、出院病例数在内的共计12项工作内容作为指标进行详细统计,分别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逼近理想点法、密切值法和秩... 目的分析四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医院医疗工作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4年间收集我院包括急诊、门诊、出院病例数在内的共计12项工作内容作为指标进行详细统计,分别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逼近理想点法、密切值法和秩和比法对我院医疗工作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对4种评价结果进行排序。结果经综合评价发现,我院连续4年的医疗工作质量逐年提升,研究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逼近理想点法、密切值法评价结果的排序完全一致,显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我院医疗工作质量最高,而2012-2013年间我院医疗工作质量最差;秩和比法在结果排序上存在些许差异,总体来看依然是不断提升的状态。等级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4种评价方法具有一致性(χ2=2.649,P>0.05)。结论主成分分析法、逼近理想点法、密切值法和秩和比法具有一致性,均可用于医院医疗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数据类型、目的差异性进行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 工作质量 评价方法 应用
下载PDF
规范肿瘤治疗,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被引量:4
8
作者 贾慧民 王莹 +1 位作者 张国庆 张晓洁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295-296,共2页
肿瘤治疗规范化对保障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品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定主要病种肿瘤诊疗规范、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评价体系、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多学科诊疗团队建设及诊疗规范落实,从管理机制和制度上形... 肿瘤治疗规范化对保障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品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定主要病种肿瘤诊疗规范、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评价体系、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多学科诊疗团队建设及诊疗规范落实,从管理机制和制度上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肿瘤规范化治疗,推动医院肿瘤诊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规范化治疗 医疗质量管理 安全指标 评价体系
下载PDF
MDT模式下PBL教学法在骨肿瘤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9
作者 周洋 张振 刘志云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6年第4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在骨肿瘤疾病临床教学中应用多学科综合诊疗(multidi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下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骨肿瘤疾病临床示教学生共75名,按班级分为实... 目的探讨在骨肿瘤疾病临床教学中应用多学科综合诊疗(multidi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下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骨肿瘤疾病临床示教学生共75名,按班级分为实验组(MDT模式下PBL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LBL组),分别按照各组教学方式进行临床示教,比较2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1)MDT模式下PBL组理论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13±4.12 vs 42.76±3.05,P>0.05),但临床思维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28±3.52 vs 36.13±2.88,P<0.05);(2)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往能力、提升自信心方面,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模式下PBL教学法在骨肿瘤疾病临床教学中效果良好,学生满意度较高,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可以在骨肿瘤临床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多学科综合诊疗 临床教学 骨肿瘤
下载PDF
加强医院用血管理,全面提升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莹 贾慧民 +1 位作者 刘新亚 刘衍琼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2013年临床用血总量、人均用血量、手术量与用血量情况,通过规范临床科学合理用血,降低临床用血量。结果 4年来血浆使用总量与人均使用量呈快速... 目的探讨规范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2013年临床用血总量、人均用血量、手术量与用血量情况,通过规范临床科学合理用血,降低临床用血量。结果 4年来血浆使用总量与人均使用量呈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悬液使用总量与人均使用量也呈明显下降趋势,2013年人均血浆使用量与人均悬液使用量均明显低于往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医院手术量没有明显减少的情况下,2013年医院每台手术平均用血浆量、悬液量均明显低于往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规范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我院临床用血日趋规范,不断向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临床用血 管理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中HPV16/1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文婷 王莹 赵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685-686,69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0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中高危型HPV16/18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50例宫颈...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0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中高危型HPV16/18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50例宫颈癌中HPV16/18的阳性表达为72%(36/50),HPV16/18表达在是否伴发CINⅢ级及不同FIGO分期各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表达在临床表现、是否绝经、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各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18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PV16/18感染与伴发CINⅢ级及FIGO分期有关,提示HPV16/18可作为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维吾尔族 HPV16 18 原位杂交 临床病理特点
下载PDF
PDCA循环在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莹 张晓洁 +1 位作者 刘新亚 刘衍琼 《新疆医学》 2015年第4期542-545,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问世和人们对肿瘤认识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分科治疗体系无法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诊疗策略。因此,以外科手术为主的传统治疗正在逐渐被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即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问世和人们对肿瘤认识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分科治疗体系无法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诊疗策略。因此,以外科手术为主的传统治疗正在逐渐被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即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DT)所取代[1]。MDT的成员一般包括多个学科的专家,如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医学影像科室、病理科、介入科、护理和心理治疗专家以及社会工作者等。这种诊疗模式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学科的学术和专业优势、加强学科间协作,组成以病种为单位的多学科诊疗团队,以病人为中心,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诊断、循证医学的临床决策和最佳的治疗,对于肿瘤病人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0年,以肺癌为切入点,本院逐步开展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先后成立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多学科诊疗讨论小组,每周由医务部组织开展病例讨论、诊疗规范的培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模式 肿瘤内科 PDCA循环 循证医学证据 应用 管理 综合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构建及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莹 倪宇晨 +2 位作者 刘新亚 刘衍琼 李娜 《新疆医学》 2017年第6期674-676,673,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构建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292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资料回顾和综合分析。结果不良事件报告例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不良事件以未造成后果事件和隐患事件为主,护理人员上报... 目的探讨和分析构建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292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资料回顾和综合分析。结果不良事件报告例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不良事件以未造成后果事件和隐患事件为主,护理人员上报比例相对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以系统原因为主。结论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构建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报告不良事件的积极性,对医疗风险防范,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事件 报告系统 患者安全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某三甲专科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中的探索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晓洁 王莹 +1 位作者 贾慧民 刘衍琼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6期66-66,共1页
本文主要运用PDCA循环这一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中问题的成因、实施、检查和总结进行分析,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单病种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解决"... 本文主要运用PDCA循环这一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中问题的成因、实施、检查和总结进行分析,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单病种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三甲专科医院 单病种质量管理
下载PDF
深化医改背景下重构医院科学发展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15
作者 王莹 张晓洁 +1 位作者 刘新亚 刘衍琼 《新疆医学》 2014年第6期123-125,共3页
1 做法与成效 1.1从转变发展方式入手,走适度规模、内涵建设道路 2010年以来,我院住院患者持续在2000人以上,而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方方面面的服务不到位,涉及质量与安全的事件,事故时有发生。
关键词 科学发展模式 医院 医改 内涵建设 住院患者 人员配置
下载PDF
家庭尊严干预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怡玮 王娟 +2 位作者 王岩 陈玲 张秀华 《现代临床护理》 2021年第6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家庭尊严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尊严感、希望水平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为临床实施安宁疗护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姑息医学科收治的98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家庭尊严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尊严感、希望水平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为临床实施安宁疗护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姑息医学科收治的98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与其主要照顾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9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家庭尊严干预,干预时间4周。比较干预前以及干预后2周、4周两组尊严感量表(patient dignity inventory,PDI)、Herth希望指数量表(Heart hope index,HHI)及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得分情况。结果对照组完成研究44对,试验组完成研究42对。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尊严感、希望水平及其自我感受负担交互效应、组间效应和时间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干预后2周、4周试验组尊严感、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4周试验组希望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67)。结论家庭尊严干预有助于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和尊严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尊严干预 晚期恶性肿瘤 安宁疗护 尊严感量表 Herth希望指数量表 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家庭尊严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怡玮 王娟 +2 位作者 陈玲 王岩 张秀华 《护理管理杂志》 2021年第10期741-746,共6页
目的探讨家庭尊严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施家庭尊严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新疆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与主要照顾者,应用随机... 目的探讨家庭尊严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施家庭尊严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新疆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与主要照顾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干预组(68对)和对照组(70对)。干预组实施准备、访谈、家庭分享和家庭随访4个阶段的家庭尊严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和12周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erth希望指数量表及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希望水平各维度,以及生活质量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维度得分的时间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焦虑、抑郁、希望水平各维度,以及生活质量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精神健康维度得分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家庭尊严干预可有效缓解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提高其希望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尊严干预 主要照顾者 晚期恶性肿瘤
下载PDF
思政教育联合GLTC医患沟通模式对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候晓甜 张晓洁 贾慧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7期0048-0051,共4页
探索思政教育联合GLTC医患沟通模式对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疆某教学医院2020级临床医学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共150名,随机分为3组(50人/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法;实验组A,采用传统思政教育结合GLTC医患沟通模式;实... 探索思政教育联合GLTC医患沟通模式对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疆某教学医院2020级临床医学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共150名,随机分为3组(50人/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法;实验组A,采用传统思政教育结合GLTC医患沟通模式;实验组B,采用新形式思政教育结合GLTC医患沟通模式,对比3组思政教育效果、医患沟通能力以及总体教学效果。结果 对比3组思政教育效果,实验组B思政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及实验组A,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3组医患沟通能力,实验组A及B医患沟通能力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B沟通能力优良率高于实验组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3组总体教学效果,实验组B课程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及实验组A,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思政教育与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相结合,可有效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GLTC医患沟通模式 医患沟通
下载PDF
年轻女性乳腺癌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文婷 王莹 +1 位作者 张银华 赵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83-786,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Ki67在新疆地区年轻女性(≤35岁)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BC)患者中的...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Ki67在新疆地区年轻女性(≤35岁)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B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年轻女性BC组织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70例年轻女性BC中,ER、PR、HER-2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74.3%(52/70)、71.40%(50/70)、32.90%(23/70)和97.1%(68/70);(2)HER-2表达在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各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在民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各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R、PR表达在民族、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各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表达在民族和组织学分级各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在肿瘤大小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ER、PR在年轻女性BC中表达较高,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2)HER-2和Ki67表达与年轻女性BC恶性度分级和转移有关;(3)Ki67在年轻女性BC中表达较高,且在不同民族中的表达存在差异;(4)联合检测ER、PR、HER-2和Ki67可作为判定年轻女性B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I67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