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糖尿病合并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1
作者 刘瑛 杨秀萍 吴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及意义。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诊疗过程,开展药学查房,评估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和及时调整用药,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及意义。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诊疗过程,开展药学查房,评估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和及时调整用药,并实施药学监护,处理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感染有效控制,并发症消失,血糖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治疗实践,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并实施药学监护,有利于提高糖尿病合并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物疗效和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低蛋白血症 药学监护
下载PDF
新疆某地区甲状腺疾病患者用药KAP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秀萍 赵继华 +2 位作者 刘瑛 裴蕾 兴红 《新疆医学》 2023年第11期1375-1380,1399,共7页
目的调查分析究新疆伊犁地区甲状腺疾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P)现状和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采用线上微信问卷星和线下纸质问卷相结合,使用Excel软件对18岁以上来院就诊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填写的调查问卷双向人工录入,采用... 目的调查分析究新疆伊犁地区甲状腺疾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P)现状和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采用线上微信问卷星和线下纸质问卷相结合,使用Excel软件对18岁以上来院就诊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填写的调查问卷双向人工录入,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比较分析不同特征人群对用药风险KAP的影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调查有效问卷506份,问卷得分统计SPSS信度分析有良好的内容信度。被调查的506名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女性417人(82.41%);19岁-34岁233人(46.05%);少数民族315人(62.25%);城镇居民占71.74%;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占75.30%;工作情况在职人员占比72.33%。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甲状腺疾病患者在用药知识、用药态度、用药行为总体评价良好,但对获取安全合理用药知识的需求(用药态度)较低,不同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等是影响甲状腺疾病患者用药风险KAP水平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不同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等是影响甲状腺疾病患者用药风险KAP水平的重要因素,提示需进一步加强本地区医院、社会药店及社区服务中心的安全用药服务意识,从不同人群的用药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患者 KAP 问卷调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临床药学本科实习生带教中新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丛海 何雯 +6 位作者 张成贵 彭绍贤 吴让兵 孙小东 冯靖雄 张琳 吴美霖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747-4749,共3页
目的:为提高临床药学本科实习生(以下简称"实习生")的实习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以从参考书、带教老师结合日常工作设计、历届培训学员收集总结、数据库检索等途径获得的案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案例联合问题导入(PBL)的... 目的:为提高临床药学本科实习生(以下简称"实习生")的实习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以从参考书、带教老师结合日常工作设计、历届培训学员收集总结、数据库检索等途径获得的案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案例联合问题导入(PBL)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在课程结束后采用三重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结果与结论:实习生普遍接受该教学方法,且实习成绩均合格。以多途径遴选案例,以案例联合PBL的新案例教学法,规避了传统案例教学法的案例来源渠道窄、内容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参与感不强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快了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且该教学法也有利于促进带教老师从"被动教学"到"主动教学"的转变,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带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 本科生 实习 新案例教学法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对临床药师干预下的糖皮质激素合理用药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孙冬敏 牛伟 +3 位作者 刘瑛 何雯 彭代萍 韩忠灵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6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采用PDCA循环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糖皮质激素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法对该院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作持续干预。统计分析干预前组(2019年—2020年)、干预组(2021年第1~4季度,4轮PDCA)、干...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采用PDCA循环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糖皮质激素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法对该院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作持续干预。统计分析干预前组(2019年—2020年)、干预组(2021年第1~4季度,4轮PDCA)、干预后组(2022年第1季度)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DCA循环干预法使该院糖皮质激素处方医嘱合理率明显提高,干预前组不能真实体现该院用药情况,故不参与数据比较。干预1组为75.75%,干预4组为9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止药学干预后,干预后组为90.50%,与干预4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糖皮质激素合理用药,提升药学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临床药师 糖皮质激素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新疆某地区居民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杰霞 卢明成 +1 位作者 高山 徐玉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398-1400,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全民医保"的实施,民众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安全用药越来越重视[1]。而伴随"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的格局逐渐形成,自我药疗行为越来越普遍,与之相关的用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全民医保"的实施,民众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安全用药越来越重视[1]。而伴随"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的格局逐渐形成,自我药疗行为越来越普遍,与之相关的用药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新疆某地区居民用药知识及行为的情况调查,就其安全用药行为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知识 用药行为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冬敏 彭代萍 +2 位作者 刘瑛 牛伟 何雯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1期2473-2475,共3页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以及免疫抑制的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呼吸、内分泌、风湿免疫、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1]。为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2011年2月卫生部发布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原则》)...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以及免疫抑制的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呼吸、内分泌、风湿免疫、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1]。为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2011年2月卫生部发布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原则》)[2]。《原则》中涉及肿瘤疾病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内容较少,且近年来缺乏肿瘤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临床应用情况 风湿免疫 免疫抑制 肿瘤疾病 抗休克 合理性分析 肿瘤患者
下载PDF
我院2400张糖皮质激素类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何雯 孙冬敏 +2 位作者 牛伟 刘瑛 刘丛海 《农垦医学》 2020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8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点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药学干预提供方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医嘱从我院HIS及PASS系统导出,利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处...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8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点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药学干预提供方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医嘱从我院HIS及PASS系统导出,利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处方1440份、医嘱960份,采用帕累托和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结果:2400份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医嘱中共有254份存在不合理现象,不合理率为10.58%,其中: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89份,占35.04%;适应症不适宜56份,占22.05%;用法用量不适宜46份,占18.11%;遴选药品不适宜40份,占15.75%;临床诊断书写不全23份,占9.05%。结论: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近几年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强化糖皮质激素处方审核与专项点评工作,临床药师进行有效用药干预,加强临床使用管理监督,纳入医师考核,促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帕累托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2013年~2014年我院布鲁氏菌病出院病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秀萍 吴军 孙冬敏 《新疆医学》 2015年第5期631-63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3年~2014年确诊的布鲁氏菌病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确诊及规范治疗提供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125例布鲁氏菌病出院病例,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统计...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3年~2014年确诊的布鲁氏菌病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确诊及规范治疗提供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125例布鲁氏菌病出院病例,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第一、二、三季度布鲁氏菌病人次较2013年明显增多,牛羊养殖人有72例,占总数的57.60%。临床表现以发热,全身关节痛,多汗多见,发生比例分别为76.80%,73.60%,47.20%。125份病例入院时初步诊断为布鲁氏菌病有75例(占60.00%),发热待查有26例(占20.80%),其中从49名患者的血液中培养出马耳他布鲁氏菌22例(阳性率44.90%),1名患者脑脊液中培养出马耳他布鲁氏菌。临床抗菌药物药物治疗具体情况:使用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64例(占51.20%),利福平、多西环素联合头孢菌类三联治疗26例(占20.80%)。结论近年来布鲁氏菌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多,出现从牧区向农区及城市蔓延新的流行趋势,医疗防预机构应做到积极宣传防病治病知识,同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有效实施全程规范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出院病例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联合用药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监护 被引量:1
9
作者 宋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5期132-133,149,共3页
COPD是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病。该病的发病率较高,患者较多,而且其临床死亡率也是比较高的,因而给患者及家属均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及经济上的压力。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病例具体病情... COPD是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病。该病的发病率较高,患者较多,而且其临床死亡率也是比较高的,因而给患者及家属均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及经济上的压力。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病例具体病情及COPD指南,开展治疗及用药监护工作,经治疗15d后基本痊愈。药师通过实际参与临床诊治,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通过开展用药监护,能够有效提升COPD急性期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 用药监护
下载PDF
门诊药品管理发生差错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保刚 高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6期155-155,共1页
目的:分析门诊药品管理中的主要差错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门诊药房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后的2017例次药品发放作为观察组,并将前一年度的常规药房管理的2023例次药品发放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药品管理中的差错事件,总结其主要引发原... 目的:分析门诊药品管理中的主要差错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门诊药房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后的2017例次药品发放作为观察组,并将前一年度的常规药房管理的2023例次药品发放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药品管理中的差错事件,总结其主要引发原因,并分析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药品发放中差错事件总发生率为1.1%,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发药品发放差错的主要原因包括单人配发、药物摆放及医师疏忽等原因。结论:门诊药房中差错事件的主要原因多为药师工作量较大而形成的工作疏忽所致,应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抑制发放差错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药房 药品管理 差错原因 应对措施
下载PDF
药学干预对某院门急诊注射用奥美拉唑合理应用的探讨
11
作者 吴峥嵘 杨秀萍 +1 位作者 裴蕾 王永红 《北方药学》 2020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门急诊注射用奥美拉唑的使用情况,实施药学干预达到合理使用效果。方法:利用我院HIS系统随机分别抽取门急诊2019年2—4月200例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处方为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2019年6—8月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处方为观... 目的:分析我院门急诊注射用奥美拉唑的使用情况,实施药学干预达到合理使用效果。方法:利用我院HIS系统随机分别抽取门急诊2019年2—4月200例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处方为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2019年6—8月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处方为观察组(实施药学干预)。对两组处方分别予以点评,对比使用的合理性。结果:观察组处方不合格率(4.50%,9/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0%,3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对注射用奥美拉唑使用合理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实施药学干预有效促进我院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合理应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干预 注射用奥美拉唑 合理应用 探讨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潘金萍 刘菁 +2 位作者 都军 程琳 宋辉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31-236,共6页
目的:探讨实现最佳危重症能量供给的联合营养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重症医学科患者84例,根据营养支持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肠内营养(EN),观察组给予EN... 目的:探讨实现最佳危重症能量供给的联合营养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重症医学科患者84例,根据营养支持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肠内营养(EN),观察组给予EN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SPN)。比较两组入组第1天、第4天及终点事件时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上臂围]、免疫功能指标[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肠黏膜屏障功能[D-乳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β]水平及临床结局指标。结果:终点事件时两组PA、Hb、Alb高于入组第1天、入组第4天,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点事件时两组TLC、HLA-DR、IgM、IgG高于入组第1天、入组第4天,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点事件时两组血清D-乳酸、IFABP水平低于入组第1天、入组第4天,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点事件时两组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低于入组第1天、入组第4天,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SOFA、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营养(EN+SPN)应用于危重症患者,可更好地提高机体营养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激活,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补充性肠外营养 危重症 能量供给 免疫功能 肠黏膜屏障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