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间等待时间对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月杰 陈小康 +1 位作者 王浩博 周建平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6,共8页
针对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层间热积累过多导致试件尺寸精度较差和输出质量较低的问题,进行了不同层间等待时间(0、15、30、45 s)对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了不同层间等待时间下多层单道直壁体试... 针对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层间热积累过多导致试件尺寸精度较差和输出质量较低的问题,进行了不同层间等待时间(0、15、30、45 s)对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了不同层间等待时间下多层单道直壁体试件成形尺寸的特点,并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等力学性能测试。研究表明,层间等待时间对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直壁体试件的宏观形貌影响显著,且随着层间等待时间由0 s逐渐增大到45 s时,直壁体试件宽度减小了1.65 mm,单层高度增大了0.37 mm;显微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和β-Al_(3)Mg_(2)相组成,且随着层间等待时间增加,粗大的β组织尺寸减小、密度增大;随着层间等待时间的增加,水平和垂直试样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增大,且水平方向试样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比垂直方向试样稍高;不同层间等待时间下拉伸试样断口均分布着大量的韧窝,并随着层间等待时间增加,韧窝尺寸逐渐增大,且分布更加均匀,塑性变形能力增强。为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等待时间 5356铝合金 电弧增材制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实验安全意识润入式培养模式研究——以现代控制工程课程为例
2
作者 章翔峰 《内江科技》 2024年第4期92-94,共3页
提高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对于“双一流”高校的建立必不可少。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教学管理模式及其相关的科研教育环境,所以在校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依然普遍淡薄。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进入了新时... 提高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对于“双一流”高校的建立必不可少。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教学管理模式及其相关的科研教育环境,所以在校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依然普遍淡薄。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进入了新时期的阶段,教学模式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共享体系的建立深入实施,而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意识教学管理工作也面对了全新问题。因此,在常规的安全教育之外,提出了一种润入式的教学模式,即交叉和融合,把实验安全意识融入到其他教学课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高校研究生实验安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 安全意识 高等教育 高校研究生 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模式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变压器生产物料智能配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任奔 孙文磊 +3 位作者 张学东 路程 常赛科 李祥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0-184,共5页
在传统变压器离散装配车间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背景下,生产物料的高效智能配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物料备料、路径决策二阶段的生产物料智能配送方法,将物料配送任务分为生产物料备料阶段及生产物料路径自决策阶段。... 在传统变压器离散装配车间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背景下,生产物料的高效智能配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物料备料、路径决策二阶段的生产物料智能配送方法,将物料配送任务分为生产物料备料阶段及生产物料路径自决策阶段。在生产物料备料阶段,提出了基于Adam优化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变压器生产物料备料时间预测模型,利用生产物料相关时序性数据将Adam优化后的LSTM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准确可靠地实现了对下一阶段生产物料需求时间的预测。在生产物料配送路径自决策阶段,运用五点三次法改进的A*算法生成了路径平滑,转向较少的配送路径。最后,以某变压器离散制造车间为对象,验证了生产物料的智能化配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LSTM循环神经网络 改进A^(*)算法
下载PDF
层间熨平法增强熔丝制造CF/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
作者 雷奶琴 阿依古丽·喀斯木 +2 位作者 乌日开西·艾依提 董兰兰 贾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2,共8页
为减小熔丝制造(FFF)3D打印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提高其力学性能,提出一种层间熨平方法,即打印完一层后,喷嘴不挤出材料,并再次在这一层表面压过“熨平”。采用FFF工艺制备了CF/PEEK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单因素试... 为减小熔丝制造(FFF)3D打印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提高其力学性能,提出一种层间熨平方法,即打印完一层后,喷嘴不挤出材料,并再次在这一层表面压过“熨平”。采用FFF工艺制备了CF/PEEK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扫描间距和层间熨平角度对CF/PEEK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微米X射线三维成像系统对试样的内部孔隙缺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扫描间距为0.3 mm,纤维质量分数为10%时,无熨平CF/PEEK试样的孔隙率为1.91%,拉伸强度为78.5 MPa,弯曲强度为111.2 MPa。采用层间熨平法可以显著降低CF/PEEK复合材料试样的孔隙率,提高其力学性能。0°和90°熨平后,扫描间距为0.5 mm的CF/PEEK试样的孔隙率分别降低了74.08%和72.48%,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49.89%和41.98%,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20.66%和15.99%。当纤维质量分数为10%时,扫描间距0.3 mm的CF/PEEK试样的力学性能最佳,0°熨平的拉伸强度为90.9 MPa,90°熨平的弯曲强度为126.1 MPa。研究表明,层间熨平是一种降低孔隙率和提高力学性能的简单而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制造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 层间熨平 孔隙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合流区智能网联汽车协同控制方法综述
5
作者 李春 吴志周 +2 位作者 曾广 赵鑫 杨志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共17页
车辆进行交会的区域被指定为上匝道合流区。如果主线和匝道交通流密度达到饱和,匝道合流区的交通效率就会急剧下降。智能网联技术作为当前的交通上的研究热点,依靠智能网联汽车(connected-automated vehicle,CAV)的高精度运动控制和高... 车辆进行交会的区域被指定为上匝道合流区。如果主线和匝道交通流密度达到饱和,匝道合流区的交通效率就会急剧下降。智能网联技术作为当前的交通上的研究热点,依靠智能网联汽车(connected-automated vehicle,CAV)的高精度运动控制和高效率通信,可以显著地提高合流区的通行效率。针对三种不同的控制范式:反馈控制、最优控制和强化学习,对CAV使用的融合策略进行了评估。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回顾,总结了三种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此外,全面地总结了这一特定科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匝道合流区 互联和自动驾驶车辆 强化学习 优化控制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316L从单层到多层沉积的热行为模拟与实验研究
6
作者 卢裕尔 孙文磊 +3 位作者 钟荟玄 邹利 黎勇 张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9-139,共11页
基于ABAQUS软件构建激光金属沉积(laser metal deposition,LMD)316L不锈钢增材制造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生死单元和双椭球移动热源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单道单层LMD过程中的温度场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温度场、不同区域特征点温度梯... 基于ABAQUS软件构建激光金属沉积(laser metal deposition,LMD)316L不锈钢增材制造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生死单元和双椭球移动热源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单道单层LMD过程中的温度场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温度场、不同区域特征点温度梯度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单道多层LMD过程中熔池的温度变化和各层之间的热循环规律。设计相关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降低扫描速度或提高激光功率,熔池作用范围会变大。激光功率对温度梯度影响更大,尤其是纵向温度梯度。随着LMD层数的增加,且由于往复扫描的工艺路径,温度梯度显著增加,因此成形零件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单道多层薄壁件的整体形貌进一步说明了LMD温度梯度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金属沉积 数值模拟 温度场 温度梯度
原文传递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自动合流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 吴志周 +1 位作者 许宏鑫 梁韵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49-356,共8页
对于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CAV)来说,上匝道合并是一项具备挑战性的任务,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有CAV和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 vehicle,HAV)的混合交通将存在于更多的交通场景中。根据合流区交通特性,将多车协同... 对于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CAV)来说,上匝道合并是一项具备挑战性的任务,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有CAV和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 vehicle,HAV)的混合交通将存在于更多的交通场景中。根据合流区交通特性,将多车协同汇入表示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建立了同时考虑车辆安全和效率的奖励函数。基于分布式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u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MARL)框架提出中心式训练分散式执行的改进框架(centralized training and decentralized execution,CTDE)的MARL算法框架,节省了单智能体上的计算资源。建立基于两种框架的优势动作评论家(advantage actor critic,A2C)和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两种控制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改进算法的整体性能优于原算法,提升了车辆平均行驶速度,满足最小车头时距同时降低了碰撞率和汇入等待时长,满足了合流区车辆的通行安全和提高了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合流区 自动驾驶 多智能体
下载PDF
基于ISWD的农用轴承复合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8
作者 焦华超 孙文磊 +1 位作者 王宏伟 万晓静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29,共8页
针对农用轴承故障诊断过程中受到传播路径耦合与强烈背景噪声的影响,复合故障特征较难提取的问题,提出基于包络谱相关峭度的改进群分解(ISWD)方法,实现农用轴承复合故障特征的自适应提取。首先,利用对周期性冲击较为敏感的包络谱相关峭... 针对农用轴承故障诊断过程中受到传播路径耦合与强烈背景噪声的影响,复合故障特征较难提取的问题,提出基于包络谱相关峭度的改进群分解(ISWD)方法,实现农用轴承复合故障特征的自适应提取。首先,利用对周期性冲击较为敏感的包络谱相关峭度为适应度函数,提升SWD对微弱故障特征的提取能力;其次,利用改进灰狼算法,实现SWD关键阈值P th和T th的寻优;最后,对ISWD分解出的振荡分量(OC)做包络解调处理,凸显故障特征频率,实现轴承复合故障特征的提取。仿真分析和试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提取农用齿轮箱复合故障的特征,相比于传统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减少27%的冗余分量占比,提高100%的内圈有效特征数量;与SWD相比,不仅内圈有效特征数量提升100%,外圈有效特征数量也提高25%,为农用轴承故障智能诊断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轴承 复合故障 故障特征提取 改进群分解 相关峭度
下载PDF
基于类小波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的轴承故障数据生成方法
9
作者 焦华超 孙文磊 王宏伟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557,共12页
利用数据生成方法生成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与轴承故障真实信号一致的高质量数据,构建平衡数据集,对数据不平衡情况下建立高效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数据生成方法仅关注时域或频域单一特征的局限,提出了类小波辅助分... 利用数据生成方法生成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与轴承故障真实信号一致的高质量数据,构建平衡数据集,对数据不平衡情况下建立高效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数据生成方法仅关注时域或频域单一特征的局限,提出了类小波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基于小波变换原理,使用多层神经网络构建类小波变换(WLT)网络,模拟小波变换及逆变换,建立时域与频域信号的映射关系;将WLT网络嵌入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ACGAN)模型中,作为模型生成器的主体;构建两个不同功能的判别器,使得改进的ACGAN在一次训练中能同时学到真实轴承振动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信息。试验结果表明,WLT-ACGAN模型生成的轴承振动信号具有与真实轴承振动信号一致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数据不平衡时,利用生成信号扩增的平衡数据集构建的故障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 类小波变换 轴承故障诊断 数据生成
下载PDF
复杂髋臼双柱骨折4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10
作者 徐鑫 乌日开西·艾依提 +3 位作者 吕刚 买买艾力·玉山 马志强 马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3期7063-7071,共9页
背景:髋臼双柱骨折类型复杂且常见,目前治疗髋臼双柱骨折多采用传统重建接骨板,其与骨面的不匹配性会加大手术难度。个性化接骨板能够实现接骨板与骨面贴合,但个性化接骨板与传统重建接骨板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较少,且... 背景:髋臼双柱骨折类型复杂且常见,目前治疗髋臼双柱骨折多采用传统重建接骨板,其与骨面的不匹配性会加大手术难度。个性化接骨板能够实现接骨板与骨面贴合,但个性化接骨板与传统重建接骨板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较少,且模拟的体位姿态较为单一。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复杂髋臼双柱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在各种体位下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的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建立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中最具代表性的双柱骨折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异形个性化钛板固定(A组)、前后柱双钛板固定(B组)、前柱重建钛板+后柱拉力螺钉固定(C组)和前柱重建钛板+髋臼下螺钉固定(D组)4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固定复杂髋臼双柱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静坐、站立、患侧前伸、患侧外展以及患侧单腿站立体位下对4种复杂髋臼双柱骨折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4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差异。结果与结论:①在各种体位下,骨折线上节点位移以及平均位移均表现为A组<B组<C组<D组,在患侧单腿站立体位下的位移值相较于其他体位最大,且A组内固定系统最大位移在4组模型中最小;各节点位移在站立和患侧单腿站立体位时,4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静坐、患侧前伸和患侧外展体位下,A组与B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D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A组各个骨折块所受最大应力相较于其他组更小,且骨折块所受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内固定物应力主要集中于接骨板在骨折断端附近区域,其中A、B组内固定方式应力分布较为均匀,C、D组内固定方式应力集中较为明显,且A组相较于其他3组内固定物最大应力值减小了4.86%-54.61%;③在患侧前伸和患侧外展体位下,A、B组均具有较大的应力遮挡率,两组最大差值为5.67%;在患侧单腿站立体位下,A组内固定应力遮挡率最高,而D组应力遮挡率最小;④提示异形个性化钛板固定(A组)相较于其他3组传统重建接骨板固定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个性化钛板 传统重建接骨板 髋臼双柱骨折 骨折内固定 多体位 位移 应力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海洋工业大气环境下输电线路塔材腐蚀行为及力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航 李新梅 +2 位作者 杨现臣 张泽疆 杨定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目的研究Q345钢和SQ420NH钢在模拟海洋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动力学规律、锈层演化规律和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着重对比探讨两种低合金钢在腐蚀规律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干/湿交替循环盐雾腐蚀试验模拟海洋工业大气环境,通过扫描电... 目的研究Q345钢和SQ420NH钢在模拟海洋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动力学规律、锈层演化规律和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着重对比探讨两种低合金钢在腐蚀规律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干/湿交替循环盐雾腐蚀试验模拟海洋工业大气环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测试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手段,分析总结低合金钢加速腐蚀行为规律和腐蚀机理。结果两种低合金钢腐蚀动力学均符合幂函数规律,腐蚀后期SQ420NH钢腐蚀深度显著低于Q345钢。Q345钢表面锈层疏松多孔,腐蚀中期有裂纹、孔洞产生,而SQ420NH钢中后期表面锈层则整体较为致密均匀。两种低合金钢腐蚀产物都以α-FeOOH、β-FeOOH、γ-FeOOH、Fe_(3)O_(4)/γ-Fe_(2)O_(3)为主,各腐蚀产物相对含量随腐蚀周期变化而有所差异。随着腐蚀周期的延长,Q345钢和SQ420NH钢表面锈层不断增厚,引起低合金钢塔材强度和塑性下降,低合金钢强度退化大小与锈层累积厚度呈负相关关系。腐蚀加快裂纹扩展,使腐蚀位置出现随机性。结论干/湿交替循环盐雾腐蚀试验加速效果明显,通过腐蚀动力学、表面锈层形貌及成分、力学性能等分析,能够对低合金钢腐蚀规律和腐蚀机理进行比较全面的表征,从而为海洋工业大气环境下输电杆塔防腐蚀设计和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业大气 输电线路 低合金钢 腐蚀行为 锈层演化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DDE-BIT的无人机高速公路护栏损坏检测
12
作者 王洋 郭杜杜 帅洪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29,共7页
针对现有方法对无人机高速公路护栏损坏检测存在边缘信息提取效果差、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化检测模型DDE-BIT。首先,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优化主干网络Resnet18,减少模型的参数数量,降低计算成本;然后,在主干网络... 针对现有方法对无人机高速公路护栏损坏检测存在边缘信息提取效果差、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化检测模型DDE-BIT。首先,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优化主干网络Resnet18,减少模型的参数数量,降低计算成本;然后,在主干网络输出部分引入ECA注意力模块,在仅增加少量参数的情况下提高模型的跨通道信息捕捉能力;最后,通过跳跃连接方式对BIT双时空图像转换器的输出特征进行堆叠,提高模型的上下文信息理解能力。以采集的无人机高速公路护栏损坏图像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DDE-BIT模型的交并比和F1分数分别为90.99%、95.28%,相较于原始模型分别提高了2.71%、1.51%,能够有效地提取护栏损坏的边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栏损坏检测 无人机 ECA注意力机制 深度可分离卷积 图像处理 信息提取
下载PDF
基于学习型多策略改进鲸鱼算法的路径规划研究
13
作者 岳凡 艾尔肯·亥木都拉 刘拴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1,56,共7页
为解决机器人在路径规划中路径过长与后期寻优停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学习型多策略改进鲸鱼优化算法(reinforcement learning multi-strategy improvement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RLMIWOA),并在欧式距离的基础上引入了障碍物信息... 为解决机器人在路径规划中路径过长与后期寻优停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学习型多策略改进鲸鱼优化算法(reinforcement learning multi-strategy improvement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RLMIWOA),并在欧式距离的基础上引入了障碍物信息与拐点信息,构建了路径规划适应度函数。首先,引入自适应帐篷映射初始化,使得初始化种群更加均匀;其次,引入了非线性收敛策略平衡算法的开发和探索阶段;然后,通过采用非线性加权因子对最优个体进行扰动,避免了其他个体对最优个体的“盲从”;最后,通过采用强化学习结合ε-精英逐维反向学习策略和动态局部最优逃生策略,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效率和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RLMIWOA算法可以高效地找到最优路径,在路径搜索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强化学习 鲸鱼优化算法 适应度函数 局部最优
下载PDF
强化工程思维的工程力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14
作者 胡国玉 富荣昌 +1 位作者 金阿芳 姜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5年第4期76-78,共3页
围绕新疆大学“在金课背景下的工程力学教学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项目的建设目标和任务,通过教学实践,结合工程实例和课程思政,以工程问题为导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在教学实践中,针... 围绕新疆大学“在金课背景下的工程力学教学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项目的建设目标和任务,通过教学实践,结合工程实例和课程思政,以工程问题为导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新疆大学工科不同专业、不同学时、不同层次、民汉差异等特点,以工程对象→力学模型→力学分析→工程设计为主线,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总结新疆大学在强化学生工程思维方面进行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以期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工程思维 课程思政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YOLOv5的拣选员疲劳识别系统
15
作者 刘敏 肖文东 +2 位作者 崔健平 刘超 薛朔 《物联网技术》 2025年第3期48-50,共3页
针对物流拣选现场普遍存在的拣选员疲劳作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YOLOv5算法的拣选员疲劳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捕捉拣选员眼部与口部的动作与状态,并与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统计拣选员眨眼和打哈欠的频次,从而判定其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实... 针对物流拣选现场普遍存在的拣选员疲劳作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YOLOv5算法的拣选员疲劳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捕捉拣选员眼部与口部的动作与状态,并与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统计拣选员眨眼和打哈欠的频次,从而判定其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识别拣选员眼部与口部的状态,可以有效判定其是否处于疲劳状态,为上层管理系统提供关于拣选员疲劳状态的实时数据支持,以便及时对拣选员发出安全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检测 YOLOv5 脸部特征点 眼部纵横比 嘴部纵横比 PERCLOS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小棚架下无核白葡萄果梗识别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涛 买买提明·艾尼 +1 位作者 古丽巴哈尔·托乎提 杨佳雨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3,278,共6页
小棚架下准确识别无核白葡萄果梗是葡萄采摘机器人自动采摘任务的关键。针对新疆吐鲁番市小棚架下鲜食无核白葡萄果梗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的无核白葡萄果梗识别模型Small—YOLO,实现无核白葡萄果梗的自动识别。在原有... 小棚架下准确识别无核白葡萄果梗是葡萄采摘机器人自动采摘任务的关键。针对新疆吐鲁番市小棚架下鲜食无核白葡萄果梗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的无核白葡萄果梗识别模型Small—YOLO,实现无核白葡萄果梗的自动识别。在原有的模型结构上改进目标检测头,提高浅层与深层网络的特征融合,增加对无核白葡萄果梗信息提取的能力。在浅层网络中采用可变形卷积DCN以增强卷积操作对形态变化的建模能力,使得卷积核可以更好地适应输入特征图中的不规则变形,有助于提高视觉模型在处理不同尺度、形态和变换目标时的性能。增加坐标注意力机制CA,优化无核白葡萄果梗识别的准确率。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识别模型对无核白葡萄果梗平均精度mAP值达到76.2%。与YOLOv3—tiny、YOLOv5n、YOLOv6、YOLOv7、YOLOv8n等算法相比,mAP值分别提升23.9%、8%、7.6%、9.2%、7%,同时保持较快的检测速度,实现在小棚架下无核白葡萄机械采摘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核白葡萄 采摘机器人 果梗识别 坐标注意力机制 可变形卷积 视觉模型
下载PDF
桡骨远端C1型骨折三种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努尔比艳木·库尔班 乌日开西·艾依提 买合木提·亚库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10-3115,共6页
背景:桡骨远端C1型骨折属于关节内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上存在较大的难度。目前对桡骨远端骨折不同内固定接骨板的临床研究较少,缺乏多种内固定接骨板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在内固定接骨板的选用上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不... 背景:桡骨远端C1型骨折属于关节内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上存在较大的难度。目前对桡骨远端骨折不同内固定接骨板的临床研究较少,缺乏多种内固定接骨板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在内固定接骨板的选用上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不同内固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C1型骨折治疗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使用一名健康女性志愿者的桡骨模型,顺序导入Mimics 21.0、Geomagic Wrap 2017、Solid Works 2021等软件进行处理,制作桡骨远端C1型骨折模型。根据厂家提供的接骨板数据,分别建立桡骨远端掌侧斜T形锁定板、桡骨远端掌侧蝶形锁定板、桡骨远端掌侧万向锁定板和螺钉的三维模型,并且和骨折模型进行装配,在ANSYS 19.0中赋予材料属性,设定各接触面相互作用关系并定义载荷及边界条件,模拟其腕关节压缩、背弯、掌屈和扭转等4种载荷工况,比较其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结论:①3组内固定模型在4种载荷工况下,内固定模型整体位移主要集中在桡骨远端关节面上;模型在背弯、掌屈和扭转载荷工况下的最大位移是轴向载荷下位移的2-6倍,表明轴向载荷工况下内固定系统最稳定;②内固定上的应力远大于骨折块上的应力,内固定物应力主要集中于接骨板在骨折断端附近区域,其中万向锁定板和蝶形锁定板应力分布较为均匀,斜T形锁定板应力集中现象最为明显;③在压缩和扭转载荷下,骨折块的应力主要集中在螺钉孔周围,掌屈和背伸载荷下则是从桡骨远端向近端逐步扩展;在同样的载荷工况下,斜T形锁定板固定状态下骨折块应力最大,万向锁定板固定系统骨折块所受应力峰值最低,蝶形锁定板与万向锁定板固定状态下的骨折块峰值应力仅仅相差0.2-6.0 MPa;④相比于斜T形锁定板和蝶形锁定板,万向锁定板在桡骨远端C1型骨折内固定中应力分布更均匀,固定模型关节面位移更小、稳定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斜T形锁定板 蝶形锁定板 万向锁定板 位移 应力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晶胞梯度支架的设计及力学性能
18
作者 朱文博 张旭婧 +1 位作者 许燕 石欣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449-3457,共9页
背景:现阶段骨软骨一体化支架的弹性模量与天然骨软骨相差较大,植入人体后会引起应力遮蔽现象,从而导致植入物松动变形,影响骨软骨组织修复。轴向三周期极小曲面晶胞梯度支架可与人体骨软骨组织孔隙率及弹性模量相匹配,为骨软骨支架设... 背景:现阶段骨软骨一体化支架的弹性模量与天然骨软骨相差较大,植入人体后会引起应力遮蔽现象,从而导致植入物松动变形,影响骨软骨组织修复。轴向三周期极小曲面晶胞梯度支架可与人体骨软骨组织孔隙率及弹性模量相匹配,为骨软骨支架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目的:研究不同晶胞种类和孔径结构对晶胞梯度支架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Gyroid(G)型、Diamond(D)型Primitive(P)型3种基础晶胞,通过三周期极小曲面数学建模,在梯度区域使用不同尺寸、不同种类晶胞,共计构建6种晶胞梯度支架(G-2P-4D、P-2D-4G、D-2P-4D、G-2D-4P、P-2G-4D、D-2G-4P),进行力学实验及仿真模拟实验,评估支架的力学性能,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得到了支架内流体的流动性能参数。结果与结论:有限元力学仿真和轴向压缩实验表明,P-2G-4D型与P-2D-4G型梯度支架的弹性模量相较高,分别为148.67 MPa和152.1 MPa,能够承受较高的轴向载荷,提高植入物的力学稳态;D-2P-4G型梯度支架应力分布最为均匀,可有效减少应力集中,使得连接函数区域均能够有效传递应力,减少应力遮蔽;G-2D-4P型梯度支架流动速率变化最小,为0.10-0.48 mm/s,渗透率较高,有利于植入后体液在支架内部流动。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的晶胞梯度支架设计为骨软骨支架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仿真分析结果也为支架植入人体后的骨整合预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周期极小曲面 晶胞梯度 连接函数 骨软骨支架 力学性能 流体性能
下载PDF
融合人工势场灰狼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19
作者 韩文旭 章翔峰 +2 位作者 姜宏 焦文博 高博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0,共7页
为解决灰狼算法在进行路径规划过程中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极值导致的搜索不到最优路径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融合人工势场的改进灰狼算法。首先,通过非线性策略对收敛因子进行改进,保证搜索过程中种群的多样性;其次,改进灰狼位置更新策略,结... 为解决灰狼算法在进行路径规划过程中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极值导致的搜索不到最优路径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融合人工势场的改进灰狼算法。首先,通过非线性策略对收敛因子进行改进,保证搜索过程中种群的多样性;其次,改进灰狼位置更新策略,结合天牛须更新方法,增大算法的搜索范围;最后,融合灰狼算法和人工势场,提升算法搜索效率以及路径的安全性。并通过在3种不同的栅格地图环境中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灰狼算法能在保证路径长度较短的同时减少机器人的转向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狼算法 人工势场 路径规划 移动机器人
原文传递
BIA-RRT——自适应障碍物机械臂路径规划
20
作者 马奔驰 章翔峰 +3 位作者 姜宏 李伟达 李德基 杨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0-136,共7页
针对复杂障碍物环境的路径规划,文中提出一种BIA-RRT*算法,以解决在障碍物排布不均和非规则障碍环境下收敛时间与路径长度之间的平衡问题。首先,所提算法以空间中任意起点和终点作为椭球体焦点,标准椭球体根据焦点进行空间坐标变换,保... 针对复杂障碍物环境的路径规划,文中提出一种BIA-RRT*算法,以解决在障碍物排布不均和非规则障碍环境下收敛时间与路径长度之间的平衡问题。首先,所提算法以空间中任意起点和终点作为椭球体焦点,标准椭球体根据焦点进行空间坐标变换,保证椭球体采样限制范围适应于空间任意位置起点和终点;然后,通过MBR包裹扩展树节点来估算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长度,路径长度受限于扩展树节点,启发式地使用该路径长度估算椭球体的主轴直径,直接在该子集中采样新节点,以优化估计路径;最后,通过对不规则障碍物点云进行采样并简化为球形,从而使机械臂能更好地避开障碍物。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平衡了收敛时间和路径长度,与传统RRT相比,搜索时间、路径长度分别减少了59.69%、36.89%,与RRT*相比,搜索时间、路径长度分别减少了72.51%、27.12%,与P_RRT*相比,搜索时间、路径长度分别减少了68.67%、1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T* 路径规划 超椭球体 不规则障碍物 机械臂 点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