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肺肉瘤样癌合并腺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古丽尼沙·肉孜 肖燕 +2 位作者 王英 杨艺川 阮文静 《医药前沿》 2025年第4期40-43,共4页
肺肉瘤样癌(PSC)是一种由上皮细胞及间叶组织混合形成的恶性肿瘤,有癌和肉瘤样成分并存的特征,且具有发病率低和诊断困难的特点。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1例PSC合并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进... 肺肉瘤样癌(PSC)是一种由上皮细胞及间叶组织混合形成的恶性肿瘤,有癌和肉瘤样成分并存的特征,且具有发病率低和诊断困难的特点。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1例PSC合并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加强临床医生对PSC的认识,使其更好地掌握PSC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尽早诊断和综合治疗,从而改善PSC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肺肉瘤样癌 腺癌 晚期 CT检查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睾丸原发特殊类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淳彩璞 高海霞 +3 位作者 庞丽娟 朱劲松 蒋金芳 李锋 《农垦医学》 2016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睾丸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组织发生学特点。方法:对1例睾丸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该肿瘤病理特点主要为成熟性畸胎瘤、卵黄囊瘤、胚胎性癌、散... 目的:探讨睾丸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组织发生学特点。方法:对1例睾丸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该肿瘤病理特点主要为成熟性畸胎瘤、卵黄囊瘤、胚胎性癌、散在少许合体滋养细胞及局灶少量间叶性肉瘤成分(横纹肌肉瘤)。其中卵黄囊瘤结构较为复杂,多呈网状、实性及内胚窦样结构等。免疫组化:畸胎瘤上皮样区域EMA、pan-CK阳性,卵黄瘤区域AFP不均匀阳性、AACT、GDF3阳性,CEA灶状阳性,胚胎性癌成分Oct4、CD30、SOX2阳性,散在的合体滋养细胞表达inhibin、HCG,横纹肌肉瘤区域vimentin、desmin及myoglobin阳性,所有生殖细胞肿瘤成分PLAP均阳性,而CD117、SOX17阴性。结论:成熟性畸胎瘤+非精原细胞性TMGCT较为少见,易发生误诊,临床特征、免疫组化、组织学形态等有助于鉴别诊断,且肿瘤伴肉瘤样分化特点、具有高度浸袭性,易复发,治疗上应采取手术治疗加术后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免疫组化 治疗及预后
下载PDF
肛门乳头状汗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一川 郭亚莉 《农垦医学》 201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肛门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预后等。方法:收集我科5例肛门乳头状汗腺瘤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通过随访了解其预后。结果:临床表现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中位数43岁,肿物位于肛... 目的:探讨肛门乳头状汗腺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预后等。方法:收集我科5例肛门乳头状汗腺瘤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通过随访了解其预后。结果:临床表现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中位数43岁,肿物位于肛门齿状线附近,均行包块切除,随访1年,无复发。病理检查示肿块最大径0.5-1.5cm不等,镜检示瘤组织呈密集的不规则腺管状,部分腺管折叠形成迷路,部分向腔内形成乳头状结构,上皮均由内层分泌性柱状上皮细胞及外层肌上皮细胞构成。病理诊断:肛门乳头状汗腺瘤。免疫表型:5例内层柱状上皮细胞ER、AE1/AE3、CK7阳性,CK20、CEA、Villin阴性,外层肌上皮细胞AE1/AE3、P63阳性。结论:肛门乳头状汗腺瘤非常少见,诊断主要靠常规病理切片确诊,免疫组化标记协助诊断,局部肿物切除为首选,随访1年,无复发,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 乳头状汗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袁轶群 郭一川 田振刚 《新疆医学》 2016年第7期859-860,86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术在病理学诊断中的难点和避免误诊、漏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病理科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病例215例,对其淋巴结活检的病理学检查结...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术在病理学诊断中的难点和避免误诊、漏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病理科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病例215例,对其淋巴结活检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15例病例中,病理学未能明确诊断者或与临床疑似诊断不相符合者23例,占10.70%,对这23例均进行了完整的淋巴结手术切除活检,4例为早期结核病变,占结核病变的7.27%;8例为反应性增生,占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11.27%,6例为淋巴瘤,占淋巴瘤的46.15%,2例为淋巴结转移癌,占转移癌的2.74%,3例诊断不明确。结论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对明确淋巴结的良恶性有重要意义,因此,提高淋巴结穿刺活检技术及熟练掌握淋巴结相关疾病的形态特征、诊断鉴别要点,是降低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诊断漏诊及误诊率的关键。但对于高度怀疑淋巴瘤的患者,仍建议完整的淋巴结手术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穿刺活检 误诊
下载PDF
A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及其与ER和PR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袁轶群 郭一川 方宁宁 《农垦医学》 2016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和预后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AR、ER、PR在155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并...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和预后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AR、ER、PR在155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AR的阳性率为59.4%。AR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且AR的表达与ER、PR呈正相关。随访显示,AR、ER、PR阴性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明显低于AR、ER、PR阳性者。结论:AR、ER、PR阳性者较AR、ER、PR阴性者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乳腺癌 预后
下载PDF
阿克苏地区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分析
6
作者 袁轶群 魏龙 方宁宁 《农垦医学》 2022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阿克苏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理标本,运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状态,分析各基因突变率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1)153例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探讨阿克苏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理标本,运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状态,分析各基因突变率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1)1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ALK、ROS1、KRAS、MET、其它基因(PTEN.ERBB.BRAF.PIK3A.TP53)的突变率分别为49.67%、3.9%、1.9%、5.2%、1.3%、9.0%;(2)76例EGFR突变的样本中,E18-G719A、E19-Del、E20-T790、E21-L858R四个外显子的缺失突变占比分别为3.95%、44.74%、9.21%、42.1%;(3)EGFR的突变率与女性、无吸烟者、腺癌、标本类型相关(P<0.01),与年龄、肿瘤分期无关(P>0.05);(4)ALK、ROS1、KRAS、MET基因突变状态与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和标本类型等无关(P>0.05),其它基因(PTEN.ERBB.BRAF.PIK3A.TP53)在男性、吸烟者、非肺腺癌及肺癌Ⅳ期的突变率反而更高(P<0.01)。结论:阿克苏地区EGFR突变率相对较高,联合ALK、ROS1、KRAS、MET的基因突变,为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突变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质量控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李美峰 李佳 淳彩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32-35,共4页
观察分析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对病理组织切片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病例选自于本院病理科100例患者组织标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依据所采取方法的不同设为两组,其中采用传统方法制作病理组织切片... 观察分析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对病理组织切片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病例选自于本院病理科100例患者组织标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依据所采取方法的不同设为两组,其中采用传统方法制作病理组织切片的50例患者归在对照组内,另外采取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制作病理组织切片的50例患者归在观察组内。观察比较在制片质量、制片时间、报告出具时间、制片不良事件各项指标方面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结果 从制片质量的评价结果看出,观察组制片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更大幅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制片时间、报告出具时间的统计结果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较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制片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看出,观察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更大幅度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制片质量,减少制片不良事件,同时不会增加制片时间及报告出具时间,值得临床大力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 制片
下载PDF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p16和p53蛋白表达与EB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袁轶群 马进 +1 位作者 方宁宁 孙振柱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614-1618,共5页
目的 EB病毒(EB virus,EBV)感染、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是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p16和p53蛋白在CHL中的表达及与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95-09-01-2014-06-3... 目的 EB病毒(EB virus,EBV)感染、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是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p16和p53蛋白在CHL中的表达及与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95-09-01-2014-06-30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91例)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17例)病理诊断为CHL的存档蜡块108例,应用R-S细胞中EBV编码小RNA(EBER-1)寡核苷酸探针以原位杂交(ISH)方法检测CHL细胞中EBER-1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HL细胞中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p16和p53蛋白与EBER-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CHL中EBER-1的阳性表达率为54.63%(59/108),其中淋巴细胞为主型(LR)阳性率为43.48%(10/23),混合细胞型(MC)为67.92%(36/53),结节硬化型(NS)为33.33%(7/21),淋巴细胞消减型(LD)为54.55%(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5.37%(49/108),其中LR阳性率为34.78%(8/23),MC为58.49%(31/53),NS为23.81%(5/21),LD为45.45%(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4.81%(70/108),其中LR阳性率为60.87%(14/23),MC为73.58%(39/53),NS为42.86%(9/21),LD为72.73%(8/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V与p16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56,P=0.008;EBV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13,P=0.001。结论 CHL中存在EBV感染,且p16和p53高表达;EBV感染在p16和p53蛋白的表达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经典型 EB病毒 P16蛋白 P5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