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高胜利 庞作良 +2 位作者 阿地利 孙晓宏 何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33-1334,共2页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资料,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术后随访。结果:全组8例病人均经手术切除,肿瘤有完整包膜,病理证...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资料,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术后随访。结果:全组8例病人均经手术切除,肿瘤有完整包膜,病理证实为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免疫组化显示:CD34(+)、Vim(+)、S100(-)。全组病人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随访8~63月,无1例复发。结论:孤立性胸膜纤维性肿瘤依据临床影像特征及术前粗针穿刺活检可获诊断。肿瘤通常有完整包膜;易于完整切除,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肿瘤/诊断 胸膜肿瘤/外科学 纤维腺瘤
下载PDF
LBL与PBL教学模式在胸外科医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洞波 孙晓宏 +1 位作者 吕红博 孙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0期20-2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LBL与PBL教学模式在胸外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胸外科医学生共130名,将其按照授课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5名学生,观察组用PBL的教学模式,对照组用LBL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 目的对比分析LBL与PBL教学模式在胸外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胸外科医学生共130名,将其按照授课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5名学生,观察组用PBL的教学模式,对照组用LBL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例分析、基本技能、总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总体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在胸外科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更好,学生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医学 教学 LBL PBL
下载PDF
CBL结合PBL的双轨教学法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何丹 初建虎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5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CBL联合PBL的双轨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胸外科24名实习生。在24名实习生确定入选之后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组采取传统教育方式。实验组采取CBL联合PBL的双轨教... 目的探讨CBL联合PBL的双轨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胸外科24名实习生。在24名实习生确定入选之后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组采取传统教育方式。实验组采取CBL联合PBL的双轨教学方式。总结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培训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在教学开始之前两组实习生的成绩相当,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教学之后实验组实习生的实践、理论性成绩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明显,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促进理解、记忆、学习,知识点的整合,复杂知识的理解,效率及记忆效果提高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联合PBL的双轨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效果显著,教育方式更适用于临床实习生,同时可以更好的提高实习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临床教学的质量改进推动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双规教学法 胸外科 临床教学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苏建萍 马龙 白靖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675-1678,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住院病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肿瘤专科医院500例患恶性肿瘤的住院病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修订的调查表和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住院病人的满意度。结果:有效问卷463份,有效回收率92.6%,应答率92.6%。本调查测...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住院病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肿瘤专科医院500例患恶性肿瘤的住院病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修订的调查表和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住院病人的满意度。结果:有效问卷463份,有效回收率92.6%,应答率92.6%。本调查测得克朗巴哈的信度系数为0.8765;调查过程中发现肿瘤病人的居住地、付费方式、病患压力等与肿瘤专科医院住院病人的满意度密切相关,其中医疗技术与肿瘤病人对医院总的评价的关系最为密切,偏相关系数为0.359(P<0.001);其次为服务态度,偏相关系数为0.130(P<0.001);就医环境,偏相关系数为0.102(P<0.001)。患不同类型恶性肿瘤的病人对肿瘤专科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无统计学关联(P>0.005)。结论:本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较高,可尝试作为肿瘤专科医院满意度量表使用;提高肿瘤病人满意度应该从技术、服务、效率、费用和病患压力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病人满意度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如何培养和提高胸外科实习护生健康教育的意识及能力 被引量:1
5
作者 苏建萍 付路易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624-1625,共2页
关键词 实习护生 健康教育 胸外科 能力 养和 胸部恶性肿瘤 社会环境 护理实习生
下载PDF
胸部肿瘤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置换术的术后护理体会
6
作者 苏建萍 党春霞 +1 位作者 史爱玲 古丽巴努.乌加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651-651,共1页
关键词 人造血管置换术 胸部肿瘤 术后护理 腔静脉切除 护理体会 上腔静脉综合征 上腔静脉梗阻 化疗效果 血管内支架 经皮穿刺
下载PDF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价值
7
作者 党春霞 苏建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903-904,共2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监测 胸外科护理 血流动力学监测 开胸病人 术后监护 动态监测 食管癌 CVP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肿瘤6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阿迪力.萨来 高树庚 +4 位作者 刘翼 高胜利 庞作良 罗洞波 孙晓宏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5-686,694,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8月,62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全胸腔镜手术57例,中转胸腔镜...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8月,62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全胸腔镜手术57例,中转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5例。其中肺叶切除32例,肺楔形切除21例,胸膜活检加肺固定术2例,纵隔肿瘤切除7例。平均手术时间92min,平均术中失血量150ml,围手术期均未输血;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d;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结论 VATS是一种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应用范围较高的胸外科新技术;完全性肺叶切除在一次性缝合材料的配合下可达到与开胸手术相同的结果,但是手术经验仍需进一步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电视胸腔镜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与开胸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对比研究
9
作者 罗洞波 阿布拉江·卡米力 +3 位作者 吕红博 高胜利 杨月莹 阿迪力·萨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和开胸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开展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的6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和开胸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开展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的6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进行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3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胸支气管袖状切除术)3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包括: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结束,均无支气管断端残留和围术期死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缩短、术后疼痛评分降低,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手术时间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肺癌 单孔胸腔镜 支气管袖状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外科治疗胸腺瘤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阿迪力.萨来 庞作良 +2 位作者 高胜利 孙晓宏 何丹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318-319,共2页
目的:对33例胸腺瘤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外科治疗的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2006年2月收治的33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所有患者,逐年失访7例。1例在术后4个月因重症肌无力、... 目的:对33例胸腺瘤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外科治疗的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2006年2月收治的33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所有患者,逐年失访7例。1例在术后4个月因重症肌无力、发生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死亡,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其余24例情况良好。结论: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与预后相关,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Ⅱ期以上胸腺瘤术后需辅助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肿瘤分期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胸部肿瘤术后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亮亮 郑清华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2期59-60,共2页
目的研究胸部肿瘤术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运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8例胸部肿瘤术后出现ARF的患者,所选的患者根据呼吸肌力、手术并发症、手术后的肺疾病以及原发病等原因实施了不同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22例... 目的研究胸部肿瘤术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运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8例胸部肿瘤术后出现ARF的患者,所选的患者根据呼吸肌力、手术并发症、手术后的肺疾病以及原发病等原因实施了不同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22例实施了有创通气治疗,6例实施了无创性正压通气。结果 128例胸部肿瘤术后出现ARF患者进行分析,108例治愈,20例死亡;24例存在严重肺部感染或者肺不张的患者运用纤维支气管镜实施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108例患者得到了2个月的随访观察,未见有ARF复发情况。结论胸部肿瘤术后出现ARF的患者应选择正确的通气模式,实施有针对性的机械通气治疗,正确的机械通气有助于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检查参数联合血清C-myc、CK19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分析
12
作者 何腾 汪洋 +3 位作者 陈梦龙 夏伊麦尔旦·伊不拉音 刘晨 明洁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40-144,149,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C-myc、细胞角蛋白19(CK1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4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原发性肝癌组)和良性肝病患者71例(良性肝病组)的病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C-myc、细胞角蛋白19(CK1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4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原发性肝癌组)和良性肝病患者71例(良性肝病组)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进行MR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C-myc、CK19水平;ROC曲线分析MR检查参数K_(ep)、K^(trans)、V_(e)与血清C-myc、CK19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Kappa检验分析MR单独及联合血清C-myc、CK19水平诊断原发性肝癌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MR检查参数K_(ep)、K^(trans)、V_(e)及血清C-myc、CK19水平均高于良性肝病组(t/P=7.968/<0.001、8.499/<0.001、8.178/<0.001、8.368/<0.001、8.034/<0.001);K_(ep)、K^(trans)、V_(e)、C-myc、CK19及五者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分别为0.837、0.859、0.858、0.804、0.817、0.952,五者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Z/P=3.059/0.002、2.658/0.008、2.687/0.007、3.847/<0.001、3.509/<0.001);MR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检验显示,Kappa值为0.698(P<0.001),MR联合血清C-myc、CK19诊断原发性肝癌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检验显示,Kappa值为0.897(P<0.001);MR联合血清C-myc、CK19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阴性预测值、准确度、敏感度高于MR单独诊断(χ^(2)/P=9.665/0.002、8.908/0.003、13.526/<0.001)。结论MRI联合血清C-myc、CK19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效能高于MR单独检测,可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磁共振成像 C-MYC 细胞角蛋白19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胸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围手术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31
13
作者 何丹 刘翼 +2 位作者 吴振华 汪洋 孙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32-938,共7页
背景与目的:传统三切口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微创食管切除术是目前胸外科发展的方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胸腹腔镜(th... 背景与目的:传统三切口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微创食管切除术是目前胸外科发展的方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胸腹腔镜(thoracoscopic-laparoscopic esophagectomy, TLE)、单纯腹腔镜(open-laparoscopic esophagectomy, OLE)以及开放手术(open esophagectomy,OE)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围手术期手术疗效。方法:TLE组72例,OLE组76例,OE组115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矿检验以及方差分割法比较3组问的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恢复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在术中出血量、重症监护时间和首次下床站立时间方面,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TLE组要显著优于0E组(P〈0.0125)。淋巴结清扫总数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食管上段淋巴结区域,TLE组要优于OLE和OE组(P〈0.001)。虽然外科系统总并发症发生率3组相当,但喉返神经损伤TLE组要显著高于OLE和OE组(P=0.012,0.003)。术后发生重症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方面,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TLE组发生率显著低于OLE和OE组(P〈0.0125)。术后第1、3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发生率TLE组均低于OLE和OE组(P〈0.012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是安全可行的,同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淋巴结清扫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当,但对于上纵隔区喉返神经旁区域淋巴结清扫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外科治疗 胸腔镜 腹腔镜
下载PDF
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广泛清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庞作良 王洪江 +4 位作者 孙伟 斯坎达尔 张国庆 瓦热斯江 范志勤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淋巴结清除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淋巴结清除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6·6%、6·9%和6·3%。影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患者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为5·4%。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为42·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0·6%,P<0·01。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淋巴结的广泛清除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腹腔 淋巴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预后
下载PDF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22
15
作者 罗洞波 高云飞 +3 位作者 吴振华 孙晓宏 吕红博 高胜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4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孔组与三孔组,每组120例。单孔组给予单孔胸腔镜治疗,三孔组给予三孔胸腔镜治疗。... 目的探究与分析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4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孔组与三孔组,每组120例。单孔组给予单孔胸腔镜治疗,三孔组给予三孔胸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肺炎发生率、术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与三孔组相比,单孔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较短,术后VAS评分较低,术后肺炎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手术后血清CRP、PCT水平均升高,且三孔组较单孔组血清CRP、PCT水平升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手术后CD3+、CD4+、CD4+/CD8+、IgA、IgG及IgM水平降低,且三孔组较单孔组CD3+、CD4+、CD4+/CD8+、IgA、IgG及IgM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操作相比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改善围术期指标,降低对患者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单孔胸腔镜 三孔胸腔镜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何丹 范志勤 +2 位作者 汪洋 吴振华 孙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896-899,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根治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和传统腋下小切口根治术(minimal incision thoracotomy,MIT)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初...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根治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和传统腋下小切口根治术(minimal incision thoracotomy,MIT)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初治的病理分期I期(UICC2009版)的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NSCLC患者,VATS手术75例,MIT手术74例,比较两组在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VATS组在术中出血量、重症监护时间、首次下床站立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MIT组(P<0.05)。VATS组术后全身炎性反应明显轻于MIT组(P<0.05)。VATS组1、2、3年无瘤生存期分别为84.3%、68.6%和63.8%,MIT组1、2、3年无瘤生存期分别为72.3%、67.7%和6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结论胸腔镜手术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术后恢复方面存在明显优势,远期疗效与传统开胸手术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治疗 胸腔镜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肺癌手术与开胸手术淋巴结清扫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志强 王洪江 +2 位作者 庞作良 范志勤 孙晓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在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8例,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75例(VATS组),传统... 目的探讨在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8例,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75例(VATS组),传统开胸肺癌手术患者83例(传统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总数,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各区域淋巴结的清扫个数。结果 VATS组患者清扫淋巴结为1 257枚,阳性淋巴结数136枚;传统开胸组患者清扫淋巴结1 499枚,阳性淋巴结数169枚,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肺癌各区域淋巴结清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手术可以达到传统开胸手术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VATS) 传统开胸手术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清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洪江 庞作良 +4 位作者 斯坎达尔 孙伟 瓦热斯江 范志勤 薛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849-852,共4页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6.6%、6.9%和6.3%。影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部位、侵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肿瘤长度则影响不大。患者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为5.4%。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为42.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0.6%(P<0.01)。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广泛清扫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腹腔动脉干 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的右肺癌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清扫的对比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晓宏 蒋威华 +2 位作者 罗洞波 吴振华 孙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869-87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右肺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的有效性与彻底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切除的右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其中胸腔镜手术59例(胸腔镜组),传统开胸手术48例(... 目的:探讨胸腔镜右肺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的有效性与彻底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切除的右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7例,其中胸腔镜手术59例(胸腔镜组),传统开胸手术48例(传统开胸组),对比2种手术淋巴结清扫总数及各区域淋巴结清扫个数的差异。结果胸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总数为(15.12±1.15)个,传统开胸组为(15.44±1.11)个,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 =-1.452,P =0.149);胸腔镜组2~4组淋巴结清扫数为(4.42±1.18)个,传统开胸组为(4.35±0.99)个,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 =0.325,P =0.746);胸腔镜组7组淋巴结淋巴结清扫数为(3.93±0.87)个,传统开胸组为(3.65±0.73)个,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 =1.821,P =0.071);胸腔镜组10组淋巴结清扫数为(4.20±0.85)个,传统开胸组为(4.08±0.85)个,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 =0.730,P =0.467)。结论右肺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淋巴结清扫效果与传统开胸手术清扫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Atp5a1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景萍 李卉 +8 位作者 孙晓宏 瓦热斯江.依不拉音 沙亚哈提.别尔克哈之 刘伊宁 李晓苗 来雯婷 杰别克.瓦提别克 美丽吾尔提.达吾列提汗 李惠武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828-830,834,共4页
目的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获得差异表达蛋白,从中寻找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二维凝胶电泳(2-dimensionelectrophoresis,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 目的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获得差异表达蛋白,从中寻找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二维凝胶电泳(2-dimensionelectrophoresis,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联用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癌组织与远端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对其中表达上调的Atp5a1基因进行RT-PCR验证。结果 2-DE结果显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癌组织中Atp5a1明显可见,蛋白表达强度差异>1.5倍。RT-PCR验证结果显示,癌组织中Atp5a1mRN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5a1基因的高表达和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5a1 比较蛋白质组学 食管癌 Atp5a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