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预测(庆祝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40周年)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文孝 况军 徐长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0-211,共12页
准噶尔盆地为典型的中央地块型复合叠加盆地。多旋回的构造形成多样的构造组合和沉积体系,控制着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有机地化研究表明,盆地发育6套烃源岩,主要源岩为二叠系,次为中、下侏罗统,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十分显著,... 准噶尔盆地为典型的中央地块型复合叠加盆地。多旋回的构造形成多样的构造组合和沉积体系,控制着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有机地化研究表明,盆地发育6套烃源岩,主要源岩为二叠系,次为中、下侏罗统,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十分显著,大多数油气藏的形成与油气垂向运移相关。准噶尔盆地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表明,充足的油气资源、良好的圈闭条件、有利的油气运移指向、畅通的运移通道、稳定的保存环境和有效的盖层、优质的储层体是形成大油气田的重要地质因素,缺一不可。预测陆南斜坡带、西北缘斜坡带、阜东斜坡带及玛湖背斜、达巴松凸起等坳中隆起带和盆地南缘为形成大油气田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气田 形成 分布 油气运移
下载PDF
ASP驱中石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权生 聂小斌 韩炜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7年第1期11-15,共5页
该文介绍了克拉玛依油田二中区ASP驱中石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研究成果。考察了盐浓度、碱浓度和磺酸盐浓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结合二中区ASP驱,给出了ASP配方中磺酸盐在油水比(体积)为1∶1时的分配系数。文中... 该文介绍了克拉玛依油田二中区ASP驱中石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研究成果。考察了盐浓度、碱浓度和磺酸盐浓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结合二中区ASP驱,给出了ASP配方中磺酸盐在油水比(体积)为1∶1时的分配系数。文中还介绍了用多维液相色谱法分析原油中的石油磺酸盐。该项研究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 ASP驱油 石油磺酸盐 油水两相 分配系数
下载PDF
石油环烷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及其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盛蕊 贾殿赠 +2 位作者 唐军 王瑞英 高晓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9-251,共3页
利用石油环烷酸原料合成出石油环烷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 (DPCMS)。通过正交实验设计 ,确定了石油环烷酸单乙醇酰胺的优化反应条件为 :反应温度 10 0℃ ,反应时间 4h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 3% ,石油环烷酸甲酯与... 利用石油环烷酸原料合成出石油环烷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 (DPCMS)。通过正交实验设计 ,确定了石油环烷酸单乙醇酰胺的优化反应条件为 :反应温度 10 0℃ ,反应时间 4h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 3% ,石油环烷酸甲酯与单乙醇胺的量比为 :n(甲酯 )∶n(单乙醇胺 ) =1 0∶1 0。测定了所得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克拉玛依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DPCMS的最佳配方驱油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最低值为 1 0× 1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环烷酸 酰胺化 酯化 顺丁烯二酸酐
下载PDF
未开发石油储量评价及经济分类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董蔚凯 单守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1-257,共7页
作者根据已探明未开发石油储量特征,运用开发可行性评价技术,对其在地质评价、工程评价的基础上,预测开发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使评价结果更可靠、更科学、更完整,在储量经济评价指标分析之后,制定了一套储量经济分类方法,发能更确切... 作者根据已探明未开发石油储量特征,运用开发可行性评价技术,对其在地质评价、工程评价的基础上,预测开发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使评价结果更可靠、更科学、更完整,在储量经济评价指标分析之后,制定了一套储量经济分类方法,发能更确切地反映储量开发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储量 评价 经济分类
下载PDF
油田开发经济极限研究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宇 董广华 孙旭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1-285,共5页
对油田新区开发、老区调整及稠油开发所涉及到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极限指标进行了计算方法研究。
关键词 油田开发 经济极限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东海 邱晓红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4-48,共5页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油气资源勘探的应用和研究情况,同时,还简要地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从文中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多源信息的综合研究,建立新的勘探模型,是遥感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发...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油气资源勘探的应用和研究情况,同时,还简要地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从文中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多源信息的综合研究,建立新的勘探模型,是遥感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气勘探 遥感解释 模型 油气藏
下载PDF
小拐超低渗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红梅 江晓晖 杨渔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7-20,共4页
小拐油田夏子街组油藏为低孔、超低渗裂缝性砾岩油藏,开发难度大。在地质三维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动态资料,针对不同注采比、注水部位、注水方式及不同采油速度下的开采效果,合理井网及井排切割裂缝方向,不同开... 小拐油田夏子街组油藏为低孔、超低渗裂缝性砾岩油藏,开发难度大。在地质三维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动态资料,针对不同注采比、注水部位、注水方式及不同采油速度下的开采效果,合理井网及井排切割裂缝方向,不同开采方式(如溶解气驱、注水)下的采收率,裂缝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展开讨论,研究了深层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的可行性,为该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了较为充实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注水 数值模拟 油田注水 油田开发
下载PDF
包裹体研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伍新和 向书政 苟学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0年第3期29-34,共6页
近几年来,流体包裹体已成为油气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的油气组分研究已广泛地运用于油气勘探中,为研究油气藏的油气源、油气的成藏期、成藏期次、注入演化史、油气运移和地质构造运动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有... 近几年来,流体包裹体已成为油气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的油气组分研究已广泛地运用于油气勘探中,为研究油气藏的油气源、油气的成藏期、成藏期次、注入演化史、油气运移和地质构造运动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手段,并解决了油藏地球化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在国外一些新的油气田的发现中包裹体起到了不可估量和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利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的油气组分研究了石西油田油气藏的成藏期、期次、油气源及注入演化史并详细地叙述了包裹体在油气勘探中的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生成 运移 演化 构造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的油气非地震勘探试验效果研究
9
作者 刘东海 邱晓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1年第6期278-282,共5页
本文对在准噶尔盆地利用非地震各方法进行由气勘探的效果研究情况作了系统介绍,提出了今后对油气非地震勘探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 地震 勘探 石油 天然气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克拉美丽地区“金沟组”中动物化石的首次发现兼论“金沟组”的归属(为纪念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40周年而作)
10
作者 魏景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7-232,共6页
1980年彭希龄在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石钱滩东侧命名了一组地层为“金沟组(C_3j)”。1982年笔者在“金沟组”的钙质泥岩薄夹层中采得了古鳕鱼类(Palaeoniscidae)化石,同时在鱼化石层中还采得近卵形小... 1980年彭希龄在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石钱滩东侧命名了一组地层为“金沟组(C_3j)”。1982年笔者在“金沟组”的钙质泥岩薄夹层中采得了古鳕鱼类(Palaeoniscidae)化石,同时在鱼化石层中还采得近卵形小微体蚌[Microdontellasubovata(Jones)],故认为“金沟组”的时代应为晚二叠世。根据“金沟组”中孢粉分析成果,证实“金沟组”与平地泉组(P_2p)为同时异相沉积,故“金沟组”应予废弃,正名为平地泉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金沟组 晚二叠供 古鳕类 古动物 化石 地层
下载PDF
石油企业筹资方式研究
11
作者 董广华 汪向东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1999年第5期51-52,共2页
石油企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大量的资金需求是石油企业进行勘探开发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石油企业的资金运作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石油企业 筹资方式 勘探开发 开发资金 租赁筹资 资金需求 经营活动 技术密集型企业 合作开发 资金运作
下载PDF
新疆油区蒸汽吞吐加密井开发技术经济指标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永喜 张宇 +1 位作者 易辉 王剑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2-164,共3页
针对新疆油区稠油开发现状,结合经济评价方法,确立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加密开发经济极限单井控制可采储量、极限有效厚度、油汽比等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制定了稠油油藏加密筛选标准,建立了一套计算各经济极限指标的方法。对新疆油区... 针对新疆油区稠油开发现状,结合经济评价方法,确立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加密开发经济极限单井控制可采储量、极限有效厚度、油汽比等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制定了稠油油藏加密筛选标准,建立了一套计算各经济极限指标的方法。对新疆油区稠油油藏的九个区块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科学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蒸汽吞吐 稠油油藏 加密井 技术经济指标 研究
下载PDF
陆梁隆起带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纪易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18,共6页
陆梁隆起带是在晚古生代准噶尔板块北缘陆缘岛弧背景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继承性正性构造单元,是油气运移的长期指向,西侧的玛湖二叠系生油凹陷是主要的烃源区。三叠纪末期是古生代火山岩的第一次成藏期,中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为三叠、... 陆梁隆起带是在晚古生代准噶尔板块北缘陆缘岛弧背景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继承性正性构造单元,是油气运移的长期指向,西侧的玛湖二叠系生油凹陷是主要的烃源区。三叠纪末期是古生代火山岩的第一次成藏期,中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为三叠、侏罗系油气藏成藏期,晚白垩世后是古生代火山岩的第二次成藏期。火山岩,尤其是钙碱系列的英安岩、安山岩,储层物性好。是本区的主要储集区;碎屑岩储层虽很发育,但普遍物性差。上三叠统是区域性油气盖层,对该区油气保存起着重要作用。陆-梁隆起南斜坡西段,紧临油源区,储盖条件好,圈闭类型多,含油气远景好,应作为今后重要的钻探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油气藏 油气远景 勘探方向 石油地质
下载PDF
略论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基本经验──纪念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40周年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复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2-249,共8页
克拉玛依油田40年开发经验表明,坚持以搞活油藏基本地质特征为核心的地质研究工作,创造出一套适应于油藏特点的开发技术,实施开发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是高效开发油田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在油田开发总体系统工程中,地质研... 克拉玛依油田40年开发经验表明,坚持以搞活油藏基本地质特征为核心的地质研究工作,创造出一套适应于油藏特点的开发技术,实施开发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是高效开发油田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在油田开发总体系统工程中,地质研究工作是中心环节,它应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全过程;在油田开发的各个阶段,地质研究工作都有它特定的任务和预期的目标。各个阶段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地质工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油田开发 开发方案 地质研究
下载PDF
砾岩稠油藏注水开发后期转注蒸汽提高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川生 王敬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1-24,共4页
结合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砾岩稠油藏注水开发差的实际,分析注水开发油田中、后期转注蒸汽的开采机理及影响因素,并对该试验区进行转注蒸汽开采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蒸汽驱 驱油机理 砾岩稠油藏 油田 采收率
下载PDF
石油勘探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与决策方法探讨
16
作者 蔡鹏展 曲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7-74,共8页
石油勘探因其本身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而具有较大甚至巨大的风险性。从国内外石油勘探开发的统计资料可知,在勘探开发基建总投资中,勘探投资约占40%~60%。当前,我国石油后备资源紧缺,以新疆石油管理局为例,截止1987年底,未动用储量约... 石油勘探因其本身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而具有较大甚至巨大的风险性。从国内外石油勘探开发的统计资料可知,在勘探开发基建总投资中,勘探投资约占40%~60%。当前,我国石油后备资源紧缺,以新疆石油管理局为例,截止1987年底,未动用储量约占全部探明储量的42%,但大部分未动用储量在目前技术条件下都无工业开采价值,因此,在勘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在加强地质工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项目经济评价和科学的决策方法,优选勘探部署,选择投资方向,以提高石油勘探的经济效益,便成为勘探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勘探 工程项目 经济评价 决策
下载PDF
苏联中亚地区油气考察及对有关新疆油气勘探建议
17
作者 夏明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8,共8页
1989年6月新疆石油科技考察团对苏联中亚地区的哈萨克、土库曼两个加盟共和国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进行了考察,先后考察了滨里海盆地的田吉兹油田;曼格什拉克盆地的乌津油田;西土库曼盆地的巴尔萨—盖尔麦斯油田及东土库曼盆地的沙特雷克... 1989年6月新疆石油科技考察团对苏联中亚地区的哈萨克、土库曼两个加盟共和国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进行了考察,先后考察了滨里海盆地的田吉兹油田;曼格什拉克盆地的乌津油田;西土库曼盆地的巴尔萨—盖尔麦斯油田及东土库曼盆地的沙特雷克、乌齐阿日气田,并访问了13个科研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苏联
下载PDF
新建产能区块经济评价方法研究及在新疆油区的应用
18
作者 李永喜 汪向东 +1 位作者 易辉 邱阳 《新疆石油科技》 1998年第2期26-30,共5页
新建产能区块经济评价是油田开发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从投资预测分析、投入产出综合评价入手建立了新建产能经济评价方法和滚动勘探开发评价方法。经1998年14个新建产能区块和6个滚动勘探开发区... 新建产能区块经济评价是油田开发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从投资预测分析、投入产出综合评价入手建立了新建产能经济评价方法和滚动勘探开发评价方法。经1998年14个新建产能区块和6个滚动勘探开发区块评价应用后,证实该评价方法可行,评价结果可信。该方法在油田开发部署评价新区产能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能力 经济评价 油田开发 新疆
下载PDF
成像测井资料在裂缝和地应力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1
19
作者 黄继新 彭仕宓 +1 位作者 王小军 肖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9,共5页
对岩心分析与成像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裂缝识别和参数定量计算,建立起应用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地应力分析的方法。并通过该方法确定了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地层的水平地应力方向。对后期水平应力对高角度缝的改造作用的研究表明,后期... 对岩心分析与成像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裂缝识别和参数定量计算,建立起应用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地应力分析的方法。并通过该方法确定了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地层的水平地应力方向。对后期水平应力对高角度缝的改造作用的研究表明,后期最大水平地应力的方向为近东—西向,与裂缝的走向一致。后期水平应力对高角度裂缝有改造作用。当高角度缝的走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一致时,后期水平应力对原生裂缝有保持作用;反之,具有破坏和闭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裂缝识别 裂缝参数计算 水平应力 地应力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张满郎 张琴 +2 位作者 朱筱敏 李新兵 王俊怀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36,共10页
通过地震、钻测井及生物地层资料的综合研究 ,认为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发育 6套层序、两个构造层序。层序及沉积相空间分布的差异反映八道湾期至西山窑期以北部物源为主 ,下部构造层序揭示了北部抬升、南部均衡沉降的构造格局 ,... 通过地震、钻测井及生物地层资料的综合研究 ,认为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发育 6套层序、两个构造层序。层序及沉积相空间分布的差异反映八道湾期至西山窑期以北部物源为主 ,下部构造层序揭示了北部抬升、南部均衡沉降的构造格局 ,头屯河期至喀拉扎期以南部物源为主 ,上部构造层序反映南部抬升、湖盆急剧收缩的构造格局。研究区主要发育冲积扇 -辫状河三角洲 -湖泊沉积体系 ,其次为曲流河 -三角洲 -湖泊沉积体系。早中侏罗世 ,本区以暖温带潮湿气候为主 ,但在三工河早期及头屯河中期有两次气候变干变热过程 ,晚侏罗世为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晚期的干旱气候还是导致湖盆急剧萎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学 构造层序 古气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