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盐复合胁迫下盐生假木贼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1
作者 雷春英 袁婷 +1 位作者 吉小敏 韩政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97-100,104,共5页
为探究盐生假木贼在旱盐复合胁迫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芽生长情况,以荒漠半灌木盐生假木贼种子为研究对象,不同浓度PEG-6000(以下简称PEG)与NaCl的混合溶液模拟旱盐复合胁迫,采用纸培法测定与计算盐生假木贼种子的萌发率、平均发芽... 为探究盐生假木贼在旱盐复合胁迫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芽生长情况,以荒漠半灌木盐生假木贼种子为研究对象,不同浓度PEG-6000(以下简称PEG)与NaCl的混合溶液模拟旱盐复合胁迫,采用纸培法测定与计算盐生假木贼种子的萌发率、平均发芽时间、发芽指数与幼芽鲜干比。结果表明,盐生假木贼种子萌发期可耐受PEG浓度为200 g/L的单一干旱胁迫、NaCl浓度≤300 mmol/L的单一盐胁迫以及PEG浓度≤100 g/L且NaCl浓度≤300 mmol/L的旱盐复合胁迫。NaCl浓度为200~300 mmol/L可提高盐生假木贼幼芽吸水能力,进而保障幼苗在轻微干旱的盐渍环境中顺利定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假木贼 干旱胁迫 盐胁迫 旱盐复合胁迫 种子萌发 萌发特性
下载PDF
6种杂交榛对新疆盐碱土的生理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罗青红 寇云玲 +2 位作者 史彦江 宋锋惠 韩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67-1873,共7页
设置低、中、高3个盐碱梯度,研究6个平欧杂交榛品种(‘新榛1号’~‘新榛4号’、‘辽榛3号’、‘辽榛8号’,代码XZ1~XZ4、LZ3、LZ8)幼树的生理生化指标对新疆土壤盐碱胁迫的响应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碱性进行综... 设置低、中、高3个盐碱梯度,研究6个平欧杂交榛品种(‘新榛1号’~‘新榛4号’、‘辽榛3号’、‘辽榛8号’,代码XZ1~XZ4、LZ3、LZ8)幼树的生理生化指标对新疆土壤盐碱胁迫的响应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随着土壤盐碱从低度提高至高度,参试品种的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累积量均增加,且以品种XZ1和XZ3的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增幅最大(HD-LD〉100%),LZ8增幅最小(HD-LD≌4%);叶片中丙二醛增幅最大的品种为XZ4(HD-LD=23.94%),XZ2最小(HD-LD=7.06%)。(2)随着土壤盐碱度的提高,各品种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且以品种XZ3的降幅最大(LD-HD=32.55%);脯氨酸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抗氧化保护酶SOD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在品种间随盐碱度的加重差异较大。(3)品种LZ3和XZ1因在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对盐碱土壤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品种对盐碱土的适应能力从强至弱依次为LZ3〉XZ1〉LZ8〉XZ4〉XZ3〉XZ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榛 盐碱梯度 生理生化指标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新疆杂交榛叶片解剖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寇云玲 罗青红 +2 位作者 宋锋惠 史彦江 俞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揭示新疆杂交榛的抗旱解剖特征,为干旱荒漠栽培条件下抗旱品种(系)筛选及抗逆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新疆杂交榛品种(系)叶器官为研究对象,通过切片显微观察、生物学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新疆杂交榛品种间... 【目的】揭示新疆杂交榛的抗旱解剖特征,为干旱荒漠栽培条件下抗旱品种(系)筛选及抗逆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新疆杂交榛品种(系)叶器官为研究对象,通过切片显微观察、生物学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新疆杂交榛品种间的抗旱性差异。【结果】结果表明,12个新疆杂交榛品种(系)在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叶片厚度,主脉厚度5项旱生结构指标中均具极显著差异;5项旱生结构指标反映杂交榛各品种(系)抗旱性水平,其灵敏次序依次为:主脉厚度、叶片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叶肉组织、上表皮厚度;12个杂交榛品种(系)的抗旱顺序为:3#>24#>7#>27#>8#>30#>29#>1#>12#>28#>26#>6#;聚类分析表明,新疆杂交榛26#品种为中等抗旱,6#旱生适应性较差,其余品种(系)耐旱性较强。【结论】参试的12个新疆杂交榛品种均具有显著的旱生结构,但是各品种之间抗旱适应性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杂交榛 解剖结构 抗旱
下载PDF
新疆黄斑星天牛的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爱静 桑巴叶 +5 位作者 史彦江 巴哈提古丽.木沙巴依 韩新伟 艾合买提.达吾提 张小琴 吉力力.阿不都艾尼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是我国林业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补充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以幼虫在树干内蛀食危害,成虫在树干和枝条上刻槽产卵造成破伤口导致树木干枯。危害轻者使树木枝枯叶... 【目的】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是我国林业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补充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以幼虫在树干内蛀食危害,成虫在树干和枝条上刻槽产卵造成破伤口导致树木干枯。危害轻者使树木枝枯叶黄,生长衰弱;重者大面积整株死亡并降低用材价值,对新疆的绿洲生态安全和林业发展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掌握该天牛的防治最佳时机进行有效控制,对其主要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的观测。【方法】从2006~2009年采用物候、期距、形态特征和有效积温预测法,对黄斑星天牛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对该天牛的成虫、蛹、幼虫和卵的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结论】制定了黄斑星天牛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为准确预报该天牛各虫期出现时间提出了科学的方法,并为选择最佳防治时机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星天牛 发生期 预测法
下载PDF
新疆黄斑星天牛虫瘿冠层分布研究
5
作者 巴哈提古丽•木沙巴依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5期66-68,共3页
通过对新疆地区黄斑星天牛虫瘿在新疆杨、河北杨和箭杆杨3个树种冠层上的分布规律的研究,分析了3个树种枝长和虫瘿数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杨和箭杆杨冠层虫瘿数量分布顺序为中层>下层>上层,而河北杨冠层虫瘿数量分布顺序为下... 通过对新疆地区黄斑星天牛虫瘿在新疆杨、河北杨和箭杆杨3个树种冠层上的分布规律的研究,分析了3个树种枝长和虫瘿数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杨和箭杆杨冠层虫瘿数量分布顺序为中层>下层>上层,而河北杨冠层虫瘿数量分布顺序为下层>中层>上层;新疆杨和河北杨枝长与虫瘿数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箭杆杨的枝长却与虫瘿数量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星天牛 新疆杨 河北杨 箭杆杨 虫瘿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盆地骏枣果实营养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6
6
作者 宋锋惠 哈地尔.依沙克 +2 位作者 史彦江 张萍 罗青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6-630,共5页
测定了新疆塔里木盆地8个县市骏枣种植园土壤养分含量,及相应果园骏枣的果实营养,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骏枣果实营养与土壤养分含量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枣果中总糖和土壤中N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枣果中总... 测定了新疆塔里木盆地8个县市骏枣种植园土壤养分含量,及相应果园骏枣的果实营养,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骏枣果实营养与土壤养分含量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枣果中总糖和土壤中N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枣果中总酸和土壤中的Ca呈显著性正相关;枣果中Vc和土壤中P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和土壤中Fe呈显著性正相关;枣果中Zn和土壤中P呈极显著性负相关,和土壤中Fe呈典型性正相关。对不同采样地土壤和枣果营养的聚类分析显示,采样地间土壤相似性较高,但枣果营养相似性较低,说明除了土壤营养物质外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共同对枣果实营养起着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土壤养分 果实营养 多元逐步回归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枣农间作系统小气候水平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史彦江 卓热木.塔西 +3 位作者 宋锋惠 俞涛 吴正保 哈地尔.依沙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8-892,共5页
【目的】通过在环塔里木盆地干旱区,对不同枣农间作类型:枣麦间作(3 m×4 m,2 m×6 m)、枣棉间作(3 m×4 m,2 m×6 m)系统小气候方面的研究,以期完善枣农间作理论,为新疆枣农间作模式的优化及间作物的选择种植提供理论... 【目的】通过在环塔里木盆地干旱区,对不同枣农间作类型:枣麦间作(3 m×4 m,2 m×6 m)、枣棉间作(3 m×4 m,2 m×6 m)系统小气候方面的研究,以期完善枣农间作理论,为新疆枣农间作模式的优化及间作物的选择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Vantage Pro2自动气象站和KS4000手持气象站观测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子,同时使用WQG-15地面温度计观测地温。【结果】不同类型枣农间作系统的光照强度、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同一类型中行间各点小气候水平分布也有区别,其中光照强度变化较大;不同间作类型相比,受光量排列顺序为枣麦间作3×4(m)<2×6(m)<CK-1(小麦地),枣棉间作3×4(m)<2×6(m)<CK-2(棉花田);同一间作类型内各点受光量排列顺序为行东、行西<行中<对照;4种间作类型下枣树的平均遮阴度分别为10.7%、6.7%、12.8%和9.5%;其它小气候因子在不同间作类型间各点间变化也较大。【结论】枣麦间作较枣棉间作共生期短,树冠遮阴时间就短,受光情况较好一些,但总体影响不大。其他小气候因子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麦间作 枣棉间作 小气候 光照强度
下载PDF
平欧杂交榛4个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宋锋惠 罗青红 +2 位作者 史彦江 吴正保 哈地尔.依沙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6-881,共6页
【目的】在伊犁河谷杂交榛示范园内,对拟推广的4个品种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制定杂交榛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和扩大推广面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ECA-PB0401光合测定仪活体测定了光合参数日变化特征、与光合速率相关的气象因... 【目的】在伊犁河谷杂交榛示范园内,对拟推广的4个品种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制定杂交榛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和扩大推广面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ECA-PB0401光合测定仪活体测定了光合参数日变化特征、与光合速率相关的气象因子以及光合—光响应参数。【结果】(1)3#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变幅最大,且忍受高温的能力较高;26#、28#和31#对高的光强忍耐程度较强;26#品种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最高;28#品种对光强利用的能力最高,羧化速率(CE)日变幅和日均值较其它3个品种大。(2)4个品种的Pn日均值与产量成显著正相关,日均值及产量大小排序一致,均为28#>26#>3#>31#。(3)影响杂交榛Pn的主要气象因子主次顺序为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RH)。(4)3#品种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都较26#高,对高光强的利用能力较强。【结论】26#、28#、3#三个品种具有较31#更强的推广优势,同时,26#还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四个品种中,26#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最佳栽培品种,适宜栽植和规模化发展的生态区范围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欧杂交榛 净光合速率 气象因子 光合—光响应
下载PDF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林地土壤养分、盐分的累积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宁虎森 罗青红 +2 位作者 吉小敏 孙慧瑛 褚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87,共5页
以新疆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盖度C≥70%(HC)、50%≤C〈70%(MC)、30%≤C〈50%(LC)和无林地(NL)4种林地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土壤养分和盐分在0~100 cm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4种盖度林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 以新疆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盖度C≥70%(HC)、50%≤C〈70%(MC)、30%≤C〈50%(LC)和无林地(NL)4种林地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土壤养分和盐分在0~100 cm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4种盖度林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均不高,仅有2.70~6.90 g·kg-1。土壤中全效氮、磷和速效氮、磷、钾质量分数与有机质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且全氮、全磷质量分数与有机质质量分数的比值相近(0.033 0、0.033 2)。HC、MC、LC和NL林地土壤的速效磷和速效钾表聚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林林地 土壤养分 土壤盐分 土壤质量
下载PDF
新疆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玉伟 桑巴叶 +3 位作者 王永红 刘康 陈启民 褚奋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02-307,共6页
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对新疆2007年和2011年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2007年和2011年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分别为392.20亿元和696.02亿元,各项生态服务指标的价值顺序为:固碳释... 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对新疆2007年和2011年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2007年和2011年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分别为392.20亿元和696.02亿元,各项生态服务指标的价值顺序为:固碳释氧>防风固沙>积累营养物质>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净化大气;新疆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的总价值年均增加75.96亿元,其中固碳释氧的价值增加最大,为49.60亿元,其余依次是防风固沙、积累营养物质、林产品、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净化大气,年均增加价值分别为13.65、5.19、4.19、1.83、0.83亿元和0.68亿元。固碳释氧和防风固沙服务功能价值在农田防护林中贡献巨大,应尽快建立市场补偿机制和完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促进农田防护林从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核算 新疆
下载PDF
枣棉间作系统枣树的补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锋惠 俞涛 +2 位作者 卓热木.塔西 史彦江 吴正保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04-1309,共6页
【目的】为同时满足新疆枣棉间作系统中枣与棉花的需水规律,不影响棉花产量的情况下,提高枣产量。在棉花播种至开花前不需灌水的情况下,对间作地枣树进行补水,揭示枣与棉花的产量、效益差异,以期为新疆枣棉间作系统的水分调控提供理论... 【目的】为同时满足新疆枣棉间作系统中枣与棉花的需水规律,不影响棉花产量的情况下,提高枣产量。在棉花播种至开花前不需灌水的情况下,对间作地枣树进行补水,揭示枣与棉花的产量、效益差异,以期为新疆枣棉间作系统的水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枣树萌芽期(4月下旬)和初花期(5月下旬)对枣树行补水,设置试验方案为补水1次、2次、对照(不补水),重复3次。生长季节定期测定枣树生长量,枣果成熟期测定标准枝的坐果数、单果重、产量,并测算间作棉花的单产。【结果】补水1次与2次后,枣树新稍增长量明显高于对照,灌水次数之间差异不显著;补2次水的坐果数略低于补1次和对照,但单果重和产量却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不同处理间棉花产量和品质无显著差异。【结论】枣棉间作系统中,应对枣树的萌芽期和初花期分别补水1次。这对提高枣树的生长、结实及产量非常有利,而对棉花的生长和产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棉间作 补水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新疆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谱 管文轲 +3 位作者 刘洪霞 张和钰 李志鹏 冯益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1-299,共9页
对新疆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耕地进行动态监测,量化和描述26年来绿洲耕地的时空变化规律。在RS与GIS支持下,通过解译1992年8月、1998年8月、2007年9月和2018年8月4期卫星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获取的无人机影像数据,提取迪那河流域轮台... 对新疆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耕地进行动态监测,量化和描述26年来绿洲耕地的时空变化规律。在RS与GIS支持下,通过解译1992年8月、1998年8月、2007年9月和2018年8月4期卫星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获取的无人机影像数据,提取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耕地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动态度、转移矩阵和重心模型分析绿洲耕地26年内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6年来,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耕地面积从1992年的8 381 hm^2增长到2018年的46 284 hm^2,耕地面积在人工绿洲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从1992年的40. 18%增长到2018年的71. 28%,耕地面积在迪那河流域总面积中所占比例从1992年的1. 61%增长到2018年的8. 91%。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耕地面积呈现"缓慢增加—急剧增加—缓慢增加"的变化过程。1992—1998年,绿洲耕地增加主要由政府推动的开垦政策驱动,耕地面积年均增长速率2. 28%; 1998—2007年,绿洲耕地增加受开垦政策和棉花产业发展状况两种因素共同影响,耕地面积急剧增加,年均增长速度达16. 85%; 2007—2018年,绿洲耕地增加主要受棉花产业发展状况影响,耕地面积年均增长速率为8. 46%。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耕地动态变化主要表现在:耕地开垦扩张面积(41 545 hm^2)远大于耕地转出面积(3 441 hm^2),绿洲外围土地的开发是轮台人工绿洲耕地扩张的最主要途径,耕地转为果园是轮台人工绿洲耕地减少的最主要途径。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耕地呈现向沙漠区扩张明显、向戈壁区扩张较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迪那河流域 人工绿洲 耕地 卫星遥感 时空特征 重心模型
下载PDF
阿克苏5个枣品种光合荧光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正保 史彦江 宋锋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49,共7页
采用TPS-2光合测定系统、OS-30P手持荧光仪和碳同位素技术测定了阿克苏市的5个枣品种—冬枣、灰枣、骏枣、临猗梨枣和赞皇大枣的光合特征、叶绿素荧光特征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研究了净光合速率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5个品... 采用TPS-2光合测定系统、OS-30P手持荧光仪和碳同位素技术测定了阿克苏市的5个枣品种—冬枣、灰枣、骏枣、临猗梨枣和赞皇大枣的光合特征、叶绿素荧光特征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研究了净光合速率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5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一般在12:00左右达到峰值,整个生长季节各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大小关系依次为:赞皇大枣>冬枣>临猗梨枣>骏枣>灰枣;2)5个品种蒸腾速率日变化基本呈"单峰"曲线,整个生长季节的蒸腾速率日均值排序为:冬枣>赞皇大枣>临猗梨枣>骏枣>灰枣;3)5个品种长期水分利用效率,依次为冬枣>赞皇大枣>临猗梨枣>骏枣>灰枣,骏枣和灰枣表现较高,赞皇大枣和临猗梨枣次之,冬枣最低;4)5个品种气孔导度均表现出"早晚高,午间低"的现象,胞间CO2浓度日均值有所不同;5)5个品种净光合速率主要影响因子有所不同,但光合有效辐射和胞间CO2浓度均为各品种的主要影响因子;6)通过叶绿素荧光测定表明,冬枣的耐光性低于其他品种。综上所述,冬枣、赞皇大枣和临猗梨枣属于高光合、高蒸腾和低水分利用效率品种,而骏枣和灰枣则为低光合、低蒸腾、高水分利用效率,且具有较强耐光性的品种,更适宜在环塔里木盆地干旱缺水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特征 叶绿素荧光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需冷量、需热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庆华 罗青红 +4 位作者 艾吉尔·阿不拉 曹运强 崔立志 霍宏亮 王贵禧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4-361,共8页
[目的]揭示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更好地指导生产做好区域化栽培。[方法]本研究以16个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以野生平榛1年生枝条为对照,通过水培观察的方法,首次对平欧杂种榛的雌、雄花序和叶芽进行需冷... [目的]揭示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更好地指导生产做好区域化栽培。[方法]本研究以16个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以野生平榛1年生枝条为对照,通过水培观察的方法,首次对平欧杂种榛的雌、雄花序和叶芽进行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不同器官的需冷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雄花序336 1 176 h、雌花序504 1 344 h、叶芽672 1 512 h;需热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雄花序687.0 998.5GDH℃、雌花序998.5 3 496.1 GDH℃、叶芽2 546.5 4 180.3 GDH℃;不同品种、器官在刚满足最低蓄冷要求时需热量最高,随着蓄冷时间的延长,需热量逐渐减少。[结论]首次报道了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雄、雌花序和叶芽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数据,其中,达维、平欧48号等品种花器官需冷量较低,辽榛2号、平欧545号等品种花器官需冷量较高;玉坠、平欧69号等品种花器官需热量较低,辽榛1号、辽榛4号等品种花器官需热量较高,上述研究丰富了榛属植物开花和休眠解除方面的数据,可为平欧杂种榛的引种和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欧杂种榛 需冷量 需热量 雄花序 雌花序 叶芽
下载PDF
人工绿洲林果产业用地时空变化——以新疆迪那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谱 管文轲 +4 位作者 张和钰 邓学林 李志鹏 刘洪霞 冯益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4-122,共9页
【目的】探讨新疆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林果产业用地时空变化,评估林果产业发展状况,为小流域绿洲林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在RS和GIS支持下,通过解译1992、1998、2007和2018年4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及野外... 【目的】探讨新疆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林果产业用地时空变化,评估林果产业发展状况,为小流域绿洲林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在RS和GIS支持下,通过解译1992、1998、2007和2018年4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及野外调查获取的无人机影像数据,提取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林果产业用地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动态度、转移矩阵和重心模型分析林果产业用地26年间时空变化。【结果】1)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林果产业用地不断增加,从1992年的2138 hm^2增至2018年的7626 hm^2;林果产业用地面积占人工绿洲总面积比例稳定中有所波动,从1992年的10%增至1998年的14%,2007年达到最大值18%,2018年又回落到12%;2)林果产业用地面积动态度与人工绿洲面积动态度差异较大:1992—1998年、1998—2007年林果产业用地面积年均增长速度(11%)高于人工绿洲面积年均增长速度(4%和5%);2007—2018年林果产业用地面积增长缓慢(1%),远小于人工绿洲(7%);3)1992—2018年,其他类型土地转入林果产业用地面积(6645 hm^2)远大于林果产业用地转出面积(1362 hm^2);林果产业扩张土地主要来源于耕地(2671 hm^2)、人工绿洲内未利用地(2345 hm^2)和人工绿洲外围土地(1421 hm^2),而转出土地主要是耕地(918 hm^2);4)26年间,林果产业用地分布重心和辐射范围变化较小。【结论】迪那河流域轮台人工绿洲林果产业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1992—1998年增长显著,1998—2007年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2007—2018年平稳增长,发展趋势与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产业发展趋势一致;林果产业对人工绿洲扩张的推动作用小于耕地;林果产业用地面积增加多来源于原有人工绿洲内耕地的转化和未利用土地的开垦,少量来源于人工绿洲外围戈壁区土地的转入;相比于沙漠区,戈壁区更适合林果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林果产业 土地利用 动态度 转移矩阵 重心模型
下载PDF
幼龄灰枣适宜负载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锋惠 吴正保 +2 位作者 史彦江 哈地尔.依沙克 罗青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通过对幼龄灰枣适宜负载量的研究,以期为实现枣高产、优质和高效栽培提供基础。【方法】以3、4龄灰枣嫁接苗为试材,通过连续2年的研究,探讨负载量与枝组粗度、产量及单果重的关系。【结果】枝组粗度(X)与产量(Y)成显著... 【目的】通过对幼龄灰枣适宜负载量的研究,以期为实现枣高产、优质和高效栽培提供基础。【方法】以3、4龄灰枣嫁接苗为试材,通过连续2年的研究,探讨负载量与枝组粗度、产量及单果重的关系。【结果】枝组粗度(X)与产量(Y)成显著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Y=219.6X-102.7,枝组负载量(Y)与枝组粗度(X1)和平均单果重(也)的回归方程为Y=[219.6X1-102.7]/X2;单株负载量与产量成正相关,与单果重及枣果均匀度成反相关;枣吊1—7节保果数约占总保果数的89.7%;枣吊负载量越大,落果率越高、单果重越小。【结论】3龄灰枣单株负载量以150个果左右为宜;生产中枣吊摘心宜在第8个节点后;单个枣吊负载量以保留2个枣果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枣 负载量 枝组 枣吊
下载PDF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碳、氮、磷、钾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宁虎森 罗青红 +1 位作者 吉小敏 雷春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73,共6页
为探讨甘家湖梭梭林的C,N,P,K元素化学计量特征,进而揭示该地区梭梭林的养分限制状况和适应策略,以新疆甘家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植被盖度C≥70%(HC),50%≤C<70%(MC),30%≤C<50%(LC)梭梭林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化学计量学角度,测定... 为探讨甘家湖梭梭林的C,N,P,K元素化学计量特征,进而揭示该地区梭梭林的养分限制状况和适应策略,以新疆甘家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植被盖度C≥70%(HC),50%≤C<70%(MC),30%≤C<50%(LC)梭梭林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化学计量学角度,测定和分析土壤(0—10cm,10—20cm,20—40cm,40—60cm,60—100cm)及梭梭标准木地上、地下部分中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的质量分数及计量比值。结果表明:(1)不同盖度梭梭林土壤营养元素及计量比存在差异,有机C和全N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HC>MC>LC,全P和全K含量基本相似:HC>LC>MC。土壤C∶N较为稳定,不同盖度梭梭林土壤C∶P,C∶K,N∶P,K∶N差异显著,而不同盖度梭梭林地K∶P差异不显著(p<0.05)。(2)梭梭植株地上部分仅中盖度N含量和C∶N显著高于低盖度(p<0.05);梭梭植株地下部分C,N,P含量、C∶N,N∶P,K∶N在不同盖度之间差异显著,而K含量、C∶P,C∶K和K∶P在不同盖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梭梭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相比,C含量、C∶N,C∶P和C∶K为地下>地上,而N,P,K含量、N∶P,K∶P和K∶N均为地上>地下。(3)植株地上部分营养元素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多为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较小,而地下部分营养元素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则多为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较大。梭梭地上和地下部分,除C和P为负相关外,其余均为正相关,且C∶N和K∶N为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得出,该地区土壤较为贫瘠,尤其N,P元素匮乏;梭梭生长主要受N限制;梭梭植株根系生长发育受土壤影响更大,植株体营养元素在同化过程中呈一定的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梭梭林 盖度 养分元素
下载PDF
新疆北部不同类型土壤光谱特征及对有机质含量的预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燕敏 武红旗 +1 位作者 李美婷 翁小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126,共6页
对北疆地区淡栗钙土、冷钙土、石灰性黑钙土、石膏灰棕漠土等4种土壤类型的反射光谱进行分析,研究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石灰性黑钙土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其它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高于14 g·kg-1时光谱反... 对北疆地区淡栗钙土、冷钙土、石灰性黑钙土、石膏灰棕漠土等4种土壤类型的反射光谱进行分析,研究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石灰性黑钙土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其它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高于14 g·kg-1时光谱反射率与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有机质含量很低(<8 g·kg-1)时,土壤的光谱反射率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正相关。分别采用593.6 nm波段的原始光谱反射率、661 nm波段的反射率去除包络线和547.4 nm波段反射率的一阶微分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建立回归模型,经检验三种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有机质的含量,其中光谱的一阶微分预测精度相对较高,可较好地预测北疆主要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光谱特征 土壤有机质 相关性 北疆
下载PDF
不同造林时间对3个树种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丕军 王文月 +2 位作者 艾吉尔.阿不拉 贾瑞琪 宁虎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采用培育55 d的银新杨、白榆和文冠果营养钵苗在生长季6月、7月和8月不同时间进行造林,测定缓苗期3个树种叶片的光合指标,以期为幼苗缓苗期的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个树种的光合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树种不同造林时间的净光... 采用培育55 d的银新杨、白榆和文冠果营养钵苗在生长季6月、7月和8月不同时间进行造林,测定缓苗期3个树种叶片的光合指标,以期为幼苗缓苗期的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个树种的光合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树种不同造林时间的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则存在差异,以7月的值最大。3个树种在不同造林时间的光合特性变化基本一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与胞间 CO2浓度在栽后1~3 d出现持续下降,4 d开始回升,5~7d内恢复到栽前水平。3个树种在不同造林时间的缓苗期为5~7d,此时应该加强土壤水分的管理,保证水分供应充足,确保幼苗尽快度过缓苗期,提高造林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新杨 白榆 文冠果 造林时间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胞间CO2 浓度
下载PDF
幼龄直播密植枣园的拉枝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正保 史彦江 +1 位作者 宋锋惠 哈地尔.依沙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2-1116,共5页
【目的】拉枝对直播密植枣园树体生长、光环境以及枣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参试株干径和基径进行调查,分析拉枝处理与对照的生长量差异;采用LAI-2000冠层仪和照度计进行行间叶面积指数、株间透光率及树冠中部光照强度日变化进... 【目的】拉枝对直播密植枣园树体生长、光环境以及枣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参试株干径和基径进行调查,分析拉枝处理与对照的生长量差异;采用LAI-2000冠层仪和照度计进行行间叶面积指数、株间透光率及树冠中部光照强度日变化进行测定;果实成熟期用蒽酮法、氢氧化钠滴定法和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其总糖、总酸和VC的含量。【结果】(1)拉枝处理的干径生长量小于对照,基径生长量则高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2)拉枝处理后行间叶面积指数较对照提高119.0%,株间透光率较对照提高1倍;(3)拉枝后树冠中部光照强度日均值为334.70 lx,对照仅为101.01 lx,光环境明显改善;(4)拉枝后单果重和单株产量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品质差异不显著。【结论】在不减少密植枣园有效株数的前提下,株间拉枝方式改善树体光照环境和枣果品质,提高枣果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枝 光环境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