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术前良恶性卵巢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琴 曾艾 +2 位作者 鲁静 万杨莉 张良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108-110,144,共4页
目的探究增强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术前良恶性卵巢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94例病理确诊卵巢肿块,患者均接受规范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总结良恶性卵巢肿块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理确诊的良性卵巢肿块61例(... 目的探究增强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术前良恶性卵巢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94例病理确诊卵巢肿块,患者均接受规范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总结良恶性卵巢肿块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理确诊的良性卵巢肿块61例(64.89%),恶性卵巢肿块33例(35.11%)。增强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明显高于增强CT、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诊断(P<0.05)。CT显示良性肿块以囊性为主,与周围结构脂肪界面清晰,强化不明显;恶性肿块以囊实性、实性为主,脂肪间隙消失,实性成分强化明显,可累及双侧卵巢;与良性肿块相比,恶性肿块明显强化,大量腹水,腹膜转移,周围器官受侵占比明显高(P<0.05)。超声显示良性肿块为液性或以液性为主,内部回声较为规则、均匀且集中,血流信号稀疏;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多为实性,内部回声不均,血流信号丰富;与良性肿块相比,恶性肿块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低(P<0.05)。结论不同性质的卵巢肿块增强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一定影像特征,二者联合应用可为术前良恶性卵巢肿块的鉴别提供依据,继而提高临床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CT 彩色多普勒超声 良恶性 卵巢肿块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V及MRV在颅内静脉窦血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庞华军 赵峰 +1 位作者 卓兵芝 杨春燕 《农垦医学》 2019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CT静脉成像(CTV)及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在检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CTV及MRV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均发生静脉性脑梗死;脑实质病变位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区17... 目的:分析CT静脉成像(CTV)及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在检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CTV及MRV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均发生静脉性脑梗死;脑实质病变位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区17例,丘脑及脑干1例;3例为多发血栓;上矢状窦血栓8例,横窦血栓3例,乙状窦血栓2例,直窦血栓1例,皮层静脉血栓1例,上矢状窦及横窦血栓2例,横窦及乙状窦血栓1例。CTV诊断阳性率88.9%,MRV诊断阳性率94.4%。结论:单纯采用CTV或MRV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MRV诊断阳性率高于CTV,临床应用价值均值得肯定,临床医师需根据具体情况联合多种成像方式,以减少误诊或漏诊,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静脉成像(MRV) CT静脉成像(CTV) 脑静脉血栓 脑梗死
下载PDF
CT脑灌注成像和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万杨莉 卓兵芝 王勇 《农垦医学》 2018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分析CT脑灌注成像(脑CTP)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头颈部CTA)诊断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2例,分别施行脑CTP和头颈部CTA,分... 目的:分析CT脑灌注成像(脑CTP)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头颈部CTA)诊断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2例,分别施行脑CTP和头颈部CTA,分析患侧及对应健侧脑组织局部血容量(CBV)、血流量(CBF)、达到峰值时间(TTP)以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42例TIA发作患者经CT平扫均未见明显病灶,CT造影显示相应责任血管管腔狭窄29例(69.05%),颈动脉管腔内斑块66块,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异常者37例(88.10%);患侧CBF低于健侧,TTP及MTT均显著高于健侧,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CBV稍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A I期患者MTT显著低于TIA II期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 I期患者CBF显著高于TIA II期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 I期患者CBV稍低于TIA II期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CTP和头颈部CTA联用对于颈动脉狭窄性TIA发作患者能够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颈动脉狭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诊断
下载PDF
Ⅲb型主动脉夹层的CT影像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春燕 王济源 +3 位作者 李远保 伍强 侯新川 李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5年第6期307-308,311,共3页
目的探讨Ⅲb型主动脉夹层的CT征象,并分析其特点。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16例Ⅲb型主动脉夹层平扫与增强扫描的CT表现。结果本组16例中,以新月型瓣膜为主12例,假腔位于左前或侧方15例;假腔有血栓9例,完全被血栓填塞3例;CT表现“双腔影”1... 目的探讨Ⅲb型主动脉夹层的CT征象,并分析其特点。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16例Ⅲb型主动脉夹层平扫与增强扫描的CT表现。结果本组16例中,以新月型瓣膜为主12例,假腔位于左前或侧方15例;假腔有血栓9例,完全被血栓填塞3例;CT表现“双腔影”13例;“三腔影”3例;周围有渗漏6例。随访证实,16例病例5a存活率100%。结论Ⅲb型主动脉夹层5a存活率高,弯曲突向假腔的新月型瓣膜及假腔位于左侧或左前方是Ⅲb型主动脉夹层CT影像表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CT表现
下载PDF
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侯新川 杨春燕 《农垦医学》 2011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消化道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19例消化道淋巴瘤的CT资料,分析其CT表现。结果:消化道淋巴瘤大多表现为消化道管壁的弥漫性增厚及周围淋巴结增大;动脉瘤样扩张和病灶内积气是回肠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粘膜... 目的:回顾性分析消化道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19例消化道淋巴瘤的CT资料,分析其CT表现。结果:消化道淋巴瘤大多表现为消化道管壁的弥漫性增厚及周围淋巴结增大;动脉瘤样扩张和病灶内积气是回肠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多见于胃部,且病变厚度较其他类型淋巴瘤略薄。结论:CT是诊断消化道淋巴瘤的有效手段,可以对病变进行准确的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值测定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参考作用
6
作者 谷强 杨春燕 +1 位作者 王济源 伍强 《临床医学》 CAS 1999年第5期17-18,共2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目前已成为新生儿病房常见危重疾病,它所引起的脑损伤的病死率及后遗症率各地报道的相差甚大,这与临床和CT诊断分度的判定及治疗是否合理等都有一定关系,本文目的在于了解CT值在诊断新生儿HIE中的参考意义。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目前已成为新生儿病房常见危重疾病,它所引起的脑损伤的病死率及后遗症率各地报道的相差甚大,这与临床和CT诊断分度的判定及治疗是否合理等都有一定关系,本文目的在于了解CT值在诊断新生儿HIE中的参考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诊断 CT
原文传递
腹膜后纤维化的CT表现 被引量:13
7
作者 伍强 杨春燕 +1 位作者 李远保 赵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的CT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为RPF患者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特点。结果RPF CT表现为腹膜后弥漫性斑块或肿块及腹膜后脏器的受累,多伴有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的CT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为RPF患者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特点。结果RPF CT表现为腹膜后弥漫性斑块或肿块及腹膜后脏器的受累,多伴有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结论腹膜后出现弥漫或肿块样病变合并肾及输尿管积水可作为CT诊断RPF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