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肺肉瘤样癌合并腺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古丽尼沙·肉孜 肖燕 +2 位作者 王英 杨艺川 阮文静 《医药前沿》 2025年第4期40-43,共4页
肺肉瘤样癌(PSC)是一种由上皮细胞及间叶组织混合形成的恶性肿瘤,有癌和肉瘤样成分并存的特征,且具有发病率低和诊断困难的特点。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1例PSC合并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进... 肺肉瘤样癌(PSC)是一种由上皮细胞及间叶组织混合形成的恶性肿瘤,有癌和肉瘤样成分并存的特征,且具有发病率低和诊断困难的特点。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1例PSC合并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加强临床医生对PSC的认识,使其更好地掌握PSC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尽早诊断和综合治疗,从而改善PSC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肺肉瘤样癌 腺癌 晚期 CT检查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支气管镜无创正压通气的效果
2
作者 魏龙 梁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63-65,共3页
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中采用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之间收治的患者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的衰竭的患者共84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并将这些... 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中采用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之间收治的患者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的衰竭的患者共84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并将这些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分为两组,一组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对照组,另一组是使用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的观察组,每一组都是42人。并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照组中治疗总有效率80.95%,观察中治疗总有效率95.2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比较两组病人的各项指标,发现病人在呼吸频率和心率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两组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观察组在无创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上都少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应用支气管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状态及主要参数。而且,它也能明显缩短非侵入性呼吸的时长和住院天数,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效果
下载PDF
链格孢霉所致肺部感染1例报道
3
作者 魏新素 郭琳 +1 位作者 魏龙 阮文静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5期87-89,共3页
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链格孢属感染临床少见。报道该病例对于加强对链格孢霉所致肺部感染的认识,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中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诊断链格孢属所致肺部感染患者资料。该患者经积极抗真菌治疗,症... 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链格孢属感染临床少见。报道该病例对于加强对链格孢霉所致肺部感染的认识,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中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诊断链格孢属所致肺部感染患者资料。该患者经积极抗真菌治疗,症状改善。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医师需提高警惕,对于不明原因反复咯血、咳血痰、肺部阴影患者,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灌洗液等的检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分子诊断方法可有效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霉 肺部感染 真菌 诊断方法
下载PDF
Good's综合征并反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例报告
4
作者 张玉芝 王晓玲 +1 位作者 古丽尼沙·肉孜 阮文静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1期74-76,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传播过程中基因频繁发生突变,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可能短期内出现反复感染。探寻其反复感染背后本质原因,及早对因治疗,有助于减少重复感染的发生。Good's综合征是一种...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传播过程中基因频繁发生突变,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可能短期内出现反复感染。探寻其反复感染背后本质原因,及早对因治疗,有助于减少重复感染的发生。Good's综合征是一种胸腺瘤相关免疫缺陷综合征,特点是胸腺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外周血B淋巴细胞减少。本文报道1例Good's综合征并反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旨在探讨反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原因和提高临床医生对Good's综合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d's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 反复感染
下载PDF
康复锻炼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改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古丽尼沙·肉孜 阿布都米吉提·阿布拉 张玉芝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8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锻炼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改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合并肺间质改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康复锻炼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改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合并肺间质改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锻炼,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动脉血气指标、6 min步行试验(6 MWT)距离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深吸气量(I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EV_(1)、FVC、MVV、I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血氧饱和度(Sa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aO_(2)、SaO_(2)均高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 MWT距离长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锻炼在稳定期COPD合并肺间质改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提高其6 MWT距离,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间质改变 康复锻炼
下载PDF
阿克苏地区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分析
6
作者 袁轶群 魏龙 方宁宁 《农垦医学》 2022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阿克苏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理标本,运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状态,分析各基因突变率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1)153例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探讨阿克苏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理标本,运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状态,分析各基因突变率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1)1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ALK、ROS1、KRAS、MET、其它基因(PTEN.ERBB.BRAF.PIK3A.TP53)的突变率分别为49.67%、3.9%、1.9%、5.2%、1.3%、9.0%;(2)76例EGFR突变的样本中,E18-G719A、E19-Del、E20-T790、E21-L858R四个外显子的缺失突变占比分别为3.95%、44.74%、9.21%、42.1%;(3)EGFR的突变率与女性、无吸烟者、腺癌、标本类型相关(P<0.01),与年龄、肿瘤分期无关(P>0.05);(4)ALK、ROS1、KRAS、MET基因突变状态与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和标本类型等无关(P>0.05),其它基因(PTEN.ERBB.BRAF.PIK3A.TP53)在男性、吸烟者、非肺腺癌及肺癌Ⅳ期的突变率反而更高(P<0.01)。结论:阿克苏地区EGFR突变率相对较高,联合ALK、ROS1、KRAS、MET的基因突变,为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突变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