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北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变性土壤线性膨胀系数的差异及矿物学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佩佩 张文太 +3 位作者 贾宏涛 姜小三 武红旗 朱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4-1080,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亚纲变性土之间线性膨胀系数的差异,并通过对比不同亚纲土壤物理属性,解释产生差异的内在机制。[方法]新疆北部地区(简称北疆地区)是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主要分布区,本研究调查了具有变性特征的14个土壤剖面,并搜集了... [目的]比较不同亚纲变性土之间线性膨胀系数的差异,并通过对比不同亚纲土壤物理属性,解释产生差异的内在机制。[方法]新疆北部地区(简称北疆地区)是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主要分布区,本研究调查了具有变性特征的14个土壤剖面,并搜集了我国其他12个省市140个变性土剖面相关数据,分析了不同亚纲变性土的线性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linear extensibility,COLE)、黏粒和蒙皂石含量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北疆地区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的COLE、黏粒和蒙皂石含量在5个亚纲中最低,其土壤膨胀收缩特性主要受伊利石-蒙皂石混合型矿物组成和混层比的影响,而其他4个亚纲较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具有更明显的变性特征。潮湿变性土、湿润变性土和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0~100 cm土层的黏粒和蒙皂石含量大于0~30 cm土层,而干润变性土0~30 cm土层含量高于0~100 cm土层。寒变性土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黏粒和蒙皂石含量无明显变化。潮湿变性土0~100 cm土层蒙皂石含量显著高于干润变性土和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且0~100 cm土层的COLE值也显著高于夏旱变性土(含变性土壤),5个亚纲表层土壤的COLE差异不显著。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干润变性土蒙皂石含量和潮湿变性土COLE随之增大,表层蒙皂石含量对COLE影响更大。[结论]北疆地区蒙皂石和伊利石-蒙皂石混合型矿物组成是土壤变性的内在影响因素,变性土中蒙皂石与黏粒呈线性相关,黏土矿物组成对表层土壤膨胀收缩有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层比 黏土矿物组成 伊利石-蒙皂石混层 黏粒 线性膨胀系数 新疆北部地区
下载PDF
沿海拔梯度神农架土壤呼吸特征及其温度敏感性
2
作者 方新麟 黄刚 +2 位作者 王晶晶 苏延桂 赵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9期47-52,共6页
[目的]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特征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变异规律。[方法]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上有机和矿质层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的呼吸特征及其温度敏感性。[结果]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土壤CO_(2)产生... [目的]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特征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变异规律。[方法]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上有机和矿质层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的呼吸特征及其温度敏感性。[结果]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土壤CO_(2)产生率先升高后降低,在海拔1892 m处达到最大值,而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Q_(10))则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增加的趋势;多数海拔梯度下,B层(20~40 cm)土壤CO_(2)产生率明显高于A层(0~20 cm),Q_(10)则与之相反;土壤性质影响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0~40 cm土壤的Q_(10)与EC、SOC、TN、MBC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不同海拔梯度的Q_(10)可能发生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温度敏感性 海拔梯度 土层深度 神农架
下载PDF
伊犁河谷5种土壤管理措施减流减沙效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晓原 张文太 +3 位作者 李建贵 仲亚婷 苏悦 赵婧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57,共7页
伊犁河谷区域水力侵蚀等级中等偏强,分析土壤管理措施的减流减沙效果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防治水土流失提供参考。本文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在10、20和36 mm/h 3种降雨强度条件下裸地、角果藜覆盖、木地肤覆盖、鱼鳞坑、... 伊犁河谷区域水力侵蚀等级中等偏强,分析土壤管理措施的减流减沙效果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防治水土流失提供参考。本文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在10、20和36 mm/h 3种降雨强度条件下裸地、角果藜覆盖、木地肤覆盖、鱼鳞坑、水平沟等5种典型土壤管理措施的产流产沙过程,并分析比较不同土壤管理措施的减流减沙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降雨强度下,裸地初始产流时间最短,水平沟未产流;降雨强度是影响产流产沙的关键因素之一,径流速率和含沙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减流减沙效果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平沟>木地肤覆盖>鱼鳞坑>角果藜覆盖>裸地,木地肤覆盖、鱼鳞坑措施减沙效果明显。水平沟、木地肤覆盖措施减流减沙效果较好,可以在该区域防治水土流失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管理 降雨强度 径流速率 含沙量 减流减沙
下载PDF
伊犁河谷沟壑区坡面尺度地形、植被与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晓原 张文太 +3 位作者 李建贵 仲亚婷 张佩佩 魏影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7-482,共6页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样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新疆伊犁河谷坡向与坡位、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含量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地形和土壤性质影响植被覆盖度,上、中、下坡位之间植被覆盖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相关分...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样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新疆伊犁河谷坡向与坡位、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含量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地形和土壤性质影响植被覆盖度,上、中、下坡位之间植被覆盖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坡位之间植被覆盖度与有机质含量、黏粒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地形和植被的相互关系影响有机质含量的分布,使得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坡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其与黏粒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砂粒和土壤可蚀性K值呈极显著负相关,植被对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机械组成也会产生影响。土壤可蚀性K值与植被覆盖度、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砂粒、黏粒呈显著性相关(P<0.05),其受地形、植被与土壤性质三者的综合影响沿坡面从上至下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坡位 植被 土壤 相互关系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哈密市棉花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鲍城帆 赵红梅 +5 位作者 邓朋飞 玉素甫江·玉素音 张小龙 丁爱琴 黄国飞 盛建东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55-62,共8页
为摸清哈密市滴灌棉田合理施氮量,为区域精准施肥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新陆早25号棉花为供试材料,通过设置4个氮肥水平:0、193、276、359 kg/hm^(2),分别记作N_(0)、N_(1)、N_(2)、N_(3)处理,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棉花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 为摸清哈密市滴灌棉田合理施氮量,为区域精准施肥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新陆早25号棉花为供试材料,通过设置4个氮肥水平:0、193、276、359 kg/hm^(2),分别记作N_(0)、N_(1)、N_(2)、N_(3)处理,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棉花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棉花生殖器官及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均呈上升趋势,且茎、叶氮素积累量逐渐向生殖器官转移。与N_(0)处理比,各施氮处理棉花吐絮期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均值提高10%(P>0.05),而N_(2)处理地上部分整株累积吸氮量较N_(0)与N_(3)处理显著增加41.5%与22.5%(P<0.05)。相较于其他处理,N_(2)处理棉花单株结铃数及单铃重均达到最大,产量高达6321.30 kg/hm^(2),但与N_(1)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N_(2)处理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0.1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通过对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模拟寻优,得出该地最高籽棉产量施氮量为211.27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01.37 kg/hm^(2)。本试验条件下,建议哈密市滴灌棉花最佳施氮量为201~211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棉花 养分吸收 产量
下载PDF
外源氮添加对温带荒漠地表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彩云 赵红梅 +4 位作者 刘辉 张文太 苏延桂 程军回 杨卫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31-3638,共8页
采用分解网袋法,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设置对照N0(0 g N·m-2·a-1)、N5(5 g N·m-2·a-1)、N10(10 g N·m-2·a-1)和N20(20 g N·m-2·a-1)4个施N处理,研究外源N添加对多枝柽柳、盐角草及两者混合... 采用分解网袋法,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设置对照N0(0 g N·m-2·a-1)、N5(5 g N·m-2·a-1)、N10(10 g N·m-2·a-1)和N20(20 g N·m-2·a-1)4个施N处理,研究外源N添加对多枝柽柳、盐角草及两者混合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养分释放的影响,分析氮沉降对荒漠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物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存在显著差异,经过345 d的分解,多枝柽柳、盐角草及混合物在不同N处理间的分解速率分别为0.64~0.70、0.84~0.99和0.71~0.81 kg·kg-1·a-1。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P均表现为养分的直接释放,试验结束时,N0、N5、N10和N20处理单种凋落物及其混合物N分别释放60.6%~67.4%、56.7%~62.6%、57.4%~62.3%、46.8%~63.0%,P分别释放51.9%~77.9%、59.9%~74.7%、53.0%~79.9%、52.3%~76.4%。N处理对单种凋落物及其混合物的分解影响不显著,但各种凋落物的养分动态对N添加的响应不同,N处理抑制了盐角草N、P释放及混合凋落物P释放,而对多枝柽柳无影响。在温带荒漠,适量的N输入对凋落物分解速率影响不大,但可能会延缓个别物种养分向土壤系统的归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N添加 荒漠生态系统 分解速率 养分释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