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钛表面电解液微弧碳氮化制备碳氮化钛厚膜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新梅 孙文磊 +1 位作者 憨勇 刘炳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05-1110,共6页
采用电解液微弧碳氮化技术(PECN),在纯钛试样表面沉积出较厚且与基体结合牢固的多孔纳米Ti(C_xN_(1-x))改性层,研究了改性层结构和组成随PECN处理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放电处理时间延长,PECN-Ti(C_xN_(1-x))膜层厚度、膜层中C/N... 采用电解液微弧碳氮化技术(PECN),在纯钛试样表面沉积出较厚且与基体结合牢固的多孔纳米Ti(C_xN_(1-x))改性层,研究了改性层结构和组成随PECN处理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放电处理时间延长,PECN-Ti(C_xN_(1-x))膜层厚度、膜层中C/N的原子比以及微孔直径皆增加.处理150 min时,Ti(C_xN_(1-x))膜层厚度可达15μm,且膜层是由晶粒尺寸为40—60 nm的纳米晶粒组成.处理过程中有氢渗入,并在Ti(C_xN_(1-x))层下面形成富含TiH_2的过渡层.后期的真空退火处理可以将氢除去使TiH_2完全分解,而不影响表面Ti(C_xN_(1-x))膜的成分和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微弧碳氮化 TI Ti(CxN1-x)膜
下载PDF
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耐磨涂层的进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耀宁 梁泽芬 张旭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13-116,124,共5页
从熔覆材料设计、熔覆层组织和耐磨性三方面阐述了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不锈钢表面制备耐磨涂层的研究进展,总结并分析了各类激光熔覆层的优点和缺点。不锈钢用激光熔覆材料主要分为自熔合金粉末、陶瓷粉末、金属-陶瓷粉末、金属间化合物... 从熔覆材料设计、熔覆层组织和耐磨性三方面阐述了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不锈钢表面制备耐磨涂层的研究进展,总结并分析了各类激光熔覆层的优点和缺点。不锈钢用激光熔覆材料主要分为自熔合金粉末、陶瓷粉末、金属-陶瓷粉末、金属间化合物;耐磨涂层组织可分为陶瓷相、金属间化合物、过饱和固溶体;激光熔覆技术通过改变不锈钢表面成分和组织可显著提高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激光熔覆 耐磨性 组织
下载PDF
Al_2O_3颗粒增强Al-Mn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新梅 刘炳 董晓锋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1,共6页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了Al2O3颗粒增强Al-2%Mn合金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组织由Al基体、δ-Al2O3和MnAl6相组成,且Al2O3颗粒在铝基体中弥散分布。与原始铝基体相比,复合材料...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了Al2O3颗粒增强Al-2%Mn合金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组织由Al基体、δ-Al2O3和MnAl6相组成,且Al2O3颗粒在铝基体中弥散分布。与原始铝基体相比,复合材料的布氏硬度提高了约70%。无论是干摩擦还是SO4.Cl-Na.Ca.Mg型弱碱性水溶液润滑摩擦情况下,复合材料的磨损量均显著低于铝基体。与铝锰合金相比,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冲刷腐蚀失重速率。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磨和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n合金基复合材料 AL2O3颗粒 显微组织 摩擦磨损 冲刷腐蚀
原文传递
基于电解液微弧放电的碳氮化钛厚膜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新梅 孙文磊 +2 位作者 憨勇 刘炳 孙耀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9-1055,共7页
采用电解液微弧碳氮化技术(PECN),在钛合金表面沉积出较厚的Ti(CxN1-x)膜层,用红外光谱研究了改性过程中的气封组成,分析了膜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PECN处理过程中的气相产物主要是:CH4、NH3、C2H2、CO、CO2和H2O。各气体产物来自于P... 采用电解液微弧碳氮化技术(PECN),在钛合金表面沉积出较厚的Ti(CxN1-x)膜层,用红外光谱研究了改性过程中的气封组成,分析了膜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PECN处理过程中的气相产物主要是:CH4、NH3、C2H2、CO、CO2和H2O。各气体产物来自于PECN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并且气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随放电时间延长,各气体浓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导致气封中碳、氮势随之改变,继而引起Ti(CxN1-x)膜层中C/N原子比亦相应变化。PECN过程大致可分为:阴极电解析氢、有机物的热分解以形成气封,反应气体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分解、电离产生含碳、氮活性粒子,活性粒子向试样表面扩散,在试样表面吸附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Ti(CxN1-x)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微弧碳氮化 Ti(CxN1-x)膜 红外光谱 形成机理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白车身零件工艺模板提取 被引量:2
5
作者 晁永生 孙文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32-3039,共8页
为提高白车身工艺规划的效率,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的白车身工艺模板提取方法。按照白车身装配的典型工艺,将其分为装配定位工序、连接工序和检验工序三类。采用专家打分法计算装配定位工序间的距离。对连接工序进行四位数字编码,在此基... 为提高白车身工艺规划的效率,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的白车身工艺模板提取方法。按照白车身装配的典型工艺,将其分为装配定位工序、连接工序和检验工序三类。采用专家打分法计算装配定位工序间的距离。对连接工序进行四位数字编码,在此基础上应用曼哈坦距离计算工序间的距离。为了提高距离计算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采用二值属性间距离公式求解检验工序间的距离。采用层次聚类法对白车身工艺聚类,用均方差法从聚类结果中提取了每个簇的工艺模板。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提取白车身零件的工艺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身 工艺模板 聚类分析 知识发现
下载PDF
基于Grefenstette编码遗传算法的白车身焊点规划 被引量:1
6
作者 晁永生 孙文磊 《焊接技术》 2016年第2期12-16,共5页
为了选择最合理的白车身焊接机器人焊接顺序,在研究白车身焊接路径的特点基础上,采用基于Grefenstette编码的遗传算法进行焊接顺序优化。在种群初始化时对不同焊接顺序的焊点进行分部分配焊点,在个体交叉时采用以避免产生非法路径,根据... 为了选择最合理的白车身焊接机器人焊接顺序,在研究白车身焊接路径的特点基础上,采用基于Grefenstette编码的遗传算法进行焊接顺序优化。在种群初始化时对不同焊接顺序的焊点进行分部分配焊点,在个体交叉时采用以避免产生非法路径,根据搜索进程改变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防止早熟和无方向性。最后编写程序实现该算法,实例验证能有效地寻找出最优的焊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身 焊点规划 Grefenstette编码 遗传算法 焊接顺序约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