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河油田超稠油集输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发财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2期29-29,共1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超稠油油藏具有超深、超稠、高粘、高密度、高含H2S、高矿化度等特点,且酸压作业规模大,集输处理难度极大。为有效解决塔河油田超稠油集输处理的系列技术难题,分别采取了掺稀降粘集输技术、高含H2S稠油气提法脱...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超稠油油藏具有超深、超稠、高粘、高密度、高含H2S、高矿化度等特点,且酸压作业规模大,集输处理难度极大。为有效解决塔河油田超稠油集输处理的系列技术难题,分别采取了掺稀降粘集输技术、高含H2S稠油气提法脱硫技术、突破稠油脱水工艺,实现了超稠油的高效集输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掺稀降粘集输
气提法脱硫
稠油脱水
塔河油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2
作者
尤磊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9期57-57,共1页
以塔河油田为代表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前期主要依靠弹性和水驱开发,采收率较低,而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后期往往面临挖潜困难、剩余油储量难以动用的情况,影响了原油收率,而注氮气驱油工艺的提出为解决进一步提高原...
以塔河油田为代表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前期主要依靠弹性和水驱开发,采收率较低,而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后期往往面临挖潜困难、剩余油储量难以动用的情况,影响了原油收率,而注氮气驱油工艺的提出为解决进一步提高原油收率难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基于此,本文结合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开发实际,就注氮气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注氮气技术
提高采收率
塔河油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内幕储层成因机理
被引量:
14
3
作者
吕艳萍
吕晶
+5 位作者
徐想东
邓光校
刘永立
刘存革
张振哲
韩拥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037,共7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部风化壳缝洞型储集体是主力产层,在其下部依然发育规模性储集体,为探讨这套储集体的成因机理,在A井区开展了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和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工作。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的δ^(18)O...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部风化壳缝洞型储集体是主力产层,在其下部依然发育规模性储集体,为探讨这套储集体的成因机理,在A井区开展了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和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工作。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的δ^(18)O和δ^(13)C值明显比灰岩背景值偏负,具有δ^(18)O不变而δ^(13)C可变的趋势,δ^(18)O_(PDB)均值为-14.74‰,为脱气作用形成的大气水方解石线。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的^(87)Sr/^(86)Sr比值介于0.709622~0.709968之间,明显高于背景值,主要受壳源锶的影响;稀土元素中Ce和Eu元素无正异常,表明缺乏热液流体的参与。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胶结物主要发橘黄色和暗棕色光,代表的是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研究认为,A井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缝洞储集体形成于海西早期大气淡水深部缓流带环境,该岩溶环境具有承压、水流缓慢、不受排水基准面控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水方解石线
深缓流带
储层成因
鹰山组
中下奥陶统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田伴生气净化工艺优化研究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
9
4
作者
李鹏
赵德银
+1 位作者
张健
崔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2,共6页
塔河油田生产大量高含硫稠油和伴生气,同时采用负压气提工艺回收稠油中所含轻烃,高含硫轻烃和伴生气在轻烃站集中净化处理过程中存在液化气中总硫含量超标、轻烃碱洗脱硫过程产生大量碱渣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了UDS脱硫剂在伴生...
塔河油田生产大量高含硫稠油和伴生气,同时采用负压气提工艺回收稠油中所含轻烃,高含硫轻烃和伴生气在轻烃站集中净化处理过程中存在液化气中总硫含量超标、轻烃碱洗脱硫过程产生大量碱渣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了UDS脱硫剂在伴生气脱硫过程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UDS脱硫剂对有机硫和H 2S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应用后,伴生气分离得到的液化气中总硫质量分数较MDEA降低86%。开展了轻烃汽提脱硫工艺的应用研究,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汽提工艺后,轻烃中总硫质量分数可降至0.03%以下。因此,汽提工艺可完全取代碱洗工艺,成为一种高含硫伴生气绿色高效净化的新工艺,该工艺运行稳定,可满足装置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轻烃
伴生气
脱硫
碱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田伴生气脱硫胺液无机膜净化工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滕建强
赵毅
+2 位作者
赵德银
刘英杰
郭龙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18,共6页
目的解决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所产高含硫伴生气在脱硫过程中因胺液发泡引起的拦液冲塔及净化气中H_(2)S含量超标问题。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开展了伴生气脱硫胺液无机膜净化工业应用试验研究。结果分析结果表...
目的解决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所产高含硫伴生气在脱硫过程中因胺液发泡引起的拦液冲塔及净化气中H_(2)S含量超标问题。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开展了伴生气脱硫胺液无机膜净化工业应用试验研究。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伴生气夹带的固体颗粒物和油泥在胺液中累积及吸收过程伴生气中重烃凝析形成的乳化状油滴是导致胺液发泡、吸收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无机膜错流过滤净化胺液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使净化后胺液中油质量浓度和固体质量浓度均降低95%以上,且污染后的无机膜通过清洗即可恢复通量。胺液净化后,通过工艺优化,系统胺液质量分数由32%提高到40%,净化气中H_(2)S质量浓度降至10 mg/m^(3)以下,系统能耗降低25%以上。结论采用伴生气脱硫胺液无机膜净化工艺后,胺液发泡性能显著降低,消除了拦液现象,解决了因胺液发泡引起的拦液冲塔和净化气中H_(2)S含量超标问题,脱硫效率得到提高。该工艺在高含硫复杂伴生气脱硫过程的成功应用,可为同类装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气
脱硫
MDEA
无机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表面活性剂强化注水驱油技术研究
6
作者
郑晓阳
李景山
+1 位作者
黄河
李连江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4期60-60,共1页
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来改善注水替油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用于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的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四类表面活性剂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用性...
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来改善注水替油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用于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的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四类表面活性剂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用性,并分析了影响表面活性剂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
表面活性剂
注水驱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种直推式双侧向套管内测井研究及辅助QC应用
7
作者
武小何
蔺学旻
+2 位作者
李永华
孙兆辉
贾文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17-21,共5页
近年来,工区内塔河、顺北等以超深层碳酸盐岩为主要目的层的油气田,存储式测井应用逐年增加。上、下测进套管双侧向仪器都在测井档工作,曲线较完整。以往文献资料主要论述了双侧向测井工艺、仪器故障等,对简单的套管内测井数值研究内容...
近年来,工区内塔河、顺北等以超深层碳酸盐岩为主要目的层的油气田,存储式测井应用逐年增加。上、下测进套管双侧向仪器都在测井档工作,曲线较完整。以往文献资料主要论述了双侧向测井工艺、仪器故障等,对简单的套管内测井数值研究内容涉及较少,根据电缆测井规范和仪器原理,通过用双侧向的电压比电流来拟合名义电阻率,进行套管内电阻率测井数值研究,对井下仪器工作的稳定性和曲线质量做出一些辅助的评价。从工区内三种常见的直推式双侧向仪器特点入手,选取近两年来34口井测井资料,拟合并分析了三种直推式双侧向的套管测井值形态和数值特点,列举了三个名义电阻率测井应用实例,提出了辅助QC方面的建议。对同行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推存储式
双侧向
套管
辅助质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正注解堵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
3
8
作者
何强
夏新跃
+2 位作者
范庆哲
梁洪云
杜林辉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0年第2期98-100,I0006,共4页
塔河油田稠油区块抽稠泵井因混配不好经常出现稠油上返,现有处理井筒稠油方式存在解堵成功率低、井控风险高、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研制出高压正注解堵装置。高压正注解堵装置由高压正注解堵短接和抽油杆悬挂器两部分组成,两者配合形...
塔河油田稠油区块抽稠泵井因混配不好经常出现稠油上返,现有处理井筒稠油方式存在解堵成功率低、井控风险高、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研制出高压正注解堵装置。高压正注解堵装置由高压正注解堵短接和抽油杆悬挂器两部分组成,两者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越过采油树的一个高压处理通道,压力由原来21 MPa提升至60 MPa,实现高压正注解堵目的。现场应用表明,高压正注解堵装置减少空井口时间3h,减少处理时间4~6 h,提高解堵成功率至95%,创造效益60万元,在稠油区块抽稠泵井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堵
稠油
抽稠泵
研制
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H响应型稠油乳化剂的制备及响应特性
被引量:
1
9
作者
赵德银
蒲育
+2 位作者
李文龙
张健
郑存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3-489,共7页
为改善常规稠油乳化剂在集输末端的油水分离问题,以甲基丙烯酸N,N-二乙胺基乙酯(DEAEMA)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和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为原料制备了pH响应型稠油乳化剂。考察了单体配比对乳化剂表面活性的影响,研究了乳化剂浓度、...
为改善常规稠油乳化剂在集输末端的油水分离问题,以甲基丙烯酸N,N-二乙胺基乙酯(DEAEMA)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和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为原料制备了pH响应型稠油乳化剂。考察了单体配比对乳化剂表面活性的影响,研究了乳化剂浓度、油水比、温度、矿化度对乳化剂降黏性能及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稠油乳化剂的pH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DEAEMA、AM单体质量比为7∶3时,乳化剂的表面活性最好。随乳化剂浓度增加、油水比降低、温度升高,稠油乳状液降黏率逐渐增加。但油水比过低,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降低。乳化剂具有显著的pH响应特性,在碱性条件下呈均匀的微球,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在酸性条件下变成透明的高分子溶液,失去表面活性。稠油乳状液的黏度随乳化剂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降黏率约99%,抗温抗盐性能较好。通过调节pH值可使DEAEMA质子化或去质子化,从而使得乳化剂表面活性可控,实现稠油乳状液乳化-破乳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响应
稠油
乳化剂
降黏
破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跃进地区奥陶系储层成因机理
10
作者
刘存革
韩拥强
+2 位作者
刘永立
罗鹏
罗明霞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通过对岩芯、薄片的观察,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化验资料,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跃进地区中下奥陶统缝洞型储层的成因机理。沿裂缝断续分布的溶蚀孔洞、围岩和裂缝中的萤石交代产物表明存在热液溶蚀...
通过对岩芯、薄片的观察,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化验资料,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跃进地区中下奥陶统缝洞型储层的成因机理。沿裂缝断续分布的溶蚀孔洞、围岩和裂缝中的萤石交代产物表明存在热液溶蚀和交代作用,而基质晶间孔中的短柱状和柱状石英晶体、溶蚀孔洞方解石的低^(87 )Sr/^(86 )Sr比值(0.708407)、硅质结核的Eu正异常均表明存在岩浆期后的深部热液流体的溶蚀、交代和胶结作用。跃进地区中下奥陶统发育多期活动的走滑断裂带,由于基质低孔低渗,二叠纪晚期的岩浆期后热液流体主要沿断裂带进入中下奥陶统地层中进行溶蚀改造,随后的胶结作用对围岩中的孔隙网络造成严重的破坏,进一步增强了研究区内储层的非均质性。走滑断裂带控制着跃进地区中下奥陶统规模缝洞型储层的形成与分布,热液溶蚀作用进一步改善了缝洞型储层内部的渗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溶蚀
走滑断层
中下奥陶统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稠油地面改质工艺方案经济评价研究
11
作者
任广欣
刘英杰
+1 位作者
李文龙
张健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9期173-175,共3页
稠油地面改质回掺技术取得突破后,效益大幅提升,但地面改质涉及地面投资额度大,亟需开展稠油地面改质经济可行性研究。根据稠油地面改质技术路线制定了详细工艺技术方案,确定采用“两级电脱盐+常压闪蒸+热裂化”主工艺流程,并开展了工...
稠油地面改质回掺技术取得突破后,效益大幅提升,但地面改质涉及地面投资额度大,亟需开展稠油地面改质经济可行性研究。根据稠油地面改质技术路线制定了详细工艺技术方案,确定采用“两级电脱盐+常压闪蒸+热裂化”主工艺流程,并开展了工艺模拟计算分析,完成了主要工艺设备选型,明确了主要工艺设备的型号及参数。通过对50万,100万,150万和200万t/a四种规模的稠油地面改质工程的投资估算研究,得到了各自的建设投资估算。建立了稠油地面改质方案的经济评价模型,开展了四种规模和多油价(原油市场价、国际油价60美元/桶和70美元/桶)下稠油地面改质工程经济评价研究,并计算证实了四种规模在经济上均暂不可行。当稠油销售价格(含税)分别达到3545,3318,3250,3220元/t时,四种规模的稠油地面改质装置的内部收益率达到了财务基准收益率,在经济上才可实现最低收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改质
投资估算
经济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管器装入发球筒辅助工具的研发与应用
12
作者
杨晓艳
李德强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3期64-64,共1页
油气运销部负责西北油田分公司310.8公里天然气外输管道的日常管理工作,为有效提高天然气管网运行效率,保证下游用户用气质量,确保管道内检测等工作的顺利进行,需定期进行天然气管道清管作业,为保证管道内积水、杂质得到有效清除,需定...
油气运销部负责西北油田分公司310.8公里天然气外输管道的日常管理工作,为有效提高天然气管网运行效率,保证下游用户用气质量,确保管道内检测等工作的顺利进行,需定期进行天然气管道清管作业,为保证管道内积水、杂质得到有效清除,需定期进行清管作业,清管时需发射皮碗、直板等清管器,由于清管器重量大,安装、拆卸过程中造成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增大,费时费力,为了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特研发一种清管器输送安装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发球筒
清管器
清管输送工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示功图法在抽油机井动液面深度测试时的应用
13
作者
梁海兵
邹晶雯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年第19期35-35,共1页
油井动液面是反映地层供液能力的重要指标,是进行采油工艺合理性评价和优化的重要依据。通过测试动液面掌握抽油井生产动态及判断井下设备的工作状况是生产现场经常而必要的一项工作。而由于受设备、环境及人力资源因素限制,传统的油井...
油井动液面是反映地层供液能力的重要指标,是进行采油工艺合理性评价和优化的重要依据。通过测试动液面掌握抽油井生产动态及判断井下设备的工作状况是生产现场经常而必要的一项工作。而由于受设备、环境及人力资源因素限制,传统的油井管柱接箍计算声速法,现场上应用过程中存在液面测试率低、测试成功率低、准确程度不高及安全隐患多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现场生产需要。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动液面深度精确度,采用了基于示功图法的油井动液面深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利用示功图法计算油井动液面在技术上可行,计算精度能有效满足油田实际生产管理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井
动液面深度测试
示功图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液化气塔空冷器加装雾化冷却装置
14
作者
邹晶雯
梁海兵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年第19期84-84,共1页
目前空冷器在石化系统内广泛应用,如液化气塔塔顶冷凝器一般就采用空冷方式,但是采用空冷方式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装置处理量的增大、夏季环境温度的上升、空冷器翅片散热能力的下降,塔顶冷负荷增大,造成液化气进入回流罐的温度...
目前空冷器在石化系统内广泛应用,如液化气塔塔顶冷凝器一般就采用空冷方式,但是采用空冷方式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装置处理量的增大、夏季环境温度的上升、空冷器翅片散热能力的下降,塔顶冷负荷增大,造成液化气进入回流罐的温度逐渐升高,引起液化气塔顶压力超高放空,影响装置稳定运行,大大降低液化气的产量。为此,针对夏季高温时空冷器冷却能力下降的现象,通过增加雾化冷却装置,局部降低环境温度,增加空冷效果,实现装置的稳定运行和产品产量的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气塔空冷器
雾化冷却装置
加装设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4区石炭系巴楚组砂砾岩段混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黄金叶
王赐勋
+3 位作者
刘存革
古雅诗
王强
韩拥强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2年第6期131-134,共4页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发育分布广泛的混积岩,混积环境多样。通过对塔河油田4区石炭系巴楚组砂砾岩段的岩芯、薄片观察,结合地质背景,探讨了砂砾岩段的沉积环境和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巴楚组砂砾岩段粗碎屑成分为灰岩和燧石颗粒,缺乏陆源...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发育分布广泛的混积岩,混积环境多样。通过对塔河油田4区石炭系巴楚组砂砾岩段的岩芯、薄片观察,结合地质背景,探讨了砂砾岩段的沉积环境和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巴楚组砂砾岩段粗碎屑成分为灰岩和燧石颗粒,缺乏陆源石英、长石碎屑。砂砾岩段主要由灰色含泥灰岩质细砾岩和灰黑色泥质细砾岩不等厚互层构成,偶夹灰色灰岩质细-中砾岩,部分层段发育灰色含泥灰岩质角砾岩和灰黑色泥质角砾岩,颗粒具有明显的定向排列特征,发育向上变细的递变层理和潮汐层理。灰岩颗粒的磨圆较好,主要为次圆状至园状,燧石颗粒的磨圆较差,主要为棱角状至次棱角状,两者的分选普遍较差。砾岩和角砾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填隙物主要为粉砂-砂级灰岩、燧石颗粒和泥质。这些特征表明塔河4区巴楚组砂砾岩段沉积时水动力不强,应为潮控的滨海环境。塔河4区位于阿克库勒凸起构造轴部东侧,凸起的构造轴部为4区提供了障壁条件,使得该区为潮坪沉积,同时阻碍了西部的陆源石英、长石等碎屑进入该区。巴楚组砂砾岩段沉积时期海平面持续上升,同时砂砾岩段直接超覆沉积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灰岩之上,造成4区和构造高部位的鹰山组灰岩是砂砾岩段最主要的母岩,形成源区混合的混积岩。古地形、海平面变化、下伏地层岩性和物源共同造成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灰岩风化剥蚀产物与泥质混积,从而在塔河4区峰丛-洼地岩溶地貌上形成缺少陆源石英、长石碎屑的混积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岩
源区混合
巴楚组
石炭系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原文传递
超稠油复合解堵在抽稠泵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6
作者
田景
李柏颉
+3 位作者
范庆哲
何强
刘强
韩中虎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16期19-20,共2页
塔河油田超稠油开采均采用套管掺稀生产,抽稠泵采油已成为油田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井能量逐渐下降,含水逐渐上升,井筒介质由两相变为多相,稀稠比发生变化。掺稀不合理导致井筒介质粘度增加,流动阻力加大,流温急...
塔河油田超稠油开采均采用套管掺稀生产,抽稠泵采油已成为油田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井能量逐渐下降,含水逐渐上升,井筒介质由两相变为多相,稀稠比发生变化。掺稀不合理导致井筒介质粘度增加,流动阻力加大,流温急剧下降,进一步加剧流动性变差,从而造成尾管和井筒堵塞。高压正解工具打压至55MPa仍达不到解堵压力,需要通过套管补温降粘,配合正解工具实现抽稠泵复合解堵,恢复油井生产,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加深尾管
复合解堵
套管补温
降本增效
原文传递
茂名盆地好心湖黄牛岭组“硬壳”成因机理研究
17
作者
罗冲
杨宇
+3 位作者
刘思婷
郑捷垦
刘存革
韩拥强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22期104-105,107,共3页
茂名-湛江地区新近系地层中广泛发育沿砂-泥岩界面分布的“硬壳”,为探索其成因机理,对茂名好心湖西北侧中新世黄牛岭组进行了详细观察,采取“硬壳”样本,开展了铸体薄片观察和阴极发光测试。结果表明不透明胶结物是形成“硬壳”的主要...
茂名-湛江地区新近系地层中广泛发育沿砂-泥岩界面分布的“硬壳”,为探索其成因机理,对茂名好心湖西北侧中新世黄牛岭组进行了详细观察,采取“硬壳”样本,开展了铸体薄片观察和阴极发光测试。结果表明不透明胶结物是形成“硬壳”的主要原因,该胶结物在正交偏光下呈黑色,阴极发光不发光,判定为铁质胶结物。茂名盆地在古近系-新近系沉降时期,周缘地区的火成岩、侵入岩和变质岩可以提供丰富的铁离子进入沉积水体。在后期压实作用下,黄牛岭组黏土岩向砂岩排出大量原始孔隙水,铁离子在砂-泥岩界面处沉淀、胶结,形成目前的“硬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名盆地
黄牛岭组
砂-泥岩界面
铁质胶结物
原文传递
题名
塔河油田超稠油集输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发财
机构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2期29-29,共1页
文摘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超稠油油藏具有超深、超稠、高粘、高密度、高含H2S、高矿化度等特点,且酸压作业规模大,集输处理难度极大。为有效解决塔河油田超稠油集输处理的系列技术难题,分别采取了掺稀降粘集输技术、高含H2S稠油气提法脱硫技术、突破稠油脱水工艺,实现了超稠油的高效集输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掺稀降粘集输
气提法脱硫
稠油脱水
塔河油田
分类号
TE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2
作者
尤磊
机构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9期57-57,共1页
文摘
以塔河油田为代表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前期主要依靠弹性和水驱开发,采收率较低,而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后期往往面临挖潜困难、剩余油储量难以动用的情况,影响了原油收率,而注氮气驱油工艺的提出为解决进一步提高原油收率难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基于此,本文结合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开发实际,就注氮气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注氮气技术
提高采收率
塔河油田
分类号
TE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内幕储层成因机理
被引量:
14
3
作者
吕艳萍
吕晶
徐想东
邓光校
刘永立
刘存革
张振哲
韩拥强
机构
中国石化西北
油田
分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海洋石油国际
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037,共7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岩溶系统描述及空间结构井网构建研究”(P20042)资助。
文摘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部风化壳缝洞型储集体是主力产层,在其下部依然发育规模性储集体,为探讨这套储集体的成因机理,在A井区开展了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和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工作。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的δ^(18)O和δ^(13)C值明显比灰岩背景值偏负,具有δ^(18)O不变而δ^(13)C可变的趋势,δ^(18)O_(PDB)均值为-14.74‰,为脱气作用形成的大气水方解石线。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的^(87)Sr/^(86)Sr比值介于0.709622~0.709968之间,明显高于背景值,主要受壳源锶的影响;稀土元素中Ce和Eu元素无正异常,表明缺乏热液流体的参与。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胶结物主要发橘黄色和暗棕色光,代表的是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研究认为,A井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缝洞储集体形成于海西早期大气淡水深部缓流带环境,该岩溶环境具有承压、水流缓慢、不受排水基准面控制的特点。
关键词
大气水方解石线
深缓流带
储层成因
鹰山组
中下奥陶统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Keywords
calcite line of atmospheric water
deep slow flow zone
reservoir genesis
Yingshan Formation
Middle-Lower Ordovician
Tahe Oil Field
Tarim Basin
分类号
TE12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田伴生气净化工艺优化研究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
9
4
作者
李鹏
赵德银
张健
崔伟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有限公司
西北
油田
分
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公司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2,共6页
基金
中石化科技重大项目“顺北一区采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P18022)。
文摘
塔河油田生产大量高含硫稠油和伴生气,同时采用负压气提工艺回收稠油中所含轻烃,高含硫轻烃和伴生气在轻烃站集中净化处理过程中存在液化气中总硫含量超标、轻烃碱洗脱硫过程产生大量碱渣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了UDS脱硫剂在伴生气脱硫过程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UDS脱硫剂对有机硫和H 2S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应用后,伴生气分离得到的液化气中总硫质量分数较MDEA降低86%。开展了轻烃汽提脱硫工艺的应用研究,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汽提工艺后,轻烃中总硫质量分数可降至0.03%以下。因此,汽提工艺可完全取代碱洗工艺,成为一种高含硫伴生气绿色高效净化的新工艺,该工艺运行稳定,可满足装置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关键词
油田轻烃
伴生气
脱硫
碱洗
Keywords
oilfield light hydrocarbon
associated gas
desulfurization
alkali cleaning
分类号
TE6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田伴生气脱硫胺液无机膜净化工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滕建强
赵毅
赵德银
刘英杰
郭龙
机构
中国石化西北
油田
分
公司
中国石化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18,共6页
基金
中国石化重大科技项目“顺北一区采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P18022)。
文摘
目的解决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所产高含硫伴生气在脱硫过程中因胺液发泡引起的拦液冲塔及净化气中H_(2)S含量超标问题。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开展了伴生气脱硫胺液无机膜净化工业应用试验研究。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伴生气夹带的固体颗粒物和油泥在胺液中累积及吸收过程伴生气中重烃凝析形成的乳化状油滴是导致胺液发泡、吸收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无机膜错流过滤净化胺液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使净化后胺液中油质量浓度和固体质量浓度均降低95%以上,且污染后的无机膜通过清洗即可恢复通量。胺液净化后,通过工艺优化,系统胺液质量分数由32%提高到40%,净化气中H_(2)S质量浓度降至10 mg/m^(3)以下,系统能耗降低25%以上。结论采用伴生气脱硫胺液无机膜净化工艺后,胺液发泡性能显著降低,消除了拦液现象,解决了因胺液发泡引起的拦液冲塔和净化气中H_(2)S含量超标问题,脱硫效率得到提高。该工艺在高含硫复杂伴生气脱硫过程的成功应用,可为同类装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伴生气
脱硫
MDEA
无机膜
Keywords
associated gas
desulfurization
MDEA
inorganic membrane
分类号
TE6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表面活性剂强化注水驱油技术研究
6
作者
郑晓阳
李景山
黄河
李连江
机构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4期60-60,共1页
文摘
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和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来改善注水替油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用于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的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四类表面活性剂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用性,并分析了影响表面活性剂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
表面活性剂
注水驱油
分类号
TE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直推式双侧向套管内测井研究及辅助QC应用
7
作者
武小何
蔺学旻
李永华
孙兆辉
贾文
机构
中国石化西北
油田
分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17-21,共5页
基金
基于录井及钻井资料的碳酸盐岩断控储层评价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4P24170。
文摘
近年来,工区内塔河、顺北等以超深层碳酸盐岩为主要目的层的油气田,存储式测井应用逐年增加。上、下测进套管双侧向仪器都在测井档工作,曲线较完整。以往文献资料主要论述了双侧向测井工艺、仪器故障等,对简单的套管内测井数值研究内容涉及较少,根据电缆测井规范和仪器原理,通过用双侧向的电压比电流来拟合名义电阻率,进行套管内电阻率测井数值研究,对井下仪器工作的稳定性和曲线质量做出一些辅助的评价。从工区内三种常见的直推式双侧向仪器特点入手,选取近两年来34口井测井资料,拟合并分析了三种直推式双侧向的套管测井值形态和数值特点,列举了三个名义电阻率测井应用实例,提出了辅助QC方面的建议。对同行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直推存储式
双侧向
套管
辅助质控
Keywords
Direct-pushed memory
Dual laterolog
Casing pipe
Assistance Quality control
分类号
P631.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正注解堵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
3
8
作者
何强
夏新跃
范庆哲
梁洪云
杜林辉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有限公司
西北
油田
分
公司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0年第2期98-100,I0006,共4页
文摘
塔河油田稠油区块抽稠泵井因混配不好经常出现稠油上返,现有处理井筒稠油方式存在解堵成功率低、井控风险高、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研制出高压正注解堵装置。高压正注解堵装置由高压正注解堵短接和抽油杆悬挂器两部分组成,两者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越过采油树的一个高压处理通道,压力由原来21 MPa提升至60 MPa,实现高压正注解堵目的。现场应用表明,高压正注解堵装置减少空井口时间3h,减少处理时间4~6 h,提高解堵成功率至95%,创造效益60万元,在稠油区块抽稠泵井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解堵
稠油
抽稠泵
研制
应用
Keywords
Blockage removal
Heavy oil
Heavy oil pump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分类号
TE9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H响应型稠油乳化剂的制备及响应特性
被引量:
1
9
作者
赵德银
蒲育
李文龙
张健
郑存川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有限公司
西北
油田
分
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公司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3-489,共7页
基金
中石化科技重大项目“顺北一区采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P18022)。
文摘
为改善常规稠油乳化剂在集输末端的油水分离问题,以甲基丙烯酸N,N-二乙胺基乙酯(DEAEMA)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和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为原料制备了pH响应型稠油乳化剂。考察了单体配比对乳化剂表面活性的影响,研究了乳化剂浓度、油水比、温度、矿化度对乳化剂降黏性能及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稠油乳化剂的pH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DEAEMA、AM单体质量比为7∶3时,乳化剂的表面活性最好。随乳化剂浓度增加、油水比降低、温度升高,稠油乳状液降黏率逐渐增加。但油水比过低,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降低。乳化剂具有显著的pH响应特性,在碱性条件下呈均匀的微球,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在酸性条件下变成透明的高分子溶液,失去表面活性。稠油乳状液的黏度随乳化剂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降黏率约99%,抗温抗盐性能较好。通过调节pH值可使DEAEMA质子化或去质子化,从而使得乳化剂表面活性可控,实现稠油乳状液乳化-破乳可控。
关键词
PH响应
稠油
乳化剂
降黏
破乳
Keywords
pH response
heavy oil
emulsifier
viscosity reduction
demulsification
分类号
O648.23 [理学—物理化学]
TE8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跃进地区奥陶系储层成因机理
10
作者
刘存革
韩拥强
刘永立
罗鹏
罗明霞
机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西北
油田
分
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
出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05-002)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科学研究基金(2017rc23)。
文摘
通过对岩芯、薄片的观察,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化验资料,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跃进地区中下奥陶统缝洞型储层的成因机理。沿裂缝断续分布的溶蚀孔洞、围岩和裂缝中的萤石交代产物表明存在热液溶蚀和交代作用,而基质晶间孔中的短柱状和柱状石英晶体、溶蚀孔洞方解石的低^(87 )Sr/^(86 )Sr比值(0.708407)、硅质结核的Eu正异常均表明存在岩浆期后的深部热液流体的溶蚀、交代和胶结作用。跃进地区中下奥陶统发育多期活动的走滑断裂带,由于基质低孔低渗,二叠纪晚期的岩浆期后热液流体主要沿断裂带进入中下奥陶统地层中进行溶蚀改造,随后的胶结作用对围岩中的孔隙网络造成严重的破坏,进一步增强了研究区内储层的非均质性。走滑断裂带控制着跃进地区中下奥陶统规模缝洞型储层的形成与分布,热液溶蚀作用进一步改善了缝洞型储层内部的渗流能力。
关键词
热液溶蚀
走滑断层
中下奥陶统
塔里木盆地
Keywords
hydrothermal dissolution
strike-slip fault
Middle-Lower Ordovician
Tarim Basi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稠油地面改质工艺方案经济评价研究
11
作者
任广欣
刘英杰
李文龙
张健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有限公司
西北
油田
分
公司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9期173-175,共3页
文摘
稠油地面改质回掺技术取得突破后,效益大幅提升,但地面改质涉及地面投资额度大,亟需开展稠油地面改质经济可行性研究。根据稠油地面改质技术路线制定了详细工艺技术方案,确定采用“两级电脱盐+常压闪蒸+热裂化”主工艺流程,并开展了工艺模拟计算分析,完成了主要工艺设备选型,明确了主要工艺设备的型号及参数。通过对50万,100万,150万和200万t/a四种规模的稠油地面改质工程的投资估算研究,得到了各自的建设投资估算。建立了稠油地面改质方案的经济评价模型,开展了四种规模和多油价(原油市场价、国际油价60美元/桶和70美元/桶)下稠油地面改质工程经济评价研究,并计算证实了四种规模在经济上均暂不可行。当稠油销售价格(含税)分别达到3545,3318,3250,3220元/t时,四种规模的稠油地面改质装置的内部收益率达到了财务基准收益率,在经济上才可实现最低收益水平。
关键词
稠油改质
投资估算
经济评价
Keywords
heavy oil modification
investment estimation
economic evaluation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管器装入发球筒辅助工具的研发与应用
12
作者
杨晓艳
李德强
机构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3期64-64,共1页
文摘
油气运销部负责西北油田分公司310.8公里天然气外输管道的日常管理工作,为有效提高天然气管网运行效率,保证下游用户用气质量,确保管道内检测等工作的顺利进行,需定期进行天然气管道清管作业,为保证管道内积水、杂质得到有效清除,需定期进行清管作业,清管时需发射皮碗、直板等清管器,由于清管器重量大,安装、拆卸过程中造成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增大,费时费力,为了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特研发一种清管器输送安装工具。
关键词
收发球筒
清管器
清管输送工具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示功图法在抽油机井动液面深度测试时的应用
13
作者
梁海兵
邹晶雯
机构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第五项目部
出处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年第19期35-35,共1页
文摘
油井动液面是反映地层供液能力的重要指标,是进行采油工艺合理性评价和优化的重要依据。通过测试动液面掌握抽油井生产动态及判断井下设备的工作状况是生产现场经常而必要的一项工作。而由于受设备、环境及人力资源因素限制,传统的油井管柱接箍计算声速法,现场上应用过程中存在液面测试率低、测试成功率低、准确程度不高及安全隐患多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现场生产需要。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动液面深度精确度,采用了基于示功图法的油井动液面深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利用示功图法计算油井动液面在技术上可行,计算精度能有效满足油田实际生产管理需要。
关键词
抽油机井
动液面深度测试
示功图法
分类号
TE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液化气塔空冷器加装雾化冷却装置
14
作者
邹晶雯
梁海兵
机构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第五项目部
出处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年第19期84-84,共1页
文摘
目前空冷器在石化系统内广泛应用,如液化气塔塔顶冷凝器一般就采用空冷方式,但是采用空冷方式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装置处理量的增大、夏季环境温度的上升、空冷器翅片散热能力的下降,塔顶冷负荷增大,造成液化气进入回流罐的温度逐渐升高,引起液化气塔顶压力超高放空,影响装置稳定运行,大大降低液化气的产量。为此,针对夏季高温时空冷器冷却能力下降的现象,通过增加雾化冷却装置,局部降低环境温度,增加空冷效果,实现装置的稳定运行和产品产量的增收。
关键词
液化气塔空冷器
雾化冷却装置
加装设置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4区石炭系巴楚组砂砾岩段混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黄金叶
王赐勋
刘存革
古雅诗
王强
韩拥强
机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2年第6期131-134,共4页
基金
广东省2020年“攀登计划”(pdjh2020b0393)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017rc24)联合资助。
文摘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发育分布广泛的混积岩,混积环境多样。通过对塔河油田4区石炭系巴楚组砂砾岩段的岩芯、薄片观察,结合地质背景,探讨了砂砾岩段的沉积环境和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巴楚组砂砾岩段粗碎屑成分为灰岩和燧石颗粒,缺乏陆源石英、长石碎屑。砂砾岩段主要由灰色含泥灰岩质细砾岩和灰黑色泥质细砾岩不等厚互层构成,偶夹灰色灰岩质细-中砾岩,部分层段发育灰色含泥灰岩质角砾岩和灰黑色泥质角砾岩,颗粒具有明显的定向排列特征,发育向上变细的递变层理和潮汐层理。灰岩颗粒的磨圆较好,主要为次圆状至园状,燧石颗粒的磨圆较差,主要为棱角状至次棱角状,两者的分选普遍较差。砾岩和角砾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填隙物主要为粉砂-砂级灰岩、燧石颗粒和泥质。这些特征表明塔河4区巴楚组砂砾岩段沉积时水动力不强,应为潮控的滨海环境。塔河4区位于阿克库勒凸起构造轴部东侧,凸起的构造轴部为4区提供了障壁条件,使得该区为潮坪沉积,同时阻碍了西部的陆源石英、长石等碎屑进入该区。巴楚组砂砾岩段沉积时期海平面持续上升,同时砂砾岩段直接超覆沉积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灰岩之上,造成4区和构造高部位的鹰山组灰岩是砂砾岩段最主要的母岩,形成源区混合的混积岩。古地形、海平面变化、下伏地层岩性和物源共同造成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灰岩风化剥蚀产物与泥质混积,从而在塔河4区峰丛-洼地岩溶地貌上形成缺少陆源石英、长石碎屑的混积岩。
关键词
混积岩
源区混合
巴楚组
石炭系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超稠油复合解堵在抽稠泵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6
作者
田景
李柏颉
范庆哲
何强
刘强
韩中虎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有限公司
西北
油田
分
公司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16期19-20,共2页
文摘
塔河油田超稠油开采均采用套管掺稀生产,抽稠泵采油已成为油田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井能量逐渐下降,含水逐渐上升,井筒介质由两相变为多相,稀稠比发生变化。掺稀不合理导致井筒介质粘度增加,流动阻力加大,流温急剧下降,进一步加剧流动性变差,从而造成尾管和井筒堵塞。高压正解工具打压至55MPa仍达不到解堵压力,需要通过套管补温降粘,配合正解工具实现抽稠泵复合解堵,恢复油井生产,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超稠油
加深尾管
复合解堵
套管补温
降本增效
分类号
TE258.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茂名盆地好心湖黄牛岭组“硬壳”成因机理研究
17
作者
罗冲
杨宇
刘思婷
郑捷垦
刘存革
韩拥强
机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新疆博塔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22期104-105,107,共3页
基金
广东省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计划项目(733630)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017rc24)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科研项目(CCL2019ZJFN0682)联合资助
文摘
茂名-湛江地区新近系地层中广泛发育沿砂-泥岩界面分布的“硬壳”,为探索其成因机理,对茂名好心湖西北侧中新世黄牛岭组进行了详细观察,采取“硬壳”样本,开展了铸体薄片观察和阴极发光测试。结果表明不透明胶结物是形成“硬壳”的主要原因,该胶结物在正交偏光下呈黑色,阴极发光不发光,判定为铁质胶结物。茂名盆地在古近系-新近系沉降时期,周缘地区的火成岩、侵入岩和变质岩可以提供丰富的铁离子进入沉积水体。在后期压实作用下,黄牛岭组黏土岩向砂岩排出大量原始孔隙水,铁离子在砂-泥岩界面处沉淀、胶结,形成目前的“硬壳”。
关键词
茂名盆地
黄牛岭组
砂-泥岩界面
铁质胶结物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河油田超稠油集输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李发财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尤磊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内幕储层成因机理
吕艳萍
吕晶
徐想东
邓光校
刘永立
刘存革
张振哲
韩拥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田伴生气净化工艺优化研究及工业应用
李鹏
赵德银
张健
崔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油田伴生气脱硫胺液无机膜净化工业试验研究
滕建强
赵毅
赵德银
刘英杰
郭龙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表面活性剂强化注水驱油技术研究
郑晓阳
李景山
黄河
李连江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三种直推式双侧向套管内测井研究及辅助QC应用
武小何
蔺学旻
李永华
孙兆辉
贾文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压正注解堵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何强
夏新跃
范庆哲
梁洪云
杜林辉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pH响应型稠油乳化剂的制备及响应特性
赵德银
蒲育
李文龙
张健
郑存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塔里木盆地跃进地区奥陶系储层成因机理
刘存革
韩拥强
刘永立
罗鹏
罗明霞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稠油地面改质工艺方案经济评价研究
任广欣
刘英杰
李文龙
张健
《山东化工》
CAS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清管器装入发球筒辅助工具的研发与应用
杨晓艳
李德强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示功图法在抽油机井动液面深度测试时的应用
梁海兵
邹晶雯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液化气塔空冷器加装雾化冷却装置
邹晶雯
梁海兵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4区石炭系巴楚组砂砾岩段混积环境分析
黄金叶
王赐勋
刘存革
古雅诗
王强
韩拥强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2
1
原文传递
16
超稠油复合解堵在抽稠泵中的应用
田景
李柏颉
范庆哲
何强
刘强
韩中虎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
1
原文传递
17
茂名盆地好心湖黄牛岭组“硬壳”成因机理研究
罗冲
杨宇
刘思婷
郑捷垦
刘存革
韩拥强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