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7.5级地震在乌鲁木齐地区地下水中的远场效应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道 卢静芳 +1 位作者 陈玲 张毅光 《内陆地震》 1999年第1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西藏 地震预报 震级 地下水 远场效应
下载PDF
新疆21号温泉震前短临前兆异常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毅光 《内陆地震》 1992年第2期202-205,共4页
0 前言 1990年6月14日北京时间20时47分19.7秒,原苏联斋桑地区(东经85°03′,北纬48°06′),发生7.3级强烈地震;8月3日17时15分,该地区(东经84°43′,北纬48°29′)又发生6.8级强烈地震;随后10月25日7时38分16.7秒在乌... 0 前言 1990年6月14日北京时间20时47分19.7秒,原苏联斋桑地区(东经85°03′,北纬48°06′),发生7.3级强烈地震;8月3日17时15分,该地区(东经84°43′,北纬48°29′)又发生6.8级强烈地震;随后10月25日7时38分16.7秒在乌苏发生5.2级、7时46分59.6秒又发生5.0级地震;11月12日,原苏联伊塞克湖又发生6.7级地震。1991年6月6日16时16分,和静县北部阿拉沟附近发生5.2级地震;9月18日乌鲁木齐东南发生4.5级地震。这几次地震前,21号井温泉动水位和温泉温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短临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地震前兆 震级 新疆
下载PDF
新疆DSJ型水平断层活动测量仪年变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毅光 张瑞云 《内陆地震》 1998年第2期142-146,共5页
通过对新疆DSJ型水平断层活动测量仪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的年周期变化规律。这种年周期变化主要是由水平断层仪所跨岩体的热胀冷缩造成。采用“动态灰箱模型”可消除这种因温度而造成的年周期变化,从而突出地震前兆... 通过对新疆DSJ型水平断层活动测量仪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的年周期变化规律。这种年周期变化主要是由水平断层仪所跨岩体的热胀冷缩造成。采用“动态灰箱模型”可消除这种因温度而造成的年周期变化,从而突出地震前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变化 周期变化 地震预报 断层活动 测量仪
下载PDF
和静5.2级地震前呼图壁台前兆手段异常及短临预报
4
作者 张毅光 《内陆地震》 1993年第1期93-96,共4页
0 前言 1991年6月6日16时02分6.1秒在和静县阿拉沟附近(北纬42°41′,东经87°15′)发生了一次M_s5.2级地震。地震震中距21号温泉90km左右,距呼图壁台150km。震前呼图壁地震台的21号温泉动水位、23号井水位、跨断层短水准测量... 0 前言 1991年6月6日16时02分6.1秒在和静县阿拉沟附近(北纬42°41′,东经87°15′)发生了一次M_s5.2级地震。地震震中距21号温泉90km左右,距呼图壁台150km。震前呼图壁地震台的21号温泉动水位、23号井水位、跨断层短水准测量、水平断层仪等前兆手段出现了前兆异常,根据对这些异常的跟踪分析,对这次地震做出了较好的短临预报,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地震 短临预报 震级
下载PDF
新21号泉动水位前兆异常特征的简述
5
作者 刘萍丽 《内陆地震》 2011年第2期191-192,共2页
新疆地区由于气候、地形、交通、生活及诸多条件的限制,使得该地区的地下流体观测点具有干扰因素少、映震性能好等特点,再考虑到该地区地震频度高、震级大、范围广等特点,因此,也是一个进行地震科研与总结的天然实验场。据不完全统... 新疆地区由于气候、地形、交通、生活及诸多条件的限制,使得该地区的地下流体观测点具有干扰因素少、映震性能好等特点,再考虑到该地区地震频度高、震级大、范围广等特点,因此,也是一个进行地震科研与总结的天然实验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疆开展着10余口泉和13眼井的地震前兆的日常监测,呼图壁21号泉就是其中之一。鉴于新疆地区地下流体的监测规模和现状,该泉现在北天山地区的地下流体日常分析预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该泉动水位的短临映震特征,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兆异常特征 动水位 新疆地区 地下流体 映震性能 日常监测 北天山地区 地震频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