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喘祖帕单煎配方与配伍合煎对16HBE细胞抗炎活性及非靶向代谢组学差异的研究
1
作者 曹万萍 李新霞 +2 位作者 李乔乔 马雪红 闫冬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75-583,共9页
目的考察寒喘祖帕按照传统配伍合煎及单煎配方的抗炎活性,并采用UPLC-Q-TOF/MS研究非靶向代谢组学差异。方法通过体外脂多糖诱导16HBE炎症细胞,使用CCK-8法筛选出单煎配方组和配伍合煎组的剂量;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 目的考察寒喘祖帕按照传统配伍合煎及单煎配方的抗炎活性,并采用UPLC-Q-TOF/MS研究非靶向代谢组学差异。方法通过体外脂多糖诱导16HBE炎症细胞,使用CCK-8法筛选出单煎配方组和配伍合煎组的剂量;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测定细胞中炎症因子IL-6、IL-8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UPLC-TOF/MS技术对细胞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分为正常组(16HBE细胞+培养基)、模型组(16HBE细胞+培养基+0.1μg/mL LPS)、寒喘祖帕单煎配方组(16HBE细胞+培养基+0.1μg/mL LPS+50μg/mL单煎配方)、寒喘祖帕配伍合煎组(16HBE细胞+培养基+0.1μg/mL LPS+50μg/mL配伍合煎)。以此探究寒喘祖帕颗粒发挥抗炎活性的相关代谢通路,寻找寒喘祖帕颗粒抗炎活性相关的差异代谢物。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给药浓度为0.1μg/mL时细胞生长存活率未受到限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伍合煎组在给药浓度为0~400μg/mL范围内时,细胞存活率未受影响,浓度>800μg/mL时,细胞生长存活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单煎配方组在浓度<50μg/mL时,细胞生长存活率未受到限制,浓度≥100μg/mL时,细胞生长存活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μg/mL单煎配方较100μg/mL,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相同药物浓度干预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比较,单煎配方组和配伍合煎组可同时降低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伍合煎组与单煎配方组比较,配伍合煎组IL-6、IL-8 mRNA的表达较单煎配方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组学分析结果筛选出模型组与配伍合煎组间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68个,主要与色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嘧啶代谢等有关;模型组与单煎配方组间识别出内源性差异代谢物62个,主要与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有关。结论寒喘祖帕单煎配方与配伍合煎对LPS诱导的炎症细胞模型抗炎效果存在差异,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式通过不同的代谢通路发挥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喘颗粒 单煎配方 配伍合煎 炎症 非靶向代谢组学
下载PDF
芜菁酸性多糖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2
作者 古丽米拉·卡德尔 阿曼妮萨·麦提如则 +2 位作者 李明珠 康金森 海力茜·陶尔大洪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5,共7页
目的:探究芜菁酸性多糖一组分(BRAP-1)对非小细胞肺癌H226细胞荷瘤小鼠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模型组(0.1 mL/10 g)、阳性药物顺铂组[3 mg/(kg·2 d)]、BRAP-1低剂量组[50 mg/(kg·d)]、BRAP-1中剂量组[100 mg/(kg·d)... 目的:探究芜菁酸性多糖一组分(BRAP-1)对非小细胞肺癌H226细胞荷瘤小鼠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模型组(0.1 mL/10 g)、阳性药物顺铂组[3 mg/(kg·2 d)]、BRAP-1低剂量组[50 mg/(kg·d)]、BRAP-1中剂量组[100 mg/(kg·d)]和BRAP-1高剂量组[200 mg/(kg·d)]。试验期间观察小鼠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脏器指数;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8(IL-18)、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法(q-PCR)、免疫印迹试验检测IL-18、IL-1β、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RIP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BRAP-1低、中剂量组抑瘤效果明显(P<0.05),阳性组和BRAP-1高剂量组抑瘤率效果显著(P<0.01);模型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较,阳性组和BRAP-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增加(P<0.01),IL-18、TNF-ɑ在阳性组中明显降低(P<0.05),BRAP-1各剂量组中显著增加(P<0.01);q-PCR、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IL-1β随给药剂量增加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P<0.01),而IL-18、MLKL、RIP1、RIP3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结论:BRAP-1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因子水平,上调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MLKL、RIP1、RIP3抑制肺鳞癌H226细胞体内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 多糖 非小细胞肺癌 H226细胞 荷瘤小鼠
下载PDF
刺糖多糖调控Toll样受体4对免疫抑制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吕志远 宋建忠 +3 位作者 曲真真 李进发 李改茹 常军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3-1400,1384,共9页
揭示刺糖多糖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调控机制。构建C57BL/6J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及TAK-242抑制剂诱导的RAW 264.7模型,小鼠模型给予刺糖多糖组800 mg/kg以及RAW 264.7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刺糖多糖(25、50、75、100μg/... 揭示刺糖多糖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调控机制。构建C57BL/6J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及TAK-242抑制剂诱导的RAW 264.7模型,小鼠模型给予刺糖多糖组800 mg/kg以及RAW 264.7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刺糖多糖(25、50、75、100μg/mL)进行干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测定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RAW 264.7细胞因子分泌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法检测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differentiationfactor88,MyD88)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分子6(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在相关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刺糖多糖显著提高了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的含量。在TAK-242抑制剂诱导的细胞模型中,刺糖多糖增加了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TNF-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分泌。此外,刺糖多糖逆转了TLR4和MyD88/TRAF6的表达下调。刺糖多糖可以通过调节MyD88途径激活TLR4受体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糖 TOLL样受体4 巨噬细胞RAW 264.7 免疫抑制
下载PDF
靶向抗TIGIT和PVRIG双特异抗体的制备及体外生物性活性的研究
4
作者 叶银松 米梓毓 +4 位作者 雷毅 康金森 郝锋 宁金鹰 杨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153-1160,共8页
目的制备靶向抗T细胞免疫球蛋白-ITIM结构域蛋白(T cell immune receptor with Ig and ITIM domains,TIGIT)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结构域蛋白(Poliovirus receptor-related immunoglob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PVRIG... 目的制备靶向抗T细胞免疫球蛋白-ITIM结构域蛋白(T cell immune receptor with Ig and ITIM domains,TIGIT)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结构域蛋白(Poliovirus receptor-related immunoglob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PVRIG)双特异抗体,探究其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用PVRIG人源化抗体hP1和TIGIT人源化抗体hT1构建KY-TIGIT-hlgG4M-PVRIG-SCFV双特异性抗体,将纯化得到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热稳定性检测和稳定性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检测双特异性抗体的结合活性;采用生物干涉膜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检测双特异性抗体亲和力;用Jurkat-NFAT-Luc2-PD1-TIGIT-PVRIG细胞和293T-OS8-PVRL2-PDL1细胞中检测双特异性抗体KY-TIGIT-hlgG4M-PVRIG-SCFV对于TIGIT/PVRIG靶点的阻断作用;采用CMV recall assay法检测IFN-r在上清液中的浓度。结果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KY-TIGIT-hlgG4M-PVRIG-SCFV双特异性抗体纯度>95%;Tm结果为Tm1:66.34,Tm2:80.95。采用SEC-HPLC对双特异性抗体KY-TIGIT-hlgG4M-PVRIG-SCFV进行稳定性分析,其纯度均>90%。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和PVRIG的人源化抗体hP1与293T-PVRIG cell line的EC 50分别为0.16870μg/mL和0.03865μg/mL,与293T-cyno-PVRIG cell line的EC 50分别为0.03714μg/mL和0.03198μg/mL,与Human PVRIG Protein,His Tag的亲和力为1.74E-10M和1.69E-10M。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和TIGIT的人源化抗体hT1与293T-PVRIG cell line的EC 50分别为0.07027μg/mL和0.03121μg/mL;与293T-cyno-TIGIT cell line的EC 50分别为0.02028μg/mL和0.02822μg/mL;与Human TIGIT Protein,His Tag的亲和力为8.50E-10M和8.47E-10M。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具有阻断PD1/PDL1/TIGIT/PVRIG相互作用活性,且KY-TIGIT-hlgG4M-PVRIG-SCFV的EC 50为0.007μg/mL,优于单独人源化抗体hT1(EC 50为0.013μg/mL)和hP1(EC 50为0.048μg/mL)的作用。在含pp65 peptide条件下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分泌IFN-r为349.72 pg/mL,明显高于其他抗体。结论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具有高亲和力和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有望开发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抗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 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结构域蛋白 人源化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20-羟基黄体酮甘油三酯前药20-DHP-C5-TG的制备及其淋巴转运途径初探
5
作者 程月璇 闫淑静 +3 位作者 李梁云 仲春红 陈春丽 高晓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98-1405,共8页
目的制备20-羟基黄体酮甘油三酯前药(20-DHP-C5-TG),考察该前药经胃肠道吸收通过淋巴转运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方法以黄体酮为原料经还原、选择性氧化得到20-羟基黄体酮(20-DHP),对20-DHP进行亲脂性结构修饰,通过酯键将母药20-DHP与修饰... 目的制备20-羟基黄体酮甘油三酯前药(20-DHP-C5-TG),考察该前药经胃肠道吸收通过淋巴转运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方法以黄体酮为原料经还原、选择性氧化得到20-羟基黄体酮(20-DHP),对20-DHP进行亲脂性结构修饰,通过酯键将母药20-DHP与修饰基团连接,得到目标前药20-DHP-C5-TG,经IR、1 H-NMR、13 C-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取大鼠腹腔注射环己酰亚胺建立乳糜微粒阻断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给药组(灌胃给予前药油溶液400 mg/kg体重)、淋巴阻断组(腹腔注射环己酰亚胺3 mg/kg体重,1 h后灌胃给予前药油溶液400 mg/kg体重),分别于给药后5 min、15 min、0.5 h、1 h、2 h、4 h、8 h、12 h取血,采用HPLC法测定正常给药组和淋巴阻断组的药时曲线下面积,计算淋巴转运比例。结果20-DHP和20-DHP-C5-TG均制备成功,产率分别为42%和44%。20α-DHP-C5-TG前药的淋巴转运比例为90.065%,20β-DHP-C5-TG前药的淋巴转运比例为84.950%。结论20-DHP-C5-TG前药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淋巴转运趋势,入血后能够释放出母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羟基黄体酮 甘油三酯前药 淋巴转运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葡萄籽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其多成分含量测定
6
作者 李进发 刁娟娟 +2 位作者 陈章浩 高霜 常军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03-312,共10页
该研究应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葡萄籽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并建立葡萄籽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首先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技术采集葡萄籽提取物的质谱数据,根据UNIFI软... 该研究应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葡萄籽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并建立葡萄籽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首先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技术采集葡萄籽提取物的质谱数据,根据UNIFI软件自建数据库匹配的结果,结合对照品保留时间、特征碎片离子及相关文献确认,从葡萄籽提取物中共鉴别出20个化学成分,包括7个多酚类、1个三萜类,1个黄酮醇类、1个不饱和脂肪酸类、1个多羟基茋类、3个酚酸类、6个氨基酸类。另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定量测定了葡萄籽提取物中4种有效成分(儿茶素、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原花青素C1),其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102.6%,RSD为1.6%~3.1%。该研究结果为葡萄籽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方法,为其质量评价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化学成分分析 含量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片中甘氨酸与DL-甲硫氨酸原料药的理化性质及晶型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谢湘云 陈春丽 +4 位作者 张亮 常占瑛 王梅 唐城 高晓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片中甘氨酸和DL-甲硫氨酸的固态理化性质和晶型稳定性。方法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P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同步热分析(Simultaneous thermal analytical tech...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片中甘氨酸和DL-甲硫氨酸的固态理化性质和晶型稳定性。方法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P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同步热分析(Simultaneous thermal analytical techniques,TGA/DTG-DSC)、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等分析方法对两种氨基酸原料药固体的理化性质与晶型稳定性进行了表征,探讨其在高温(60℃)、高湿(25℃,相对湿度75%±5%)、粉碎(<10℃)及水中的晶型稳定性。结果室温条件下甘氨酸为块状的α-型晶体,分解温度为257.4℃,ΔHf为773.5 J/g。α-型甘氨酸在高温(60℃)、高湿(25℃,相对湿度75%±5%)、粉碎(湿度<10℃)及60℃水中稳定性较好,未发生转晶;DL-甲硫氨酸为易吸附团聚的片状晶体,易发生固态转晶与溶液介导转晶。在高温(60℃)条件下固体DL-甲硫氨酸会由γ-型转为α-型,热分解温度和ΔH\-f均随α-型增多而增加,低温下γ-型更稳定。由于溶液介导转晶,在60℃水中结晶也只得到γ-型DL-甲硫氨酸。结论α-型甘氨酸与γ-型DL-甲硫氨酸可作为复方甘草酸苷制剂研发的优势晶型。对两个氨基酸固态理化性质及晶型稳定性的考察,可为原料药的物态质量控制和制剂研发的晶型筛选与控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片 甘氨酸 DL-甲硫氨酸 多晶型 晶型稳定性
下载PDF
毛菊苣中活性物质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叶银松 雷毅 +3 位作者 马晓丽 康金森 陈锦锦 杨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80-183,190,共5页
目的对新疆毛菊苣中活性物质进行抗肿瘤活性筛查。方法采用CellTiter-Glo发光法,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358、人原位胰腺癌细胞BXPC-3、人胃癌细胞NCI-N87、人结肠癌细胞COLO-205、人乳腺癌细胞MDA-MB-453、MDA-MB-468、SK-BR-3、人... 目的对新疆毛菊苣中活性物质进行抗肿瘤活性筛查。方法采用CellTiter-Glo发光法,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358、人原位胰腺癌细胞BXPC-3、人胃癌细胞NCI-N87、人结肠癌细胞COLO-205、人乳腺癌细胞MDA-MB-453、MDA-MB-468、SK-BR-3、人乳腺导管癌细胞HCC1954肿瘤细胞株上检测毛菊苣中山莴苣素、山莴苣苦素、菊苣酸和绿原酸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菊苣酸和绿原酸对肿瘤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山莴苣素与山莴苣苦素分别对NCI-H358肿瘤细胞、MDA-MB-453人乳腺癌细胞、BXPC-3肿瘤细胞、NCI-N87人胃癌细胞、COLO-205人结肠癌细胞、MDA-MB-468人乳腺癌细胞、SK-BR-3人乳腺癌细胞和HCC1954人乳腺导管癌细胞活力的IC_(50)为28.3μmol/L与5.9μmol/L、6.237μmol/L与1.082μmol/L、36.1μmol/L与8.7μmol/L、14.8μmol/L与5.4μmol/L、8.3μmol/L与2.9μmol/L、5.5μmol/L与3.3μmol/L、10.0μmol/L与1.5μmol/L、12.8μmol/L与5.6μmol/L。Cisplatin组对MDA-MB-453人乳腺癌细胞活力的IC_(50)为15.94μmol/L。结论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其中对乳腺癌和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特别是山莴苣苦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菊苣 山莴苣素 山莴苣苦素 乳腺癌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安石榴苷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毛旭文 古丽若依·帕尔哈提 +2 位作者 张雍正 阿米尔·泽布 程路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37-2449,共13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安石榴苷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获取安石榴苷和IBD的交集基因,并进行PPI、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安石榴苷和靶点通过分子对接验证。C57BL/6J小鼠采用葡聚糖硫酸钠建立IBD模型,...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安石榴苷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获取安石榴苷和IBD的交集基因,并进行PPI、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安石榴苷和靶点通过分子对接验证。C57BL/6J小鼠采用葡聚糖硫酸钠建立IBD模型,给予安石榴苷干预7天,给药过程中观察各组小鼠的体征并计算每天的疾病活动指数(DAI),给药结束后肠道通透性检测;取结肠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病理改变,并计算组织学损伤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髓过氧化物酶(MPO)、趋化因子1(CXCL1)等细胞因子水平。CCK8法测定安石榴苷对caco-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ELISA法检测脂多糖(LPS)诱导的caco-2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获得安石榴苷与IBD共同靶点14个,包括TNF、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ALOX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KEGG富集分析预测安石榴苷治疗IBD主要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代谢、AGE-RAGE、VEGFA、Ras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安石榴苷与TNF表现出较高的对接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安石榴苷组小鼠体质量下降幅度减小(P<0.01);DAI显著降低(P<0.01);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减轻,组织学损伤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TNF-α、IL-1β、MPO、CXCL1、IL-6、IL-18、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20-300μmol·L^(-1)安石榴苷促进caco-2细胞增殖,抑制LPS诱导的TNF-α分泌,上调IL-10水平。结论安石榴苷通过抑制TNF-α等促炎因子分泌,上调抗炎因子IL-10水平,改善IBD小鼠的结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苷 炎症性肠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刺糖药材红外光谱特征分析与研究
10
作者 李改茹 李金新 +1 位作者 屯尼萨古丽·艾买提江 常军民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0-1133,共4页
目的:对刺糖药材的红外光谱进行特征分析和比较,为不同产地刺糖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获取不同批次刺糖药材的红外光谱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法对其特征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批次刺糖... 目的:对刺糖药材的红外光谱进行特征分析和比较,为不同产地刺糖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获取不同批次刺糖药材的红外光谱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法对其特征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批次刺糖药材均在3562、3387、2933、1660、1458、1344、1068、991、910、867 cm^(-1)附近有红外特征吸收峰,聚类分析为两组,且恰好归属于两个不同产地。分析红外光谱特征相关的成分主要为醇类、有机酸、糖类、蛋白质、酮类、烯烃类等,并发现不同批次刺糖药材含量存在差异。结论:因不同的生存环境条件差异可能导致药材所积累的化学成分不同。该鉴别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刺糖药材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 特征分析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刺糖低聚糖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建忠 吕志远 +5 位作者 杨婧 陈盈盈 赵欣 陈章浩 李改茹 常军民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从刺糖中分离纯化获得刺糖低聚糖单体,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刺糖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ESI-MS)、红外光谱(IR)及核磁共振波谱(NMR)等技术,对所得刺糖低聚糖单体进行... 目的从刺糖中分离纯化获得刺糖低聚糖单体,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刺糖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ESI-MS)、红外光谱(IR)及核磁共振波谱(NMR)等技术,对所得刺糖低聚糖单体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1个刺糖低聚糖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504,结构为α-D-葡萄糖-(1→6)-β-D-葡萄糖-(1→6)-D-葡萄糖,经查证定性为低聚异麦芽糖。结论本研究首次从刺糖中分离纯化出低聚异麦芽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 低聚糖 核磁共振波谱 结构解析
下载PDF
肉苁蓉多糖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抑制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途径改善小鼠糖尿病肾病
12
作者 罗欣杰 杨建华 胡君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85-193,共9页
旨在探究肉苁蓉多糖(Cistanche deserticola polysaccharides,CDPs)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模型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通过高糖高脂饮食结合链霉佐菌素注射建立DN模型,将36只C57BL/6N雄性小鼠随机分组,实验组给予... 旨在探究肉苁蓉多糖(Cistanche deserticola polysaccharides,CDPs)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模型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通过高糖高脂饮食结合链霉佐菌素注射建立DN模型,将36只C57BL/6N雄性小鼠随机分组,实验组给予CDPs不同剂量处理,持续4周。检测小鼠的生理指标、肾功能、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显示,CDPs可显著改善DN小鼠的一般状态和肾脏病理结构,降低血糖、尿蛋白等指标,减少炎症因子的水平。此外,CDPs可影响肠道菌群平衡,通过增加有益菌相对丰度、降低潜在致病菌、改善肠道屏障功能。CDPs还可抑制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脂多糖的释放。综上,CDPs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和抑制炎症信号通路,对DN小鼠模型表现出改善作用,结果可为DN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多糖 糖尿病肾病 肠道屏障 肠道菌群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下载PDF
山莴苣素调控线粒体功能改善FFA诱导HepG2细胞脂质堆积及抗NAFLD的作用研究
13
作者 雷毅 叶银松 +3 位作者 马晓丽 米娜 康金森 杨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41-49,共9页
研究山莴苣素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对游离脂肪酸(FFA)诱导HepG2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探索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机制。FFA诱导HepG2细胞脂质变性(构建NAFLD体外模型),给予山莴苣素共同处理48 h。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含量,检测... 研究山莴苣素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对游离脂肪酸(FFA)诱导HepG2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探索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机制。FFA诱导HepG2细胞脂质变性(构建NAFLD体外模型),给予山莴苣素共同处理48 h。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含量,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脂肪酸β氧化的活力以及高通量电子显微镜观察MitoSOX Red与Mitotracker Red的荧光强弱;qRT-PCR法检测脂质代谢与线粒体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测定PPARα的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山莴苣素抑制FFA诱导HepG2细胞内脂滴的增加,降低TG含量、MitoSOX Red的荧光强度以及SREBP1的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脂肪酸β氧化的活力、Mitotracker Red的荧光强度以及AMPK、PPARα、CPT1A、PPARγ、PINK1、Park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PPARα蛋白表达水平。山莴苣素通过PPARα/CPT1A,PINK1/Parkin的信号转导恢复线粒体功能,改善FFA诱导HepG2细胞脂质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莴苣素 线粒体损伤 脂质堆积 NAFLD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松三糖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吕志远 宋建忠 +3 位作者 曹玲玲 向阳 李进发 常军民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2477-2483,共7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松三糖治疗肝纤维化潜在机制,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实验验证。方法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筛选松三糖治疗疾病相关靶点;从OMIM、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中筛选出肝纤维化的相关靶点。对S...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松三糖治疗肝纤维化潜在机制,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实验验证。方法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筛选松三糖治疗疾病相关靶点;从OMIM、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中筛选出肝纤维化的相关靶点。对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将tsv格式数据结果导入Cytoscape 3.9.1软件中进行可视化分析。进一步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进行分子对接。通过MTT法检测小鼠肝星状细胞系JS-1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验证核心靶点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KEGG富集分析显示交集靶点涉及信号通路64条,主要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提示松三糖与核心靶点能较好结合。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松三糖作用下,JS-1细胞中磷酸化的PI3K/Akt以及MAPK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结论松三糖可能通过作用于PI3K/Akt及MAPK等多个靶点,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三糖 肝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乳腺癌帕博西尼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瑶 杨建 +3 位作者 郭正成 郝峰 宁金鹰 康金森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282-1288,共7页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帕博西尼耐药细胞株T47D-PalR,分析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抑制剂低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人乳腺癌帕博西尼耐受的T47D-PalR体外耐药细胞模型;采用CellTiter-Glo Luminescent Cell Viability Assay(Promega)法检测T47D-...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帕博西尼耐药细胞株T47D-PalR,分析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抑制剂低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人乳腺癌帕博西尼耐受的T47D-PalR体外耐药细胞模型;采用CellTiter-Glo Luminescent Cell Viability Assay(Promega)法检测T47D-PalR的耐药特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与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分析T47D、T47D-PalR两种细胞相关耐药基因CDK2、CDK4、CDK6及CCND1、E2F1、Rb等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10个月的诱导成功建立T47D-PalR耐药细胞株,可在20μmol帕博西尼培养液中稳定生长。帕博西尼对亲本细胞T47D和耐药细胞T47D-PalR的IC50别为(0.069±0.018)μmol和(4.281±0.167)μmol,耐药指数(RI)为62;帕博西尼对T47D-PalR的单克隆细胞T47D-PalR-clone 39#的IC50>10μmol,耐药指数>144.9,属于高度耐药。与亲本细胞T47D比较,T47D-PalR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且T47D-PalR耐药细胞中CDK2、CDK4、CDK6、E2F1、CCND1等耐药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T47D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b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母本细胞T47D比较,T47D-PalR耐药细胞中p-Rb、CDK4、CDK6、E2F1的蛋白表达均较T47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K2与总的Rb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帕博西尼耐药细胞株对CDK4/6抑制剂帕博西尼具有稳定良好的耐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4/6抑制剂 乳腺癌 耐药细胞株 帕博西尼
下载PDF
基于GC-MS与网络药理学对毛菊苣籽挥发油抗AD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毅 叶银松 +3 位作者 马晓丽 米娜 康金森 杨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29-434,共6页
目的研究毛菊苣籽挥发油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蒸馏法提取毛菊苣籽中的挥发油成分,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成分,将主要化合物在SwissTarget、STITCH、ChemMapper数据库... 目的研究毛菊苣籽挥发油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蒸馏法提取毛菊苣籽中的挥发油成分,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成分,将主要化合物在SwissTarget、STITCH、ChemMapper数据库中进行靶点查找,汇总得到化合物靶点。利用OMIM、TTD、GeneCards数据库获得AD相关靶点,与化合物靶点进行对比筛选得出相关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疾病靶点”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毛菊苣籽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共得到64个成分,按照其含量得到28个主要成分,共查找出185个化合物靶点;以阿尔茨海默病为关键词共找到279个疾病靶点,筛选得出12个相关成分和36个疾病-化合物共有靶点。GO生物功能分析共得到24条富集结果,主要涉及单元结、化学突触传递、酶的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得到15条代谢通路,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血清素能突触、钙质信号传导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得出毛菊苣籽挥发油通过多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对AD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毛菊苣籽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活性成分靶点
下载PDF
甘草酸及其制剂抗新冠感染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晓黎 王子航 +3 位作者 单宇 谢湘云 常占瑛 王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0-36,共7页
2019年12月,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报告了不明微生物引起的病毒性肺炎。2020年1月3日,中国国家病毒疾病控制和预防研究所(IVDC)的科学家通过结合Sanger测序、Illumina测序和纳米孔测序鉴定出新的人类感染冠状病毒[1]。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 2019年12月,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报告了不明微生物引起的病毒性肺炎。2020年1月3日,中国国家病毒疾病控制和预防研究所(IVDC)的科学家通过结合Sanger测序、Illumina测序和纳米孔测序鉴定出新的人类感染冠状病毒[1]。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该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作用机制研究 甘草酸 冠状病毒 控制和预防
下载PDF
基于PI3K/Akt通路研究山莴苣苦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银松 雷毅 +3 位作者 康金森 宁金鹰 马晓丽 杨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研究山莴苣苦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5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CellTiter-Glo发光法测定山莴苣苦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53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观察山莴苣苦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53细胞迁移... 目的研究山莴苣苦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5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CellTiter-Glo发光法测定山莴苣苦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53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观察山莴苣苦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53细胞迁移的影响;以蛋白质印迹法测定乳腺癌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山莴苣苦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53细胞的IC_(50)为2.879μmol/L。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山莴苣苦素浓度的升高,其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经山莴苣苦素处理的MDA-MB-453乳腺癌细胞的p-Akt随着山莴苣苦素处理浓度的升高,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莴苣苦素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达到抑制MDA-MB-453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A-MB-453乳腺癌细胞 山莴苣苦素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黄体酮脂质体微针的制备及体外性质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宏吉 沈琪 +3 位作者 王昭志 卡迪热娅·艾克拉木 白静雅 王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369-1375,共7页
目的制备黄体酮脂质体,优选黄体酮脂质体微针的处方工艺,考察黄体酮脂质体微针的体外释放及经皮渗透效果。方法制备黄体酮脂质体,以包封率、粒径及电镜下形态进行表征。将黄体酮脂质体与微针基质材料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MA)混合,采用... 目的制备黄体酮脂质体,优选黄体酮脂质体微针的处方工艺,考察黄体酮脂质体微针的体外释放及经皮渗透效果。方法制备黄体酮脂质体,以包封率、粒径及电镜下形态进行表征。将黄体酮脂质体与微针基质材料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MA)混合,采用溶剂铸造法制备微针阵列,对微针的皮肤穿刺性、载药量、体外释放、经皮渗透性能进行考察。结果制得的黄体酮脂质体包封率为(70.88±2.07)%,粒径为(266.93±9.05)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为(0.23±0.03),72 h体外释放率为(83.58±2.54)%。黄体酮脂质体微针最优工艺为:以15%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为微针基质,光引发剂LAP浓度为0.25%,制得微针的载药量为(329.83±3.00)μg/cm^(2),光固化后,微针溶胀度均在200%以上。在体外释放实验中,分别经光固化1、2、3 min的黄体酮脂质体微针释放量随光固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中,在96 h时光固化1 min的累计渗透量为(167.08±4.75)μg/cm^(2),光固化2 min的累计渗透量为(159.69±6.04)μg/cm^(2),3 min的累计渗透量为(135.47±11.34)μg/cm^(2)。结论优选出的黄体酮脂质体微针成型性好,机械强度高。相较于脂质体,黄体酮微针能够更加有效地经皮渗透,可改善黄体酮透皮制剂的透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脂质体 微针 透皮给药系统 光固化材料
下载PDF
钩藤碱治疗炎症性肠炎可行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宇 程路峰 +5 位作者 武洋 李梦佳 阿米尔·泽布 古丽若依·帕尔哈提 陈佳琪 毛旭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29-1937,共9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内、外实验,探究钩藤碱治疗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运用数据库获取钩藤碱-IBD交集靶点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筛选关键靶蛋白的结合情况。体内实验利...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内、外实验,探究钩藤碱治疗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运用数据库获取钩藤碱-IBD交集靶点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筛选关键靶蛋白的结合情况。体内实验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IBD模型,钩藤碱干预7 d,观察各组小鼠体征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髓过氧化物酶(MPO)等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各组小鼠肠道通透性。体外实验构建DSS诱导Caco2细胞炎症模型,明确钩藤碱对关键靶点的调控作用。结果共筛选到70个钩藤碱-IBD交集靶点,富集分析发现其与炎症反应过程、PI3K-Akt、Hippo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钩藤碱与JAK2和JAK1结合最稳定。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钩藤碱组体重、结肠长度及重量明显升高(P<0.05);DAI评分、结肠组织中IL-1β、MPO等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肠通透性明显降低(P<0.0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钩藤碱组明显促进Caco2细胞增殖(P<0.05);同时显著降低细胞的TNF-α、IL-6及NO水平(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钩藤碱可以降低关键蛋白JAK2和JAK1的表达(P<0.05)。结论钩藤碱可能通过抑制JAK2和JAK1蛋白表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治疗IB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碱 炎症性肠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Caco2细胞 酪氨酸蛋白激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