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斗卫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评述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冠生 郑江华 +1 位作者 瓦哈甫.哈力克 许伟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10,共5页
在"数字城市"的概念后提出了"智慧城市",用来解决或减轻城市化和经济转型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北斗卫星组网日益完善,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城市运行管理更加智慧化提供了可能性。通过智慧... 在"数字城市"的概念后提出了"智慧城市",用来解决或减轻城市化和经济转型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北斗卫星组网日益完善,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城市运行管理更加智慧化提供了可能性。通过智慧交通、智慧减灾、智慧社区等北斗项目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使北斗真正融入百姓生活,逐渐建立我国北斗在社会中的置信度、认可度。对北斗卫星顺利投入我国全方位、多维度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以便更好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推进城市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 智慧城市 城市管理 服务
下载PDF
艾比湖流域盐渍土含水量光谱特征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海威 张飞 +1 位作者 李哲 井云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4,共7页
盐渍土表层盐分累积与土壤含水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建立干旱区盐渍土含水量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本文以艾比湖流域不同含水量的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光谱反射率变换和多元统计分析(MSAM)方法,对土壤含水量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和建模... 盐渍土表层盐分累积与土壤含水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建立干旱区盐渍土含水量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本文以艾比湖流域不同含水量的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光谱反射率变换和多元统计分析(MSAM)方法,对土壤含水量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和建模。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反射率呈下降趋势;在一定范围内,波长越长,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含水量的相关性越高,其中1 937 nm处的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含水量具有最高的相关性(r=-0.636)。对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8种光谱反射率变换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盐渍土的不同含水量与光谱之间的相关性,筛选敏感波段,建立关系模型。得出对数一阶微分(Logarithm First Order Differential)在波长2 024和2 357 nm建立的模型以及均方根一阶微分(Root Mean Square First Order Differential)在波长1 972和2 357 nm建立的模型最优,相关系数r分别为0.894和0.865。基于上述模型作者构建了一种耦合模型,其相关性r=0.926比对数一阶微分模型提高了0.032,比均方根一阶模型提高了0.061;因此,所构建的盐渍土含水量估算模型是可行的,可以为遥感反演提供理论参考,对高光谱遥感反演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特征 含水量 模型 艾比湖流域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潜在分布预测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会枫 郑江华 +3 位作者 吴秀兰 穆晨 林俊 许仲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西伯利亚蝗虫(Gomphocerus sibiric)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区。【方法】基于19个环境因子和197个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地理分布点,结合MaxEnt模型与ArcGIS软件,预测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区,划分风险等级,... 【目的】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西伯利亚蝗虫(Gomphocerus sibiric)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区。【方法】基于19个环境因子和197个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地理分布点,结合MaxEnt模型与ArcGIS软件,预测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区,划分风险等级,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的分析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训练数据集(Training data)和验证数据集(Testing data)的AUC值分别为0.992、0.990,预测结果与实际拟合度很高。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分布的适生区和高危区分布在塔城、阿勒泰、博州、伊犁、乌鲁木齐、昌吉。【结论】根据AUC值的评价指标,研究对西伯利亚蝗虫的预测结果是比较准确的。西伯利亚蝗虫在新疆分布的适生区和高危区主要集中于北疆及天山北坡一带,且适生区及高危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11%。最冷季平均温(bio11)、最冷季的平均降水量(bio19)、最干季平均温(bio9)、温度变化的方差(bio4)、年均降雨量(bio12)、最湿季平均温(bio8)和降雨量变化的方差(bio15)是影响西伯利亚蝗虫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蝗虫 MAX Ent模型 潜在分布 预测
下载PDF
微分算法的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多光谱建模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雪萍 张飞 王小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5-542,共8页
针对以往利用高光谱数据来来反演土壤有机质(SOM)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结合微分处理对光谱数据信息提取的高效性,提出了直接对多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微分处理就可得出SOM建模研究,旨在为今后SOM速测提供参考。采用Landsat 8_OLI多光谱遥感影... 针对以往利用高光谱数据来来反演土壤有机质(SOM)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结合微分处理对光谱数据信息提取的高效性,提出了直接对多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微分处理就可得出SOM建模研究,旨在为今后SOM速测提供参考。采用Landsat 8_OLI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对多光谱遥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几何校正、大气校正、镶嵌和裁剪,运用IDL软件对影像进行一阶微分处理和二阶微分处理,发现一阶微分图像能够更好地表达地物的真实情况,更好地区别水体与土壤。原始遥感影像包含大量的信息其中还包括噪声,通过微分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剔出了原始影像中反射率值突兀变化的部分。在研究区采用五点法采集土壤样品。室内实验用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得SOM数据。多光谱数据结合地面实测SOM数据,分析SOM与多光谱数据反射率的关系,发现一阶微分处理后的遥感数据与SOM含量的相关性存在敏感波段,说明一阶微分处理可以将原始遥感图像数据在多光谱范围内的一些隐含的土壤有机质信息释放出来。选取相关性高的数据建立基于原始遥感数据、一阶微分数据、二阶微分数据的单波段多光谱线性模型和多波段多光谱线性模型,选取最优模型来估算和反演土壤有机质含量。结论如下:(1)通过对原始影像进行微分处理发现,微分处理后的影像变化明显,一阶微分处理的影像噪声降低,更加突出了影像中土壤有机质隐藏的信息。二阶微分处理的影像抑制了土壤有机质信息。(2)原始遥感影像各波段数据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较低,一阶微分处理后的遥感影像数据反映出土壤有机质敏感波段即部分波段数据相关性明显高于原始数据,二阶微分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各波段数据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较弱。(3)多波段建模效果要优于单波段建模;一阶微分多波段模型预测精度最优,其模型的决定系数和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98和0.854,该模型对估算研究区内的SOM含量效果较好;综合比较了单波段模型和多波段模型的拟合精度,发现无论在单波段模型还是多波段模型一阶微分处理后的模型都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4)基于一阶微分多波段模型对研究区SOM进行反演,反演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对干旱区SOM含量制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微分算法 多光谱建模
下载PDF
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区域差异评价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帕孜丽娅木.木力提江 孜比布拉.司马义 +1 位作者 颉渊 郑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3-1047,共5页
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例,采用2004—2014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统计数据,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来揭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4—2014年,新疆15个地、州、... 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例,采用2004—2014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统计数据,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来揭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4—2014年,新疆15个地、州、市中,除个别地区个别年份城镇化综合指数出现回落现象外,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2)在时间序列角度,协调度体现向上趋向性,没有明显的等级跳跃。(3)新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空间格局特点是地域差异很大、北疆水平高于南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新疆
下载PDF
新疆乌昌核心区城市空间扩张及格局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云霞 高敏华 孜比布拉·司马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9-127,共9页
基于2000,2005,2010与2013年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影像、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动态阈值法、植被指数、统计比较法提取城市建成区范围,结合GIS技术,对新疆乌昌核心区城市空间扩张与建成区格局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昌核心区城市灯... 基于2000,2005,2010与2013年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影像、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动态阈值法、植被指数、统计比较法提取城市建成区范围,结合GIS技术,对新疆乌昌核心区城市空间扩张与建成区格局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昌核心区城市灯光灰度值7个等级呈逐年、逐级波动递增趋势;2000—2013年城市空间扩大2.9倍;城市空间扩展程度指数与非农业人口、人均GDP及二三产业产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005—2010乌昌核心区扩展强度指数最大,城市空间整体呈扩张趋势,但建成区紧凑度不高且空间形态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P/OLS 空间格局 景观格局指标 乌昌核心区
下载PDF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新疆城镇密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慧玲 余丹林 郑江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共9页
在定量分析城镇密度的基础上,借助ArcGIS,GEODA和GWR4等空间分析工具,分析2004—2015年新疆城镇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和城镇之间的空间依赖性以及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2004—2015年,虽然城镇综合密度逐年上升,但总体分布变化不大... 在定量分析城镇密度的基础上,借助ArcGIS,GEODA和GWR4等空间分析工具,分析2004—2015年新疆城镇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和城镇之间的空间依赖性以及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2004—2015年,虽然城镇综合密度逐年上升,但总体分布变化不大,其中塔城市由中密度城市变为高密度城市,阿克陶县和托克逊县由低密度变为中密度城镇,鄯善县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则由中密度降为低密度城镇.综合来看,热点城镇略有增加,冷点城镇基本保持稳定,这与新疆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有相应的联系,南疆边缘县市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使其增长缓慢,与热点城镇形成巨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密度 GWR GEODA 空间异质性 新疆
下载PDF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新疆城市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乔雪伟 高敏华 孜比布拉·司马义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308-313,共6页
使用2001年、2005年、2009年、2013年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以新疆10个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夜间灯光强度分布特征,构建能够反映城市发展程度的夜间灯光指数CNLI(compounded night light index),并借助统计数据建立能预测灯光... 使用2001年、2005年、2009年、2013年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以新疆10个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夜间灯光强度分布特征,构建能够反映城市发展程度的夜间灯光指数CNLI(compounded night light index),并借助统计数据建立能预测灯光指数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近年来,新疆夜间灯光数据呈现出以主要城市为中心不断向四周扩张的动态发展趋势。城市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主要城市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沿线城市的发展。(2)在时间序列上新疆主要城市的夜间灯光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增幅较高的有石河子市、伊宁市与喀什市,说明在新疆小面积城市发展速度较快。(3)经相关性分析发现,交通运输用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对夜间灯光指数的影响较大,且均与夜间灯光指数呈正相关关系。(4)运用逐步回归法构建的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预测能力,利用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地区总面积的比例能准确预测地区灯光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城市 夜间灯光数据 灯光指数 回归分析 城市发展程度
下载PDF
2000—2018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防风固沙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潘婷婷 张永福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土壤风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防风固沙功能评价作为定量评估区域土壤风蚀量的方法,是评估区域生态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基于修正风蚀方程与GIS技术,分析2000—2018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防风固沙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土壤风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防风固沙功能评价作为定量评估区域土壤风蚀量的方法,是评估区域生态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基于修正风蚀方程与GIS技术,分析2000—2018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防风固沙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8年研究区土壤实际风蚀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00年、2010年、2018年皆以轻度侵蚀、剧烈侵蚀为主,高值主要在南部,低值主要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2000—2018年研究区单位面积防风固沙量和防风固沙总量呈增长趋势,防风固沙功能北部、南部较低,中部绿洲区较高。空间分布以低等级为主;研究区防风固沙主要受风速、土壤湿度、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固沙服务功能 土地利用 修正风蚀模型(RWEQ) 时空分异 新疆阿克苏地区
下载PDF
新疆艾比湖流域地表水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分异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任岩 张飞 +4 位作者 王娟 张月 杨胜天 Abduwasit Ghulam Kung Hsiangte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3-1157,共15页
采用2015年艾比湖流域54个采样点的10个地表水水质指标数据,首先利用水质指数模型(WQI)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流域水质污染情况进行全局评价,然后利用层次聚类法、判别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析艾比湖流域地表水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分异特征.在... 采用2015年艾比湖流域54个采样点的10个地表水水质指标数据,首先利用水质指数模型(WQI)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流域水质污染情况进行全局评价,然后利用层次聚类法、判别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析艾比湖流域地表水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分异特征.在水质时空分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艾比湖流域水质进行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艾比湖流域丰水期WQI值介于38~70之间,枯水期WQI值介于31~71之间,艾比湖流域丰水期的地表水水质污染情况比枯水期严重,而艾比湖、博尔塔拉河和精河靠近艾比湖湖区的河道污染程度均比其他河道严重.由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得出艾比湖流域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采样点在空间上均被分成A、B两组,A组包括艾比湖湖区西部、奎屯河、古尔图河和四棵树河,B组包括艾比湖湖区东部、精河和博尔塔拉河.艾比湖流域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体主要受到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氨氮和悬浮物浓度等指标的影响,B组水质污染指标的值相比于A组的值偏高,B组区域内存在高污染企业,艾比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需主要集中在B组所包括的艾比湖湖区、博尔塔拉河和精河.(4)艾比湖湖区、精河和博尔塔拉河地表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有机物污染和营养物质污染,其次为工矿业污染;而奎屯河、古尔图河、四棵树河地表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有机物污染,其次为营养物质污染,生物污染的影响较为微弱.该研究结果可为艾比湖流域地表水水环境改善和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流域 多元统计方法 水质指数 时空分布 污染源解析
下载PDF
新疆艾比湖主要入湖河流精河与博尔塔拉河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海威 张飞 +4 位作者 李哲 Abduwasit Ghulam Kung Hsiangte 任岩 陈芸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2-1120,共9页
以艾比湖主要入湖河流——精河与博尔塔拉河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精河与博尔塔拉河的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结构及水质参数与荧光指数的关系.利用平行因子分析法对三维荧光光谱(EEM)分析发现,精河与博尔塔拉河均含有C1(260/420 ... 以艾比湖主要入湖河流——精河与博尔塔拉河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精河与博尔塔拉河的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结构及水质参数与荧光指数的关系.利用平行因子分析法对三维荧光光谱(EEM)分析发现,精河与博尔塔拉河均含有C1(260/420 nm)腐殖酸等有机质、C2(240,240/490 nm)UVC类腐殖质、C3(220/280,300/450 nm)蛋白质类有机质和C4(260,270/530 nm)类腐殖质,且不同荧光组分结构具有一定差异性.为了进一步了解DOM组分特征,采用三维荧光区域积分法分析各区域标准体积百分比,结果表明精河与博尔塔拉河EEM的区域Ⅰ与区域Ⅱ蛋白质有机质含量最高,区域Ⅲ富里酸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质参数与荧光指数中,自生源指数(BIX)与总氮(TN)浓度以及腐殖化指数(HIX)与铵态氮(NH_4^+-N)浓度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和0.684,且具有显著性;HIX与TN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604,达到显著性水平.进而对相关性较强的水质参数与荧光指数进行3次拟合,其中HIX与NH_4^+-N浓度的拟合效果最好,相关性系数为0.908,其次是BIX与TN浓度,相关性系数为0.844.总之,通过分析精河与博尔塔拉河三维荧光特征,以及探讨荧光指数与水质参数的关系,可为治理干旱区水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荧光光谱 荧光指数 艾比湖 入湖河流 精河 博尔塔拉河
下载PDF
光谱指数的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李哲 张飞 +1 位作者 陈丽华 张海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33-1539,共7页
叶片叶绿素能够有效监测植被的生长状况,利用光谱指数反演植被叶绿素含量是目前的通用方法。实测了盐生植物光谱反射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对SPAD值进行变换,对比Pearson与VIP方法探讨盐生植被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并进行精... 叶片叶绿素能够有效监测植被的生长状况,利用光谱指数反演植被叶绿素含量是目前的通用方法。实测了盐生植物光谱反射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对SPAD值进行变换,对比Pearson与VIP方法探讨盐生植被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并进行精度验证,从中选出最佳拟合模型。研究表明,通过对Pearson与VIP相关性分析,最终选定VIP方法建立植被指数的叶片叶绿素估算模型,NDVI_(705),ARVI,CI_(red edge),PRI,VARI,PSRI和NPCI的VIP值均大于0.8,因此选定这七个植被指数为最优植被指数;预测结果显示,所有模型的相关性都在0.7以上,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最好的是经过倒数变换的SPAD值,R=0.816,RMSE=0.007。基于VIP方法的反演模型能较好地估算研究区植被叶绿素含量,该方法为植物叶绿素含量诊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含量 植被指数 估算模型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卢有斌 李晓东 +1 位作者 孜比布拉.司马义 赵学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利用2000—2014年和田地区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法分析和田地区的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征。结果表明: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除2009年为高水平外,其余年份脆弱性均为中度水平;从脆弱性整体发展趋势来看... 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利用2000—2014年和田地区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法分析和田地区的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特征。结果表明: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除2009年为高水平外,其余年份脆弱性均为中度水平;从脆弱性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以2009年为拐点,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由障碍度因素分析得出,旅游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重、地区内部各县市生产总值变异系数等敏感性因子,旅游劳动生产率、人均GDP等应对性因子是制约和田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下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法 经济系统 脆弱性评价 障碍度 和田地区 新疆
下载PDF
新疆准东煤矿土壤重金属污染方法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晓航 张飞 +2 位作者 夏楠 王东芳 李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4-80,共7页
为对新疆准东煤矿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作出客观实际的评价,借助单因子、综合污染、内梅罗等污染指数法,并结合GIS对耕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重金属富集特征及综合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对矿区土壤表层中的Hg、As、Cu、Ni、Cr、K、Pb、Zn(0... 为对新疆准东煤矿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作出客观实际的评价,借助单因子、综合污染、内梅罗等污染指数法,并结合GIS对耕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重金属富集特征及综合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对矿区土壤表层中的Hg、As、Cu、Ni、Cr、K、Pb、Zn(0-30cm)进行综合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污染评价表明Ni、Cr、Pb分别在0-10cm、10-20cm、20-30cm土层中为轻度污染,各土层其余元素评价为清洁;Hg在0-10cm、10-20cm土层中污染值跨度最大,且最大值达到重度污染。内梅罗污染评价认为Hg、As、K元素每层均为重度污染,其他元素污染程度较轻,每层污染程度较相似。综合污染评价指出0-10cm、10-20cm土层污染程度为清洁,20-30cm土层为轻度污染。本研究区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位于五彩湾煤矿(研究区西北部),有许多污染物在这一片区被堆积进而沉淀,而将军庙煤矿(研究区东南部)污染程度较轻。本研究为因地制宜地制定土壤污染治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重金属污染 准东煤矿 污染指数
下载PDF
艾比湖典型区域景观格局及累积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哲 张飞 +2 位作者 张海威 井云清 王小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181,共10页
选取新疆艾比湖典型区域为研究区,以1990、1998、2010和2013年的Landsat卫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通过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采用5种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景观变化及累积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1990-2013年间景观格局变化较大,斑块数... 选取新疆艾比湖典型区域为研究区,以1990、1998、2010和2013年的Landsat卫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通过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采用5种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景观变化及累积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1990-2013年间景观格局变化较大,斑块数增长33.9%,除林地、水体和其它类型土地面积,其余斑块面积都有所增加,景观优势度从0.80减小到0.47,均匀度从0.59增加到0.76,景观类型向多样性、均匀性发展。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但人类对景观干扰度仍然增强。(2)产生的环境累积效应包括荒漠化和盐渍化程度加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等方面。(3)综合了艾比湖自然与人为因素分析研究1990-2013年的湖面面积变化的因素,得出艾比湖湖面面积与蒸发量、总人口、耕地面积、牲畜和沙尘日数的相关性较好。该研究对保护艾比湖典型区域自然保护区,控制工农业生产规模,发展生态农业和工业循环经济等提供依据,对艾比湖典型区域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典型区域 景观格局指数 累积效应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原文传递
基于多元线性模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和地统计方法的地表水溶解性总固体(TDS)估算及其精度对比——以艾比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小平 张飞 +1 位作者 于海洋 KUNG Hsiang-te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6-676,共11页
地表水溶解性总固体(TDS)是地表水各组分浓度的总指标,是地表水水化学特性长期演变的最终结果,也是表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过程的重要参数,TDS的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的含盐量.本研究以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地表水TDS数据;选用准... 地表水溶解性总固体(TDS)是地表水各组分浓度的总指标,是地表水水化学特性长期演变的最终结果,也是表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过程的重要参数,TDS的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的含盐量.本研究以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地表水TDS数据;选用准同步的Landsat OLI数据,首先,利用光谱诊断指数选取与地表水TDS相关性较高的波段,其次,利用地统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TDS进行预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SVM模型为最优估测模型,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7,均方误差(RMSE)为50.59;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精度与SVM模型精度较为接近,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RMSE为66.55;地统计克里格插值法预测精度最低,拟合决定系数R2为0.87,RMSE为95.73.遥感估测SVM模型预测值在大区域能较好地反映出艾比湖流域TDS的总体特征.该模型在水质遥感领域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预测结果也与艾比湖流域水体TDS的实际分布相吻合,因此遥感估测SVM模型在水质估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S SVM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地统计 艾比湖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吐哈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瑾杰 丁建丽 张子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91-1603,共13页
以吐鲁番市和哈密市(简称吐哈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多光谱传感器2000、2006、2012年和2018年的遥感数据,采用4个表征湿度、干度、热度和绿度的指数,建立和绘制吐哈地区多个时期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ecologyindex,RSEI),... 以吐鲁番市和哈密市(简称吐哈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多光谱传感器2000、2006、2012年和2018年的遥感数据,采用4个表征湿度、干度、热度和绿度的指数,建立和绘制吐哈地区多个时期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ecologyindex,RSEI),并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及土地利用转换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20 a来,吐哈地区的绿度指数平均增加0.0244,热度指数平均降低0.0241,而湿度和干度指数整体的变化接近于0;其中,热度指数与RSEI具有负相关性。总体而言,2000—2018年吐哈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表现为略微下降的趋势;其中,吐鲁番市的鄯善县RSEI变化幅度最大,环境质量表征数据在区域下降幅度中排列首位,哈密市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环境质量减少的幅度最小。近20 a来,吐哈地区的草地面积有明显增加,但需控制草地开垦及过度放牧,防止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MODIS数据 时空变化 吐鲁番市 哈密市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新疆意大利蝗潜在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培先 林峻 +3 位作者 麦迪.库尔曼 吴建国 刘永强 郑江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0-96,共7页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是新疆草原主要优势蝗虫之一,每年给新疆畜牧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气候变化对其潜在分布影响的预测对其科学防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意大利蝗的分布数据和生物气候数据,结合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L.)是新疆草原主要优势蝗虫之一,每年给新疆畜牧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气候变化对其潜在分布影响的预测对其科学防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意大利蝗的分布数据和生物气候数据,结合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了BCC_CSM1.1气候模式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工作报告(IPCC AR5)采用的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气候情景在2021-2040年(2030s)、2041-2060年(2050s)和2061-2080年(2070s)的意大利蝗新疆潜在适生区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在BCC_CSM1.1的各情景下,意大利蝗适生区在北疆及天山一带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但高度适生区面积都有所增加,其中在天山和阿尔泰山地区,意大利蝗中、高度适生区范围将向更高海拔区域蔓延,在北疆阿勒泰地区高度适生区明显增加。极端水分条件和水热条件对意大利蝗在新疆潜在分布发挥主要作用,其中4月、10月、3月和11月降水量对意大利蝗在新疆潜在分布影响最大,因其直接影响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从而决定意大利蝗卵的存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蝗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RCPs 气候情景 地理信息系统 预测
下载PDF
不同环境背景下的艾比湖区域土壤水盐差异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海威 张飞 李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6-613,共8页
由于不同的环境背景下环境机制不同,所以导致了水盐(主要指水分、盐分)空间变异存在很大差异,在此背景下分析艾比湖地区含水量与含盐量空间变异,有助于更加合理的了解土壤含水量与含盐量一体化规律。以艾比湖为中心把艾比湖区域分为三... 由于不同的环境背景下环境机制不同,所以导致了水盐(主要指水分、盐分)空间变异存在很大差异,在此背景下分析艾比湖地区含水量与含盐量空间变异,有助于更加合理的了解土壤含水量与含盐量一体化规律。以艾比湖为中心把艾比湖区域分为三个靶区:绿洲、荒漠、湖区,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三个区域的土壤水分、盐分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绿洲、荒漠、湖区这三个区域表层土壤盐分积聚严重,其含盐量大小依次为:荒漠→绿洲→湖区,而含水量却相反;绿洲、荒漠和湖区土壤含盐量的变异系数均在85%~150%之间,属高强度变异,含水量变异系数均介于55%~75%之间,属中强度变异。说明荒漠区域盐分含量的水平分布不均匀,空间异质性较强;而水分含量的水平相对较为均匀,空间异质性较弱。绿洲、荒漠、湖区土壤层10~20 cm与20~40 cm土壤层含盐量的存在显著性相关性(p<0.01),即绿洲的相关系数0.913,荒漠的相关系数0.966,湖区的相关系数0.941,绿洲与湖区土壤表层与亚层含水量存在显著性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和0.908。说明绿洲与湖区土壤层0~10 cm与10~20 cm土壤含水量存在水分转移现象,荒漠区域这种现象不明显,可能与沙漠炎热地表环境和土壤性质等因素有关。研究结果揭示了艾比湖地区不同环境背景下秋季的土壤含水量与含盐量分布特征,为艾比湖地区农作物灌溉管理及土壤盐渍化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背景 土壤水盐 差异性 艾比湖
下载PDF
伪步甲危害在新疆草原不同地形梯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秀兰 郑江华 +3 位作者 郑淑丹 阿不都瓦里.伊玛木 穆晨 温阿敏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2期16-21,共6页
为揭示伪步甲危害在地形梯度上的差异,探讨草原上不同地貌部位在伪步甲灾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在RS和GIS支持下,以国产ZY1-02C卫星P/MS和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为基础,运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将遥感解译的数据与高程... 为揭示伪步甲危害在地形梯度上的差异,探讨草原上不同地貌部位在伪步甲灾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在RS和GIS支持下,以国产ZY1-02C卫星P/MS和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为基础,运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将遥感解译的数据与高程、坡度和坡向三个地形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对研究区草原伪步甲灾害分布现状的地形梯度空间分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高程和坡度梯度上,伪步甲危害呈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即"中间高,两边低",分别在海拔1000 m—1200 m和坡度3.3°—6.1°范围内伪步甲危害最为严重;而在坡向梯度上,严重危害区随着坡向变化的分布趋势接近平缓,在整个坡向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步甲危害 数字高程模型(DEM) 地形梯度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